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捌 深信業果 業決定之理   一、如佛經中說:「從善因唯生樂果,不生苦果。從不善口因唯生苦果,不生樂果。 」又說:「由作此此業,得此此果,作彼彼業,得彼彼果。」是故諸苦樂,非從無因、及 根本自性(如大自在天許根本自性為常)、不順因(外道許樂之因為常,常因得無常果, 為不順因)等而生。   二、又經中說:「世間清淨此正見(業決定),誰能獲此正見者,百千劫不墮惡趣。 」   三、《菩提道次第》中說:「墮地獄有情,暫得涼風,亦由昔所積善業而生(此應知 地獄有情,未種現善業,何以暫得涼風?此依大乘經藏說,佛放光地獄暫得清涼,除此餘 諸有情受熱苦時,暫得涼風之樂,亦依昔所積善而生)。又受刺紮之微苦,亦由過去所積 之不善業力而生故。」如是當知業決定義。 業增長廣大之理   四、如《集法句經》說:「雖作微小惡,後世招大怖,能有大損失,如毒入腹中。雖 作小福業,後世感大樂,能成大義利,如穀實成熟。」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可 作。 業不作不得   五、如《明燈頌》攝菩提道次第作頌說:「善惡二因若未作,則不當受苦樂果,由於 業不作不得,如是當知如法性。」 業作已不失   六、如《戒經》說:「假使時間經百劫,所作之業不亡失,若遇因緣聚會時,果報還 當彼自受。」   七、宗喀巴大師常說:「業隨有情,如影隨形,雖以不受後果之阿羅漢,亦須償還舊 業。」如個軍比丘已證四果,甚難乞得飲食,須償還舊債故。 總於黑白二業果心生決定當勵力   九、《地藏經》說:「以此十善業道,當得成佛,若人乃至存活以來,下至一善業道 ,亦不護持,猶云我是大乘,我是求無上菩提者,此補特伽羅最為詭詐,說大妄語,於一 切佛前欺誑世間而說斷滅。如其愚蒙,自作其死,必顛倒墮落…(言顛墮即一切惡趣之異 名)。」   十、經中說:「能忍辱者為妙士夫。」又說:「自能敬人因,能獲人敬果。」   十一、業果最極隱覆,難生決定信,唯當憑信佛語為正量。《三摩地王經》說:「月 星可隕墜,山邑可崩壞,虛空變為餘,佛不說虛語。」大地變為虛空,虛空變為大地,此 絕無之事,縱有此事,而佛語亦無虛誑。   十二、經中說:「於一證果有情,生瞋恨心而拂其意,雖懺除清淨,然於證道當遲緩 一劫。」孰為證果者不易知,故諸大德再再叮嚀說:「常起防護不善心,雖小罪惡亦勿染 。」   十三、《入行論》說:「千劫所積施,及供如來等,凡其諸善行,一瞋皆能壞。」   十四、惡業常久之義:如龍樹《親友書》中說:「於一日中,乃至日日中,起心動念 ,非瞋即貪,生起慈心、悲心、菩提心之時極少。」《寶王經》亦說:「如貪瞋癡所作之 業,皆屬不善,反是為善。」一日之中,乃至日日中,不屬於貪瞋癡所作之業極少。   十五、阿底峽尊者記事中說:「尊者以神通力見印度有修大威德能怖金剛法者,因忽 因果,死墮餓鬼,欲向西藏來,當使藏地饑饉不安,尊者乃修垛瑪施食,以息災厄。」   十六、仲敦巴尊者說:「仁者心莫粗,此(因果)緣起甚細。」此言對因果當細心謹 慎,其要義通緣起、空性。   十七、眾多善業不善業,孰先成熟?博多瓦說:「如多人爭渡,強者先登。彼此力弱 ,則視船先開近何人,彼遠近相等,則視與船夫之親疏而定,又若先登則視何人先打招呼 。」   十八、善知識貢巴瓦成就堅定三摩地、親見本尊、具廣大神通,但內心深處,仍不樂 意以見本尊和具神通為修行的主要成果。仍然是於菩提道次第一一法門,精修獲證。特別 是他對於業果,生起決定信心,而以嚴持三律為主要。貢巴瓦對其弟子勒烏樹巴說:「勒 烏樹巴:如果明後日有人問你,你對你的善知識所有一切教授秘訣中,以什麼算是最主要 的?你將會把神通或親見本尊作為最主要的。你應當說是善知識說,最主要的是對於業果 ,一次比一次生起大的決定信心,而清淨的守護所受的戒律儀。」昔諸大德亦說:「我等 方行皈依、聞法、修學、供養,若諦察自心,究於業果,生起決定與否尚不可知。須察是 否生起為善、嫉惡(非嫉惡人,乃指惡心),此二心之猛利心力。」   十九、普穹瓦說:「我於老時,唯依《賢愚因緣經》。」經中多說因果事記,為修業 果必須之聖言量。   二十、有一次康隆巴同普穹瓦相會時,康隆巴說:「聽說善知識你唯說業果為極要。 我想現在不計聞、思、修三業,唯修這一業果法門為最難。」以此普穹瓦答道:「正如你 所說那樣。」普穹瓦又說:「我在這年老時,結合口頭說法,也不離《賢愚因緣經》。」 又說:「我們應當誦出的是善句,驅出的是不善事。」又說:「不作高不可攀的法,將是 如貪饞香穀粒那樣…(言合多數口味,易起修欲)。」   二十一、瑜伽自在成就大師密勒日巴講說他行諸苦行時,錫瓦哦說道:「至尊大師: 當師求法的時候,不管是在上師前,信解恭敬承事,及行諸苦行,或是求得法後,去到山 中勤修等的那般毅力,隨想一種,心力都似乎難以勝任。思想大師那些事業的時候,就感 覺到吾人所作的,都是此生世間之法,以此是不能解脫生死輪迴的。大師!這如何是好! 」說後悲淚不止!至尊大師說道:「思惟輪迴及惡趣苦的時候,對於信解恭敬及毅力,倒 也沒有特別不對的過患,但是有心的人們都是從聞得業果之法後,對於業果生起堅信的這 一毅力,它有一切功能。在對於所聞法,還沒有生信之間,是保留在知的境地,是還沒有 捨此世八法的心。因此,業果一法,最為重要!對於粗分的業,常時現起,是還沒有生信 的徵相。而隨即去搞許多與空性的言說教理合與不合的作法。殊不知空性教理,更為微細 。以此「知」、「信」二者都更難生起,於空性生信後,隨即得知於業果中,自顯空性, 而對於業果的取捨,止惡修善諸法,自然地向往而精進不懈。由於諸法的根本,是「堅信 業果」這一法門,以此精勤於「止惡修善」的作法,實為重要!我最初沒有通達空性的理 義,由於深信業果,所以造下深重的罪惡之後,想念決定要墮入三途,而生起怖畏。自然 地生起對上師信解,及修法精勤的毅力。我願你們也依照我的話,如我現在這般去修密法 ,能獨自去到山中,勤修起來吧!這樣老僧決擔保是能夠解脫輪迴的。」   二十二、歐仲.宣教師菩提羅紮啟問至尊彌密勒日巴道:「至尊大師:我想大師許是 金剛大持,化現為人相,為利有情意義故,而作諸事業的一位導師,否則,以我等凡夫眾 生來說,依照大師你那般信解事業,及為法故行諸苦行,總覺自心有所不逮……以此我啟 問上師是金剛大持,或是菩薩的化身麼?」至尊彌拉惹巴大師說:「我是誰之化身,我自 己也是不瞭解的,許是三惡趣的化身。你們對我見為金剛大持……等,隨你們所見為何一 種,隨即獲得那種的加持。以此你們作這樣的信解吧!想我是佛菩薩的化身,這誠然是你 們對我的純潔看法,但是對法來說,比這樣大的邪見,是沒有的。這是還沒有看見盡善盡 美地修學正法的偉大。總的說來,由於正法的偉大,如像我上半生本是造下極大罪惡的一 凡夫,後來,我深信業果,生起捨此世心,身語意三門能夠虔誠地勤修正法。這樣與證得 佛果,距離是不遠的。特別是由一位具足德相的上師前來攝受,獲得成佛捷徑——「密乘 」之教授與要義,使你沒名言的障覆,赤裸裸地得見其中灌頂及教授秘訣後,而能夠作到 勤修不懈。這樣,此一生中,毫無疑慮,是決定成佛的。如果在此生中,造下十不善業及 五無問罪,毫無疑問,死後立即墮入無間地獄。這由於對業果,不能生信,則修善力弱之 故。對於業果,堅決生信時、對於惡趣苦,能生怖畏,由希求證得佛位之心,先須對上師 生起信解,中間勤修諸教授,最後充實修證通達等方面的毅力。一切具有毅力的凡夫眾生 ,都會生起,而且不弱於我。有誇張為佛陀,及菩薩的化身。這是由於對密法捷徑,還沒 有生信的原因。現在,你們當修深信業果,並當思惟前輩諸師的史事德行,及業果、輪迴 過患、暇滿難得、死無定期等法門。發奮勤修密法。我也是由厭棄美好衣、食、名聲三者 ,心生勇氣,身亦相應,克服痛苦,去到無人荒山勤修,由此而生起修證諸功德。願你們 隨學於我,勤奮精修吧!」   二十三、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中說:「菩薩者,最為有力之罪福田。引經語略 言之:於菩薩生瞋害心,出不雅言,較將盡恒河沙數諸窣堵坡(塔)毀壞焚燒,所生之罪 為尤大。若於勝解大乘菩薩前,淨信瞻視,稱揚讚歎,較將十方剜眼有情,以悲憫心,仍 生其眼,復將前諸有情放出牢獄,於轉輪王位或梵天樂而安立之,所生福德,尤為超勝, 無可數量。然無神通者,不易知誰為菩薩,故當殷重!」   二十四、大德昂旺奪德巴為弟子說法,不擇時地。一次於橋上見一弟子,命供曼遮為 說要法。乃說:「自無始以來,乃至未解脫生死,於微細業果,當加殷重。若不加注意, 雖為大成就者,不免墮三途苦。」   二十五、珠康巴.格勒嘉措大師著述中說:在他專修菩提道次第時,有一次去取水的 途中,見一蜂略一飛起,復墮於地。這樣反覆數次,他想這是什麼緣故,近前仔細一看, 原來是蜂的胸部,有一螞蟻的銳牙,緊緊鉗入。由這一因緣,使他思惟業果,凡自已所積 一種惡業,必須受果。蜂有翅有目,螞蟻無翅無目,但是「業力牽引」,暫時成了這樣的 情況。以此他生起了佛所說善與不善業決定等教義,任何時候都是真實無欺的殊勝的決定 知解,由此引力對於整個菩提道次第所有悟達,都如雲會集心中而生起了。就這樣他從依 止善知識法門起,直至止觀之間,所有有功用與無功用(任運)的修悟,次第經過,而自 己獲得不退的定解。   二十六、大善知識覺勒格西說:「了達空性後,於業果愈生忍信。」故於業果不殷重 ,而自謂自證空性者,不墮常見,即墮斷見,即非中道觀。   二十八、恩師開示說:「雖或名有情,或名意生,或名能作者,但安立假名,皆無自 性,而無可緣,然黑白業之異熟果,是有能受果之有情。自性雖無,然造作何業,受何種 果,決定無違,且為助伴,了知此即彼,此理趣甚奧妙!」   二十九、應以業果為寶鑒,而照自己,不可以照他人,須心與善法相符合。恩師說: 「余與一法友參大德地摩仁波切。法友博通經教,廣問諸法。最後地摩活佛對他說:「你 所問者,皆是正法,惟與汝心,皆相距甚遠。能令法與汝心符合則甚善。」 次依四力而懺淨。   三十、經中說:「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此對諸不修四力對治者而言。《八千 頌釋》中說:「若以四力如說而懺,則雖定當受果亦能清淨。」   三十一、(一)依止力:如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中說:「依止力者,皈依三寶 ,修菩提心也。」由於皈依三寶功德,一念菩提心能消多劫罪過。   三十二、(二)能破力:如《明燈頌》攝菩提道次第要義作頌說:「追悔昔罪能破力 。」此言能直破劫奪罪性,故能破力須作如毒入腹想,深生追悔。欲生此心,須修能感苦 異熟等三種果之理趣。   三十三、(三)對治現行力:依《菩提道次第》攝要而說:「對治現行力有六:一、 依甚深經(如般若經),二、勝解空性(特別理解能作罪者、所作罪過、罪性三輪皆空, 無有自性)。三、依持誦百字明等咒,四、依形像力(要在對於佛生淨信已,而塑其像) ,五、依供養力(於佛及塔勤供養),六、依名號力(誦佛菩薩名號等)。   三十四、(四)遮止力:如《日藏經》中所說:「須如覆舟之起追悔,勿徒託空言, 要在防護未來。」此中有二:一、願未來定期不作,二、願未來究竟不作。總之,佛為初 發心學人,雖說多種懺悔法門,然對治最為圓滿者,仍以四力為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9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