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毛毛蟲變蝴蝶之一(3) 獻給慈父的感恩與懺悔 ---道證法師講述    菜瓜布的慈悲   有一種慈悲,滋味是很甘甜,很柔軟又溫暖的,這種慈悲很容易使人感受到,也很容 易令人歡喜感恩。但是有另外一種慈悲,是很深遠的,可能要很久以後才能體會到。它的 滋味,在初入口的時候,可以說很苦、很硬、纖維又很粗,幾乎叫人吞不下去。但是這種 慈悲,可以鍛鍊我們開發出另一種力量—就是讓我們以後吃什麼都覺得很甘甜、柔軟、又 容易下嚥。爸爸的慈悲,時常是像這一種,也可以說是像注射開刀般的慈悲,它是治病救 命用的。有時我也形容它是「菜瓜布的慈悲。」因為我這個鍋子上面有很多煩惱的黑銹, 希望我清淨的人,就拿出菜瓜布來幫我刷,剛剛刷下去的時候可能很痛又很苦,若能接受 一番洗刷,也會恢復清淨,說真的,幫我們刷鍋子的人是很辛苦的。   有人聽到這裡,就很認真慈悲提醒我:「現代有很多鍋子是強調絕對不能用菜瓜布去 刷的」,使我體會到菜瓜布的慈悲,也是要對堅固耐刷而且質料無毒的鍋子,才能顯出效 能來;又像開刀,也要體質堪受的人才能開,否則也只好放棄。為什麼現代很多鍋子不能 用菜爪布刷呢?因為那種鍋子是經過表面處理,而有不沾鍋—就好像「不執著」的功能, 但是裡面的質料卻是有毒的,如果一旦刷出傷痕,它就開始由那傷痕,大大沾鍋,大大執 著起來,而且毒素也會釋放出來,用那鍋子煮食物,吃了容易中毒。我形容它叫「表裡不 如一」的鍋子。現代很多人喜歡用那種鍋,也很多人喜歡堅持像那種鍋子的個性,那種鍋 表面看起來很高級又不執著,和他在一起又只要用海綿,開始時很輕鬆,但是你要很注意 ,不能稍微得罪他,一旦刮了一個傷痕,從此以後一切表面良好的特色都會失掉,就開始 放出毒素,開始黏鍋了。一旦刮出一個傷痕,那個鍋子就算報銷了。老實說,我很希望自 己不要成為那種鍋子,平時好洗不沾鍋當然是美德,但內部有毒就比較危險,如果連不小 心刮一痕也不行,那實在太不堅固了。當然最好是無毒又不沾鍋又不生銹的鍋子,那就可 以不必用到「菜瓜布的慈悲」。但是我這口鍋子沒有那麼多美德,所以也只好麻煩菜瓜布 辛苦幫忙刷囉。   我學習慢慢去體會接受「菜瓜布的慈悲」,但是自己並不敢去做這種角色,因為我不 會分別鍋子的品質,萬一鍋子沒刷乾淨又刷出毒素來,那就麻煩了。   在人生中吃了很多苦以後,才越深深感謝當時這份刷鍋、鍛鍊的過程,如果爸爸讓我 做一朵溫室裡的嬌花,那麼風一吹,雨一打我就會散開、爛掉,倒在地上哭了。幸好爸爸 一向都會給我一些反面的逆境,給我打一些預防針,在打針的當時,雖然是會痛的,但是 可以得到很長久的免疫力和健康。    鐵鎚會浮,你就會浮。   雖然爸爸的教育,有時好像開刀、打針,但是有時候也是蠻有趣的:    有一次我向他報告說我想要去學游泳,他連笑都不笑,馬上就告訴我說:「你要去學 游泳,那就要帶一支鐵鎚去!」我奇怪地問說:「為什麼游泳要帶鐵鎚去呢?」爸爸說: 「你先把鐵鎚放到水裡,如果鐵鎚會浮,你就會浮。」我一聽,這分明是說我一定會沈下 去嘛,我真不服氣,所以那一天去學游泳,就馬上學會浮起來打水前進。傻孩子中了爸爸 的計謀還不知道,回來就向他報告說:「鐵鎚雖然會沈下去,但是我已經學會浮起來了。 」爸爸一聽就笑起來,告訴我說:「我就知道我這樣說,你就反而會浮,又會游。」然後 他告訴我一句很重要的話,他說:「所以你要知道:並不是別人說你一定會沈下去,你就 一定要照他的話非沈下去不可,你也是可以浮起來,又游去!」自從那次爸爸說明之後, 我才稍微瞭解反面教育的道理。小時候,笨笨呆呆的,時常中了爸爸的計謀還不知道,但 是很感謝他好意的計謀,幫助我開發潛力,他若是不這麼說,我可能三天才能學會,也可 能一輩子都學不會,他這麼一說,我就非學會不可。不過自從知道自己會中計之後就反省 檢討,我可不能像木屑那樣,一點火就燃起來,我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本來的目標,不能 人家一刺激我就跟著反應,如果是無意義的刺激,是用不著中計上當去反應的。    第二層更深的慈悲—富裕中親嚐貧困   爸爸有時候,會給我們一種處境,要我們自己去體會。自己體會出來的滋味,和別人 說給我們聽的,實在不一樣。譬如說許多家境富裕的孩子,不知道貧窮的滋味,竟然會認 為如果今天家裡沒飯吃,就去大飯店吃。但是爸爸讓我自己實際去體會。在我讀大學的時 候,他藉著一個因緣,真的讓我去體會什麼叫做貧窮。有好幾個月他都不寄生活費給我, 醫學院的註冊費和書籍又很貴,爸爸又是很有錢的人,所以我根本沒辦法申請清寒証明, 無法領清寒獎學金。全校只有兩種獎學金是不用清寒証明的,一種是全班第一名的獎學金 ,另一種是中醫藥特優的獎學金。當時我只有努力領這兩種獎學金,靠那一點錢過生活, 而且又去當家教,做褓姆。我下課之後去當家教兼褓姆,帶三個母親剛過世的女孩子(一 個讀國中,兩個讀小學),她們家住豐原,到台中上學,我下課後要先到學校接她們,然 後和她們一起坐車回豐原,坐到豐原車站,用腳踏車載最小的孩子回家裡,陪她們做功課 或教她們彈鋼琴,早上又為她們準備早餐,準備上學的種種,然後又和她們坐車轉車到學 校,而後自己才到醫學院上課。其中有一個孩子是先天性心臟病,有時半夜會喘,我也必 需起來照顧她。當時因為沒錢買書,所以都是到圖書館或是向高年級的學長借書來讀,也 正因為書是借來的,必須照期限歸還,所以不趕快讀不行。我騎了一輛一百五十元買來的 破腳踏車,車後載著一個古老的顯微鏡,那是爸爸當時在用的,他也不肯讓我買新的,別 人用的都是插電,且可自動調節的。我那一台,朋友都笑說是「一八五二年虎克用的那一 台」,是黑色直筒型要用手去搖的。我也不敢向爸爸說要買新的,他說他用那一台就已經 看得很詳細了。我們都知道若向爸爸說器具不夠好,他就會說:「你是不會駛船嫌溪彎。 」他總是說:「人家世界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也不用拿多名貴的小提琴,他用一隻靴 釘四條絃,就能拉得很好聽。若是不會拉的人,就是用多名貴的小提琴,也不可能奏出什 麼好的音樂。」爸爸總是教我們,要向自己的內心去要求,要要求自己提高能力,不要只 是怪外面的境界和器具不夠好。我是能接受他這個道理,但是騎著那部一百五十元買來的 腳踏車,不時在路上都會發生「鏈子鬆脫掉」的情形,如果沒有要緊的事,慢慢將它裝回 去,再繼續騎也是很有趣,但有一次剛巧是考試的時候,偏偏又在路上鏈子掉了,那時真 是很煩惱,到底是要把車子丟在路邊,提著一台顯微鏡用跑的跑到學校呢?或把車也一起 扛去呢?當時我真的沒錢可坐計程車,那次我是用跑的,提著顯微鏡去學校,考試鈴已經 響過了,我還是沒辦法跑到教室,後來老師看我跑得很可憐,勉強讓我進去考試,那次是 考有機化學。當時只一心要趕去考試,還沒有時間去想什麼,但是我真的自己嚐到貧窮困 苦的滋味。那種時常掉鏈子的腳踏車,在寒冬北風颼颼的時候,騎在上坡的路上,若是不 唱一首「夢幻騎士、唐吉訶德」的電影主題曲來勉勵自己,可以說是不可能騎到目的地。 那是一首英文的主題曲,是個傻氣的騎士,騎著一匹潦倒的馬唱的,我不太會翻譯,然而 其中有幾句重要的意思是說:「要忍耐不可能忍的悲哀,要前往一個連勇士都不敢去的地 方,要志願去地獄,為了高超天堂般的目標;要盡最後一絲的氣力,到達一顆摸不到的星 ,只要當你倒下去的那一剎那,這個世間能比原來好一點點,那就好了......」當時都是 唱這首歌來勉勵自己。爸爸那種很強又很硬的慈悲,使我真正體會到貧窮和困苦的滋味, 當時我的房東嚴太太她知道我的困難不收我的房租,我搭伙的地方是在一家「新美僧服店 」,她們也不收我的飯錢,大家用很溫暖的心幫助我走過那段考驗的路,使我永遠都感恩 。媽媽她會看情形設法幫助我,但是我確實得到了實際的體驗,由那時候開始,我就不曾 存過錢,因為我真的了解人貧窮的痛苦,以及在緊急的時候沒有50元可坐車的困難,所以 我不忍心將錢保留在自己身邊。如果說布施去幫助貧寒的人有什麼功德和福報,實在說那 是爸爸給我的,是他教我的,他給我刻骨銘心的體驗。一個有錢人家的孩子,每個月可能 都會拿到父母寄來的錢,感覺是應當的,很少去體會其中的血汗和辛苦。爸爸一向是給我 們很富裕的環境。但是他不要使我們因為富裕而失去了能力,因為富裕而害我們無法瞭解 別人的困苦。我時常感覺,爸爸用他自己苦學的過程,庇蔭我們過著富裕的生活,這是他 第一層的慈悲;而讓我們在富裕中,又親自去體會貧窮困苦的滋味,這是他第二層更深的 慈悲。這也就是他往生之後,我每次想到他的教導之恩,就會再掉眼淚的原因。    拿金斧頭的觀音菩薩   大悲咒的第62句叫做「摩囉那囉」,這句的意思是觀世音菩薩拿著一把金斧頭來考驗 眾生的心,觀世音菩薩並不是一向都慈眉善眼的,他也是會拿著金斧頭來試驗我們的心。 譬如說你布施錢財,或是為人服務布施力量,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做的?是為了給人稱讚誇 獎,表示你是一個好人,或真的發自內心的慈悲呢?這動機是很難以了解的,有時我們自 己也不清楚,要怎麼樣才能知道呢?在我們布施時,給我們一隻金斧頭試試看才知道,如 果你發了好心又努力做好事情,甚至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結果別人非但不稱讚你,反而 還罵你,罵你是愛表現,愛出風頭,用錢買名聲,沽名釣譽,傻呆有錢不會自己用,假慈 悲......,種種言詞都搬出來罵你,這就是觀世音菩薩拿出金斧頭來試驗你了,那麼到底 你是要被他砍得哭回家委屈三天吃不下飯呢?或是他砍下去,你都無所謂,繼續做下去呢 ?因為原本我們這麼做並不是為了要給人誇讚用的,所以假如他人不稱讚,甚至又毀謗, 那和我們的目標也不相干。我們布施修行的目標,本來是要捨掉貪念,去除自己的煩惱, 要去西方,怎麼會因為他拿出金斧頭,我就不去西方,開始為他煩惱呢!實在說,別人到 底是拿斧頭出來,或是拿棒棒糖出來說:「你很乖很好」,那都是他的事情,跟我絲毫不 相干。爸爸一向就是做我的「摩囉那囉」,這種金斧頭的觀世音菩薩。    在我小學的時候,第一次將零用錢存起來送去孤兒院,爸爸就告訴我說:「孤兒院都 是專門騙你這種傻瓜的錢。」我覺得很奇怪就問他說:「爸爸,我如果拿這些錢去看電影 呢?」他說:「你拿去看電影好了!」當時我還不了解,覺得很疑惑,很奇怪,你千萬不 要以為我爸爸不肯布施,其實每次有公益事業,尤其是學校的建設他都很慷慨樂捐。有一 次他知道有一個山上的孤兒院欠缺棉被,他也是很歡喜送去,但是他為什麼這麼罵我呢? 當時我不了解,後來我才知道,他就是拿斧頭試驗我這個小孩子的心,我時常都中了他的 計謀而不自知,爸爸是在試驗到底你這個孩子是喜歡人家誇獎你好人好事才去捐錢,或是 其他的心理。這是我念大悲咒「摩囉那囉」時才了解的,原來,一切的金斧頭都是觀世音 菩薩所賜的,這種強硬的慈悲—「菜瓜布慈悲」是非常深遠的,不是一時可以體會了解的 ,這也是修行的路上必須要經過的考驗和訓練。沒有用斧頭砍砍看,那會知道我們自己的 真心呢?如果發心做了一點好事,然而給人罵幾句就覺得很委屈,沒有勇氣再做下去,退 心了。觀世音菩薩如果看你這種菩提心,也只有搖頭流眼淚,只好收回斧頭拿一枝棒棒糖 出來哄你,因為你是幼稚班的嘛,棒棒糖吃到老,吃得蛀了牙,也還是依舊愛吃棒棒糖。 幼稚班托兒所,讀了四、五十年還是沒畢業,這樣也是很可憐的。    六度總修?六度總休?   上廣下欽老和尚有一句開示,很耐得我們去體會。他說:「做得要死,又被人嫌,就 叫做六度總修(台語)」。意思是你若賣命地做,又遭人嫌,就叫做六度總修。我剛聽到 這句話,一時還不太明白,以後仔細想,覺得很有道理。學佛的人應該都知道,六度就是 六種度過生死苦海的修行法。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什麼叫「 做得要死」呢?就是很賣命為人做事,這表示有布施—布施精神體力,盡心去做,就是拼 了最後一口氣也在所不惜,這才叫賣命—「做得要死」。這種「做得要死」的布施並不是 簡單的,要非常「精進」才有可能做到連死都不怕。這樣精進的布施,這就有「布施」和 「精進」二度了。結果又被人嫌,被人嫌怎麼辦呢?就是修「忍辱」啊!我們如果沒有一 點「禪定」的能力,人家開口一嫌,我們心就動了,心若動就會難過,所以人家嫌我們也 是幫助我們修「禪定」;如果沒有「智慧」想得開,硬是要將那口氣壓下來,也是壓不下 來的,如果沒有「持戒」就動心動口對他回嘴,他如果嫌我,我就罵他。所以一個人果真 賣命做,又被人嫌,真的就是六度總修。但是我們想想看,時常我們都不會把握機會,不 能「六度總修」,而把總修,這修行的「修」改成了休息的「休」,變成六度都完蛋,破 功停頓,不時都是「六度總休」。我們若是做了一點事,根本還未到快死的程度,被人一 嫌,就六度總休了,就火燒功德林,什麼都燒得光光的,只會哭得很委屈,心中一直氣那 個人實在很沒有口德,不會體會別人的辛苦,反倒嫌人家,真太沒修養了,還嫌人!其實 那就是觀世音菩薩拿金斧頭出來要考驗我們的「摩囉那囉」,但是我們和那位「摩囉那囉 」似乎都不相識,只是口中念念而已,真正「摩囉那囉」來,根本認不出來,這也就是老 和尚所說的:「人家拿西方錢要給你賺,你不會賺,還在那兒哭」。老實說,這種西方錢 實在不好賺,我也曾經是個傻呆子,哭過了才回頭想,自己到底為什麼在哭?為什麼要傷 心呢?原來還是為了一個「我」在委屈,原來是不要六度總修啊!要六度總修的人就懂得 把握機會笑一笑、念念佛賺一筆西方錢;不要修的人就去好好為自己哭一場。小時候爸爸 就問我說:「將你的手砍掉,將你的腳也砍掉,你在那裏?」真可惜,這種智慧不會用, 卻只會用煩惱。這個時候該把爸爸那種「第一句型」拿出來用,就是「你連這種境界都不 能自在,不能堅持原來慈悲的目標,你還能做什麼呢?」上廣下欽老和尚也是說:「這麼 沒主張,要怎麼去西方呢?」    要畫成垃圾,或無價寶?   在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老師規定要畫一幅圖,我不會畫,畫不出來,媽媽 就請爸爸指導我,爸爸又是問:「你連這個都不會畫嗎?」還問了兩三次,我被問得快哭 出來了,因為畫圖對我而言,是很困難的,媽媽因為不太會畫圖,比較了解我的困難,就 請爸爸好好的教我。爸爸看我實在程度太差,於是就換了一個口氣告訴我說:「一張圖畫 紙,你如果亂畫,自己看了,也不知將它放在那裡好,結果就會讓人家當垃圾丟棄,假如 你能用心畫它,一張畫紙兩角錢,可以變成無價之寶。你看有一些世界名畫,都變成國寶 ,你就是出再多錢,人家也不賣。世界名畫,也是人用心去畫出來的,畫圖也只是善用心 而已。」他說完之後,就畫了幾筆給我看,我看他畫很簡單,幾筆就是一個花瓶,幾筆就 是一朵花。自從那次看爸爸畫圖之後,我就不覺得畫圖是一件很困難頭疼的事情。他又教 我一個很重要的道理,使我一生受用不盡。他說:「人一樣是一條生命,就像一張畫紙, 同樣都是兩角錢,但是要怎麼畫,各人差很多,你的生命是要畫成一張垃圾,還是要畫成 無價之寶,就在於你的用心。」因為爸爸這個啟發,我就決定用一張畫紙來畫佛,要用這 條生命來修行成佛,不論能不能修成,我決定要這麼做下去。    自己仔細看,耐心改。   原本我的個性很急,畫圖也很急,趕快畫一畫,趕快畫完,趕快交出去。有一天爸爸 看我匆匆作畫的情形,他就告訴我說:「你若用半小時,隨便畫的一張圖,可能連耐看半 小時的價值也沒有,假如你可以耐心的將它掛起來,自己仔細看一看,看那裡須要改就好 好的改,慢慢的改,如果你堪能耐心改半年,可能這張圖最少能耐看半年。你知道嗎?世 界第一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是畫了多久才畫成的,其中用了多少苦心啊!畫圖,並不 是說一定要去開畫展,畫圖是在磨練我們的耐心。」有時候我實在覺得自己非常的幸運, 阿彌陀佛安排這位爸爸給我,分明就是要幫助我去西方的最佳人選。    懺悔—一層又一層的不孝   有的事情在二十年前,我完全沒有發現自己有什麼不對,二十年後愈想愈慚愧,愈懺 悔。從前有一天,爸爸看病看得很累時,忽然他很激動的告訴我們說:「為什麼每一天都 沒有人告訴我一句歡喜的話?」當時我以為爸爸心情不好而發脾氣,所以只是靜默的不敢 說話。爸爸看我們都沒有功能,也只有自己靜下來。後來我自己當了醫生,才體會到那種 每天日夜都只有聽到訴苦和埋怨的滋味。真的,世間可以說沒有人會在心情很好的時候, 想去看醫生,向他說一句歡喜的話。爸爸是辛苦了幾十年而說出的心聲,但是我了解他卻 太遲太慢了。小學時聽老師說二十四孝,有一位老萊子,他雖然很老了,每天依然變把戲 令父母歡喜,這種故事和道理我雖然聽過,但是根本沒去實行,無怪乎爸爸說我是零分。 我自己沒去觀察,沒能體會爸爸每天生活的滋味,也沒有自己主動發心去讓他高興,這是 我第一層不孝。當爸爸已經說出他的心聲,我聽到了只認為他在生氣,未曾用心去體諒他 激動的苦衷,也沒有任何安慰他的表示,這是第二層更加嚴重的不孝。過了很久也不曾發 現自己有任何的錯誤,都不知道要懺悔改過,實在是非常的愚痴。當知道人家心情不好, 不肯發心去給他快樂,就是沒有慈悲。別人有痛苦時,不知如何幫助他,甚至連說一句體 諒的話也不會,就是沒有智慧。學佛學得沒有慈悲,又沒有智慧,真不知是在學什麼,可 以說一點功能都沒有!佛是萬德萬能的,我竟然學得無德又無能,甚至連說一句適當親切 的話來供養爸爸都做不到,在孝道上真是零分。以前總是認為對家人熟人似乎不必說一些 親切、關懷、歡喜、讚歎的話,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菩薩戒上規定說,每天至少必 須要用一句偈分別來讚歎三寶的功德,若有一天不讚歎就是犯戒,這並非三寶很喜歡人家 讚歎,而是我們學習菩薩道必須經常提醒,經常練習善用我們的身口意和佛性相應,去幫 助眾生修功德,那麼當然必須要練習用語言做功德,否則難道我們的嘴只會吃飯和說沒營 養的話嗎?有人須要言語的安慰幫助,我們就說「我不會,我沒有這個功能」嗎?實在說 ,不會也要練到會啊!否則,就像爸爸說的「你連一點布施歡喜的功能都沒有,是要怎樣 行菩薩道呢?」過去的不孝已經沒辦法彌補了,只有現在求懺悔改進,真心去實行。 南無阿彌陀佛 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89.172 yiyit:轉錄至看板 pity 01/15 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