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之前在了義不了義討論中引了這篇文章的相關內容,有板友說想看全文 不過我怕會有版權問題,現在只貼上該章節,這本書請自行找尋閱讀 :) <達賴喇嘛談心經--Essence of the Heart Sutra> 達賴喇嘛著/鄭振煌譯/圓神出版 2004 ----------------------------------------------------------------------------- 第 九 章 空性的詮釋 二無我 在我們回到《心經》經文之前,先來看看佛教各部派對無我的詮釋,如此我們對《心 經》所述的空性,才能有更完善的了解。如前所述,各部派都強調「無我」,但對「無我 」的確切定義為何,各部派提出不同的詮釋。 在西藏佛學院的課程中,有一本詳述各派無我見解的四部宗義說,其中詳細說明各個 部派在詮釋佛說上的見解差異;也就是各個部派熟知的《宗義》(藏文druptha)。在此 書中,歸納不同的哲學觀點為古印度盛行的四派學說,也依各個部派對解空層次的安立, 無我的詮釋愈趨微細精密。這四個部派就是毗婆沙宗、經部宗、唯識宗及中觀宗。 一般來說,藏傳佛教都採用最晚成立的中觀派學說。既然如此,諸位也許會感到奇怪 ,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在分析其他三部的見解上?這與解脫、證悟的更長遠目標有何關 聯?由於空性的正確知見關係到煩惱的止息,我們應多加檢視讓我們偏離正見的理由。 下三部未能窮盡佛陀的空性教法。學習四部宗義,能夠讓我們避免墮於了解空性的斷 見之中,也能夠讓我們真正體認到最細微見解所表達的深度。空性的現證,當然不能以知 識上的認知來取代,但是對證悟來說,知識上的認知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宗義書區分無我為人無我及法無我。「人」指的是對自我的強烈意識,也就是平常所 指「自己」的那個我。「法」主要指的是「人」的五蘊,也包含其他的種種現象。在這四 個部派中,毗婆沙宗和經部宗僅提到「人無我」的重要性,但不接受「法無我」的想法。 然而,唯識宗和中觀宗都主張「人無我」及「法無我」。這兩個部派都認為有侷限性的「 人無我」,使我們不能完全消滅無明與煩惱,這在下文會說明。所以,雖然完全證悟了「 人無我」是一件不得了的成就,但尚未究竟離苦。 唯識說 總的來說,我們很自然的會相信自己的知覺;我們如此相信它的真實性,甚至沒想過 要去懷疑它們。我們如此的輕信,認為我們知覺到的事物,就是它的原貌。因此,包含「 我」在內的現象看似客觀存在,我們因而推論、默認諸法確實客觀存在,而不再有所省思 。我們唯有透過仔細分析,才能知道事實並非如此,我們的知覺是無法正確反應客觀存在 的。 如前所述,一切外在世界的感官經驗,都是由根塵識三種條件和合而成的。這種知覺 會引發主觀的評斷,認為事物非好即壞。繼而對事物投射悅意或非悅意的想法,認為這種 想法就是事物的自性存在。根據這個主觀的分別基礎,我們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如果我 們不喜歡某個事物,就會厭惡並排斥;若是喜歡,就產生愛染和貪欲。但是,如同我們所 見,事物無法以自性存在來說明是好是壞。我們認為的「好」(或不好),大體來說都是 主觀的。當我們有強烈情緒的反應時,更是需要用這種方法來檢視,因為這種經驗會引發 強烈的我執,讓我們馬上注意到它。 根據唯識宗的說法,看似具有真實存在的外境事物,都僅僅是心的投射。因此,究竟 來說,能、所其實不二。從修行上說,這種見解是非常有用的:我們都不難了解如果能夠 明白萬法唯心造,就能消除我們對外在事物的愛染執取。 雖然唯識宗否認自性及外境的實際存在,但仍主張經驗是存在的,亦即心是實有的。 抱持唯識宗見解的人主張:若心非實有,則無分辨善惡、損益的意義了。他們假設現象的 存在,必須經由一客觀、實有的基礎以進行不同的作用。 然而,唯識宗認為諸法並非全然由心所造。若是如此,我們可以僅僅透過想像就把白 色變成黑色,把黑色變成白色。既然這不是事實,我們就必須進一步承認內在的主觀經驗 與意識也是實有的。同樣地,對唯識宗而言,也不能從字面來理解《般若經》中的空性解 釋。唯識宗認為,若我們只是從字面上了解「無色、受、想」的意思,就會掉入斷見,而 與因果律相互牴觸。 唯識宗主要是根據《解深密經》的三自性,來解讀佛陀在《般若經》中開示的空性教 法。這就是說,一切現象都含有三種重要特性。一是「依他起性」:萬法由因緣和合而生 。二是「遍計所執性」:在依他起性的基礎上,視萬法為自性有、真實存在。三是「圓成 實性」:斷除遍計所執性,亦即萬法皆空。 由於諸法具有三性,唯識宗認為《般若經》所說的自性空,是對三性的個別解釋。依 他起的諸法不自生,故自性空。吾人遍計所執的諸法皆唯心造,故自性空,圓成實的諸法 (空性)皆非絕對、客觀的實有,故自性空。因此,唯識宗以三性的觀點來詮釋《般若經 》。 唯識宗將佛經分成了義經與不了義經二類。了義經,可以接受經文的字面意思。不了 義經,不能接受其經文的字面意思,必須詮釋其深義。禁得起嚴格評估的教法,最起碼如 同唯識宗所做的,就是了義;反之,違背佛陀究竟義的教法就需要詮釋。 唯識宗有一個重要支派,就是「隨教行唯識派」。此派雖否認自性實有,但安立阿賴 耶識(梵語alaya vijnana)實有。此派根本師認為,如果以粗意識(譯按:指第六意識 )為人我或自我,就很難在某些時間(譬如昏倒、熟睡或無想定)主張有自我的存在。唯 識宗阿賴耶識安立人我的存在。除此之外,阿賴耶識亦是儲藏四取(欲取、見取、戒取、 我語取)的所在地,存放一切業行習氣。依阿賴耶識而起的「我執」染污識,稱為「末那 識」。因此,隨教行唯識派安立意識為八:眼、耳、鼻、舌、身五根識,第六意識,第七 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 了義與不了義 稍早我們曾說過,佛法的一大特色就是觀機逗教。因此,不同佛教派別的教義都是視 不同需要而有所施設。目前我們已知唯識宗如何分別了義與不了義的教法;事實上,對於 佛陀的教法是了義或不了義,各個教派都有自己的標準。每一個教派的評判過程都是類似 的:首先,分析佛陀的某一句話,以決定佛的究竟意旨;其次,決定佛陀開示此教法的理 論基礎;最後,指出依文解義所產生的邏輯矛盾,如果有的話。 這種方式的必要性可以從佛經中發現。佛陀曾在某個偈頌中勸告他的弟子,在接受他 的言教時,應當猶如從珠寶商得到金子似的金屬:只有在確定這塊金屬是容易被切斷,經 過火的冶煉也不壞失,並且在磨光之後會有明亮的光澤後,才能接受這真的是金子。因此 ,佛陀允許我們嚴格檢證他的教法。佛陀建議我們要親身檢驗、證明,然後接受他的話, 不可出於尊敬而盲信。 因此,那爛陀等古印度佛教大學,就發展出學生檢驗老師學術著作的傳統。這種批判 性的分析,並無損於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和仰慕。舉例來說,著名的印度論師世親菩薩有一 位叫做「解脫軍」的弟子,他對一的理解就勝過世親。他質疑世親的唯識見解,因而根據 中觀見,詮釋《般若經》。   在西藏佛教中的另一個例子是亞拉‧唐卻‧臧(Alak Damchoe Tsang)。他是十九世 紀寧瑪派大師鞠‧米帕(Ju Mipham)的弟子。雖然亞拉‧唐卻‧臧極度仰慕與尊敬他的 老師,卻不認同老師的部分著作。有一次亞拉‧唐卻‧臧的一位弟子問他說,批判老師的 著作,這樣適當嗎?亞拉‧唐卻‧臧馬上回答他:「如果上師說錯了,弟子甚至必須責備 老師!」 有一句西藏諺語說:「保持你對此人的仰慕與尊敬,但應經過全面、批判的分析之後 ,再接受他的話。」這說明了一種健全的心態以及佛教四依的傳統: 依法不依人, 依義不依語,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依智不依識。 中觀說 相較於唯識宗,中觀宗肯定《般若經》所說「諸法無自性」是了義。中觀宗並沒有區 分主體與客體──心與境──的存在。《十萬頌般若經》中也詳述這種說法,就勝義諦而 言,一切現象都不存在。因此,對中觀宗來說,《般若經》仍然是假名安立,只有諸法空 才是了義。 上述唯識宗與中觀宗教義的區別也許看起來並不重要,但若仔細檢視,我們就能領會 它的重要性。唯識宗承認外境的自性無,他們因此得以遣除外境的貪著與瞋恚。可是,這 是不足的。除非他們也能認識心的空性,否則將會執著平靜、安樂而厭惡悲傷、恐懼。了 知諸法皆空──不分內或外、心或境──即是中觀宗的精妙之處。如此徹底的了解,才能 使我們從一切束縛中完全解脫。 部分中觀宗行者屬於「隨瑜伽行中觀宗」,他們隨順唯識宗對內、外境的主張,但認 為內、外境皆自性空。總體來說,中觀宗各派都同意:談到萬法的畢竟義時,區別內、外 境是沒有幫助的。 再者,中觀宗認為唯識宗的理論是「否定外境實有」,就等於認為不可分割的粒子( 極微)是存在的。假如極微存在,它就是最基本的物質,而且是外境實有的基礎。因為唯 識宗不主張實有不可分割的極微,故應該否定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 回應這種「境無唯識」的主張,中觀宗指出,我們可以依相同的理由來否認心識的自 性實有,為了接受心識是實有的,就必須假設剎那的認知實有,這也是真實認知的最小單 位。 中觀宗說這是不能成立的,因為人的意識作用是依於相續、緣起的認知之流;意識並 非獨立的。因此,即使是內在的心識也是無自性空。中觀宗行者主張的法無自性可適用於 外境與內識,故能根除對內、外境的執著。 兩種中觀學派 印度龍樹大師是中觀宗的創立者,《中論》是他最著名的論述。在眾多論釋龍樹大師 著作的印度論師當中,以佛護、清辨和月稱最具影響力。清辨在其論釋中批判佛護《中論 釋》的部分觀點。為了支持佛護,月稱根據《中論》而著作《淨名句論》(Prasanpada) 。 佛護與清辨的論釋,最主要的差異在於「共相」見。換言之,在討論一切法的勝義時 ,論辯雙方的認知能否相同?清辨認為能。清辨主張在某些程度上,「所觀」是「能觀」 之外的客觀存在,故諸法有自性。例如,清辨認為「人我」或「自我」雖然是五蘊的心理 建構,但若探究「人我」究竟所指為何時,應該可以發現某些東西是自性實有的。在究竟 分析下,清辨把心識當作實有的「人我」,月稱則反對此項論點。 基於這些差異,中觀宗分為兩大派。這些派別的差異,反映在二者對空性的立論中。 如同龍樹著作《中論》,佛護主要採用以破顯宗的辯證法,稱為應成派或歸謬派(梵文 prasanga)。這種歸謬法主要是去證明對手論點中的內在矛盾。反之,清辨及其門人則運 用三段論法,有別於「應成派」採用應成其理的辯證法。清辨自續派的後續傳承有智藏( Jnanagarbha),而佛護的應成派則由月稱(Chandrakirti)和寂天(Shantideve)繼承 。 從佛護對龍樹《中論》的論釋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佛護甚至連世俗諦也不承 認是自性有。佛護在論釋龍樹的禮敬偈(否定四生: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中提到 :如果仔細分析緣起的過程,則緣起本身也是不存在的。然而,諸法確實由因緣所生,佛 護明確地闡明可由世俗諦來了知緣起性。他進一步闡述,若諸法有自性,就不必藉由其他 因素來安立諸法的自性和存在。 清辨同意佛護對一切緣起勝義諦無自性的見解,但是他主張諸法的緣起為眾緣生,有 世俗諦的自性存在。 月稱堅守佛護的立論,明確反對清辨的看法。月稱的《入中論》主張心(經驗苦、樂 受的主體)與境,即使在世俗諦的層次上,也都是無自性。月稱認為透過世俗有可以了解 諸法的存在,但甚至世俗有本身也是空性。依月稱所說,自性只是假名,無自性才能真正 了解空性。 空性與緣起 所以,對於中觀應成派來說,「空」意指「無自性」。這不是說事物不存在,而是指 我們認為萬法皆有自性,但其實是無自性的。因此,我們必須質問現象是如何存在的? 在《中論》的第二十四品中,龍樹認為現象存在的狀態只能用緣起來說明。對下三宗 (毗婆沙宗、經部宗、唯識宗)來說,「緣起」指的是依於因緣。但對應成派來說,緣起 主要是指依於人我的概念而施設。 對於這種論述,我們可以找到經證。在《八大龍王所問經》中,我們讀到經文陳述到 依他而顯現的自體皆無自性,經文如下: 緣生實不生, 無自性生故; 緣生法即空, 見空著寂滅。 我們可以從龍樹的《諸經集要》(Sutrasamuccaya)及寂天所著的《入菩薩行論》( Skiksasamuccaya)中,看見相似的說法。在《入菩薩行論》的「智慧品」中,月稱引述 許多否認諸法(extensive taxonomies)自性有的經文,如《心經》。寂天因此推論攝類 學所分類的諸法,都只是假名安立。 這裡要說的是,假如諸法根本不存在,那麼《心經》泛舉五蘊及三十七道品就顯得無 多大意義了。若空性的理論是否認諸法存在,則再多的例舉說明也是沒有意義。因此,這 說明了諸法是存在的,但並非自性有;諸法僅根據緣起來理解。 若我們能夠了解應成派對空性的詮釋──諸法皆無自性,我執就無法產生。從這個實 修的角度來看,應成派對空性的見解,就是無我教法中的最究竟看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99.10.83 ※ 編輯: cool810 來自: 58.99.10.83 (03/23 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