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入菩薩行論》 (15) 講述:達賴喇嘛尊者 日期:2006年6月29日 我們利用這幾天在聞思《入行論》的時候,在討論的整個過程中,最主要要做的就是 運用我們的腦部,好好的思惟什麼樣的心對我們有傷害,把這種的傷害或這種心減少到最 低;什麼樣的思想,什麼樣的意樂,什麼樣的心,對我們最有利益、對我們最有幫助,把 這一部分的意樂或者是思想提升到最高,這就是修法的本性,修法的定義也是如此。 「法」這個字的梵文叫做「塔瑪」,「塔瑪」的意思就是「持有」或者是「救護」的 意思。也就是說會造成痛苦的種種行為,會造成痛苦的種種惡念頭、惡的動機,刻意的把 它阻擋,因為有此阻擋的緣故,才不會產生痛苦,而從痛苦當中獲得救護,這是「法」的 意思。而藏文的「法」是改變的意思,蓄意、刻意去改變的意思。也就是說現在我們的心 ,如果讓它自然的、隨順而走的話,那它是會隨著煩惱而走,所以雖然想要離苦得樂,卻 是離樂得苦。因此就把原有的想法改變了,刻意的去改變它、轉換它,讓它累積更多永恒 快樂的因緣,讓它獲得快樂,並且解決一切的痛苦,這是改變的意思。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的宗教思想,他們主張有造物主的上帝,或造物主的存在。他們 認為這世間一切的變化,都是來自於上帝或者造物主去操控,而產生種種變化的。因此我 們好好的對造物主祈禱、禱告,就可以得到他的庇護或加持。造物主對我們唯一的教訓是 什麼呢?就是叫我們好好的保持一顆溫暖的心、善良的心,要懂得去關懷別人,並且懂得 修學忍辱,要懂得知足等。 就像我一些認識的基督教或天主教的朋友,他們雖然不認為有前後世的存在,可是他 們卻認為,而且非常的深信,這一生所擁有的一切都是造物主、上帝直接創造出來的。所 以在他心裡面覺得,「我是上帝創造出來的,我跟上帝之間的距離非常的接近」,當他深 信與上帝之間的距離拉近的時候,就能夠完全的奉獻這一生,好好的去運用或者好好的去 實踐上帝對他的教訓──就是慈悲、關懷、忍辱還有知足等。所以我相信這種造物者的主 張,絕對會對很多人有幫助和利益的。可是一旦認為有造物主的話,這種信仰修行的模式 ,幾乎都是透過祈求和禱告的方式來修行而已。 可是佛教徒卻不是如此,因為佛陀不認為有造物主的存在,而且我們佛教徒也不主張 有造物主、上帝的存在。一切的痛苦和快樂,最主要是因為內心有沒有調伏而形成的,所 以想要快樂的話,內心就要獲得調伏。不想要痛苦,就必須透過思惟的力量,讓自己的內 心獲得調伏,所以光是透過祈禱或者是禱告,是沒有辦法讓自己的內心獲得調伏的。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有一些西方科學家,他們認為佛法的宗教信仰並不是一種宗教,它 是一種心理科學。在過去二十年當中,我們(就是藏傳佛法)和科學家之間有一個互動的 交流,大概已經有二十多年了,對雙方之間都很有利益。 接下來看《入行論》的精進品。這以上就是說到了,要如何讓自己有自信的內涵。接 下來就是說到了,具足順緣來集資的內涵。 31、為辦有情利,四緣助精勤:信樂心堅毅、放捨心歡喜。 為了能夠利益有情的緣故,所以我們要先拿掉違緣──也就是懶惰、放逸或者懈怠。 所以在下面有說到了: 32、為除惰障故,巧施四助力,以慢喜捨欲,勤奮增精進。 是哪四種的力量呢?第一個就是希求的信心,「信力」。第二個就是堅毅的這種我慢 ,所以在此有說到「以慢喜捨欲」,堅毅的「慢力」。第三個就是歡喜修學善法的「喜力 」。第四個就是說,當我們身心很專注的去行善法的時候,有時候會疲倦,一旦覺得身心 疲倦的時候,就要休息了,這個叫「捨力」。就是以這四力來修學善法,斷除懈怠的違緣 ,「勤奮增精進」,以這四力修學精進之後,將來就有辦法能夠以四力來控制自己的身心 ,來修學善法。 33、發願欲淨除,自他諸過失!然盡一一過,須修一劫海。 34、若我未曾有,除過精進分,定受無量苦;吾心豈無懼? 第33、34句,當我們要淨除一切罪障的時候,曾經發願說:「願三界一切有情的大大 小小種種痛苦,我都要成辨」,那我們怎麼可以因為一點小小的挫折,而馬上沮喪或者是 懈怠呢?這是不應有的,最主要講到這個內容。 35、發願欲促成,自他眾功德!成此一一德,須修一劫海。 36、然我終未生,應修功德分;無義耗此生,莫名太希奇! 第35句、36句,如果我們不發起精進力,好好的斷除種種過失的話,這一生就沒有意 義,空白的這樣度過了。 37、吾昔未供佛,未施喜宴樂,未曾依教行,未滿貧者願; 38、未除怖者懼,未與苦者樂;故唯得胎苦,及老病死苦。 第37句、38句,我們仔細的回想,從一生下來到現在,我們到底做了些什麼善事?我 們有恒續的去供養諸佛嗎?也沒有!我們有幫助貧窮的人嗎?也沒有!那我們真正的遠離 一切的畏懼嗎?這也沒有!難道我們要這樣空度這一生嗎? 39、從昔至於今,於法未信樂,故遭此困乏;誰復捨信樂? 40、佛說一切善,根本為信樂。信樂本則為:恒思業因果。 41、痛苦不悅意、種種諸畏懼、所求不順遂,皆從昔罪生。 第41句「痛苦不悅意」,因為內心沒有調伏,當煩惱強烈的時候,就很容易產生疑慮 ,或者是對他人的不信賴,或者是懷疑等。尤其對生氣的那個人來講,是有很多的痛苦和 不悅意,為什麼呢?無論是生氣的人,或者是傲慢的人,幾乎都有同樣的現象,因為他很 容易生氣、很容易傲慢的關係,所以會輕視別人,因此就沒有真正的朋友旁邊幫助他。因 為他一講話的時候,要嘛就是生氣,要嘛就是低視別人、輕視別人,所以他找不到知心的 朋友,因此不只沒有朋友幫助,而且也沒有談心的對象,最後變成自己一個人很空虛的, 這種孤獨的感覺,會造成很多不需要的畏懼還有疑慮。看到前面的人也是疑慮,左邊的人 也是疑慮,右邊的人也是懷疑,後面的話那更不用說,一直擔心後面會不會有奇奇怪怪的 東西在,不是嗎?所以有時候我開玩笑的說,如果有造物主、上帝存在的話,一般第三隻 眼是在眉中間,如果有第三隻眼的話,那我寧願把這第三隻眼擺到後面,這樣後面會看得 清楚一點。一隻眼睛在前面,一隻眼睛在後面,兩隻眼睛這樣不是很好嗎?前後面都可以 看得很清楚。 就是因為內心裡面有太多的煩惱,太多的疑慮,一直覺得別人不對,從來不會認為是 自己的問題。不信賴別人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因為我慢,就是因為瞋心,所以不懂得信 賴別人。可是當我們調伏內心,煩惱慢慢減少的時候,我們要深信一個理念:「如果我做 的是正直的、是善的話,將來一定會獲得好的報應;如果我是欺瞞別人或欺騙別人的話, 將來所得到的一定是壞的。」當你完全決定了這個原則的時候,無論他人怎麼想,只要我 做的是正的,你走到哪裡都是光明正大的。無論看左邊、看前面,或者是看右邊,甚至後 面有什麼,都不用去擔心,因為你覺得:「我做的都是正的」,所以你用不著去擔心任何 的事情,這樣不是很好嗎!一般所謂的「罪障」,好像是佛命令我們要斷除罪障的,好像 罪障跟自己的痛苦沒有直接的關係,會有這種的想法,其實這是錯誤的概念。 42、由行所思善,無論至何處,福報皆現前,供以善果德。 第42句,以清淨的意樂保持悲愍心、知足心、忍辱心,最主要也是緣起的見解。透過 緣起的見解,以很廣大的角度,以多方元的角度,去看待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內心的起 伏、動搖,就不會那麼大了。 43、惡徒雖求樂,然至一切處,罪報皆現前,劇苦猛摧殘。 44、因昔淨善業,生居大蓮藏,芬芳極清涼;聞食妙佛語, 心潤光澤生;光照白蓮啟,托出妙色身,喜成佛前子。 第44句最主要說到了淨土的功德。 45、因昔眾惡業,閻魔諸獄卒,剝皮令受苦;熱火熔鋼液, 淋灌無膚體;炙燃劍矛刺,身肉盡碎裂,紛墮燒鐵地。 第45句最主要說到了善業和惡業種種的果報。 46、故心應信樂、恭敬修善法。軌以金剛幢,行善修自信。 這以下就說到了修學「我慢」的內容。其實在此所謂的「我慢」,所要修的「我慢」 ,是講到「自信」的意思,這個跟煩惱的我慢是不一樣的。什麼叫「自信」呢?就是我絕 對可以做到,我有能力可以做到,這件事情要由我來成辦的這種對自己的信心,就是「自 信」的意思。乍看之下跟「我慢」,我很厲害的這種我慢有一點相似的緣故,所以把它取 名為「慢心」或者是「我慢」,但實際上跟我慢的內容是不一樣的。「軌以金剛幢,行善 修自信」,透過了金剛幢的經文來了解,無論作任何善事都要以自信心來希望它有始有終 。 47、首當量己力,自忖應為否?不宜暫莫為,為己勿稍退。 第47句,做任何事情之前,必須要先觀察自己有沒有能力做到,不要馬上的答應別人 ,或者是急促的承諾:「我可以做這件事情」。因為當你沒有能力做這件事情時,但是你 已經答應的話,那變成有始無終了。 48、退則於來生,串習增罪苦;他業及彼果,卑劣復不成。 所以第48句,如果有始無終的次數越來越多,變成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沒有結果了, 這種沒有結果的事情越來越多,累積下來之後,變成什麼事情都沒有結果了,所以就沒有 辦法做出有始有終的事情,會有這一種的危險。所以與其做出沒有結果的事情,還不如一 開始在答應這件事情之前,就好好的去觀察自己有沒有這樣的能力,如果有能力才去做, 這樣子下一件事情才會做得更好。 49、於善斷惑力,應生自信心。吾應獨自為,此是志業慢。 第49句,以三種的我慢心來成辦任何的事情,就是業的我慢、煩惱的我慢以及能力的 我慢這三者。什麼叫做「業慢」呢?我們有時候會認為,如果有伴的話我就去做,如果有 人幫助我就去做,如果沒有人幫助我就不做了,有這種想法就是缺乏了「業慢」。應該想 說:無論有沒有人幫忙,我自己一個人絕對能夠承擔,我絕對能夠做到,這就是屬於業慢 的部分。 50、世人隨惑轉,不能辦自利。眾生不如我,故我當盡力。 51、他尚勤俗務,我怎悠閒住?亦莫因慢修,無慢最為宜。 第50和51句,像一般的凡夫眾生,他們為了世間的名、衣、住、臥,他們能夠犧牲一 生所有的精力、所有的時間,耗在這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上的話,更何況是承諾要利益一切 有情眾生成就無上菩提的我呢?更應該提起心力來成辦種種的利益,而提起了這種慢心。 但是在提起這種慢心的時候,不應該想說我是最殊勝的、我是最優秀的,別人是最差勁的 ,這樣的話又成為煩惱慢去了,這是不允許的。 52、烏鴉遇弱蛇,行勇如大鵬;信心若怯懦,反遭小過損。 53、怯懦捨精進,豈能除福貧?自信復力行,障大亦無礙。 54、故心應堅定,奮滅諸罪墮;我若負罪墮,何能超三界? 55、吾當勝一切,不使惑勝我。吾乃佛獅子,應持此自信。 56、屈就我慢者,非具自信心。勇者不屈撓,慢者制於慢。 57、因慢生傲者,將赴惡趣道。人間歡宴失,為僕食人殘; 58、蠢醜體虛弱,輕蔑處處逢。傲慢自負者,豈入自信數?堪憐寧過此? 59、為勝我慢敵,堅持自信心;此乃勝利者、英豪自信士。 若復真實滅,暗延我慢敵,定能成佛果,圓滿眾生願。 一直到第59句,就說到了業慢的內容。 60、設處眾煩惱,千般須忍耐,如獅處狐群,不遭煩惱害。 第60句,說到了煩惱慢的內涵。 61、人逢大危難,先護其眼目;如是雖臨危,護心不隨惑。 62、吾寧被燒殺,甚或斷頭顱,然終不稍讓,屈就煩惱敵; 一切時與處,不行無義事。 63、如童逐戲樂;所為眾善業,心應極耽著,樂彼無饜足。 第61、62、63句,無論發生任何事情,或者遇到任何事情,我絕對不能隨著煩惱而走 ,以這種方式來鼓勵自己,讓自己更有勇氣面對一切的事情。也就是說我承諾並且答應自 己,無論做任何的事情,不隨著煩惱而走,讓自己有這一種的自信,叫做「煩惱慢」。 64、世人勤求樂,成否猶未定;二利能得樂,不行樂何有? 之後就是講到「喜力」的部分,「世人勤求樂,成否猶未定」,其原因是什麼呢,因 為「二利能得樂,不行樂何有?」 65、如童嗜刃蜜,貪欲無饜足;感樂寂滅果,求彼何需足? 66、為成所求善,歡喜而趣行;猶如日中象,遇池疾奔入。 於是唸到第66句,這以上是講到「喜力」的部分。 67、身心俱疲時,暫捨為久繼。事成應盡捨,續行餘善故。 第67句,主要是講到「捨力」。適當的休息,並不是完全放棄的意思,而是說為了將 來能夠走更遠的路,為了下一次更有心力來修學善法的緣故,所以適當的休息是一定需要 的。而且當我們有少許的覺受時,不應該為了少許的覺受而感到滿足,因為很多人會因為 滿足的緣故而不想再增上(覺得這樣就夠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是一種障礙。當 你有覺受的時候,應該更策勵自己:「如果這樣修能夠有成果的話,我應該繼續的修學下 去才對!」要這樣策勵自己,讓這種覺受一直提升才是。 68、沙場老兵將,遇敵避鋒向;如是迴惑刃,巧縛煩惱敵。 第68句,最主要是講到如何修學正知、正念之理。 69、戰陣失利劍,懼殺疾拾取;如是若失念,畏獄速提起。 70、循血急流動,箭毒速遍身;如是惑得便,罪惡盡覆心。 第69和70句的時候就說到了,如何修學正念和正知。 71、如人劍逼身,行持滿缽油,懼溢慮遭殺;護戒當如是。 72、復如蛇入懷,疾起速抖落;如是眠懈至,警醒速消除。 73、每逢誤犯過,皆當深自責,屢思吾今後,終不犯此過。 第71句至73句最主要說到了,我們在行任何善法的時候,如果有違背戒條或者違背學 處的時候,應該反覆的提醒自己:「如果我繼續違背學處的話,將會獲得種種的過失,因 為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就是造作種種的過失,所以今天仍然是凡夫,還是被煩惱所轉。 」透過這種思惟,應該當下懺悔,並且以正念和正知來防護。 74、故於一切時,精勤修正念;依此求明師,圓成正道業。 75、為令堪眾善,應於行事前,憶教不放逸,振奮歡喜行。 第74和75句,如是修學的緣故,只要我們一回憶,或者是一想念慈悲這種善法的時候 ,慈悲心就能夠油然的產生,這就是「修所生慧」了,修行之後有所成就的意思。當然最 主要是以「觀修」還有「止修」互相的雙運,來修學任何法門。我覺得「觀修」是非常重 要的,因為觀修可以直接讓我們的內心獲得改變。透過道理的思惟就是觀修,反覆的去思 惟為什麼要修悲心的道理,以及悲心本身的性質是什麼,透過道理的思惟,讓自己決定要 修學,而讓內心獲得改變。但是沒有「止修」也是不行的,我們就是缺乏專注一境的止修 ,所以到現在還沒有辦法迅速的增上,這是因為缺乏止修的緣故。 透過止修和觀修兩者的雙運,修學任何善法的時候,要修到油然生起的程度,油然生 起的成就。什麼叫「油然生起」呢?以悲心為例,當我們一想到有關悲心的內涵時,從內 心深處那種強烈悲愍的感受馬上能夠產生的話,這個就是所謂的油然成就了。那時候就等 於悲心被我們控制了,這個就是修學悲心的自在和自力的一個能力。 76、如絮極輕盈,隨風任來去;身心若振奮,眾善皆易成。 第八品 靜慮 1、發起精進已,意當住禪定;心意渙散者,危陷惑牙間。 接下來是講到靜慮品,在修學禪定靜慮之前,能夠成辦禪定最主要因緣,也就是精進 了。那什麼叫做「三摩地」,什麼叫做「禪定」呢?無論我們在想任何一件事情,有時候 比較專心、專注的針對這個內容去作思考,那時候我們的思惟會暫時的停頓在這個內容上 面,這種停頓的作用者,讓我們能夠緣在(想在)這個內容上的這個作用者,就稱為「三 摩地」,是一種心所。 在此要我們修學的靜慮(三摩地)是什麼呢?它不是暫時停頓在境上而已,而是長久 的、隨心所欲的,停留在所緣境上一個小時、二個小時、三個小時,隨心所欲的想停多久 就停多久的這種三摩地,就是在此要成辦的靜慮。我們要修學的時候,很容易被煩惱侵犯 的原因是什麼呢?就像我們在修學慈心或者悲心的內容,明明正在想慈心和悲心的內容, 可是腦筋卻一直去想其他的東西,慢慢想、想,想到跟慈心和悲心沒有相關的內容了,最 後變成想煩惱去了,會有這一種的經驗,而且會時常發生。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缺乏禪 定的緣故,所以很容易受到煩惱的侵害。那也是為什麼我們修持的力量沒有辦法堅持,或 者是沒有辦法產生強大的力量,就是因為缺乏三摩地的緣故。所以為了使智慧獲得增上, 禪定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透過襌定的功夫,才能夠使我們的智慧真正獲得究竟。 所以為什麼要修學禪定的原因,第1句就說到了,「發起精進已,意當住禪定;心意 渙散者,危陷惑牙間。」什麼叫「危陷惑牙間」呢?如果沒有禪定的話,在想任何善法緣 的時候,很可能就有煩惱來侵害,這就像善業只是在煩惱的牙縫之間的感覺,很容易就被 煩惱給吃掉了。其原因就像剛剛所說的,我們在想任何善法的時候,如果沒有禪定就沒有 辦法一直想那個內涵,就很容易隨著散亂和掉舉去想其他的事情,因此就會跑掉主題,會 有這一種的危險。 2、身心若遠離,散亂即不生;故應捨世間,盡棄諸俗慮。 「身心若遠離,散亂即不生」,一般的奢摩他或者禪定,它本身應該是無記的性質, 既非善也非惡,可是它卻是內外共同的一種修行內涵。內道和外道都有奢摩他、也有毗婆 舍那,為什麼呢?一般講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的時候有說到,緣世俗諦的毗婆舍那,緣勝義 諦的毗婆舍那二者。「緣勝義諦」,就是出世間的毗婆舍那。所以毗婆舍那可分:世間的 毗婆舍那和出世間的毗婆舍那二者。所以光以世俗的毗婆舍那來講的話,是屬於內外共同 所擁有的。 為了能夠獲得毗婆舍那,首先要證得奢摩他。證得奢摩他之前,要斷除世間種種的散 亂因緣,無論是外體的散亂因緣(就是身上的這種障礙),或者心上的障礙,這一切都是 要斷除的。其因緣最主要的就是散亂心,或者是讓內心散亂,或者是讓身體散亂的種種因 緣。身體散亂的因緣,就像喧嘩的這種地方,很吵、很熱鬧的地方,這是身體散亂的因緣 。 3、貪親愛利等,則難捨世間;故當盡棄彼,隨智修觀行。 4、有止諸勝觀,能滅諸煩惱。知已先求止,止由離貪成。 第3和第4句,奢摩他和毗婆舍那是怎麼生起的呢?毗婆舍那是一種智慧,可是它不是 很單純的智慧。什麼叫做「不是很單純智慧」呢?這種毗婆舍那生起的時候,是透過觀察 力,一直觀察這個境,由觀察力生起的身心輕安(未曾有過的一種身心輕安),在身心輕 安的同時有一種智慧,這一種智慧叫做毗婆舍那。為了使我們能夠生起毗婆舍那(也就是 從觀察力而生起身心輕安)的緣故,之前必須要先有「止力」來生起身心輕安,才有辦法 由「觀力」來生起身心輕安的。所以在毗婆舍那之前一定要有奢摩他,因為「觀力」所生 的身心輕安之前,必須要有「止力」所生起的身心輕安,它的次第是決定的。 奢摩他和毗婆舍那這二者的差別,並不是由所緣境來作差別的,為什麼呢?緣「盡所 有」的,也就是世俗諦的奢摩他也是有的,緣世俗諦的毗婆舍那也是有的,緣勝義諦的奢 摩他也是有的,緣勝義諦的毗婆舍那也是有的,所以毗婆舍那和奢摩他之間的差別,並不 是來自於所緣上的差別。 第4句「有止諸勝觀,能滅諸煩惱。知已」,什麼叫「能滅諸煩惱,知已」呢?也就是 斷除煩惱的次第過程當中,以最基本暫時壓伏煩惱的次第來講的話,外道他們認為現在所 處的地方就叫做「自地」,現在正在居住的叫自地,無論是欲界或者初禪天、二禪天,這 個叫「自地」。他們認為在「自地」的時候會有煩惱,像欲界有欲界的煩惱,初禪天有初 禪天的煩惱,他們認為「自地為粗,上地為細」,所以他們以粗細而分的禪定,來追求上 禪天(更上一層的天),他們認為到更上一界或更上一層天的話,就沒有煩惱了。因為他 們認在自地的時候會有煩惱產生,所以為了斷除自地的煩惱,追求更上一界、更上一層天 的這種無煩惱的境界,他們叫做「自地為粗,上地為細」,以粗細分的禪定來修學的。 他們雖然透過粗細分的禪定,毗婆舍那和奢摩他的力量,能夠讓他們往上一層天,一 直往上走,可是這種煩惱消失只是暫時性的,這個叫做「壓伏煩惱」的對治力而已,因為 其煩惱的真實執著沒有斷除的緣故,將來還是會再次產生煩惱的。所以為了能夠徹底的斷 除真實執著,唯有透過緣無我的毗婆舍那,才有辦法徹底的斷除煩惱的根本。所以不止是 靠世間的毗婆舍那以外,要斷除煩惱根本的話,最主要還是要有出世間的毗婆舍那。什麼 叫「出世間的毗婆舍那」呢?就是緣空性的毗婆舍那,才有辦法斷除煩惱的根本。 首先先是緣空性的比量,之後慢慢的串習觀修,之後是緣空性的現量,這時候是現證 空性,以道地而言就是見道位。在見道位的時候,它是現證空性的狀況當中,這時候他能 夠對治的煩惱叫做「遍計煩惱」。什麼叫「遍計煩惱」呢?煩惱有分:油然產生的煩惱, 這個叫「俱生」的煩惱;另一種煩惱是透過理論來堅定或是奠定的一種想法,這種煩惱叫 做「遍計」的,就是理論來建立的。就像外道他們認為「我是存在的」,這是透過種種理 由來認為「我是存在的」,所以這種「我執」就更堅定了,這種的我執就叫做遍計煩惱。 所以當見道位的聖者現證空性的時候,所斷的煩惱是屬於「遍計煩惱」的部分;之後再透 過修道的現證空性的智慧,慢慢去斷除油然產生的煩惱,也就是斷除「俱生煩惱」。 了解了斷除煩惱的次第之後,在此就說到了,有止諸勝觀,能滅諸煩惱。知已「先求 止」,為了要獲得斷除煩惱的毗婆舍那,首先要先求奢摩他,才能夠證得毗婆舍那,所以 「知已先求止」,先求奢摩他,由這個奢摩他來成辦斷除貪瞋等的毗婆舍那,所以「止由 離貪成」。 5、自身本無常,猶貪無常人,縱歷百千生,不見所愛人。 在此最主要所要斷除的散亂,就是講到了貪心,也就是所謂掉舉的意思。「掉舉」, 去緣與現在所緣主題亳無相關的貪心或是散亂,這叫做掉舉。要如何斷除掉舉呢?「自身 本無常,猶貪無常人」,透過了無常的想法,來對治常著之後所產生的貪心,這是一種; 或者也可以說「自身本無淨」,不乾淨,「猶貪無淨人」,所以無常、無淨;或者說「自 身本無樂」,是苦的意思,「猶貪無樂人」,就是無常、苦、空;或者是「自身本無我, 猶貪無我人」。所以可以透過這種方式,來對治貪心等種種的過患。 7、若貪諸有情,則障實性慧,亦毀厭離心,終遭愁嘆苦。 8、若心專念彼,此生將虛度;無常眾親友,亦壞真常法。 9、行為同凡愚,必墮三惡趣;心欲赴聖境,何需近凡愚? 10、剎那成密友,須臾復結仇,喜處亦生瞋;凡夫取悅難! 第6至10句,身為一個初學者,有時候看世間人所做的事情,會覺得好像很有意義。 可是慢慢學佛學久了之後,就會覺得他們所做的事情是沒有意義,可以知道世間人都在貪 著世間的瑣事上,很雜碎的沒有意義的事情上面。這是一個很好讓我們對治貪心的主源, 因為當你從世間瑣事的貪著中獲得醒悟的時候,就可以避免很多對世間無意義的這種小事 情的貪著,這也是對治貪心的對治力最主要的來源,就是要認清楚世間的瑣事是沒有意義 的。 11、忠告則生瞋,反勸離諸善;若不從彼語,瞋怒墮惡趣。 12、妒高競相等,傲卑讚復驕,逆耳更生瞋,處俗怎得益? 第11和12句,一般世間人都做什麼呢?世間人他看到比自己更有功德、更有學問,或 者比自己更有錢財的時候,就會產生嫉妒心;當他看到比自己沒有學問的,或是比自己差 勁的,就會產生輕蔑或者是低視的心態;當他碰到跟自己同等學問的時候,就會想盡辦法 把人家拉下來,跟他斤斤計較、比較。所以世間人所遇的就是這三種人,可是每一次遇到 這三種人的其中一者時,都是在煩惱惡業當中打轉。我們還要跟世間人混在一起嗎?不要 啦!於是就鼓勵我們,當然我們需要認識世間的凡夫,可是不要跟他們走得太近,不要受 到世間凡俗的影響,而讓自己的行為也變成跟凡夫一樣沒有意義。 13、伴愚必然生 自讚毀他過,好談世間樂,無義不善事。 14、是故近親友,徒然自招損。彼既無益我,吾亦未利彼。 15、故應遠凡愚,會時喜相迎,亦莫太親密,善繫君子誼。 第13至15句,雖然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會遇到很多的俗人,而且我們周遭的朋友也都 是凡夫,可是要跟他們之間保持一種心理上的距離,不要太過分的依賴他們,或者是受他 們的影響再去做世間亳無意義的瑣事,要遠離這種的貪著。 16、猶如蜂採蜜;為法化緣已,如昔未謀面,淡然而處之。 第16句,在此為什麼要說貪心的過患呢?因為成辦三摩地的最主要的二大障礙,第一 個就是沈沒,第二個就是掉舉。沈沒和掉舉裡面,第二個「掉舉的對治力」就是在此所要 講的內容,因為這是比較嚴重的問題。我們在修學三摩地的時候,很容易被貪心牽引而偏 離主題,去想一些過去發生的事情,或者現在發生的事情等,所以讓我們的內心一直沒有 辦法安住在一個境上面。掉舉本身又是一種貪心的性質,所以在此就說到了貪心的種種過 患,說到了世間的俗事是沒有意義的,不應該貪著等等。所以為什麼要說到「世間雜事沒 有意義,不應該貪著」的原因,最主要就是為了讓我們修學禪定的時候,不要去想世間的 這種俗事、或者去貪著,因此而說了掉舉的對治力。 至於沈沒或者是昏沈,因為我們在修學禪定的時候,內心要非常明朗、非常清楚的看 到所緣境。但是沈沒或者是昏沈,會有一種讓你沒有辦法看清楚,黑黑的這種感覺,暗暗 的這種感覺,這是由昏沈所產生的副作用,所以這二者就是修學禪定時最主要的障礙。 在之後我們會看到菩提心自他相換的修持。在修學自他相換的時候,在修學菩提心的 時候,最主要的障礙,就是因為自方和他方分得太清楚,於是緣自方的貪,緣他方的瞋。 針對這個對治力,在忍辱品的時候說到了緣他方的瞋,應該修學忍辱。緣自方貪的對治力 ,在此就說到貪心的種種過患,最主要也是因為將來能夠成辦自他相換的平等捨,以及為 了能夠對治禪定時的掉舉,而說到了種種貪心的對治力。 而且仔細這樣去想的話,雖然貪、瞋這二者,都會障礙禪定的專注一境,就像我們生 氣的時候,也會想一些偏離主題的內容。可是貪、瞋這二者比較之後,瞋心是非常排斥它 現在所緣的境,它是一種排斥的心態,它是一種遠離的心態;可是貪心卻不是,貪心是完 全想要佔有,或者是好像被境給吸取的感覺,或者是滲透在這個境的感覺,就是把它黏住 的感覺。所以在修禪的時候,貪心的散亂力量,絕對比瞋心還要來得嚴重,因為它被外境 給吸住了。所以在此為什麼要說貪心的對治力的原因,也是因為貪心本身作用的緣故。 17、吾富受恭敬,眾人皆喜我。若持此驕慢,歿後定生懼。 18、樂汝愚癡意,無論貪何物,定感苦果報,千倍所貪得。 19、故智不應貪,貪生三途怖。應當堅信解:法性本應捨。 20、縱吾財物豐,令譽遍稱揚,所集諸名利,非隨心所欲。 接下來就說到了,當別人供養我們、或者是讚嘆我們的時候,不應該隨著讚嘆或者是 供養而產生貪心。從第17句一直唸到第20句。第18句的「故汝愚癡意」,這應該不叫「故 」,應該叫做「樂」,「樂汝愚癡意」因為快樂所以隨著貪心而轉。藏文是「樂」,快樂 的意思。 21、若有人毀我,讚譽何足喜?若有人讚我,譏毀何足憂? 如果有人毀謗我,有什麼好痛苦或者是好傷心的呢?因為雖然別人毀謗我,可是還是 有人讚嘆我啊!當別人讚嘆我的時候,有什麼好高興呢?因為實際上有另外一者正在毀謗 我啊!你不覺得這一種邏輯很巧妙、很美嗎?真的是很有智慧的一種思惟模式。 22、有情種種心,諸佛難盡悅,何況劣如我?故應捨此慮。 因為修學菩提心的緣故,所以我們要把實際的這種利害、或者是實際的這種善惡關係 ,辨別得非常清楚,來做最有利益的事情。就像菩薩們是不應該讓內心產生「瞋心」的, 所以只要內心產生瞋心,一定要用忍辱把瞋火刻意的控制住,不隨著暴躁的情緒走。可是 為了要調伏粗猛的眾生,菩薩為了制止眾生的惡行為,所以會以悲愍心,但表情卻是非常 的嚴肅、還有嚴厲。無論我們把它取名為「瞋心轉為道用」、或者是什麼,在那個當下菩 薩會很嚴厲的去呵斥,這是把實際的狀況分得很清楚,之後來作取捨拿捏的。 同樣的,菩薩是不允許有「我慢」的,不允許把自己視為高高在上,把別人視為很低 ,這是不允許的。可是菩薩在這個同時,卻又要有非常強烈的「自信」,也就是說:「我 絕對可以做到!」這一種的責任感是絕對要有的。所以這一種的利害關係,或這一種的區 別,一定要以智慧分辨清楚的。 23、睥睨窮行者,詆毀富修士;性本難為侶,處彼怎得樂? 24、如來曾宣示:凡愚若無利,鬱鬱終寡歡,故莫友凡愚。 第23和24句,就是說到了貪心的對治。 -- 願一切有情具樂及樂因 願一切有情離苦及苦因 願一切有情不離無苦之樂 願一切有情遠離愛惡親疏,住平等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130.141 cool810:轉錄至看板 Tantric 12/24 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