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IV. 度疑清淨 2. 緣攝受智 §26. 當見清淨遍熟時,所觀察的名、色之緣,也會顯現。作為色之緣的心,首先變得明 顯。怎樣呢?當手、腳等〔肢體〕彎曲時,想要彎曲的心,會變得明顯。因此,禪修者首 先觀察到它們〔即想要彎曲的動機〕,然後觀察到彎曲。〔其他的動作,也是如此。〕他 依現量〔即依親身體驗〕而了知:「想彎曲〔手、腳等〕的心存在時,被稱為彎曲的色便 生起。」依現量而了知:「想伸展〔手、腳〕的心存在時,被稱為伸展的色便生起」等等 。再者,他也如下述那樣,依現量而了知「名的緣」:他了知:「當心想往外跑時,與它 符應的作意心會先生起;若此〔作意心〕未被觀照,心便會往外跑。當它被觀察而了知時 ,向外跑的心便不生起」等等。他也了知:「眼等『門』與色等『所緣』存在之時,見等 的『心』才生起。〔眼等門與色等所緣〕不存在時,〔見等心〕便不生起」等等。他也了 知:「能被觀察的或能被了知的所緣存在時,思、尋或能知的心才生起。 〔能被觀察的或能被了知的所緣〕不存在時,〔思、尋或能知的心〕便不生起」等等。這 時候,禪修者的身上,通常也會有種種不同的苦受顯現。諸苦受中的某個受被觀察時(這 觀察是不費力的),另一個受在另外一處生起。當這個受被觀察時,另一個〔又出現〕在 他處,如是禪修者跟隨著頻頻生起的諸受而作觀察。觀察時,雖了知諸受被稱為『生』的 最初階段,並未〔了知諸受〕稱為『滅』的結束階段。 [55]同樣地,許多不同形狀的影 相也會顯現。如塔的形相、比丘、男人、女人、屋、樹、庭園、天宮、雲等等,如是許多 不同形狀的影相會顯現。當〔禪修者〕觀察某個生起的影相時,另一個又出現;觀察它時 ,另一個〔又顯現〕。如是,他跟隨且觀察一切顯現的影相。即使在觀察,但只了知它們 最初階段〔生〕,而未了知結束階段〔滅〕。此時,他如是地了知:「心總隨著顯現的所 緣而生起。所緣存在時,心才生起;無〔所緣〕時,〔心〕便不生。」 §27. 在觀察與觀察之間,此人也藉由推論〔推量〕審察了知:「由於無明、渴愛、業等 因緣存在,此名、色才轉起。」如是以現量、也以推論,觀察、了知名色和其因緣,即名 為「緣攝受智」。 §28. 當此智成熟時,禪修者唯見名、色依各自適當的緣而轉起,確定地了知:「只有『 作為緣的名、色』以及『依緣而生的名、色』。實際上,造作彎曲等、或了知苦受等的人 ,並不存在。」此稱為「度疑清淨」。 3. 觸知智(思惟智) §29. 復次,此度疑清淨成熟時,禪修者辨別、了知每個被觀察的所緣之初、中、末階段 。那時,每當所緣被觀察時,他清楚了知,前一個所緣滅去時,才有後一個的生起:「就 是在〔腹部〕上升結束時,才有〔腹部〕下降的生起;在〔腹部〕下降結束時,才有〔腹 部〕上升的生起。腳的舉起結束時,才有腳的跨出生起;跨出結束時,才有腳的放下生起 。就苦受而言,他看見:某處的〔苦〕受停止時,在他處才有另一新的苦受生起。他也看 見:當那〔苦〕受被觀察兩、三次或更多次時,〔受〕漸漸地變弱,最終完全寂止。 關於來到“心之視野”的形狀影相,他清楚地了知:就是在每個所觀照的〔所緣〕滅去時 ,[56]另一個新的所緣才進入〔心之〕視野。他也清楚了知:在注意、觀察兩、三次或更 多次後,那被觀的所緣,或在移動後、或在變弱後、或在變不明顯後,最終完全消逝。他 看不到任何不會衰滅的常恒堅固之法。 §30.見到每個被觀察的所緣滅去、衰滅,此人也觸知〔即了知〕:「依於滅壞義,故是 無常」;「依於生已滅去之義,故是苦」;「當某個苦受滅去時,另一個〔苦受〕生起」 。如是見到許多苦受無間地生起,他觸知:「〔這〕僅是苦的聚集而已。」他也觸知:「 這僅是“無自在主”的、“以無我為自性”的法。因它依緣而生——並非依自己而生—— 然後便滅去,所以是無自在主的、無我的。」 §31. 如是,離思量、推敲而透過純粹的觀察,了知被觀的所緣之無常等自性,而觸知「 無常、苦、無我」,此觸知即名為「現量觸知智」。 §32. 如是依現量觀見一次或多次後,依據親見的所緣而做推論,觸知並確認過去的、現 在的、未來的、於一切世間裡的所有名、色法:「皆是無常、苦、無我的。」這〔了知〕 名為「比量觸知智」。 §33. 關於此智,《無礙解道》1裡曾說:「〔他〕確定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 、細、劣、勝,以及遠、近的一切色皆是無常〔苦、無我〕。〔這〕是一種觸知」等等。 §34. 《論事》的註釋書2也曾說:「即使只見一個行的無常,然而對於剩餘〔的行〕, 可依理趣而作意〔即推論〕:『一切行無常』…」;又說「『一切行無常』等語句,乃就 「依理趣之見」而說,非就『同一剎那裡依所緣之見』而說。」 (這句話,是使用「理趣 毗婆舍那〔即推論內觀〕」3之名稱的判準)。 ------------------------------------------------------------------------------- 1 《無礙解道》第1冊76頁。 2 《五論註》251頁。 3 此詞出現於Vism 606, 613,葉均譯作「方法觀」。 ------------------------------------------------------------------------------- §35. 《中部註》1也說:「因為諸佛才擁有對於『非想非非想處』的『隨足法觀』2,諸 弟子並沒有。所以,在此教示『依聚的毗婆舍那』時而這樣說。」(這話是使用「聚觸知 」之名稱的標準。 ------------------------------------------------------------------------------- 1 《中部註》第4冊61頁。 2 「隨足法觀」(anupadadhammavipassana)出現於《中部.111經》。此經描述舍利弗尊 者修行「隨足法觀」,歷時半月,證得阿羅漢。經中說明,舍利弗尊者進入色界初禪後, 出定觀照與色界初禪相應的心所之生、滅;色界二禪乃至無所有定,也是如此。然而,舍 利弗尊者未能夠以相同的方式觀察「非想非非想處定」。由於非想非非想處定的心、心所 極微細,只有佛陀能夠以「隨足法觀」清楚地觀照它們。關於「隨足法觀」,《中部註》 (第4冊59-60頁)說:「隨足法觀:依於等至或禪支,依序觀察法觀。如此觀察半月便證得 阿羅漢。」《中部古疏》(第2冊274頁)進一步解釋說:「毗婆舍那等藉由它而行走,故是 『足』,也就是指『等至』。所以,隨足的意思是『隨等至』;或者,『足』是指可被觀 察的諸法,為毗婆舍那生起的場所之故。因此〔註書〕說:依於等至。依於禪支的意思, 就是透過禪支。再者,在註書裡,此中的『足』字有「次第」的意思,因此『隨足』即『 次第地』,故說『依序』。法觀:對含攝於彼彼『等至心』裡的諸法之觀察。觀察:以禪 那為入口,如實地把握『等至』及彼彼諸法後了知:『這也是苦』等等。」 ------------------------------------------------------------------------------- 4. 生滅智 〔先說十種觀染〕1 §36. 能夠〔專注〕觀察當下的名、色——不念過去、不想未來——之時,由於此毗婆舍 那的威力之故,「光明」會向禪修者顯現。就某些人而言,它顯現如燈光那樣;對某些人 而言,顯現如閃電光、月光、陽光等。再者,對某些人而言,〔光明〕僅留住片刻;對某 些人而言則很久。 ------------------------------------------------------------------------------- 1 它們作為邪見、執取等的對象,而能染污毗婆舍那,所以稱為「觀染」 (vipassanupakkilesa)。十種觀染中,除了「欲求」本身是「能染」、「煩惱」,屬於不 善法之外,其餘九種,僅是染污煩惱的所緣,是可能誘發煩惱的緣。參考Vism 633-637。 ------------------------------------------------------------------------------- §37. 此人也會生起有力、與毗婆舍那相應的「念」。因為它的威力,一切生起的名、色 ,宛如自行到來般,顯現於能觀之心中。又,「念」似乎自行落在那名、色之上。因此, 此人那時心想:「實無不能被念住的名、色。」 §38. 此人那被稱為「觀察」的毗婆舍那慧,變得銳利、勇猛而明晰。由於此慧,他別別 確定而極清楚地了知一切所觀的名、色,如以利刃切開竹筍。因此,此人那時心想:「實 無不能被念住的名色」。在簡別無常等相或其他的自性行相時,僅瞬間便極清楚地了知一 切。他想:「這即是現量智」。 §39. 再者,有力的、與毗婆舍那相應的「信」,也會生起。由於信的力量,當此人觀察 或思惟時,心是明淨、無污濁的。隨念佛〔法、僧〕的功德時,〔心〕善躍入佛等的功德 。會想宣說佛法,相信行瑜伽者所具有的功德,想要讓親愛的親戚、朋友來修行;同時, 感念指導業處者、教誡者及阿闍黎的幫助。如是等種種心之造作會生起。 §40. 此人也會生起小喜等五種喜。1自心清淨之時,「喜」便帶來身毛豎立、身體顫動 。那時極甘甜、微細的觸,遍滿全身,[58]產生妙勝、可意的樂。由於喜的威力,他覺得 全身,似乎下方未觸、昇上空中騰空而住;或像坐在空氣的墊子上;或像全身在上下飄浮 升降。 ------------------------------------------------------------------------------- 1 五種喜是:小喜、剎那喜、繼起喜、踴躍喜、遍滿喜。參見Vism 143-144。 ------------------------------------------------------------------------------- §41. 以「心所、心之不安止息」為相的「輕安」,以及與輕安隨行的「輕快性」等〔心 所〕也會顯現。由於它們〔輕安等〕的威力,無論在坐時、行時、住時或臥時,此人沒有 心所與心的不安,也無〔心所與心的〕沉重、僵硬性、不適業性,疾病、歪曲性。1那時 ,因到達最上蘇息(即無作業的狀態)2,此人的心所與心是輕安的。因為迅速地轉起,所 以是輕快的;因能夠作意於所欲的〔任何〕所緣,故〔心所與心〕是柔軟的;因為能夠在 隨其所欲的時間作意,故〔心所與心〕是適合作業的;因練達(能輕易地觀照所應觀的), 故〔心所與心〕極清淨;因僅傾向、趨向、朝向於善業,所以〔心所與心〕是正直的。 ------------------------------------------------------------------------------- 1 這段文論及「十九遍一切美心心所」裡的六組(十二個)心所:1. 身輕安、2. 心輕安; 3. 身輕快性、4. 心輕快性;5. 身柔軟性、6. 心柔軟性;7. 身適業性、8. 心適業性; 9. 身練達性、10. 心練達性;11. 身正直性、12. 心正直性。參考《精解》73-74頁。 2 依據向智尊者的解釋,「無作業」是指觀照心,善於接受、又高度警覺的特質。 ------------------------------------------------------------------------------- §42. 此人遍滿全身、極妙勝的「樂」也會生起。那時,由於樂的威力,此人心想:「我 於一切時皆快樂!」「我體驗了過去未曾體驗的樂!」心極為喜悅,而且想要告訴別人自 己的殊勝經驗。的確,關於這為輕安等所資助的喜與樂之轉起,〔《法句經》〕說: §43. 入空閑處、心寂靜、 正觀法的比丘,擁有過人的喜。 觸知諸蘊之生滅時, 他獲得喜、悅,了知不死。 (《法句經》,三七三、三七四偈) §44. 又,此人具有不鬆、不緊,已善策勵且平等轉起的「精進」。在以往,此人有時候 會被惛沉、懶惰所征服,不能夠無間地觀察變得明顯的所緣,且沒有明晰的智;有時候則 過度精勤,此時,即被掉舉所征服,也變成那樣〔不能夠無間地觀察變得明顯的所緣,且 沒有明晰的智〕。然而,現在,此人透過不鬆、不緊,已善策勵且平等轉起的精進,超越 了那些過失,能夠無間地觀察任何顯現的所緣[59],且擁有極明晰的智。 §45. 此人也生起有力的、對一切諸行保持中立的「觀捨」。由於觀捨的威力,他對於諸 行無常等的簡別,也保持中庸,能夠無間地觀察生起的名、色。那時,此人的觀照無須特 別努力,好像是自動觀察似的。強力的「轉向捨」也會生起,由於「轉向捨」的威力,此 人的心像是迅速地躍入所轉向的所緣一樣。1 ------------------------------------------------------------------------------- 1 「捨」共有十種,見Vism 160-162。 ------------------------------------------------------------------------------- §46. 微細、具寧靜行相的「欲求」也會生起,想要享有為上述光明等所巧飾的毗婆舍那 。他未能瞭解此欲求是種「煩惱」,反而認為它是「對修行的好樂」。正因為如此,禪修 者那時才會去讚歎此欲求〔說〕:「現在我非常喜愛禪修。」 §47. 他如是體驗喜、樂及光明,享受著極明淨、能夠迅速且無憂惱地觀察的「觀照」, 他以為:「我肯定已證得道、果!我已完成修行的工作!」這是將非道誤認為道的邪執, 亦名為「染」。 §48. 即使未把光明等法誤認作是「道、果」,然而對它們生起味著,這〔味著〕也是觀 染。摻雜此染、被此染所染污的觀察智,即使迅速地轉起,也僅名為「稚弱生滅智」。正 因為如此,此人那時尚不能夠清楚地了知名色之生、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15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