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歡喜菩薩真人真事 --上道下證法師講述 當她第一次告訴我,她先生有八個兄弟,她說:「我們有八個妯娌,大家都心連心,我們 的房子是互通不關門的。」我聽了肅然起敬,八個妯娌能夠心連心,這是多麼了不起的道 場啊!她常告訴人們說:「我們大家在一起就是有緣,大家要心連心,天天歡喜。」 有時候村裏的農人為了想要使自己的土地能夠加大一點,就往公共的路上擴充一些,於是 田中的路變得很小,有時再加上老鼠鑽個洞,當人挑著很重的東西走過去時忽然路就塌下 來了,人就掉到田裏面,於是大家就吵起來,怪對方把田開太大,把田埂路給變窄了。當 有人這樣吵起來時,歡喜菩薩就跑到中間說:「阿彌陀佛!我們大家在一起就是要很歡喜 的哦,我去挑土幫你們把路修補好,那就不會跌倒了。」然後她就真的很歡喜的去挑土。 大家看到她這樣也不好意思再爭執了。 有一天她在路上掉了伍仟塊錢,她發現錢丟掉了,第一句話就告訴我說:「這樣撿到的人 也可以用,這樣足歡喜耶!」撿到的人也可以用,這樣真歡喜,還是照樣歡歡喜喜騎著摩 托車,到處去幫忙慈濟做資源回收。她隨時都歡喜的布施,根本沒去找那伍仟元是在那裏 丟的。當她到農會提起這件事真歡喜的時候,恰好是農會的人撿到那伍仟塊,一知道是她 丟的,就趕快要還給她。她卻說:「你撿到就是你的啊。」那些人看她天天都不辭辛勞, 為了環保,為了幫助慈濟建醫院,天天自動的到各學校各處去整理垃圾,也勸大家收集資 源回收物,然後整車的載回去處理,大家看了都感動,堅持不要那伍仟塊,非還她不可。 她就說:「不然大家公分好了,你三仟,我兩仟。」。對方還是不肯,於是她就把那伍仟 塊買了很多東西,和大家分享,大家皆大歡喜。她的作風和一般人都相反,相反得很可愛 ,一般人都喜歡為我來爭,要別人給自己歡喜,而她,專門給別人歡喜,大家歡喜、她就 歡喜,結果世界上她最歡喜! 有一回,村子裏受到偷車集團的騷擾,有好多人的摩托車都丟了。當她的大公子首先發現 她車子丟掉的時候,就向她說:「媽,恭喜啊!」她回答說:「我三天前就當祖母了,你 怎麼現在才恭喜,是恭喜什麼事呀?」她的大公子說:「媽,恭喜您要騎新車了啊,因為 舊車被偷走了。」她竟然回答說:「阿彌陀佛,好佳載(台語),我剛剛花了壹仟多塊, 把它修理好,連後面的箱子也換新的,這樣騎去的人也可以騎得很安全哦!」那種安慰又 歡喜的表情,彷彿是為自己的孩子去修車子一樣。她真的是歡喜平等的布施,不管布施給 好人或壞人,她都一樣歡喜。她將偷車的人也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不會因為境界的順逆 來動搖自己的慈悲歡喜心,她也不會因為對方的善或惡,來動搖自己的慈悲歡喜心。這真 正是叫做:「如如不動」,她安住在慈悲歡喜不動搖。一般人在這種狀況,即使是經濟沒 有困難,能夠想得開,多少也會覺得「好可惜哦,這個小偷還蠻可惡的」。她竟然是想: 「阿彌陀佛,好佳載。」她的心真的是一顆慈母的心,想想小偷也有母親啊,他的母親也 希望他能夠騎車平安,不要出車禍。她就是用這樣的慈母心、菩薩心,在背後也是很寬厚 的愛護人。這並不是呆板的像木頭那樣的如如不動,而是安住在慈悲上不動搖。我們平常 人都是遇到好人好事也會發起好的心,如果遇到壞人壞事也就會跟著起惡的心。可以說我 們心念的好壞是由別人來作決定,而她是很安定的一直安住在慈悲歡喜的心,用慈母的心 來待人處事、不動搖。我想偷車的人,如果知道她這一片心,背後裏這樣默默的愛護他, 一定會慚愧的。其實眾生都有佛性,而所以會去行惡,一定是有讓他不能夠歡喜的苦衷。 我們如果多學歡喜菩薩,給人歡喜的生活態度,人人在歡喜中,就容易發起善良的心。 如果你聽到很多小朋友放了學,到她家說:「阿婆,我今天又來種一朵蓮花。」你也許會 以為她家屋子後面有一片蓮花池。其實也可以這麼說,確實是有一個蓮花池,這個蓮花池 是什麼呢?就是她捐給慈濟的資源回收場。 有一天她在電視上看到慈濟功德會證嚴法師呼籲大家共同來從事環保,多回收一些紙板, 就可以少砍一棵樹。資源回收所變賣的錢財,還可以幫助建醫院來救助病苦的眾生。她聽 了以後就說:「因為我不識字,所以不能把法師講的話,每一句都記下來,但是記得的我 就可以來做。」她當天首先就把自己的院子捐出來,來堆回收的垃圾。她先生說:「院子 裏堆垃圾,恐怕鄰居妯娌不贊成。」她說:「垃圾都可以變黃金,救人建醫院,我會設法 告訴鄰居妯娌們,讓大家都很歡喜。」真的,她以身作則,自己種田之餘,就到各學校勸 小朋友們一起做環保。她說:「小朋友們,小朋友們,我來告訴你們,你彎腰撿一個鐵罐 ,同時念一聲阿彌陀佛,就是種一朵蓮花。」很多小朋友們真的都發心一起種這種美妙的 蓮花,大家一起種這種慈悲歡喜的蓮花,真的是出污泥而不染。表面上這是處理骯髒垃圾 的事情,但是卻以最清淨的心;愛護整個地球,以無私的慈悲心,難怪人家尊稱她為「地 球褓姆」。 最令人驚奇的是,全村無論是七十歲的老婆婆,四、五十歲的婦人,乃至小孩,幾乎都會 異口同聲講這句話:「彎腰撿一個罐子,念一聲阿彌陀佛,就是種一朵蓮花。」 歡喜菩薩的爸爸,年紀上了七十之後,因為還執意要耕耘兩甲田地,總覺得心中沈重,身 體無力,時常上醫院,要求打點滴,打得眼皮浮腫,四肢也浮腫,心常常憂愁,煩躁不安 。歡喜菩薩了解爸爸是年老壓力又大,心中沒有光明目標才苦的,就天天盡心安慰老爸爸 ,讓他歡喜。當歡喜菩薩開始作環保之後,有一天,她用可愛童子般的表情,伸出兩隻手 指,問爸爸說:「爸爸、爸爸,這兩種,您要選那一種呢?」爸爸道:「你只伸兩個手指 ,我怎麼知道你要我選什麼?」歡喜菩薩笑著說:「一種是甜蜜的生活;一種是痛苦的生 活。」爸爸答:「當然要選甜蜜的生活,誰要選痛苦的生活!」歡喜菩薩說:「我來教您 做環保,資源回收,您就可以不必打點滴,而過甜蜜的生活,您會越做越歡喜!」爸爸說 :「你要害我被人笑是撿垃圾的!」歡喜菩薩就向爸爸解釋環保的意義,以及垃圾變黃金 ,建醫院救人的慈濟偉業,還鼓勵爸爸說:「如果有人笑您,就是他不了解其中意義,您 可以解釋給他聽,他了解就不嘲笑,也可以加入參與。」爸爸的慈悲心深重,聽到要參與 救人,保護地球,就欣然接受。歡喜菩薩又很快樂地勸爸爸:「每撿一個罐子,都要念一 聲阿彌陀佛,念佛做環保,是清淨我們的身心世界,也迴向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她從小 孝順,所以爸媽都歡喜接受她的建議,也踴躍投入這清淨身心世界的工作。果然,她的爸 爸專心投入之後,生活由「為私」,轉成「為公」,由憂慮一己一家,變成為救人而工作 念佛,他生活充滿了光明的意義,精神奕奕念佛,保護地球。他不再執著要自己拖命耕耘 兩甲田,而捐出部份土地作資源回收場,其他田就讓別人承租耕種。他很開心放下了,就 自在歡喜。心一開朗,身也康健,他真的再也不須打點滴了。人家訪問他時,老人家興高 采烈地說:「我女兒教我邊做邊念佛,越做越甜蜜歡喜!」 他們這對七十多歲的老夫婦,每天各自騎車到各處機關團體整理垃圾,收集紙板、保特瓶 、金屬罐,親自載回家整理分類,堆成一個個小丘。七十多歲年邁的腳,賣力地踩著腳踏 車,來往在鄉間的道上,風雨無阻,日日相續不疲不厭,踩出愛護眾生、地球的偉大行徑 !歡喜菩薩向爸爸媽媽說:「您們每天一大早起床,面對這一大堆的回收物,就是見到一 朵大蓮花!您們邊做邊念佛,蓮花就越開越大朵!」心淨便見國土淨,垃圾也看成蓮花。 歡喜菩薩的媽媽,一生雖然吃了很多苦,可是洋溢著一臉慈祥歡喜又堅強的笑容,她還開 玩笑說,軍營、飛機場都是她的回收「地盤」呢!軍中的長官,實在敬佩這位無私奉獻的 老婦人,常發心幫她捆綁回收物,看她一輛小車,載那麼多東西,就形容說:「您是用一 隻小羊,載著一頭大水牛!」 有一天歡喜菩薩在路上看見前邊有一輛腳踏車,載了好多罐子在行駛,罐子堆得由後面看 不見駕駛人,她趕上前去看,竟是自己的媽媽!皺紋的臉上還充滿歡喜的笑,辛苦的奔波 中,心無限甜蜜!歡喜菩薩紅著眼眶告訴我,她又感動又心疼,但媽媽卻真興高采烈,一 路念佛,歡喜地騎載!有的路旁有大溝,歡喜菩薩請媽媽要小心騎,別掉入溝中。媽媽卻 信心堅定地說:「阿彌陀佛幫我扶著!我前些日還表演了一幕呢!」原來是有好多人,常 看她辛苦往來載回收物,總認為她受騙了。她解釋這些回收的資源,拉慈濟功德會都是真 作救人之用,人們還是嘲笑她。有一天她載很多回收物,騎到大溝邊,正好又遇到嘲笑的 那群人。忽然間,她竟翻車了,那些人大驚失色,眼看她連同車子整個就要掉入大溝中, 而她老人家大聲地念出「阿彌陀佛」,剎那間,就像被扶住又飛起騰空般,她竟飛到大溝 的另一邊安坐,奇妙的是,將要落入溝中的車,也如有一股莫名的拉力,竟又回復安立在 溝的這一邊,沒有倒落,人與車都安然無恙。這一幕使目擊者目瞪口呆,她說:「阿彌陀 佛把我扶住!」那些人眼看這念佛的飛躍,也覺得不可思議,心服而深有感觸,肯定了念 佛的力量,環保的功德,是不可嘲笑的!阿彌陀佛不捨一人的度化,使大家不再嘲笑,也 漸參與了。 有些人在分類回收的垃圾時,偶爾會撿到一些小孩的尿布...等等髒東西,撿到的人有時 因整理得太疲勞了,就會感嘆說:「唉!怎麼連這些髒東西都撿來回收場呢?」歡喜菩薩 就說:「收到這些尿布,我們也是要很歡喜。我們另外把這些集中起來送出去。做這回收 ,必須要愈做愈歡喜才好。」有些人在分類的時候也會邊罵邊感嘆說:「唉!丟的人真是 沒有道德。」但是歡喜菩薩就會很歡喜的說:「並不是他們沒有道德,而是我們沒有告訴 他,所以他們不曉得。」他們全家都很歡喜做這件工作。太陽曬黑了也不計較,冬天冷風 颼颼,還是用歡喜心去做。甚至她背著孫子還是認真的做。傍晚蚊子很多,她的孫子被咬 得滿臉「包包」,她還是那麼歡喜地做著。 有一次,歡喜菩薩夜裡做垃圾分類做到十二點多。而隔天一去回收場,發現所有已整理好 的分類品,被一個精神病患全部又攪亂,而且被亂綁亂堆,堆得亂七八糟,又綁得好緊。 歡喜菩薩看了,不但一點火氣都沒(一心不亂),而且還是溫和微笑(無所得心、大悲心 )。那位曾經暴戾傷人的患者,還在那兒「隨意自在分類」,歡喜菩薩合掌笑著對他念佛 ,稱他「師兄」。那人不曾收到這種柔軟、歡喜、親切的波,竟很安靜問她:「妳叫我師 兄,那我要叫妳什麼?叫妳師姐嗎?」歡喜菩薩說:「對!對!對!你做這回收工作,做 得很好。我們一起來做,撿一個罐子念一聲阿彌陀佛。」那人竟也乖乖地跟她念佛分類。 村人擔心,要她提防患者,可能忽而狂暴打人。但是仁者無敵,猛獅碰到柔軟的阿彌陀佛 ,自動變成綿羊,不戰而降。一個人降伏得了自己的煩惱,真的就有那麼大的力道,使人 自動降伏。繞指柔其實是百鍊鋼,百鍊鋼竟是如此柔。 有一天,她遠行出外到台北,半夜裏聽到下雨的聲音,就趕快打長途電話給孩子說:「我 聽到外面的下雨聲,很歡喜,但是想到回收場的紙板沒有遮蓋,請你去蓋好。」孩子聽了 就笑起來說:「媽,這裏又沒有下雨。」由這個小插曲,就知道她的心真是日夜都為了大 眾。 她的大公子和媳婦都是逢甲大學環保系畢業的高材生,而且真的是身體力行。大家開玩笑 說:「歡喜菩薩是環保教授,他們一家是環保之家」,有時假日裡公子、媳婦和小孫子都 在那裏做垃圾分類。兩歲多的小孫子,就會做分類工作,也能揀一罐子念一聲阿彌陀佛, 一個晚上可以揀上百個保特瓶,你問他,揀罐子做什麼?他會說:救人!我們只要想到天 下有這麼一家人,要亂丟垃圾就下不了手。 她的媳婦是環保系的碩士,而且真的是躬身實踐的。當她懷孕時,挺著大肚子夜裡還在回 收場做到十二點,甚至生產那天也不例外,做到夜十二點多,半夜兩點臨盆去住院,在彌 陀聖誕日,產下了可愛的嬰孩。平常她一大早就起來,先掃公共的大馬路,再掃自己家的 院子,內外整理得非常光潔,萬一有事要出遠門,她前一個晚上,就會先把馬路掃好。在 忙得不得已的時候,她會只掃公共的馬路。她可以說是以為大家清淨為己任,而且掃得很 歡喜,人又謙虛。甚至有的人看她常常掃,已經習以為常,有髒的地方還會指著叫她去掃 ,她也歡喜的去掃。碰到慈善公益的事業,她一定熱心地從事。附近有些孩子因為家庭破 裂了,缺少溫暖,她也能夠義務的為他們輔導功課。又很親切的侍奉來他們家裏所有的老 人家,附近的孩子們稱呼她為「好心的阿嬸」。歡喜菩薩的兒子形容說:「我媽媽本來就 很會笑,這下子娶了個媳婦更會笑,兩個人一起笑得更開心,更厲害了。」這可能是最快 樂的一對婆媳。歡喜菩薩逢人就稱讚她的媳婦很乖、很棒,很會煮菜。客人稱讚菜好吃, 媳婦就說是媽媽煮的,歡喜菩薩就說是媳婦煮的。一塊蘿蔔糕煎得焦黑了,歡喜菩薩還是 很高興,她說:「我太歡喜,把蘿蔔糕都煎得黑臉了,真好笑。還是媳婦比較棒,煎的蘿 蔔糕都很漂亮。」反正她不管是發生什麼事,是好事、是壞事,是順境是逆境,她都能夠 趁機修一番功德,也趁機歡喜一番。 她並沒有誦過華嚴經,但是她卻能活用華嚴經的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在她的生活中: 她對每一個人都非常禮敬,就是「禮敬諸佛」,因為眾生都是未來佛,所以對每一個眾生 都應該禮敬。有一次我親眼目睹一件事,才知道她禮敬諸佛的精神。那天有一位老婆婆到 她家去,入了門一臉生氣不高興的樣子,她就很親切的招呼老婆婆,請坐,而且請吃蘿蔔 糕。老婆婆沒好氣的回答:「我不要吃」,她又說:「不然就吃葡萄」,於是把葡萄剝下 了皮,甚至用牙籤把籽都挑出來,這樣很恭敬的舉到齊眉的高度,送到老婆婆的面前。老 婆婆還是很生氣地說:「我不要吃」,接著她又問別的東西,就這樣每一樣東西都問她。 說:「請妳吃這個」,「請妳吃那個」,「不然吃這個」,「不然吃那個」,但老婆婆都 很不高興的樣子。就這樣一共問了十三次,每次都恭敬地問她。當第十三次的時候,這老 婆婆忽然間笑得很開心,好像一朵花開起來一樣,跟我說:「哈!我每次到她家來,阿花 都這樣對待我,比我的兒子媳婦對我還好,還孝順。」她笑得很開心,先前那個不高興的 樣子好像都溶化了,好像雲開,出了太陽了。我心裏想原來這個老婆婆必須要勸請十三次 ,她才會高興。要是遇見了我,三次之後,我就想她可能今天肚子不餓,不會再問她了。 只有歡喜菩薩瞭解她,知道她心情不好,需要人家安慰關懷,所以一直非常恭敬待她,不 管對方給她什麼臉色。耐得起別人的壞臉色,耐得起別人的壞言語、壞音聲,還是不改變 自己的禮敬,不改變自己的慈悲歡喜。就這樣,不歡喜的老婆婆也變歡喜了。 我們看到普賢行願品中,說禮敬諸佛要念念相續,要沒有疲厭的感覺。可是說實在,當我 們禮敬的心被人家澆了冷水之後,很少有不疲厭的,很少能夠相續下來。看到歡喜菩薩這 樣,不管對方是什麼樣的表情、臉色、言語,她都能夠善於護持、護念自己禮敬諸佛的心 ,真是非常的感動尊敬啊! http://book.bfnn.org/books/0274.htm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未完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89.170
fyartist:推,好文~ 09/20 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