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菩提心釋論與修次中篇(第7講) 達賴喇嘛尊者 2008年10月3日上午 法王念誦《中論》的禮讚文「瞿曇大聖主,憐愍說是法,悉斷一切見,我今稽首禮」 。釋迦牟尼佛也就是釋迦師子,或我們稱釋迦能仁。釋迦就是印度的一種種族,因為是從 這個種族而誕生的,所以我們稱他為釋迦。能仁就是有能力的意思,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 ,他斷除了煩惱障和所知障。他有能力斷除,不僅是如此,他斷除了煩惱障和所知障,所 以我們稱他為能仁。 另外一個能仁的意思,是說他斷除了四魔。這個四魔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煩惱障的 四魔,和所知障的四魔。煩惱障的四魔是屬於比較粗分的四魔,所知障的四魔是屬於比較 細分的。釋迦牟尼佛他斷除了所有的煩惱障跟所知障的粗細這兩種四魔。所以我們才稱他 為能仁,而且他具足了所有斷證的功德,所有的斷證功德都已經究竟了,因此我們稱他是 能仁。 這位釋迦牟尼佛,到世間來差不多有兩千六百年的時間了。可以算是有宗義的宗教裡 面之內,算是最早的一個宗教。雖然在印度以前的數論派,他們也有他們自己的宗義,這 個可能比佛教的宗義早一點,現在來講差不多有三千年的歷史了。那時候世尊在世的時候 ,很多外道都會跟世尊辯論,辯有關世尊所講的道理。所以可以知道,在世尊之前就已經 有數論派外道的宗義。 以埃及來講,他的歷史已經有三、四千年,甚至有五千年的歷史,可能他們的宗教有 那麼久。以中國來講,孔子可能也有五千年的歷史,很久的歷史,但是在他著作當中是沒 有談到有關解脫或前後世。道教已經有幾年的歷史了?五千多年了,所以道教應該算是最 早的。道教是在佛教之前還是之後?道教在佛教之前。 所以有宗義的宗教來講,最早可以算是佛教。以現在而言是21世紀,我們的科技對真 理上的研究、或是檢驗、觀察非常的徹底,而且非常進步了,已經到一個很高的階段。所 以所發明出來的這些機器,也是發展到一個非常高端的科技階段。比如我們一直會發明出 很多新的機器,比如電腦,電腦對我們也是有很大的用途。 雖然是如此,但是缺少了我們內心的安寧,跟內心安寧有關的道德,這種道德是我們 比較缺少的。科技不管多麼的發達,它好像讓我們的心越來越不調伏,沒有辦法讓我們的 心更為調伏。從20世紀開始,到21世紀開始注意到我們的情緒這部份,我們的情緒有貪瞋 癡這些情緒。在印度的宗教裡面,在他們的教法裡面,有講說到怎麼來對治煩惱,怎麼來 修行的部份。有關這個因果的道理,因果緣起還有無我的道理,只有是佛教才有的。像這 種見解也是近來,對他的注意力大增,大家都非常的注意這樣佛教所講說的道理。 何謂佛法的精華、或者佛法的心要呢?談到見行這部份,以行為來講,就是不損害他 人的行為。無害行,所謂的無害,並不是不去傷害人就是無害行。無害行就是說,比如當 你遇到種種因緣,想要去傷害他人的時候,在那個的時刻你知道傷害他人是不好的,了解 這個道理。為什麼呢?因為傷害他人會給我們帶來痛苦,因此你不去傷害他人。而且光只 是這樣還不行,還要生起你想傷害的這個對象,要對他有慈悲心。怎麼樣生起慈悲心呢? 因為別人傷害我們會痛苦,同樣我們傷害他,他也會有痛苦,因此就是要以悲心作為基礎 ,非暴力才是所謂的無害行。所以這個無害行,就是以悲心為根本的無害行,也就是佛教 所講說的行為,不損害他人的行為。 為什麼不要去傷害他人,我們就講到佛教的見地了,這個緣起見。為什麼呢?因為我 們承認因果緣起,如果傷害別人的話,他會給我們帶來痛苦,所以我們不能去傷害他人。 如果不去傷害他人,反而去利益他人,幫助他人的話,靠此我們會得到快樂,就是靠這個 緣起見的基礎上,再來發展出無害行的道理,所以這兩者就是佛教的精華。 我們講到佛法,如果我們都不了解這個道理,就來相信了,認為佛法講的都是正確的 ,我們不應該這麼作,這種作法是不對的。所以我們首先要先去了解、先去學習,這個世 間上有很多不同的宗教,他們也有講一些宗義,就如同之前我們所講說的,我們要去觀察 是不是有我,我是不是有開始,或是它會不會結束的。這些不同的看法,我們互相的來比 較之後。 以佛教來講,我們要去比較,佛教分為三乘,宗義來講分為四部宗義,這些我們要了 解它的道理,互相的來比較,觀察哪個才是最正確的。所以之前,我們一定要先生起聞所 成慧,對聞所成慧為了要生起思所成慧,所以我們要更深入的去觀察。以身為佛教者而言 ,我們可以這樣來引用宗大師的《緣起讚》講說,就是世尊所講的這個法,你多次多次觀 察之後,就會對佛法生起很強烈的信心,因為你了解到外道所講的這個法,它都是在堅固 我們的我執,事實上根本上沒有一個我的存在,因為所有諸法都是無我的,也就是了解到 內外道的差別。 因為了解佛法是斷除煩惱的根本,他有一個正確的方式來對治煩惱的根本,佛法就是 這樣的一種佛法。了解這樣的道理之後,有誰不會真的從內心對佛法生起一個真正的信心 呢?所以說我們怎麼變成一個21世紀的佛教徒呢?就是我們要先了解這些理由,去分辨之 後,去判斷之後,再生起這樣的信心,才是所謂21世紀的佛教徒。 所以在佛法裡面講到因果緣起,宗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總言之宗大師的著作 裡面,有講說到,任何的果都是要跟隨著因才能夠產生,這是世間上的一個法則,這也不 是誰來造作的,就是法爾自性。所以說所有的快樂和痛苦也是一樣,它都是靠自因而生的 。同樣的,痛苦也是靠自因而生,快樂也是靠它自因而生。 《入行論》有講說,無始以來快樂和痛苦也是要靠業而來,這裡談到業。並不是所有 的東西都靠業,這是我個人的想法。我認為說沒有心的外面這些物質,比如說樹木、山水 這些可能跟我們的業是沒有關係的,可能有一些跟業是沒有關係的。比如有些草、樹木它 不須要那麼多的水份,也不須要那麼多太陽,他自己就可以成長,後來就會凋萎枯謝。比 如有些地方太陽比較強烈,在那裡的樹木、或是那裡的植物,就會適應那裡的天氣,有自 己的生長,自己的生滅。像有些地方夏天會比較短。總而言之,就是這些生物、這些植物 ,他會依靠不同的天氣、氣候,有些可能它會生得很快,雖然時間非常的短,但是它生得 很快,很快就會滅了。所以這些完全都是因果緣起的道理,他是靠氣候而帶來的改變。是 不是所有的這些都真的跟業有關係呢?我不認為這些都跟業有關係。 在《入行論》的智慧品裡面,很清楚的講說到,就是說果也要依賴自因而生,自因也 要依賴自因而生的。講說這個道理之後,才提到無始以來的快樂和痛苦是依賴業而生的, 所以就很清楚的已經釐清說,之前好像不是靠業而生的,只有我們的快樂和痛苦是靠業而 生。所以我們內在的這些感受,怎麼而來呢?就是靠業而來。 什麼是業呢?就是靠一個生起的動機,再所作的這個事情,就把它稱為業。像沒有心 的這些物質、這些植物,他是可以讓我們來享用,我們住在這個地球上。在經典上有講說 ,靠集諦會生起苦諦,苦諦可以分為有我們這個身體和器世間,所以講說這個器世間是靠 集諦而生的,所以有談到這些好像和業有一點關係。 總而言之,就是一般的器世間和業是有關係的,但是以各別的個例而言,所有這些無 心的物質是不是都跟業有關係呢?我並不這樣認為。當然你們要去思考,是不是真的如同 我這樣講的是正確的,我也沒有辦法來作個決定,所以你們自己要去思惟這個道理,然後 作個決定。 快樂和痛苦是靠他的行為而導致的。如果你對他人作的行為是惡劣的話,你就會帶來 痛苦,如果行為是正確的話,就會帶來快樂。這種行為的好壞,是怎麼而來的呢?是靠我 們的心而來的。所以說我們的心,如果有一個想利益他人的心的話,我們自然就不會去傷 害他人,我們所造的業就是善的。他的內心有貪瞋癡,想要去傷害別人的話,因為你本來 就有這種不善良的心,自然就會想要去傷害別人,因此所作出來的事情就會損害到別人。 因為損害到眾生,所以所造的業就是惡的,就不是善業而是惡業。 在這個世間上,還有甚至整個一個世間,或是一個家庭,我們須要有一個好的行為、 好的道德。所以要有一個好的行為、好的道德,是為了得到快樂,所以我們就是要去斷除 傷害他人的行為,要去幫助別人。之前這些的來源都是由心而來的,所以要讓我們未調伏 的心讓它減少,調伏的心要讓它越來越調伏,因此我們來修行。 怎麼修行呢?就是我們昨天講到了,一個是異相的修行,把它當作對境的修行,一個 是識相的修行,就是心它本身要變成信心或慈悲心,這是屬於識相的修行。不管是哪一種 修行,它都是要靠止觀雙運一起來修行的。所以我們在此就講到修行這部份。 之前我們談到上座和下座的修行,在下座的修行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昨天有提到。在 《菩提道次第廣論》有講說到四種道理。四種道理就是我們這個三門(身口意)要好好守 護住,我們吃的要吃得適當一點,我們不睡覺的時候應該要怎麼作,睡覺的時候應該如何 ,有講說到這個道理。 在下座的時候,我們如果沒有被上座那時候修行的那種心所攝持的話,就等於我們沒 有達到在法座上修行的目的了。所以即使我們沒有在法座上修行,也要把在法座上修持所 訓練的心,要被他所攝持住。就是在下座的時候,我們要好好守護我們的三門,即使遇到 一些違緣,一些境界的時候,我們心也要非常調伏。 昨天有講到為了淨罪集資,所以講到七支供養,現在正行部份,是在75頁這裡「然後 ,他應以毗盧舍那佛的全跏趺蓮花坐姿、或半跏趺蓮花坐姿……」一直念下去。這裡講到 毗盧舍那佛的八種坐姿、八法。這八法是什麼呢?第一個是,雙腳不管是單盤或雙盤、散 盤也可以。2、手就是要放掌,左手在下面,右手在上面,兩個姆指黏在放在一起,放在 我們臍部的位置。3、我們的腰要挺直。4、我們的牙齒跟嘴唇只要跟平時一樣,讓他很自 然的安住就好了,舌頭要抵住上顎。5、頭要微微的低一點。6、眼睛也是看前方。有時間 眼睛在不同的修行法門當中眼睛是要往上看的,甚至有一些是要直接的看前方的虛空,這 是在不同教授的時候須要用到的。一般來講,我們的眼睛就是朝下看,就是要眼觀鼻。 7、我們兩個肩膀要自然的安住,不用太繃緊,兩支手也不用縮得很緊,也就是放鬆。8、 最後一個講到,呼吸不能有太強烈的呼吸,很喘的樣子。不能說很強的呼吸,也不是很喘 、很急促,這都不行,就是要慢慢的來呼吸,而且很均勻的,呼吸都非常的均勻。就是之 前有講到七個,第八講到呼吸的部分,所以加起來是八個。你們可以算一下。 之後念到75頁「瑜伽行者應先完成奢摩他的修習。」也就是說奢摩他跟毗缽舍那,首 先要先修奢摩他,這就是從襌修上來尋找見解,這是屬於鈍根者的修法。也就是說我們心 先去學習襌定的內容,就是讓心先有一個安住的力量,安住在境上的力量,靠這個力量修 持之後,雖然那個時候還沒有生起奢摩他,然後我們再去了解空正見的道理。 另外一種修法,這是利根的修法,先了解空性的道理,或者先證得空性,然後再去襌 修奢摩他。也就是先對空性有正當的體悟之後,這種空性道理不一定是中觀派所講的空性 道理,也可能是唯識派所講的法無我,就是能取、所取二取空的道理。 或者是在唯識派的有一些經典,我有看到他所講說的,是所緣的對象是什麼呢?就是 緣心唯明唯知的這個體性,緣這個心性然後才去修行。總而言之,就是要對不同宗派他們 所主張的見解,然後來觀察。觀察之後來了解這個道理,我們再全神的安住在這個上面來 修奢摩他,這是屬於利根的作法。在此它講的次第是先修學奢摩他,再襌修毗缽舍那。 比如說我們在修行的時候,就如同《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有講說的,首先要先修依 止師長,然後暇滿義大、難得,無常,所以宗大師對這些道理,很濃縮的再作出著作,那 個著作裡面就是所謂的《三主要道》。所以《三主要道》就是講說了,前面的這些基礎內 容,就是講說到「暇滿難得壽不留,修習能斷今世欲,業果不爽輪迴苦,數思能斷來世欲 。」也就是講說到這些道理,所以我們要一直思考這些道理,如同經典所講說的。 如同在《菩提心釋》裡面是講說到無我的道理,我們這樣作觀修的時候,是不是完全 沒有經典來作觀修呢?不一定要這樣。我們可以邊看著經典,邊思惟這裡面的內容。像修 學菩提心這部份,比如在《入行論》有很清楚的講說,邊閱讀《入行論》、邊襌修,讓我 們自己的心有一個很大的感受,就是有一點改變,甚至有時會流眼淚,毛孔會豎起。所以 總而言之,就是要讓我們的心有強烈的感受,為了要有這種感受,所以我們才來串習、來 修行的。 所以在法座上修行的時候,是要止觀雙運的。止觀雙運怎麼作呢?以觀察的部份,就 是我們會邊看道次第、邊思惟。思惟之後,靠這樣的觀察修之後,我們再安住在所思惟的 道理上,停留在那邊。頭先有觀察、有觀修,後來再加上止修,這兩個是要一起並行的。 主要要修的是什麼呢?也就是我們講的出離心,要靠出離心再讓我們生起悲心,靠悲 心再生起具足二利希求的菩提心,然後這三個才是成佛的根本。沒有這些的話,光只是修 學奢摩他,光只是修學襌定,跟外道是共通的,不只是我們佛教才有的。如果沒有菩提心 的話,光只是證得空性,我們可能會墮入小乘寂靜邊,同樣也沒有辦法變成成佛之因。 所以說要成佛之因,比如我們有止修、有觀修,怎麼來變成成佛之因呢?轉變成佛之 因要靠什麼呢?要靠菩提心的力量,才能把它轉變成為成佛之因。所以從今天起我們就好 好的修學《三主要道》。而且《三主要道》這裡面,最主的就是出離心和菩提心這兩個。 當我們修學奢摩他的時候,我們就是要先修學菩提心。修學菩提心的時候,慢慢就會對他 有點感受,有點體驗。如果這個體驗慢慢持續之後,我們首先會覺得這個菩提心非常的好 ,我一定要生起這個菩提心,會很喜悅,有一種很嚮往的心。 然後再慢慢一直修持觀修之後,會覺得我如果好好修的話,我應該可以生起菩提心的 ,是應該可以生起的,是有把握的。那時候就是你從體驗上,幾乎可以感覺到菩提心,如 果我好好修行的話,它是一定會生起的。這種想法並不是增上慢,並不是說我沒有辦法生 起菩提心,而認為我可以生起。而是真的靠內心的修行,你內心有一點改變,內心有一點 體會,所以你真的認為我如果繼續努力的話,我一定可能生起這樣的心,到這種階段的話 就是非常好的。這個之後我們就可以修專一境性,就是定,就可以來修奢摩他,這時候修 奢摩他也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講到78頁「對於成就奢摩他有興趣的瑜伽行者,他的心首先應該緊密地專注在『所有 十二分教:修多羅、祇夜…等,均可以歸結而正在導入於真如、它們將導入真如以及它們 已導入於真如』這個事實。」 什麼叫導入於真如呢?就是無常、苦,或者我們講到不淨,不乾淨的這些道理,雖然 佛陀講這些道理的時候,並不是直接在講空性,但是這些到最後面,也就是要我們了知空 性而講述的。比如講說無常的時候,有分粗、細無常兩種。粗的無常是指我們眼前可以知 道的這些生滅法,細的無常就是剎那剎那細微的改變,就是靠粗分無常我們可以知道細分 無常的道理。 而細分無常,剎那剎那變化,它是因為靠「因」的原因,因為它是靠因而產生,所以 它是被因所控制的,因所自主的,所以他就沒有不觀待的性質。它是靠因而產生,所以當 因產生它的時候,就把它生成怎麼樣的本質呢?剎那剎那會變化的本質。所以這些因緣法 ,它剎那剎那會變化,並不是靠其他的因緣,它才變成會剎那剎那會變化的性質。生它之 因本身就把它生成為會變化的性質,所以它是被因所自主的,所以它要依賴因。因為它要 依賴因,所以它沒有獨立的性質。 同樣粗分無常也是跟這個一樣。總而言之,所以最後還是講到這些是無自主的,所以 可以知道沒有獨立性質,最後可以牽引到無自性的道理。所以這些所有的基本就是在無常 上建立的,因為是無常我們才慢慢可以思惟到,原來這些全部都是無自性的。 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的不同,就是奢摩他最主要是讓心安住在這個境,他不是把自己的 所緣擴散,分展到很廣,然後觀察很多東西,並不是這樣。它是把所有的都濃攝起來,然 後安住在一個境上而修止的。像《菩提心釋》有講說到,這個常一自主的空,獨立之實體 空,二取空,還有中觀自續派他們所講的空,這些都不是最深奧的空性道理,但是因為他 們想這些道理都是無我,直接講說無我的道理,所以這是都是屬於「導入真如」的意思, 就是它直接講真如,雖然不是真正的真如,它也算是在導入真如。因為它已經有觸碰到、 有接觸到真如的意思了。 「它們已導入於真如」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在佛陀的《般若經》有講說,諸法是唯名 言而安立的,這些唯有靠分別心假名而安立的,因此才講說這些已導入於真如,這就是真 正的真如。所有一切佛所講說的這些經教裡面,完全都是為了要讓弟子通達空性,最後都 是要讓弟子通達空性而講說的。 所以說,雖然佛講說了這麼多法,我們就把它濃攝起來,歸納在一個點上,然後再安 住在這個道理上,這樣修持就是所謂奢摩他的修持。而毗缽舍那的修持就是境要越廣、越 豐富越好。比如它觀修的時候,可以思考到佛的十二分教,或者是三藏。三藏可以分為九 分教,再分更細可以分十二分教。 現在講79頁,「修習奢摩他的其中一種方式是將心安住在涵蓋一切法的『色、心二蘊 』的這個對境上」這講說了什麼道理呢?講說這個奢摩他是怎麼修行的,我們有提到一個 「分別心的影像」,這是什麼意思呢?分別心的影像,也就是分別心的一種,它在心裡所 呈現的一種像。這種像就是在心裡先呈現這種像,然後我們心裡緣著這種像,也就是內心 所見的那個東西,我們緣著這個法,然後專注在這個法上,再來修奢摩他。所以所謂修定 的時候,所緣的那個對象,不是外在的東西,而是內心所現起的那個像。 有一種修法就是緣著我們自己的心來修奢摩他,也就是在大圓滿的時候,有講說到緣 心的奢摩他。我們要修這個緣心的奢摩他的時候,我們要先緣著這個心,讓我們顯現這個 心,知道心到底是怎麼樣?所以當我們修止的當下,就是要放棄所有過去的想法,我們會 想起我以前作什麼事?過去作過什麼事?這些想法完全要把它斷除掉。想到未來,明天要 作什麼?後天要作什麼?所有這些計劃,比如明天我會怎麼樣,我明天希望作什麼,有些 希望或有些懷疑,這些我們都不能夠生起。任何的心,想到過去的心,未來想要作的事情 ,完全都不能去思考它。 當下來講,就是我們外在的會隨著我們的感官去思考色聲香味觸,這些往外跑的心, 我們要把它遮止住。同樣的內在,我們內在快樂的感受,或者痛苦的感受,身體的這些感 受,完全都不能被他牽著走,也就是要斷除所有的妄念,我們所緣的就是這個心,當然要 須要努力我們才能作得到。 慢慢這樣修止之後,我們就可以把這些妄念擋住了。那時候會覺得空朗朗的感覺。為 什麼會有空朗朗的感覺?就是平時我們的心都是往外看,心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影像。那時 候因為我們心不再往外跑了,所以只有看到心它原本的面貌,也就是它唯明唯知的面貌, 所以才會覺得空空的感覺。但是那個空,是不是空性呢?並不是空性的!所以我們先安住 在空朗朗的感覺,繼續再修,不停的串習,讓這個時間越來越長安住在此。 這裡所講的心跟了別,講到了別也就是心的意思。這個心和了別與大圓滿講的心和了 別是不一樣,因為大圓滿把心和了別分開了。我們這裡所講的了別,是指心它有了別境的 能力,也就是指它心的本質。所以當我們的心不會再去緣外境了,只會緣著心本身的時候 ,我們就會剩下一個唯明唯知的心。這個心也就是它世俗的一個本質,就是它世俗的一個 體性,我們就看到這樣一種心。 當我們到這個階段,可以看到這種唯明唯知的心的時候,我們就已經獲得了奢摩他, 就是修心之奢摩他,它所要緣的對象,我們已經知道要緣的對象是什麼了。因為我們要修 緣心的奢摩他,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心,就是靠剛剛講的那些方法,你就會知道我現在所要 緣的對象是什麼,你的知道了。當我們知道的時候,就會一直緣著這個心,然後讓我們的 心不再往外跑了,一直緣著這個心修奢摩他。 若我們的心非常散亂,有一種修法就是可以緣我們的出入息的呼吸來修止。也就是觀 想從鼻子呼出去,然後再吸進來,只想這個,把心緣住在這上面,不往外想。慢慢串習之 後,我們的妄念會減少。剛開始可以安住一分鐘,後來五分鐘、十分鐘,甚至一個小時。 所以說觀出入息可以把我們的心收回來。 所以我們現在所講的,所要緣的修奢摩他的對象,這裡講說到就是在79頁第2行「另 一種方式則是將心安住在佛像上。」所以這裡所緣的對象是一個佛像。這個佛像離我們多 遠呢?就是離我們差不多兩公尺的地方,就是在我們眉間的前面兩公尺的地方,它是非常 清楚的,而且它是放著光芒的,它是有重量的,不是非常輕的,是有一點重的感覺。如此 讓我們的心現起這樣一種相,我們要緣的內心所現起的影像,緣這種影像來修專一境性的 奢摩他,所以就講說「以如上方式將心安住在自己選定的所緣境上之後,」 「應重複不斷地置心在這個所緣境上;當心已經完全安住在這個所緣境之後,應如下 這樣去觀察心,亦即應觀察:心仍然好好地緣著所緣境嗎?」這也就是以正念讓我們的心 緣著所緣境,不要讓所緣境丟掉,要知道自己是不是還緣著所緣境?這是講到安住分,如 何安住的這一部份。所以靠我們的正念,來讓我們的心可以更安住。光只是這樣行嗎?還 是不行的,光只是安住上還不行,我們還需要很清楚的看到這個境。光清楚看到境也不行 ,這個心它要非常的清楚,而且非常的清澈,這個心而且要很有精神的,就是非常靈敏的 這種感覺,一定要這樣。我們雖然也安住在境,但是我們沒辦法很清楚的看到境,那是因 為我們心有沉沒的原因,所以沒有辦法很清楚的看到境。 心沒有辦法安住在境上的主要兩個障礙是什麼呢?就是所謂的掉舉和散亂。為什麼要 分掉舉和散亂這兩個呢?掉舉最主要是有關貪方面的,散亂就是比如我在觀奢摩他的時候 ,可能會散亂,為什麼?可能我會生起一個慈悲心,可能會生起對佛三寶的一個信心,那 時候來講這都是屬於散亂,那時候這些都不應該生起的,因為如果生起這些我們就沒有辦 法安住在我們想要安住的所緣境上。 沉沒是障礙什麼?障礙我們很清楚的可以看到這個境,所以之後怎麼觀察呢?還在是 79頁「還是產生昏沉或掉舉,心已經離開襌修的所緣境而散逸到外境?」就是要作這樣的 觀察。先講到這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