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增廣文鈔卷一複高邵麟居士書四   若論念佛法門,唯以信願行三法為其宗要。三法具足,決定往生。 若無真信切願,縱有真行,亦不能生。況悠悠泛泛者哉。蕅益所謂得生 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乃三世不易之常 談,三根普被之妙道也。宜通身靠倒,庶親證實益耳。信願行三,十要 中皆悉詳示。而第一要,彌陀要解五重玄義中,第三明宗,發揮三法, 最為精詳。其後節節段段,皆有指示,宜細參閱。此不備書。至於念佛 ,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于至誠懇切。 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鈍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 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 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 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 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 ,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印光)以心難 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 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 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 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 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 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 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 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 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 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 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 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 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複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 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 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 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 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 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 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 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臥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 二則傷氣,切記切記。居士以年將半百,身系樊籠,素未參尋知識。倘 欲即生了脫,但當專主淨土一門。金剛法華,且先置之度外。待淨土大 通,一心已得後,再行研究不晚也。若此刻便即從事,恐智力不給,得 彼失此。一法未精,二利鹹失耳。揀魔辨異錄系禪宗。深通教理者尚不 易知,況居士乎。凡禪宗典章,概勿研究。以禪宗意在言外,若按文解 義,則錯會佛法,以善因而招惡果。釋氏稽古略,乃記事之書,而以禪 宗為主。凡屬此種言句,皆當置之勿究可也。吾常謂欲得佛法實益,須 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滅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 則滅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全無恭敬,雖種遠因,其褻慢之罪,有 不堪設想者。凡見一切信心人,皆須以此意告之。此系從初心至究竟之 決定實義。若當作腐僧迂談,便為自暴自棄,豈特孤負(印光),實為 孤負自己也已。(增廣文鈔卷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