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再續貼一章好了,與前一篇合起來看比較完整,不然有點沒頭沒尾的。 <達賴喇嘛談心經--Essence of the Heart Sutra> 達賴喇嘛著/鄭振煌譯/圓神出版 2004 ----------------------------------------------------------------------------- 第 十 章 發展無倒正見 遮無自性 對發心修行的人來說,重要的是培養正確知見,以去除諸法實有的謬見。唯有如 此,我們才能夠削減主宰我們的煩惱。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修行,如持咒、觀想等等 ,都無法對抗這個根本無明。僅僅生起「願自性執消失」的念頭是不夠的!我們必須通達 諸法皆空才行。這也是徹底離苦的唯一方法。此外,沒有正知見,我們無法斷除自性執, 反而會讓觀想本尊和持咒強化我們的我執和法執。   許多修行法門都是以對治來進行的。舉例來說,我們培養利他來對治我愛,培養無常 的知見來破除諸法實有。因此,透過諸法實相本空的正知見,我們可以減低我執,最後完 全將之斷除。 瞭解二諦   經文繼續說: 應以五蘊亦從自性空真實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不異色,色不異空。   這段經文說明觀自在菩薩回應舍利弗所提出的如何修行般若波羅蜜。觀自在菩薩瞭解 到最高、最細微的空就是自性空,亦即無自性。接著觀自在菩薩詳細解釋回答:「色即是 空,空即是色;空不異色,色不異空。」   我們應避免誤解空是絕對的實在或獨立的真理。空必須被理解為事物的真正性質。因 此我們讀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不異色,色不異空」這並不是指「大空」,而是 指某一種特定現象的空,好比此處所指的是色(物質)。   「離開色別無空」這句話意味著色的空性即是色的究竟性質。色無自性,因此本質是 空。此本質──空──並非與色無關,反之,這是色的特徵,是色的一種存在模式。我們 必須瞭解色與空是一非二。   讓我們仔細地想一下觀自在菩薩的這兩句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第一句話: 「色即是空。」表示色是由許多因、緣構成的集合體,並非獨立存在。色是有為法,由許 多成分組成。因它需要依靠其他不同因、緣的生起與維持,所以是有為法。這種依賴性表 示色是自性空,因此「色即是空」。   讓我們接下來看下一句:「空即是色。」既然色缺少自性,它就絕不可能與其他現象 分離。所以,這種依賴,意味對其他事物的開放性與延展性。因為這種根本開放性,色非 固定不變,而是不斷變異、隨順因果的。換言之,因為色是由因、緣的交互作用所產生, 並無獨立不變的真實性,它們就有可能與其他色法(因、緣)互動。這完全是一種複雜而 又相互關聯的存在。由於色並無固定、獨立的本體,我們可以說空是色存在的基礎。事實 上,就某種程度而言,我們甚至可以說空創造了色。因此,我們可以由色是空的一種顯現 、色由空而來以瞭解「空即是色」。   色與空的這種抽象關係,有如物體與空間之間的關係。沒有空間,物體不能存在,空 間是物理世界的介質。然而,這樣的類比也有其失敗之處。因為在某種程度上,物質可以 從他所佔據的空間分離,而色與空之間的關係卻非如此。   在《楞伽經》中,我們可以找到七種不同的空,這裡我們只舉兩種空。第一種是「他 空」──例如寺廟可能沒有僧人。在此(寺廟的)空與被排遣之物(僧人的存在)是分離 的。   相較之下,當我們提到「色即是空」時,我們否認色有自性。這種空稱為「自性空」 (西藏佛教稱為自空)。但是,我們不應把自空或是自性空詮釋「色是自身空」;「自身 空」相當於否定色的存在,如同我之前重複強調的,《心經》的教義不是如此。色是色, 毋需否認色的真實是色。因此,「色是色」的事實完全不與「色是空性」互相矛盾。   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值得一再地說。空性不是指「不存在」;空性是指「自性空」必 須依待「緣起」。萬法都有「依待」與「和合」的本質;一切現象都只是因緣的和合。空 性讓因緣法變得可行。   我們可用一連串的推理來表達諸法相依而生。因為諸法相依而生,我們才能看到因與 果。因與果只能存在緣生的世間,而緣生只能存在於無自性(空性)的世間。因此,我們 說空即是色,這是色從空性生起的一種方便說,而空是色法緣起的基礎。因此,色界是空 性的顯現。   很重要的是空性並非絕對的真實存在,也不像古印度婆羅門教的觀點所說,由梵生出 多元的虛假世界。空性並非核心的實存,並非存在於宇宙的中心而從中生起萬法。唯有在 個別現象之中,才能理解空。舉例來說,當我們談到色法的空性,我們說的是那個色法的 究竟實相,亦即色法無自性。那個空性,就是那個色法的究竟性質。空性只是某一現象的 特質;空性不能獨立於現象之外而存在。   再者,空性只能說是個別現象、個別事件的究竟實相,當個別事物止息時,此事物的 空性也隨之止息。因此,雖然空性不是因緣的產物,當確認空性的基石不存在時,此物的 空性也隨之止息。   而「空不異色、色不異空」則指出有必要從二諦來瞭解佛陀的開示。第一是世俗諦, 第二是勝義諦,是透過分析諸法的究竟存在而得的真理。   龍樹菩薩所著的《中論》提到: 諸佛依二諦, 為眾生說法, 一以世俗諦, 二以勝義諦。   每天,我們透過心與感官在不斷變化的世間中察覺世俗諦。然而,只有透過分析,我 們才能理解勝義諦──諸法的真實本質。瞭解勝義諦,就是了解現象的本來面目,事物存 在的究竟狀態。雖然許多印度思想派別──包括佛教與非佛教──依二諦來理解現象的本 質,更精細的瞭解就是二諦並非分開獨立的實體。這個特質,是我們必須清楚掌握的。 詮釋的傳統   有一種詮釋傳統,可能源自寧瑪派的大師米帕,習慣以「證空性四法」來解讀《心經 》。根據這種方法,第一句的「色即是空」,就是指萬法本空,藉以破除有邊常見(誤認 萬法實有的邪見)。第二句的「空即是色」,是指空性是緣生的,藉以破除無邊斷滅見( 誤認萬法不存在的邪見)。第三句的「空不異色」,是指色、空雙運,或指空性與緣起的 相應,同時破除有、無二邊。第四句的「色不異空」,則指色法與空性並非難以兩立,而 是一體不二。因此,這四個觀點能超越世間的一切戲論。   藏傳佛教薩迦派的道果法也有相似的證空性四法:一色安立為空;二空依於緣起;三 空、色不二;四此不二性超越一切世間的言語戲論。   一般來說,空性是自性有的對治,但是這四法卻指出,如果有充分、深入的瞭解,就 能夠運用空性對破斷見,並運用世間色法存在來除去常見。這種超越(有、無)二邊的歸 謬論證法,是應成中觀派的獨到見解。   講述完這四法之後,《心經》指出除了以此四法現證色蘊的空性外,更應該以此法延 伸至其餘受、想、行、識四蘊。五蘊攝一切有為法。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直接由禪觀中現證空性是瞭解這句經文的一種方法。行者直觀萬法無自性,唯是空性 。處於此狀態時,無分別相:無色、受、想、行、識,亦無萬法。   唯有透過色法自性空,才能體證色蘊等自性空。色乃世俗有,這是相對的現象,必須 透過世俗諦才能覺察。然而,色的空性是勝義諦的究竟實相。這種究竟實相只有透過勝義 分析,透過體證諸法實相的心才能證得。當心現證空性時,也現證一切皆空,因此證得能 、所雙泯。   如果在遮遣──究竟分析色法之後,卻發現色法存在,我們才可以說色法有自性。然 而,結果卻不是如此。色法是自性空,色是空所依之世俗法。因此,我們可用一種方法解 讀這句經文,也就是「空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這是根據現證空性的禪觀角度來 看。 空性與「八不」   經文接著提出「八不」的說法: 舍利子!以是諸法皆空而無相;不生,不滅,無垢,亦無離垢;不增,不減。   經上提到的「相」(特質),既是指遍一切法的共相(無常和空性),也是指自相( 任何現象的特性,如蘋果)。共相和自相都只存在於世俗諦,而我們確實也以共相和自相 來詮釋所有事物,但就勝義諦來說,一切萬法皆自性空。   經文繼續述說一切事物「不生,不滅」。我們應當瞭解一切事物皆是緣起所生。生滅 是一切法的特質,但生滅卻不是萬法的自性。再者,對於現觀空性的人來說,生滅不復存 在。從勝義諦上來說,生滅非其本有自性。   在龍樹《中論》一開頭的禮敬偈中,再度說到這種智慧: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 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此處,龍樹禮敬諸佛開示緣起法為八不,故知萬法皆無自性。生、滅、常、斷、一、 異、來、出這八個特質在世俗諦上來說是存在的;換言之,萬法的確有世俗諦的生、滅等 特質。但從勝義諦的角度來看,這種特性並非本有。勝義諦的觀點是「無」這些特性,亦 即無自性,無相,無生,無滅,無垢,亦無離垢,無增、無減。   這八不可歸為三類,各從不同的角度來審視空性。這三種觀點稱之為「三解脫門」。 若以事物本身的角度來觀察空性,就會發覺一切現象皆是無自性、無相。這是第一解脫門 :空解脫。若從「因」的角度來審視空性,將會發現空性其實是無生,無滅,無垢,亦無 離垢。這是第二解脫門:無相解脫。若從「果」的角度來理解空性,就會瞭解無增、無減 。這是第三解脫門:無願解脫。   此三解脫門實際上是瞭解空性的方法。經上說通達空性的智慧,是真解脫門,也是我 們解脫無明及其所生苦的唯一途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99.10.83 ※ 編輯: cool810 來自: 58.99.10.83 (03/23 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