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深信業果 依法行持 學誠法師   一、皈依內涵勿忘失,深信業果依法行   我們皈依三寶,在皈依的儀式上要念: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 。在皈依學處中講到,乃至捨命因緣,也不能棄捨三寶。如法皈依三寶肯定能夠保證一、 兩生不墮惡趣,但是不能保證千百生都不墮惡趣,也不能保證究竟解脫生死。我們希望生 生世世不墮惡趣,乃至究竟解脫生死輪回,最關鍵的是皈依法。具體地說,皈依法的內涵 就是要深信業果,依著業果抉擇取捨、斷惡修善,因為所有苦樂的果報,都是由我們自己 所造的善惡業決定的。否則,今生今世皈依了三寶,可以得到三寶的庇護,就如同一個罪 犯做了很多壞事,本來會被法院判刑,卻得到一個有權有勢的人庇護,暫且可以免除眼前 的制裁,但如果不懺悔、不改過,還一直為非作歹,終究還是會受到懲處的,甚至性命都 難保。學佛也是如此,如果說今生皈依了三寶,但是沒有如法修行,沒有真正依著業果抉 擇取捨、斷惡修善,仍然隨順自己的無明煩惱造作惡業,最終難免還會墮入惡趣,輪回受 苦。因此,對於業果的如理取捨是很重要的。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假如不報,時 機未到,時機一到,全部都報”,業果是真實不虛的,沒有人能夠不受業果法則的約束。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說:“非山非海中,無有地方所,亦不在空裡,能避於先 業。如影隨人去,無有安住者。善惡業不亡,無上尊所說。”(卷第十八)《地藏菩薩本 願經》(卷上)說:“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 ,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談起業果的道理,似乎大家都知道,但是要真正瞭解,哪些因會產生什麼果,哪些果 是什麼因感得的,就很不容易了。我們只有這樣分析、抉擇,才會做到“莫以善小而不為 ,莫以惡小而為之”。如果對業果法則不清楚,就沒有辦法取捨,行為就沒有一個正確的 標準。   沒有辦法取捨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不相信有六道輪回、三世因果。釋迦牟尼佛最初說 法的時候,就開示了有情輪回六道的最基本教義。六道也稱為六趣,亦即天、人、阿修羅 、地獄、餓鬼、畜生,分屬三善道與三惡道。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六道眾生,對於普 通人來講,人、畜生可以看到,地獄、餓鬼道的眾生,以及阿修羅、天人,就不容易看到 ,要有特殊功夫或特殊業力的人才能夠看到。我們造了善業,就會生到三善道,造了惡業 ,就會生到三惡道。投生到善道或惡道以後,還會繼續造業、感果、輪回,如此一生又一 生,死而又生,生而又死,生生相續,一直在六道裡面輪轉。梵語“補特伽羅”,翻譯為 “有情”,中文的意譯是“數取趣”,就是數數往來於六趣中的意思。這就是眾生外在的 生命輪回狀態。   一個人死了以後還會去投生,死後的狀態與生前的形象都不再有關係了,這時就進入 到中陰身的階段。這個階段就是根本無明的一種狀態,根本無明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 ,然後就是“行”開始起作用了。我們生命最初的活動,不是第六意識心在活動,其本身 就是一種根本無明,然後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 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就是十二因緣在流轉。這就是釋迦牟 尼佛所解釋的十二因緣,是眾生內在的生命輪回狀態。內在與外在生命輪回的原理,是從 兩個不同的角度來詮釋六道輪回的現象,它們的本質是一樣的。   知道了生命的真相是六道輪回以後,還要進一步瞭解業感緣起的道理,這樣才能夠知 道如何取捨。這就需要廣閱經論,對於造業感果的道理求發定解。《地藏菩薩本願經》( 卷上)中,對因果報應有如下的講述:   “爾時地藏菩薩白聖母言:南閻浮提罪報、名號如是: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 ,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出佛身血,譭謗三寶,不敬尊經,亦當 墮於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侵損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藍內恣行淫欲 ,或殺或害,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偽作沙門,心非 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 出無期;若有眾生,偷竊常住財物谷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當墮無間地獄, 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地藏菩薩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若遇竊盜者,說貧窮苦楚報;若遇邪淫者, 說雀鴿鴛鴦報;若遇惡口者,說眷屬鬥諍報;若遇譭謗者,說無舌瘡口報;若遇瞋恚者, 說醜陋癃殘報;若遇慳吝者,說所求違願報;若遇飲食無度者,說饑渴咽病報;若遇畋獵 恣情者,說驚狂喪命報;若遇悖逆父母者,說天地災殺報;若遇燒山林木者,說狂迷取死 報;若遇前後父母惡毒者,說返生鞭撻現受報;若遇網捕生雛者,說骨肉分離報;若遇譭 謗三寶者,說盲聾喑啞報;若遇輕法慢教者,說永處惡道報;若遇破用常住者,說億劫輪 回地獄報;若遇汙梵誣僧者,說永在畜生報;若遇湯火斬斫傷生者,說輪回遞償報;若遇 破戒犯齋者,說禽獸饑餓報;若遇非理毀用者,說所求闕絕報;若遇吾我貢高者,說卑使 下賤報;若遇兩舌鬥亂者,說無舌百舌報;若遇邪見者,說邊地受生報。如是等閻浮提眾 生身口意業惡習結果,百千報應今粗略說。”   二、斷貪瞋癡破無明,依戒定慧得解脫   在六道輪回當中,我們能夠得到暇滿人身,又有因緣聽到正法,是非常稀有難得的, 值得好好珍惜,讓暇滿人身發揮最大的功用。作為人,就應該明白做人的意義:人生何去 何從?人生的價值何在?人生的宗旨目標究竟何在?每個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古人說人 人都可為堯舜,佛教講人人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因此,出離輪回、成就佛道就是人生 究竟的宗旨。   每個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能夠覺悟的心,通過心來主導言語和行為,造種種的業; 反過來說,所有的身語表現,都是內心活動的體現。如果能夠瞭解自己的心,讓心時刻緣 著光明面,緣著善法,並依著戒定慧用功,善業就能不斷累積,如同古人講的“苟日新, 日日新,又日新”,逐步就能夠離惑業苦,得究竟樂。反之,如果不能夠瞭解自心、把握 自心,就很容易被無明煩惱所覆蔽,貪瞋癡三毒就會不斷引發惡業,漸漸積累、增長,就 會退步墮落,在生死中不停地流轉,如宗喀巴大師《往生極樂淨土願文》中所說:“無明 障取捨,瞋劍斬善趣,貪索系生死,業水漂有海。”   在生活中常常遇到這樣的狀況:初學佛頭幾年,心力很強,衝勁很大;幾年之後,心 力慢慢減弱,意志也消沉下來,沒有了善法欲,什麼都不願意去想了,再好的佛法都不想 要了。當善知識、同行善友指出我們的缺點、毛病,希望有所改善的時候,或者提出建議 ,希望事情能夠做得更好的時候,就會說:我就是這樣子了,我改不了了;事情就是這個 樣子,我沒辦法處理,跟我沒什麼關係……然後找種種的理由保護自己、逃避責任。這就 是內在無明煩惱的一種表現,明明知道自己很多思想及行為是錯的,似是而非,不如理、 不如法,是有責任的,是可以改善的,還堅持說我就是這個樣子了,事情就是這個樣子了 。言外之意就是你看著辦,或者你又能把我怎麼樣呢?學佛久了,如果疲掉了,走不上去 了,就會變成這種相狀:好像我就是這個樣子,好也好不到哪裡去,差也差不到哪裡去, 人會慢慢變得消沉、懶惰、因循,做事情怕麻煩,內心沒有善法的力量。對於煩雜、瑣碎 、基礎性的工作不願意去做,能混就混,同行之間則互相推脫、逃避責任。   以上種種的行相,也就是內在無明的一種寫照。其實我們也很清楚這些都是自己內在 心識活動的一種表現,但是很難瞭解心是何物?心裡面到底有多少東西——有多少好東西 ?有多少壞東西?對於心的本性、功能、特點的認識與瞭解不足,就造成好的、善良的一 方面不能得到發揮,但惡的、無明的一方面卻時時刻刻在出現。這就說明對自己的本心完 全不瞭解,無明無知的源頭,就是有情生死輪回的根本原因。   心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佛法告訴我們,心性的本質是空,一切法的自性都是空。但 是空並不等於說什麼都沒有,就猶如空氣一樣,它看起來什麼都沒有,但如果真的沒有空 氣,我們的生命就會“嗚呼哀哉”了。空氣是有的,有它的成分,有它的功用。佛法中講 空性的意思,是說一切法都是沒有自性的,都是觀待因緣而存在的,沒有獨立存在、恒常 不變、天生如此的東西。《中論》說:“問曰:云何知一切諸行皆是空?答曰:一切諸行 虛妄相故空。諸行生滅不住,無自性故空。”(卷第二)   既然如此,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無明不會永遠是無明,煩惱不會永遠是煩惱,無明 可以變成智慧,煩惱可以轉為菩提。用功修行,開發戒定慧,就猶如點亮一盞內在的明燈 ,照破內心無明的黑暗,認清自己的本心。然後,好的、善良的一方面就能夠發揮出來, 對於外在人、事、物的種種緣起、現象,才有能力判斷和做出正確的分析與抉擇。否則, 就猶如一個盲人,雖然有眼睛,但是看不到東西,就會處處碰壁。無明也是如此,因為無 明、煩惱把眼睛遮蔽住了,就看不清楚東西,只會看到一些形象、形狀,然後根據自己的 情緒進行取捨,這樣就有問題了,就容易壞事。   舉例來說,在過去也好,現在也好,很多寺廟裡邊,常常會出現一種狀況:有些人對 大法師很尊重,對一般的僧眾就很忽視、輕視,甚至觀過,這種狀況比比皆是。其實在一 個叢林裡邊,一般人很難看清楚哪個人修行好,哪個人修行不怎麼樣。只有功夫比別人高 的人,才能夠知道別人的修行程度,凡夫根本看不出來。對於在家居士們而言,由於沒有 長期同出家的法師們相處,只是有時來寺廟一下,住幾天就走,更不可能知道法師們的修 行程度。甚至住在同一個寺廟的僧人,有時候也不知道彼此的真實狀態。比如釋迦牟尼佛 的弟子——羅睺羅尊者密行第一,他修密行,釋迦牟尼佛其他的弟子們都不知道他在修什 麼法門。這也就是說,我們不能以自己的認識去觀察、衡量和判斷其他法師修行的境界和 功夫。大家往往會犯錯誤,因為很容易根據自己的好惡去判斷、取捨——這位法師看得比 較順眼,就認為這個法師不錯,很有修行;那位法師我看著不怎麼高興,就說那位法師不 修行。這樣是非常不好的,會對自己造成很大的傷害。   如何讓我們的心性從無明煩惱的障蔽中得到開啟呢?就必須靠修行。修行就是要找到 使自己內心清明、清楚的一套辦法,從源頭上面讓內心清淨,然後能夠對外在的人、事、 物有一種很清晰的覺察、抉擇的能力。這是比較重要的,不然內心被無明煩惱所障蔽,我 們對外在人、事、物的覺察就會很遲鈍、不敏感。比如說當看到一個茶杯、一個擴音器、 一尊佛像、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就只看到一個外在的形象,茶杯還是茶杯,擴音器還是擴 音器,佛像還是佛像,人還是人,而內心裡面不能夠做出進一步的反應與抉擇,很難現起 相關的許多緣起,很難即刻反應到:這個茶杯有什麼用,這個擴音器有什麼用,這尊佛像 是從哪裡請來的,這個人是誰、有什麼特長等等。只有要喝茶的時候才會去找茶杯,要講 話的時候才會去找擴音器,往往在需要的時候才會想到去找。如果平時沒有準備,需要的 時候才去找,能夠找得到嗎?往往就會出現困難。平時我們必須在家裡面、寺廟裡面準備 好了某種東西,需要的時候才能夠找得出來。同樣的道理,如果想要去三善道,或者進入 佛菩薩的境界,平時就要累積這方面的資糧,造作相應的善業,最後臨命終時,這些善業 才能夠現得起來。如果平時沒有用功修行,臨終時就沒有這種善業,到那時就會是惡業在 推動,把我們送到三惡道裡面去。出現以上問題的原因,就是我們的本心被無明煩惱覆蔽 住了,會覺得一件東西,只有當它和近期的生活有關係時,才是所需要的,久而久之就形 成了一種概念:我們所需要的一切就是與物質生活有關的東西,而忽略了心靈,忽略了內 在的需要。結果就導致心靈內在的需求,求也求不到,找也找不到,甚至有時候連自己內 心的問題是什麼都搞不清楚,所有這些都是被無明所蒙蔽的結果,造成我們對心性本質的 不瞭解。   因為我們不瞭解心性的本質是空的,就以為有一個實在的“我”存在,因為覺得有實 在的“我”存在,就會把一切外在所體現出來的色、聲、香、味、觸、法等假相當真,並 且會把它們都當成是“他物”,當成心外種種的法、種種的物。然後就很容易在心外的種 種事物上面作分別,就由無明進入到第二個狀態——行的狀態,就是去造業。剛才談到的 這些外在的境界就如同夢中的境界一樣,做夢的時候也有說,也有笑,也有山,也有水, 也有街道、鄉村等等,會覺得非常真實,因此在夢裡邊也就會去造業。在現實生活當中, 造業的原理亦複如是。其實無論做夢也好,現實生活也好,種種境界無非都是心相的體現 ,是內心對外在的認識,然後由這些認識所顯現出來的種種影像。因為心被無明煩惱所覆 ,有我法二執,造種種的業,所以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會生起貪著,看到與習性不相應的東 西就產生厭離,甚至厭惡,這些都是貪欲、瞋恚、愚癡的表現,是因為不瞭解事物本空的 道理而產生的,這也是根本無明與行的一種體現。   要用戒定慧對治貪瞋癡。貪瞋癡和六根、六塵重新組合起來,再去開合,就能產生八 萬四千種煩惱。我們所做的任何事情,如果以這些煩惱作為自己的動機,表現出來就是殺 、盜、淫、妄等十惡業。想不造十惡業,造十善業,就要從“戒定慧”的修行開始。否則 十惡業一旦造成了,就構成了業力,它是一種力量,其作用就會產生業障。業障、煩惱障 的出現猶如滿天烏雲,打雷、下雨、閃電等種種不正常的天氣就會出現。雷電交加是氣候 不正常的表現,同樣的道理,內在的業障、煩惱障作怪時,我們的行為也會表現出種種的 異常。直到有一天,當我們從根本無明當中醒悟過來,明心見性,徹證無我的真實義以後 ,滿天的烏雲就煙消雲散了!那時候太陽出來了,晴空萬里,就不再會出現這些不好的境 界。所以釋迦牟尼佛最初說法的時候,開示有情輪回六道的最基本原理,並且說明六道眾 生的行為彼此之間會互相影響。六道的存在是真真切切的,六道輪回的道理也是實實在在 的,這就是釋迦牟尼佛最初說四諦法的時候講的。到後來講大乘佛法的時候,世尊又說六 道以及六道眾生所依託的依報都是心相的表現,這就是大乘佛法不同於小乘佛法的特點, 無論唯識、中觀都是如此。所以在大乘佛法裡面,什麼都是空,什麼都是不實在的,什麼 都是心的一種顯現,這就是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不同的地方。   三、對境練心學取捨,命自我立勿遲疑   作為人,如何來面對人生,面對現實生活,無非有兩種態度:一種是選擇,一種是放 棄;或者說一種是要,一種是不要。如果不知道自己要追求的是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要捨 棄的是什麼,那就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狀態,也是內在無明的一種體現。人生就像一場博弈 ,這盤棋你要不要下賭注?就要選擇或放棄。你不選擇就放棄,你選擇它就押下賭注。賭 注押錯了,你的錢就沒有了,但至少你是選擇了。同樣的道理,當面對生活的時候,我們 常常微笑,還是常常埋怨?通常更多的時候都是在埋怨。當面對命運的時候,是屈服,還 是去戰勝?當面對煩惱的時候,願意當俘虜,還是願意戰勝內在的煩惱?這一點是很實在 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是有煩惱的,你要不要去戰勝它?或者是被煩惱所屈服?當面對人群 的時候,是親近,還是疏離?大家住在同一個寺廟裡,是要與同行結緣,還是遠離眾人? 遠離人群就可以什麼都不管,回到自己房間裡面去;如果要同眾生結緣,要做的事情就多 了。對於在家居士而言,你的職業、家庭等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分析、判斷,然後進行 選擇或放棄。所有這些就是人生的寫照,作為人就是要學會掌握這種能力。   世間上的事情千頭萬緒、紛繁複雜,當所有的事情糾葛在一起,就不容易看清楚,於 是造成不知道該怎麼選擇、怎麼放棄。這是外在因素的影響。歸根結底,問題還是出在自 心,要解決問題必須回歸到自心。這樣,就要依著佛陀告訴我們的方法,在日常生活當中 學習如何用心。如果不知道如何用心的話,肯定看不清楚。比如說住在一個寺廟裡,寺廟 裡有多少樣東西,有時候我們很難講得出來。又比如在一個講堂裡面,能夠把每一樣事物 具體叫什麼名字都很清楚地講出來,也是不容易的事情。再比如說看到一塊石頭,它是什 麼顏色,我們大概還能講講,但是你要把它講得很清楚細緻,也是不簡單的。至於在一個 大寺廟當中,能夠把別人的名字都記得住,更是非常難的。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平時用心 的程度、時間是很少的,對外在的人、事、物就非常不關心、不用心,自然而然就認識不 清楚。所以對於這些非常複雜的境界,我們要學會用心:用心去瞭解,用心去理解,用心 去體會,用心去感悟。看到這些東西,然後慢慢啟發自己的悟性和靈性,用心去感悟生活 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這樣的話,命運就在我們的手裡,命運也就在我們的腳下,靠我們 自己去走。其實可以說,命運就在我們的心裡。一個人的命運怎麼樣,就是要看他的心怎 麼樣。心裡面有塵埃,有無明煩惱,就要每天用心去觀照,也就是神秀大師所說:“時時 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我們要對每天生活工作當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觀察清楚,就需要很 細心地去體驗,對生活要非常地用心。比如對別人要寬容,對自己要嚴格,對人對事要做 到寬以待人、嚴於律己,慢慢學會在寬容當中淨化自己的煩惱。如果對別人要求非常地嚴 格,不能寬容別人,那你怎樣淨化自己的煩惱呢?還有更重要的,是放棄我們思想的包袱 。比如常常講要做好事,做壞事時會害怕,但有時候好事做多了也會害怕,覺得好事很難 做,弄不好會得罪人,慢慢地就不做了,最後乾脆好事、壞事都不做了。當然有的人也常 常做很多好事。如果一個人能夠一直堅持做好事,那就很不簡單,這就是佛菩薩一般的境 界。學佛怎麼修行?怎麼用功?就要面對生活,面對人群,並學會如何選擇與放棄。只有 懂得選擇、懂得放棄的人才會成功,才會有快樂和幸福可言。就像《論語》裡邊講的:“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果連善惡是非都分不清楚,那一個人會有什麼快 樂和幸福可言呢?我們大部分人是凡夫,在平凡的世界裡面,在平凡的生活當中,不計其 數的人都在苦苦追求幸福和快樂的鑰匙。怎樣得到這把鑰匙,然後打開通往幸福與快樂的 大門呢?佛法就是這樣一把“心鑰匙”,這把鑰匙就是智慧,就是戒、定、慧。我們每個 人的外表都差不多,都有眼睛、耳朵、鼻子、頭髮……,但是心靈是不一樣的。人與人心 靈之間的差異遠大於外表上的差異,而真正決定命運的是我們的心靈。很多修行有成、學 業有成、事業有成的人,往往都是選擇了既定的目標,永不放棄地追求,永遠都能夠進退 自如,這樣,才能夠在整個人生坎坷泥濘的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腳印。如果人生這條路非常 平坦,甚至是柏油路,那麼你走過去就沒有任何足跡;如果這條路很泥濘,那你踏一步就 會有一個腳印,雖然很難走,但總能夠留下自己的足跡。這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就 是不要怕面對境界,這些境界就是自己的人生,就是人生的經歷。你走了過去,留下了腳 印,對以後的人會有很大的啟示,是非常珍貴的。如果你走來走去,徘徊不前,就很可惜 了。當然,如果你修行到非常高的境界,連腳印都沒有,那就更了不起了。行事如風一般 ,在這個世間沒有留下任何痕跡,那是大菩薩的一種功夫。   四、業果法則甚深細,苦樂根本源於心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整個人生,一個人的業緣、習氣和心境,這三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什麼是業緣呢?就是前生造什麼業,今生就感什麼果。比如說我們今天擁有的這個色身, 是業力所感得的,因為前生前世造了做人的業,才有今天的血肉之軀。什麼是習氣呢?就 是我們的習性、習慣性的行為反應模式。人都會做夢,夢裡面所經歷的許多境界,都是自 己習氣的反映。人一生當中所經歷的一切,就如同做夢一樣,也是內心習氣的一種反映。 什麼是心境呢?有情無始以來輪回六道,在內心裡面已經建立了一個牢不可破的“色身是 我”的概念。色身是我,我就是這個血肉之軀,這種概念非常地堅固,長期串習就形成了 一種心境、業力,在業力的驅使下,我們會日以繼夜地不停奔波,一直到死亡時都是這樣 。因為釋迦牟尼佛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在小乘佛教中開示不淨觀,說我們這個四大假合的 色身是個臭皮囊。他為什麼要這樣講呢?就是告訴我們不要對自己的色身產生貪戀和執著 ,從而讓弟子們真正能夠走上解脫道。唯有如此,才能夠在寺院當中、在家裡好好地熏修 用功,否則單單貪戀這個色身就能夠把我們拖住,讓我們不能夠出離生死。《大智度論》 說:“復次,行者遠離五欲,出家學道,既舍世樂,未得定樂,或時心生憂念,如魚樂水 ,心相如是,常求樂事,還念本所欲。行者多生是二心,是故佛說當除貪、憂,說貪即是 說世間,喜以相應故。初觀不淨者,人身不淨,薄皮覆故,先生淨相,後生餘倒,以是故 初說不淨觀。復次,眾生多著貪欲、取淨相,瞋恚、邪見不爾故,是以先治貪欲,觀不淨 。”(卷第四十八)   對於色身的看法,大乘佛教的說法又有不同。在大乘佛法中,佛陀沒有說這個色身不 好,也沒有講這個色身很好,而是說借假修真。因為靠這個色身能夠做很多的善事、造很 多的善業,通過自己的色身去用功、修行,然後讓自己一步一步走向解脫道、菩提道,生 生增上,直至成就圓滿的佛果。在經典中講到,菩薩如果擁有具足八種異熟功德的圓滿身 ,便能夠快速成就佛果,如《(四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中說:“爾時善財童子,白妙 德圓滿愛敬吉祥嵐毗尼園主林神言:聖者,菩薩云何住最後身,要生於此大族姓中?林神 告言:善男子,一切菩薩將成正覺住最後身,皆生王宮,或生大族婆羅門家。何以故?為 能成就種種利益,調伏自他令成熟故。善男子,能利自他,有三種法:一者、異熟因果, 二者、福德因果,三者、智慧因果。云何異熟?謂有八種:一者、壽量圓滿,二者、色相 圓滿,三者、種族圓滿,四者、自在圓滿,五者、信言圓滿,六者、大勢圓滿,七者、丈 夫相圓滿,八者、勇力圓滿。善男子,雲何菩薩壽命圓滿?所謂壽命長遠,久住世間;云 何菩薩色相圓滿?所謂形色端嚴,相好殊勝,人所樂見,心無厭足。云何菩薩種族圓滿? 所謂生於豪貴,刹帝利種,婆羅門家。云何菩薩自在圓滿?所謂得大財位及大眷屬,所作 隨心,人所宗奉。云何菩薩信言圓滿?所謂出言誠諦,人必信受,理諸諍訟,心無高下, 凡所決斷,如執權衡,言行無違,無求無諂。云何菩薩大勢圓滿?所謂名稱高遠,勇猛精 進,志性柔和,毀譽不動;工巧藝業,無能過者;處大眾會,鹹所尊重。云何菩薩丈夫相 圓滿?所謂具丈夫相,離諸殘缺。云何菩薩勇力圓滿?所謂報力殊勝,身常無病,心力勇 健,有勝堪能。如是八法,是為菩薩異熟圓滿。”(卷第二十六)   擁有具足八種異熟功德的圓滿身,對於修行的好處何在呢?經中繼續說:“善男子, 云何菩薩異熟果耶?謂由菩薩壽量具足故,能得長時無間修習,所有善根積集增長,能久 住世自利利他,是為壽命圓滿之果。又由菩薩色相端嚴、眾生愛敬故,一切大眾鹹來歸仰 ,凡所發言無不樂聞,既聞法已皆悉順行,是為色相圓滿之果。又由菩薩種族真正故,世 所宗重,令諸眾生隨順菩薩所有言教,精勤修習,速疾舍離諸不善業,修諸善業,是為種 族圓滿之果。又由菩薩自在圓滿、具足財位故,能以種種珍寶僕使給施群生,隨其所須鹹 令充足,以此攝取,然後調伏而成熟之,是為自在圓滿之果。又由菩薩成就實語故,能以 愛語攝諸眾生,調伏成熟,令其信受,皆得解脫,是為信言圓滿之果。又由菩薩豪貴自在 、有大勢力故,能令眾生感德從化,心生慚愧,尊重愛樂,凡所出言隨順不逆,是為大勢 圓滿之果。又由菩薩具足圓滿大丈夫相,諸根成就,無有殘缺,是故堪為勝功德器,精進 勤求一切智境,得無所畏無障礙行,能大饒益一切眾生,所作隨心皆無障礙,一切世間諸 天及人無能譏毀,是為具足大丈夫相圓滿之果。又由菩薩成就勇力故,普能積集一切善法 ,安樂成就諸眾生界,勇猛精進成就智通,是為勇力圓滿之果。如是名為異熟因果。…… 是故菩薩能大饒益一切眾生,于諸佛刹大眾會中而為師首,普能隨順一切諸佛轉正法輪, 能自調伏,亦能調伏一切眾生,令其速入一切智道。菩薩成就如是種種殊勝因果,即能疾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的長相都非常莊嚴,比如四大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 菩薩都很莊嚴。佛就更不用說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悉皆具足。羅漢的長相跟菩薩就不 好比,更不能跟佛比了。同樣都是聖者,色身莊嚴程度的差別,就體現了修行心境的差異 。小乘人急求個人解脫,觀色身不淨,證悟空性,出離生死成阿羅漢;大乘人就不同了, 為救一切有情出生死海,誓願成佛,圓滿自利利他,因此靠色身借假修真,生生增上,直 至圓滿佛果。   大小乘佛教對於色身的看法和認識雖然有一定的差別,但是在行持上都有共同的準則 ,就是深信業果、調伏煩惱、嚴持戒律。對於業果法則的深信,依著業果行事是很重要的 ,因為根本無明是每個人都有的,如何從十二因緣的流轉中跳脫出來,我們的行為就很關 鍵了,它直接關係到來生和無限生命。   佛陀告訴我們:業果甚深,業力不可思議。真正講起來,業是很複雜的,但總攝其主 要部分,就是十善業和十惡業。如《大乘阿毗達磨集論》中說:“又此身語意三業,或善 或不善。不善者即十不善業道,謂殺生、不與取、欲邪行、虛誑語、離間語、粗惡語、雜 穢語、貪欲、瞋恚、邪見。善者即十善業道,謂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 、離離間語、離粗惡語、離雜穢語、無貪、無瞋、正見。”(卷第四)善、惡業的果報如 何呢?比如:殺生最大的果報,就是墮地獄受苦;如果出地獄後再投生到人道,壽命就會 短暫,生活就會有種種的坎坷,並且內心裡面容易產生瞋殺之念。反過來說,如果對生命 很愛護,經常放生、護生,我們的身體就會健康,周圍的環境會很好,壽命也會長,內心 也會很慈悲、柔和。所有這些都是跟業有關係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卷第四)裡講到 業果有四大原理:   第一個原理:業決定一切。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所有快樂和痛苦的果報,都是相應 的善因和惡因所感得的,善因會得到快樂的果報,惡因則得到痛苦的果報。就好像種瓜得 瓜、種豆得豆一樣,種什麼種子就收什麼果實。你種下去是甜的東西,收回來的就甜,種 下去是苦的東西,收回來的就苦,種下去是辣的東西,收回來的也就辣,這是一定的。如 《福蓋正行所集經》中說:“若諸有情,畢竟樂作非法黑業,於惡趣中,定受苦報;若諸 有情,畢竟樂作清淨白業,於人天中,定受樂報。”(卷第十一)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能夠看到,有的人看起來其貌不揚,但是卻非常地聰明;有些人 看起來四肢非常發達,可頭腦卻很簡單,這些差別都跟業有關係。有些人相貌非常莊嚴, 那是因為前世造過這種業,比如向佛供花等等,但有時候說話也許會嚇你一跳,聲音很難 聽;而有些人雖然長相不美觀,但聲音卻非常悅耳。這就是說,人的聲音和相貌,有時候 會不匹配。在現實生活當中,這種奇奇怪怪的事情非常多,這是因為過去生在造業的時候 ,善惡夾雜,今生感果時也就苦樂參半了。別別造業,感別別果,因果報應,毫釐不爽。 如《福蓋正行所集經》中說:“若諸有情,所作之業,善惡相參,雜受其報。”(卷第十 一)在《賢愚經》中就記載了一個長相醜陋、聲音悅耳的比丘的因緣:   “時波斯匿王大合兵眾,躬欲往討鴦仇摩羅,路由祇洹,當往攻擊。時祇洹中有一比 丘,形極痤陋,音聲異妙,振聲高唄,音極和暢,軍眾傾耳,無有厭足,象馬豎耳,住不 肯行。王怪顧問禦者:何以乃爾?禦者答言:由聞唄聲,是使象馬停足立聽。王言:畜生 尚樂聞法,我曹人類,何不往聽?即與群眾,暫還祇洹,到下象乘,解劍卻蓋,直進佛所 ,敬禮問訊。彼唄比丘,唄聲已絕。王先問言:向聞唄音,清妙和暢,情豫欽慕,願得見 識,施十萬錢。佛告之曰:先與其錢,然後可見,若已見者,更不欲與一錢之心。即將示 之,見其形狀倍複痤陋,不忍見之,意無欲與一錢之想。王從座起,長跪白佛言:今此比 丘,形極短醜,其音深遠,聲徹乃爾,宿作何行,致得斯報?佛告王曰:善聽著心。過去 有佛,名曰迦葉,度人周訖,便般涅槃。時彼國王,名機裡毗,收取舍利,欲用起塔。時 四龍王,化為人形,來見其王,問起塔事,為用寶作,為用土耶?王即答言:欲令塔大, 無多寶物,哪得使成?今欲土作,令方五裡,高二十五裡,極使高顯可觀。龍王白言:我 非是人,皆是龍王,聞王作塔,故來相問,苟欲用寶,當相佐助。王歡喜言:能爾者快! 龍複語言:四城門外,有四大泉。城東泉水,取用作墼,成紺琉璃;城南泉水,取用作墼 ,其墼成已,皆成黃金;城西泉水,取用作墼,墼成就已,變成為銀;城北泉水,取用作 墼,其墼成已,變為白玉。王聞是語,倍增踴躍,即立四監,各典一邊。其三監所作,工 向欲成,一監慢怠,工獨不就。王行看見,便以理責:卿不用心,當加罰謫。其人懷怨, 便白王言:此塔太大,當何時成!王去之後,敕諸作人,晝夜勤作,一時都訖。塔極高峻 ,眾寶晃昱,莊校雕飾,極有異觀,見已歡喜,懺悔前過,持一金鈴,著塔棖頭,即自求 願:令我所生,音聲極好,一切眾生,莫不樂聞,將來有佛,號釋迦牟尼,使我得見,度 脫生死。如是大王,欲知爾時,一監作遲,怨塔大者,此比丘是。緣彼恨言,嫌其塔大, 五百世中,常極痤陋。由後歡喜,施鈴塔頭,求索好聲,及願見我,五百世中,極好音聲 ,今復見我,致得解脫。”(卷第十一)   知道業決定一切的道理之後,在當下種因時就要很注意了,因為種什麼因,以後就感 什麼果。每個人都有一塊心地,就跟田地一樣,耕耘時種下什麼東西,到時候收成的就是 什麼東西。古德常常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最怕因種錯了,而眾生畏果,果 報來的時候,他就害怕了。果是由因決定的,如果真的怕不好的果報,就要在因地上努力 避免。同時,對於所希求的好果報,也要在因上努力造作。如《福蓋正行所集經》中說: “是故比丘,于彼黑業,畢竟莫造;于彼白業,決定修作。果報卒至,猶如瀑流,善惡之 業,影響無差。”(卷第十一)《法句經》中也說:“深觀善惡,心知畏忌,畏而不犯, 終吉無憂。故世有福,念思紹行,善致其願,福祿轉勝。信善作福,積行不厭,信知陰德 ,久而必彰。常避無義,不親愚人,思從賢友,押附上士。喜法臥安,心悅意清,聖人演 法,慧常樂行。仁人智者,齋戒奉道,如星中月,照明世間。弓工調角,水人調船,材匠 調木,智者調身。譬如厚石,風不能移,智者意重,毀譽不傾。譬如深淵,澄靜清明,慧 人聞道,心淨歡然。”(卷第一)   在現實生活中,做事情的時候,造善業還是造惡業跟動機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做任何 事情時,一開始的動機就非常重要,動機要正確,要善良,到最後的時候,回向也要如法 ,也要善良,這樣才能夠確保所作所為的一切都是善的。但是,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 是很難的。有時候可能發心很好,但正做的時候,什麼業都夾雜在一起,貪、瞋、癡、慢 、疑,什麼煩惱都混合在一起,很多業就不清淨了,現行的時候,肯定是雜染、清淨攪雜 在一起。那怎麼辦呢?就要靠最後的如法回向讓它清淨。因此,對於最初的動機和最後的 回向都要把握好,尤其以最後的為准,因為最後的回向決定了造業的方向。   第二個原理,業增長廣大。佛教將因果分為兩種:外因果與內因果,它們都會增長廣 大。外因果的增長,舉個例子,比如一粒小小的稻種,春天種下去,慢慢就會長成一株稻 子,到了秋季就會收穫很多的稻穀,所謂“春播一粒種,秋收萬顆籽”。內因果也就是業 果,它也會增長、擴大,而且增長的程度是外因果無法相比的。最初即使只是種下微小的 善因,將來也會感得極大的善果;反過來說,最初即使只種下微小的惡因,將來也會領受 極大的苦果。在《賢愚經》裡面記載有一個沙彌,輕訶一位老比丘,說他念經就象狗吠一 樣,由此感得五百世變成狗的故事: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舍利弗,晝夜三時,恒以天眼 觀視世間,誰應度者,輒往度之。爾時有諸估客欲詣他國,其諸商人共將一狗,至於中路 ,眾賈頓息。伺人不看,閒靜之時,狗便盜取眾賈人肉。于時眾人即懷瞋恚,便共打狗, 而折其腳,棄置空野,舍之而去。時舍利弗,遙以天眼,見此狗身,攣躄在地,饑餓困篤 ,懸命垂死,著衣持缽,入城乞食,得已持出,飛至狗所,慈心憐湣,以食施與。狗得其 食,濟活餘命,心甚歡喜,倍加踴躍。時舍利弗,即為其狗具足解說微妙之法。狗便命終 ,生舍衛國婆羅門家。時舍利弗,獨行乞食,婆羅門見而問之言:尊者獨行,無沙彌耶? 舍利弗言:我無沙彌,聞卿有子,當用見與。婆羅門言:我有一子,字曰均提,年既孩幼 ,不任使令,比前長大,當用相與。時舍利弗聞彼語已,即戢在心,還至祇洹,至年七歲 ,複來求之。時婆羅門,即以其兒付舍利弗,令使出家。時舍利弗,便受其兒,將至祇洹 ,聽為沙彌,漸為具說種種妙法,心意開解,得阿羅漢,六通清澈,功德悉備。時均提沙 彌始得道已,自以智力觀過去世,本造何行,來受此形,得遭聖師,而獲果證。觀見前身 作一餓狗,蒙我和上舍利弗恩,今得人身,並獲道果。欣心內發,而自念言:我蒙師恩, 得脫諸苦,今當盡身,供給所須,永作沙彌,不受大戒。爾時阿難而白佛言:不審此人曩 昔之時,興何惡行,受此狗身?造何善根,而得解脫?佛告阿難:乃往過去,迦葉佛時, 有諸比丘,集在一處。時年少比丘,音聲清雅,善巧贊唄,人所樂聽。有一比丘,年高耆 老,音聲濁鈍,不能經唄,每自出聲,而自娛樂。其老比丘,已得羅漢,沙門功德,皆悉 具足。于時年少妙音比丘,見老沙門音聲鈍濁,自恃好聲,而呵之言:今汝長老,聲如狗 吠。輕呵已竟,時老比丘便呼年少:汝識我不?年少答言:我大識汝,是迦葉佛時比丘。 上座答曰:我今已得阿羅漢道,沙門儀式悉具足矣。時年少比丘,聞其所說,心驚毛豎, 惶怖自責,即於其前,懺悔過咎。時老比丘,即聽懺悔。由其惡言,五百世中常受狗身; 由其出家持淨戒故,今得見我,蒙得解脫。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信受,頂戴奉行。” (卷第十三)   《賢愚經》裡面又記載,有一個比丘,因為說一位出家人過河像猴子一樣,結果五百 世變成猴子的故事:“佛告阿難,乃往過去,迦葉佛時,有年少比丘,見他沙門跳渡渠水 ,而作是言:彼人飄疾,熟似獼猴。彼時沙門聞是語已,便問之曰:汝識我不?答言:識 汝,汝是迦葉佛時沙門,何以不識也。時彼沙門複語之言:汝莫呼我假名沙門,沙門諸果 我悉備辦。年少聞已,毛衣皆豎,五體投地,求哀懺悔。由悔過故,不墮地獄;形呰羅漢 ,故致五百世中恒作獼猴。”(卷第十二)   像這樣的故事在經典中記載的是非常多的,業果的道理比空性更加微細難測。對於空 性的義理,聲聞、獨覺也能夠通達和開演,但對於業果的微細道理,只有通過聖教量來加 以推測,因為業果是極隱微法,只有佛的智慧才能夠完全通達。正因為業果極其微細,即 使是最微小的罪,也應當盡力避免,如《法句經》說:“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 ,漸盈大器,凡罪充滿,從小積成。”(卷第一)平時我們常常會對別人有不好的看法, 內心裡存在很多惡念,這些惡念的種子就像毒素一樣,如果不及時清理,等到毒發時就非 常厲害。比如癌細胞,剛開始只是一個細胞,等到它擴散的時候就會要命,可能一年或半 年時間,生命就結束了。為什麼呢?因為它會增長廣大,到最後就沒辦法控制。業也是如 此,即使造了一點小惡,也會增長廣大,等到感果的時候就會非常厲害。   同樣的道理,微小的善業也會增長廣大,感得妙果。在《賢愚經》中記載了一個婆羅 門子灑一把豆子向佛,四顆落入佛的缽內,一顆留在佛的頂髻上,因而感生為轉輪王,統 治四天下和部分天界的故事: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 見諸比丘貪於飾好,著于名利,多畜盈長,積聚無厭。佛見此已,為諸比丘說貪利害:夫 貪欲者,現損身命,終歸三塗,受苦無量。所以然者,吾自憶念過去世時,由於貪故,而 便墮落,受諸苦惱。爾時阿難長跪叉手,前白佛言:世尊,過去由於貪故而便墮落,其事 雲何?世尊告曰:乃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此閻浮提有一大王,名瞿薩離 ,典斯天下八萬四千小國,有二萬夫人婇女,一萬大臣。時王頂上欻生一皰,其形如繭, 淨潔清澈,亦不疼痛,後轉轉大,乃至如瓠,便劈看之,得一童子,甚為端正,頭髮紺青 ,身紫金色。即召相師,占相吉凶。相師占已,便答王言:此兒有德,雄姿奇特,必為聖 王,統臨四域,因為立字,名文陀竭(頂生)。年已長大,英德遂著,王以一國,用封給 之。大王后時,被病困篤,諸小王輩,皆來瞻省,不能自免,遂便薨背。諸附庸王,共詣 頂生,而鹹啟曰:大王已崩,願嗣國位。頂生答言:若吾有福應為王者,要令四天及尊帝 釋,來相迎授,爾乃登祚。立誓已竟,四天即下,各捉寶瓶,盛滿香湯,以灌其頂。時天 帝釋,複持寶冠,來為著之,然後稱揚。諸王複勸當詣大國,王所治處。頂生複言:若我 有福應為王者,國當就我,我不就國。立誓適竟,大國之中,所有宮殿,園林浴池,悉來 就王;金輪、象馬、玉女、神珠、典藏、典兵,悉亦應集。君四天下,為轉輪王。巡行國 界,見諸人民,墾地耕種,王問臣吏:此諸群生,欲作何等?便答王言:有形之類,由食 得存,是以種穀,欲以濟命。王立誓言:若我有福應為王者,當有自然百味飲食,充飽一 切,使無饑渴。作願已竟,尋有飲食。王更出遊,見諸人民,紡績經織,王複問言:作此 用為?諸人對曰:食已自然,無以嚴身,是故紡織,用作服飾。王複立誓:若我有福應為 王者,當有妙衣自然而出,賑給萬民,使無窮乏。作願已竟,應時諸樹悉生種種異色妙服 ,一切人民求得無盡。王更出遊,見諸群黎,修治樂器,王因問之:作此何為?諸人報言 :衣食既充,乏於音樂,所以治此,欲用自娛。王複立誓:若我有福應為王者,眾妙樂器 當自然至。作願適竟,應時諸樹若干種種伎樂懸在其枝,若有須者,取而鼓之,音聲和暢 ,其有聞者無不歡豫。王德至重,萬善臻集,天雨七寶,遍諸國界。王問諸臣:此誰之德 ?諸臣對曰:此是王德,亦國民福。王複立誓:若是民福,寶當普雨;若獨我德,齊雨宮 內。作願適竟,餘處悉斷,唯雨宮裡,七日七夜。其頂生王,于閻浮提,五欲自娛,經八 萬四千歲。時有夜叉,踴出殿前,高聲唱言:東方有國,名弗婆提,其中豐樂,快善無比 ,大王可往游觀彼界。王則允可,意欲巡行,金輪複轉,躡虛而進,群臣七寶,皆悉隨從 。既至彼土,諸小王等盡來朝賀。王于彼國,五欲自恣,經八億歲。夜叉複唱:西方有國 ,名瞿耶尼,亦複快樂,王可至彼。王即允然,往遊其土,食福受樂,經十四億歲。夜叉 複唱:北方有國,名郁單曰,其土安豐,人民熾盛,王可到彼。王即往詣,留止其中,上 妙五欲,極情恣意,經十八億歲。夜叉複唱:有四天王處,其樂難量,王可遊之。王與群 臣,及四種兵,乘虛而上。四天遙見,甚懷恐怖,即合兵眾,出外拒之,竟不奈何,還歸 所止。頂生於中,優遊受樂,經數十億歲。意中複念,欲升忉利,即與群眾,蹈虛登上。 時有五百仙人,住在須彌山腹,王之象馬,屎尿下落,汙仙人身。諸仙相問:何緣有此? 中有智者,告眾人言:吾聞頂生王欲上三十三天,必是象馬失此不淨。仙人忿恨,便結神 咒,令頂生王及其人眾,悉住不轉。王複知之,即立誓願:若我有福,斯諸仙人,悉皆當 來,承供所為。王德弘博,能有感致,五百仙人盡到王邊,扶輪禦馬,共至天上。未至之 頃,遙睹天城,名曰快見,其色皦白,高顯殊特。此快見城,有千二百門,諸天怖畏,悉 閉諸門,著三重鐵關。頂生兵眾,直趣不疑,王即取貝吹之,張弓扣彈,千二百門,一時 皆開,帝釋尋出,與共相見。因請入宮,與共分坐,天帝人王,貌類一種,其初見者,不 能分別,唯以視眴遲疾,知其異耳。王于天上受五欲樂,盡三十六帝。末後帝釋,是大迦 葉,時阿修羅王興軍上天,與帝釋鬥,帝釋不如,退軍入城。頂生複出,吹貝扣弓,阿修 羅王即時崩墜。頂生自念:我力如是,無有等者,今與帝釋,共坐何為?不如害之,獨霸 為快。噁心已生,尋即墮落,當本殿前,委頓欲死。諸人來問:若後世人,問頂生王雲何 命終,何以報之?王對之曰:若有此問,便可答之,頂生王者,由貪而死。統領四域,四 十億歲,七日雨寶,及在二天,而無厭足,故致墜落。是故比丘,夫利養者,實為大患, 當思遠離,深求道真。阿難白佛:此頂生王,宿殖何福,而獲如此無量大報?佛告之曰: 乃往過去,不可計劫,時世有佛,號曰弗沙,與其徒眾,遊化世間。時婆羅門子,適欲娶 婦,手把大豆,當用散婦,是其曩世俗家之禮。于道值佛,心意歡喜,即持此豆,奉散於 佛。四粒入缽,一粒住頂,由此因緣,受無極福。四粒入缽,王四天下,一粒在頂,受樂 二天。爾時諸弟子聞佛所說,有得初果、二果、三果及阿羅漢者,不可稱數,受持佛語, 歡喜奉行。”(卷第十三)   在《雜寶藏經》中,記載了一位原先曾以華鬘供養迦葉佛塔、後感生為相貌端正殊特 的天女的因緣:   “爾時釋提桓因從佛聞法,得須陀洹,即還天上,集諸天眾,贊佛法僧。時有天女, 頭戴華鬘,華鬘光明,甚大晃曜,共諸天眾,來集善法堂上。諸天之眾,見是天女,生稀 有心。釋提桓因即便說偈,問天女言:汝作何福業,身如融真金,光色如蓮花,而有大威 德?身出妙光明,面若開敷華,金色晃然照,以何業行得?願為我說之。爾時天女說偈答 言:我昔以華鬘,奉迦葉佛塔,今生於天上,獲是勝功德,生在於天中,報得金色身。釋 提桓因重複說偈,而讚歎言:甚奇功德田!耘除諸穢惡,如是少種子,得天勝果報。誰當 不供養,恭敬真金聚!誰不供養佛,上妙功德田!其目甚修廣,猶如青蓮花,汝能興供養 ,無上第一尊,作少功德業,而獲如此容。爾時天女即從天下,執持華蓋,來至佛所,佛 為說法,得須陀洹,而還天上。諸比丘等,怪其所以,即問佛言:世尊,今此天女作何功 德,獲此天身,端正殊特?佛言:往古之時,以種種華鬘,供養迦葉佛塔,以是因緣,今 獲此果。”(卷第五)   知道了業增長廣大的道理後,就應該做到不以善小而不為,如《法句經》說:“莫輕 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福充滿,從纖纖積。”(卷第一)在平時,應 該從待人接物的點點滴滴做起,不忽視學習、工作、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心存善念、口 出善言、身作善事,讓內在的善法越來越多,內心越來越光明,越來越積極,這樣的話, 打開幸福快樂之門的鑰匙就在自己手裡,在我們的心田之中。   第三個原理,業未作不遇。意思是說如果沒有造這種業,就不會受這個果報。在現實 生活當中也很容易看到這樣的例子。比如發生車禍時,有些人死了,有些人受傷,有些人 外在看起來好好的,內臟卻出了問題,而有些人就安然無羌,什麼事都沒有。為什麼同一 車的人會有種種不同的遭遇呢?這就是業的關係。如果沒有造過這種業的話,就不會受報 ,不該死的話,就不會死。反過來說,如果造過這種業,那在這個時候就會死,只要做了 ,就肯定逃不過,即使是已經見諦的人也不例外。佛世時惡生王帶兵攻打釋迦族的時候, 殺害釋種七萬七千人,其中很多是見了聖諦的人,但都無法躲過此劫。只有一些不同業者 (即先前未造此業的人),在大名長者潛入水裡的時候得以逃脫。這在《根本說一切有部 毗奈耶雜事》中有如下記載:   “于時眾內多人受籌,既見籌多遂即開門,令王軍入。王曰:我已棄捨劫比羅城諸釋 迦子,任情誅殺。眾聞教已,便縱四兵,旗鼓震天,囂聲聒地,隨處誅戮,無悲湣心。時 釋種大名見此事已,于諸眷屬起極悲憐,頭髮蓬亂,即疾往詣惡生之所,白言:大王當與 我願。王曰:欲須何願?白言:于諸釋種,幸施無畏。王曰:諸餘釋種,我不能捨,汝之 家屬,隨意當出。答曰:我今入池,自沈水底,乃至我身未出已來,眷屬皆放。王聞是語 ,目視諸臣。諸臣白王:此大名者,是先王親友,允其所願。王言:若爾少時令出。是時 大名既蒙許已,悲湣眷屬,憂惱纏心,疾往赴池,自沉水底,即以頭髮,系著樹根,因茲 而死。時諸釋種,于過去時不同業者,出城而去,或往末羅國,或往泥波羅,或往其餘聚 落城邑。若于昔時同惡業者,雖出東門,南門還入,南門出,西門入,西門出,北門入, 北門出,東門入。諸臣見已,而白王曰:今時釋種皆自燒煮。以何得知?諸門出者,悉皆 還入。王曰:速看大名,入水何久?遣使觀之,見其已死。還白王,知彼已命過。王加瞋 怒,即告臣曰:可設高座,我升其上,躬自瞻望,若我不見人血橫流、騰波街巷者,我終 不能身離此座。即登座遙望。諸勇健人被殺之時,法爾血少。諸臣議曰:仁等應知,今此 惡王作大罪業,自為要契,望血橫流,何處得有如斯之事?宜取紫礦,煮令色赤,盛滿千 瓨,當街傾瀉,觀其流去,與血不殊。如計便作,報言血至。惡生遙見,謂其是血,便作 是念:我今望足,宜可歸還。時惡生愚人,抂殺釋種七萬七千,此諸人內,多是見聖諦者 。”(卷第九)   業未作不遇,可以在生活中處處體會。比如在人際交往中,常常會感受到來自於別人 的傷害,比如覺得別人不尊重我、不信任我、不配合、擺架子、傲慢、處處與我過不去等 等。沒學佛法的時候,很容易在外境上分別,找他人的過失,認為他怎麼怎麼不對,如何 對不起我。學佛以後,特別是瞭解了業果的基本原理以後,就知道實際上根本的原因在於 自己曾經造過傷害別人的業,因為業未作不遇嘛。不尊重、不信任、不配合、擺架子、傲 慢、與別人過不去等等,都是以前曾經這樣對待過別人,所以現在才感得別人這樣對待我 。要想不再受這種痛苦,只有努力懺悔往昔的惡業,同時在因地努力改善,不要再這樣對 待別人,這才是唯一正確的方法。   第四種,業作已不失。造了業以後,它不會失去。如《福蓋正行所集經》中說:“設 經無量劫,彼業不能壞,果報成熟時,眾生決定受。”(卷第十一)所造的業不會因為時 間的變遷而變弱,更不會壞滅消失,即使是微小而久遠的業,也終有成熟感果的一天。佛 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在晚年不幸遭到外道的痛打,整個身體被棍棒打得像爛泥 一樣,血肉淋漓,不久即圓寂了。事件發生後,舍利弗尊者來探望他,問:“你神通第一 ,不會跑嗎?怎麼會被外道打呢?”目犍連回答說,那個時候業力太重了,不知道跑,也 不知道躲,所以就呆呆地待在那裡被外道打。這是什麼原因呢?這就是業果!這個業只要 你做了,就躲不過。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中記載了目犍連尊者遇難的故事:   “緣在王舍城,具壽舍利子及大目連,於時時中往觀地獄、餓鬼、傍生、人、天五趣 ,巡行觀察至無間獄。時舍利子語大目連曰:具壽,宜當為此無間有情息猛焰苦。時大目 連,聞是語已即升虛空,於大獄上降注洪雨,渧如車軸。獄中猛焰,令空中雨隨處銷亡。 時舍利子見是事已,報目連曰:具壽且止,我滅其火。答言:隨意。時舍利子入勝解三摩 地,降注大雨,令無間獄,地並成泥,鹹得清涼,皆蒙息苦。遂見外道晡剌拏,由昔為他 說惡邪教,報受大身,於其舌上有五百鐵犁耕墾流血。見二尊者報言:大德,仁等若往贍 部洲中,傳我所說,報我門徒曰:由我生時口說邪法,欺誑他故,彼惡業力墮無間中,於 我舌上有五百鐵犁耕墾流血,受極苦惱。然汝供養我本塔時,我身苦痛倍更增劇,從此已 後勿為供養。時二尊者聞彼語已默然而受,從地獄沒,至王舍城。二人相隨共入城內,便 於中路逢諸外道,並是執杖推髻之流。外道議曰:我欲打彼沙門釋子。一人報曰:今正是 時!然有過方打,不損勿聽,我且先問,稱我意者善,若不遂心打之未晚。舍利子在前而 至,問言:苾芻,正命眾(露形外道自雲正命)中有沙門不?舍利子作是思惟:何心見問 ?觀知欲打,即說頌言:正命眾中無沙門,釋迦眾內沙門有,若阿羅漢有貪愛,即無凡小 愚癡人。”   “時彼外道不閑頌義,報尊者曰:汝讚歎我,當隨意去。尊者即便順路而行。尊者目 連,前業將熟,緩步而來,外道即見,問言:苾芻,正命眾中有沙門不?若不豫觀,雖阿 羅漢,智亦不行。答言:汝等眾內寧有沙門?如佛所說,此是初沙門,此是第二沙門,此 是第三沙門,此是第四沙門,除此已外更無沙門。婆羅門但有空名,說是沙門、婆羅門而 無其實。如是我於人、天之中及聲聞眾,說無誑言,作師子吼。又複汝師晡剌拏,由在人 中說邪惡法誑惑人故,生無間獄,受廣大身,於其舌上有五百鐵犁耕墾流血,受極苦惱。 彼寄我言:我由人中說惡邪法誑惑眾生,今墮惡趣,受耕舌苦,總報徒眾,汝等更勿供養 我塔,每供養時,我身苦痛倍更增劇,從此已後憶我言教。諸人聞已,便生忿怒,作如是 語:諸人當知,此禿頭沙門非但于我強論過失,並我大師亦被誹謗,今欲如何?一人報曰 :直須熟打,余更何言!豈不平章有過方打,今既謗我大師,斯為巨過,打便合理。眾即 以杖打尊者身,遍體爛熟由如搥葦,即便四散。時舍利子,怪其在後遲晚不來,遂即往看 ,見其形體碎如搥葦而布於地。問言:具壽,何意如此?答言:舍利子,此是業熟,知欲 如何?舍利子言:具壽,豈非大師聲聞眾中稱說神通最為第一,何乃至斯?答曰:業力持 故,我于神字尚不能憶,況發通耶?時舍利子,以七條衣裹襆其身,猶若嬰兒抱持至寺。 諸人驚集,問舍利子:尊者何緣,身至如此?答曰:執杖外道打令爛熟,遂緩下衣,徐置 於地。時諸苾芻問舍利子曰:豈非大師聲聞眾中,說尊者目連神通第一?答言:實說。仁 等當知,業力最大。然大目連有大氣力,以足右指蹴天帝釋戰勝之宮,能令搖動,幾欲崩 倒,于聲聞中如來贊說,有大威力神通第一,然由前世業力所持,于神字尚不能憶,況發 於通?是時目連作如是念:我以不淨無用之身,親于佛邊而為給侍,奉行教命,隨力隨能 ,無有違犯,於佛教主少酬恩惠,誰於德海盡能報謝?我於此身不能荷負,無邊苦器深生 厭離,當求寂靜,無宜久停,即留命行,舍其壽行。時有苾芻未得聖道者,見是事已,極 生憂惱,起出離心,即往林中阿蘭若處,受下臥具,少欲自居,屏棄人間,專修寂靜。于 時王舍城中,並餘住處,人皆普聞,執杖外道共打聖者大目乾連,遍身支節悉皆爛熟,碎 如搥葦,時舍利子自以衣裹,猶若嬰兒持至竹園,僅有殘命,極受苦痛,不久將死。時有 百千大眾總萃竹園,諸臣白王:執杖外道共打聖者大目乾連,遍身支節碎如搥葦,時舍利 子自以衣裹,猶若嬰兒持至園中,僅有殘命,極受苦痛,不久將死。王既聞已,深生痛惜 ,便與內宮太子、宰相、城內諸人,悉皆雲集,詣竹園中。諸人見王,即便開路,至尊者 所,涕淚橫流,猶如大樹崩倒於地,執足號啼,悲哽言曰:聖者何因忽至於此?答言:大 王,此是前身自作業熟,知欲如何?王極瞋怒,告大臣曰:卿等即宜賓士四散,覓彼外道 ,若捉獲者,置於空室以火焚燒。尊者報曰:大王,不應作如是事,我先作業猶如瀑流, 注在於身,非餘代受。王報臣曰:若如是者,上命難違,若捉得時,應令出國。王又白言 :我之所有,皆奉聖者,隨意受用。王言:聖者豈非大師聲聞眾中稱說尊者神通第一?何 不飛騰,遭斯苦痛?答言:大王,是大師說。然業力持,我于神字尚不能憶,況發通耶? 如來大師不為二語,親說伽陀曰: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   “時諸苾芻鹹皆有疑,請世尊曰:聖者目連曾作何業,被諸外道粉碎其身?世尊告曰 :汝等苾芻,大目乾連自所作業,無人代受,乃至廣說。乃往古昔於一城處,有一婆羅門 妻誕一男,年既長大,為其娶婦。兒于婦處極生愛戀,母瞋新婦,兒懷忿心,於其母處不 為敬重。母責子曰:汝愛其婦,與我相違。婦聞是語,遂生惡念:此之老母年過容華,于 己婿邊未能暫離,而更於我夫主強說過非。從是已後常求母過。後於異時,婦見姑嫜作私 隱事,遂告其夫,共生瞋忿。子告婦曰:愚癡老耄尚不息心,于我少年強生言責。遂起噁 心作磣害語:如何得有勇力之人,打彼身形碎如搥葦!汝等苾芻勿生異念,往時婆羅門子 即大目連,由於父母發生惡念作無義言,於五百生中身常被打碎如搥葦,乃至今日最後生 身。于我弟子聲聞眾中神通第一,尚受斯報,是故汝等當知,先所作業必須自受,無人代 當,乃至廣說,如是應學。諸苾芻眾聞已奉行。”(卷第十八)   明白了業作已不失的道理後,懺悔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因為在無始的生死輪 回中,所造的惡業是無量無邊的。造了惡業之後,除非以“四力”懺悔、防護而使之清淨 ,早晚會找到頭上來。善業、惡業一旦造集,決不會不感果而自動消失,因此對於善、惡 業的取捨就必須非常地細緻、用心。真正能夠做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平時要多閱讀因果故 事,先在內心當中對業果的原理引發定解,然後一步一步去依法行持。   信佛、學佛,就要知道學佛的標準是什麼,要根據佛所說法去衡量。法同生命聯繫起 來,就是業。業的性質就關係到善惡的問題,善惡就關係到苦樂的問題。苦樂有現世的, 也有後世的。比如說修行,有時候也是很苦的,念佛、念經、上殿,有時候也會感到苦, 但那種苦跟現實生活當中的苦是不一樣的,雖然說最終要用心去修行,但是畢竟需要靠這 個色身,而這個色身是前生前世業感帶來的。眾生從無始以來造了很多惡業、與法不相應 的業,因此當修行、用功的時候,這個色身就會有反應、有苦受,這是必須克服的。修行 如果能夠按部就班,一步一個腳印修得清清楚楚,在修行的當下就能夠去除很多痛苦,得 到很多快樂。我們的生活、工作、命運在今生今世就能夠得到很大的改善,來生來世就更 不用說了,會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很多人出家幾年以後,如果稍微用一點功,相貌都會跟 以前不一樣,會非常清淨莊嚴。因為在寺廟裡天天聽經聞法,天天思維的都是善法,自然 而然人就很善良,內心就會清淨,人的面相也就會清淨,和善法就會相應。依法行持會改 變我們的身心,轉變我們的命運,這就是業果的理論,我們要深信不疑。我們皈依的是佛 法僧三寶,法是佛說的,僧是根據法去修行,所以正皈依的是法,落實到行持上就是依著 業果去如理取捨,斷惡修善,多造善業,多造清淨業。 轉自:香港寶蓮禪寺 http://hk.plm.org.cn/gnews/201215/201215253106.html -- 願一切有情具樂及樂因 願一切有情離苦及苦因 願一切有情不離無苦之樂 願一切有情遠離愛惡親疏,住平等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2.233.156.94
Lunakaoru:隨喜讚嘆 03/20 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