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人類手冊/佛使比丘 第一章 佛教的精神特色 佛教是為了明了「什麼是什麼」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程序。 明了後便能如實地修行,直到不再為任何事件痛苦。 各位法律系的同學: 今天,我接受委託來負責這次的訓練課程,主題相信大家都已知道,即是「佛教 的原則,修習方法和道德」。我們可以把這主題再區分為佛教與道德兩方面來談 ,這是每個國家和每個人所需要學習的知識,在實行國家的職責時,這方面的知 識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必要的。首先,我要把這兩個主題明確地分析清楚,故 將今天的講題定為「佛教是什麼?」第一個前提是為了更清楚地了解佛教。然而 在一開始時要把「宗教」和「道德」先做個比較,使大家能有一個明確的見解而 不致於混淆不清。 一聽到「宗教」這名詞時,各位可能會有這麼一個感覺,甚至認為「宗教」比「 道德」的含義更廣闊和深奧。道德為獲得世間利益、快樂及幸福的最基本條件。 至於宗教,則是高層次的修持方法。雖然每一個宗教都有其不同的中心思想,但 是對道德看法卻是一致的,也就是道德在教導人們去惡行善。譬如持戒、真誠、 有感恩心、不傷害自己與別人等都是必須遵守的道德原則。雖然能完全持守良好 的戒律,但是人類依舊不能擺脫苦,即是從生、老、病、死所生起的苦;或者被 煩惱侵蝕的苦,尤其是貪心、嗔心、痴心。道德沒有能力完全拔除貪、嗔、痴, 也不能拔除從生、老、病、死等所生起的苦。而宗教的範圍及責任則更加廣闊, 尤其是我們的佛教,才是直接、正確與不間斷地去除煩惱,並熄滅一切生、老、 病、死苦。由此可見宗教比道德的範疇更加廣泛,但其根本不同點就在於究竟與 否,特別是佛教的範圍比普通道德更加浩瀚。在明了宗教和道德的區別之後,我 們將更有興趣深入地探討佛教。 「佛教是什麼?」當這個疑問升起時,我想可以將它的意思概括地解釋給各位聽 :「佛教是為了明了『什麼是什麼』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程序。」就是這麼簡單。 在這兒受訓的同學可能認為:若是這樣的話,我豈不是一個連「什麼是什麼」都 不明白的人了嗎?當這個疑問升起時,我可以肯定地告訴各位:事實正是如此。 如果有人能正確地、究竟地、深入地明了「什麼是什麼」時,這個人可說已完全 明了佛教了。但願這個主題「佛教是為了明了『什麼是什麼』的理論知識和實踐 程序。」能更突顯出佛教的內涵,使人們更容易理解。定出這個主題,也是為了 讓你們能更快、更簡易地去肯定佛教,而不是在玩弄語言文字,浪費時間。事實 上,確立這主題是正確的,是依據佛陀或佛教的宗旨而製定的。 「什麼是什麼」的含義非常深奧,現在請各位想想看:我們是否已經懂得世間的 一切,知道「什麼是什麼」了嗎?儘管你已知道「我是什麼?」「生命是什麼? 」「工作是什麼?」「責任或職業是什麼?」以及「金錢、財產、米糧、名譽、 地位,甚至其他一切究竟是什麼?」如果有人有勇氣堅持地說他自己已完全明白 這些東西是什麼,也請好好地再仔細思考、觀察或者繼續聽下去。對我們所要解 釋「什麼是什麼」的真正含義究竟何種見解才是最正確的。如果用佛法的語言來 說,有誰明了法,也即是已明了萬物的實質-所謂「什麼是什麼」。若有人能明 了萬物的實質是什麼,那麼他必定是位了解佛教的人,因為能徹底明了「什麼是 什麼」也就等於徹底明了佛教。我們正確了解「什麼是什麼」之後,就不會誤解 佛教,而且會用正確的方法來處理人生,不再存有懷疑;若能堅定地實行所明了 的「什麼是什麼」,則「苦」必定不會再生起。現在由於我們還不能依據真理正 確地去明白「什麼是什麼」,因此,帶著或多或少的錯誤對待萬物,苦也就隨之 而生。比如:不了解生命是什麼?責任是什麼?工作是什麼?那我們必然會依據 無知的、錯誤的方式去執行,苦也就應運而生。明了萬物是什麼之後,我們便能 以更正確的方法對待生命,使生命更臻完善。 佛教的修持原則也可稱之為實踐的佛教,必然是為了要明了萬物的真相,如果能 修習到清楚明了萬物是什麼,就不必再修行下去了。希望各位能好好地用心聽, 再一次更清楚地明白:我們的修行,只是為了能明白萬物的真相而已。如果懂得 這點,也就是已看清一切,心中了了分明,無須再修持了。不論是修戒、定、慧 ,或其他各種修心方法,最終的目的,全都是為了明了萬物是什麼。一旦明了萬 物是什麼,即是證得任何一品果位或最終之果位,因為這種智慧能熄滅煩惱並且 知道熄滅煩惱後所證得的果位。 真正明了萬物是什麼之後,自然而然就產生厭倦、離欲、解脫(NIBBIDA,VIRAGA ,VIMUTTI)的心境,已不必再勤修下去了。我們之所以有責任精進地修習,是因 為還不能明了「什麼是什麼」罷了!尤其是還不能明白萬物都是無常、苦、無我 ,這些依據著佛教的原理來說明。然而當修心直到絕對而又正確地洞悉萬物都是 無常、苦、無我的時候,自然是最終的修行和智慧了。因為這些智慧已足以毀滅 煩惱,我們就不必再精進不懈地應用智慧去熄滅煩惱。我們只要精進即可使正確 而又能徹底明了「什麼是什麼」的智慧生起!總而言之,那隻是知曉萬物是無常 、苦、無我的智慧而已。因此,當我們不知道我們所喜愛的生命或萬物都是無常 、苦、無我,就會沈迷、攀緣、執著這些東西。這不是用世俗的方法去明白,而 是用宗教方法去明了,尤其是依照佛法去修習直到明了萬物都是無常、苦、無我 。如此,就能明了沒有什麼是真正值得我們去攀緣的,我們將會從萬物中解脫出 來,而能正確地去實踐明了一切現象的真相,這智慧是超越自己所知以及一切世 間的知識。 我堅持地定下這個主題─明了「什麼是什麼」已足夠讓各位學者應用在自己的行 持上來探究及實踐智慧。如果問一般人所謂的「宗教是什麼」,肯定會有很多答 案出現,直到令你們聽後感到含糊、雜亂。通常當有人問起:「宗教是什麼?」 多數宗教徒都喜歡如此答覆和宣說。宗教就是神指派下來神奇的東西。至於佛教 ,就不會這樣宣說,這「什麼是什麼」的智慧,不管是從那裡來的,只要是正確 的智慧,真正的明了「什麼是什麼」就可立刻成為佛教的教理。若只是這樣向人 解說:「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誨」,將不會帶來多大的益處。因為,我們還沒有領 受過比明白這句話更有益的解說。如果反過來問:為什麼不以巴利文三藏經典的 印證來答覆,這樣不是更能明顯地指出佛教是什麼嗎?我想說:「什麼是什麼」 這句話便已包含所有巴利文藏經的大綱了。事實上所有巴利文的巴利文藏經及佛 陀教誨的原理,都只是在指導我們明了「什麼是什麼」罷了! 佛教的核心--四聖諦 如果把我們聽過的任何一種理論來引證也可以,譬如四聖諦原理。第一聖諦說到 每一個生命都常常在苦中;第二聖諦說到苦的來源,即是對貪愛慾望的想要、想 是、想有及想不要、想不是、想不有;第三聖諦說到假如熄滅了貪愛慾望,苦自 然也消失了,因為苦是從貪愛慾望生起的;第四聖諦說到滅苦的方法。四聖諦為 佛法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也應拿它來和我所堅持的「佛教是為了明了『什麼 是什麼』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程序」來比較,看看兩者如何融為一體。 第一聖諦說明萬物或諸行都是苦,即是「萬物是什麼」或「什麼是什麼」。所謂 諸行是苦即是「萬物是苦的所在處」,但是眾生不明了,無法看清萬物都是苦。 因此,就會對任何事物貪愛,想要將它佔為己有。當了解它的真相是苦之後,自 然地就不值得去攀緣事物,而從貪愛中解脫出來。因為不能正確地明了「什麼是 什麼」的真相,所以才貪愛著,這就離開了萬物的真理而走上錯誤的途徑。雖然 第二聖諦說明「貪愛就是苦的根源」,然而眾生卻還不知曉,不能清楚地明了它 正是「苦的根源」。因此,就牽繫著我們去貪愛這個,貪愛那個,以及產生種種 慾望。正因如此,才不能看出苦是因貪愛萬物而產生的,追根究底就是因為不了 解貪愛到底是什麼。在此再次強調:只須明了「什麼是什麼」罷了!第三聖諦說 到涅槃(NIBBAN)或不苦(NIROT)。即是在熄滅貪愛的當下,稱為不苦或涅槃, 是更多人所不能了解的。儘管人們任何時刻都可進入這境界,特別是當滅去愛欲 之時,就進入涅槃。但人們因為不了解「什麼是什麼」,所以未曾想過要讓愛欲 熄滅,即是不期望涅槃,因為沒有智慧去認識「涅槃是什麼」。最後一個主題是 第四聖諦,稱為聖者之道,或是熄滅愛欲的方法。沒有人知道這種方法-奉行八 正道,便是要讓自己走在滅苦的道路中,在此只是重申明了「什麼是什麼」的重 要。由於不了解什麼是自己的「依靠處」,不知道什麼才是應該努力去尋找的, 才導致沒有人去注意佛教的八正道。其實遍一切法界,所有人類的學問中,八正 道已被公認為最高尚、最殊勝的法則,其他的知識、學問都比不上八正道那道究 竟、圓滿,正因為人們還不明了「什麼是什麼」的重要,以致未對八正道加以注 意,這是多麼的危險啊!因為它是通向解脫的必經之道,若想要絕對地滅苦,而 又不修習八正道,是件不可能的事啊! 從這一切,我們將可以明確地發現四聖諦是無上的智慧,清楚而又正確地闡明「 什麼是什麼」。雖有人告誡我們別去玩弄萬物,否則一玩弄即苦,但人們尚不知 醒悟,還照舊地玩弄它,不知自拔。因此苦就不斷的增加,直到充斥於整個生命 中。這些都是愚癡的人啊!都是不明了「什麼是什麼」真理的無明者,故不能看 清楚事物的真相。也就是說,無明的人才會不明了「什麼是什麼」,往往用錯誤 的方法對待各種事物。偶而他們會正確地對待事物,但這種所謂的正確,也只是 依照著那些有無明煩惱的人之愛憎而定,若能合乎於自己的習氣,那就是他所認 為的正確。因此,苦惱仍舊充斥於我們的生命中,一點也沒有減少。雖然世上的 俗人認為他們這樣做是正確的,那也只是世間的學問;但假如以佛法的角度來看 ,這仍然不究竟,也即是說:不能正確地明了「什麼是什麼」,不能正確地對待 萬物,就還是什麼都不懂。相信各位都曾經聽過四聖諦法,假如我們真正地觀察 四聖諦,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所謂的佛教只是「為了明了『什麼是什麼』的理論知 識和實踐程序」。 「諸法因緣生,如來說是因;諸法因緣滅,是大沙門說」 現在讓我嘗試來講解一小段經典給大家聽,這只是一般普通的佛法;相信各位也 曾經聽說過,但卻是本題的另一要點,而且也被公認為佛教的中心思想。阿說示 比丘這段巴利經文可讓我們思考,舍利弗問阿說示比丘:「可否用最精簡的話來 解說佛教的精華?」阿說示比丘說:「諸法因緣生,如來說是因,諸法因緣滅, 是大沙門說」。說明法的緣起及法的緣滅,就是現象的生滅,一切事物從因而生 ,世尊宣說:「一切事物均有其『起因』,要熄滅一切事物便得熄滅起因」。每 個國家的佛教徒,都同意這即是佛教的要旨。佛陀入滅後,阿育王因為對佛法堅 信不疑,將這段經文刻在石碑上,雖然只是短短的偈語,卻是強有力而又神聖的 座右銘。 按照這法則推論,佛教的心要說明了「萬物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消失而滅」。 也只是讓我們知道「什麼是什麼」。同時在指示我們:不要認為我所看到的所有 現像都有一個永恆的「自我」。其實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只有在因緣和合的條件 下才生起,並不斷地增長,主因的消失即是現象的消失。這個主因,可解說為能 造作或組合的力量,也可以稱它為助緣,但它又可成為另一個果的主因。因此眼 前的現像或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的成果,它是沒有自我、不自在的, 只是在不間斷、無止境的流轉中的其中一種現象。所以,佛教是告訴我們,一切 事物都是沒有自我的,它必須要隨因緣的力量而改變,所以是不自在的。因此, 它本身俱備了苦。若不要有苦,就得停止或熄滅苦因,當不再有因緣的組合,苦 就滅了。這個是主題較深入向各位講解「什麼是什麼」,只有智慧的人才懂得, 對我們這些只有一般知識水準的人來說,的確難以理解。這些因緣法,正是佛教 的精神要點。以上一切解說,都是在告訴我們:萬物是虛幻、假有的,它只是因 緣和合而成的,我們不應該執迷,直到讓心從喜歡或討厭中解脫出來,就再好不 過了。當心識真正能從喜歡或討厭中解脫出來,這就是脫離了因力(主因的力量 ),也就是熄滅了主因。如此,就不再為喜歡或討厭而苦了。從這個主題可以看 到佛教的中心法則,說明「什麼是什麼」,普通人是不曾聽過這種不僅正確,而 且直接深入探討的話題。 另一方面,我想要引導各位細心觀察,更加理解佛陀出家的目的,世尊從充滿欲 樂享受的皇宮中離開,毅然出家,他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佛經明顯地指出:請各 位仔細聽著,佛陀是為了尋找「真理是什麼」而出家。「什麼是什麼」就是無上 真理。尤其是「苦是什麼」?「苦因是什麼」?「不苦是什麼」?「進入不苦的 方法是什麼」?這就是佛陀出家的動機、志願與原因。太子出家就是要來追尋無 上的「真理是什麼」,最後終於圓滿、究竟地明了什麼是什麼」。也就是無上的 智慧,即是佛教的本質。 「什麼是什麼」--萬物皆是無常、苦、無我 現在,假使我們依照一般人所聽過的,尤其是那些老年人的口頭禪─「三法印」 來說,就是無常、苦、無我,這又是另一種佛教的主要宗旨。這些是我們必要知 道的,若仍不知其所以然的話,就可說是不明了佛教。「無常、苦、無我」所要 顯示出來讓人們明白的就是:由因緣和合而成的萬物皆無常,皆是苦;因緣和合 或沒有因緣和合,皆是無我,這就是佛教原則。對「什麼是什麼」這個問題,最 圓滿、最貼切的答覆是無常、苦、無我,再也沒有其他的解說方式能這麼深入圓 滿地來解說「什麼是什麼」。 所謂「無常」,即是萬物時時刻刻都在轉變中,甚至連一剎那都在改變,沒有什 麼是屬於萬物本身的。萬物皆是「苦」,亦即萬物本身已具足了難以忍受的苦的 狀態,當我們看出苦的性質,就會感覺到令人厭惡,難以忍受。至於所謂萬物皆 「無我」,這是提示我們:萬物沒有任何值得我們去執著為「我」或「我的」, 也沒有辦法可以執著是「我」和「我的」。假如我們去執著,一定會演變成苦。 這也是告訴我們萬物比火更為可怕,更為危險。當烈火熊熊燃燒時,我們能清楚 地看見它而不靠近它。但愚癡的我們卻看不清萬物就是火,所以我們才用一顆很 自然、很情願的心去擁抱、執著這火堆,就存有苦了。在這裡,我以「三法印」 的角度來告訴各位「什麼是什麼」,並且明確指出:「佛教即是明了『什麼是什 麼』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程序」。 當我們明了「什麼是什麼」,就不再有疑問,而能正確的對待萬物。反之,當我 們不明了「什麼是什麼」,卻想正確對待萬物,那是不可能的。因此想要正確實 行戒、定、慧,而又不要求獲得萬物是什麼的智慧,那不但是不可能的事,而且 是愚癡的想法。因此我們必須從修行中明了「什麼是什麼」,才可看出它們有什 麼好處和價值。 我們領悟到這個原理,就必須要知道萬物是什麼和要怎樣去處理,才好真正符合 萬物的普通性和自然法則。對於這個問題,巴利文經典中的一個主題-- OVADAPATIMOK的法則,就是一個很好的答案。所謂OVADAPATIMOK譯為一切教誨都 是以它為前導,並由它而延伸出來。 OVADAPATIMOK有三個要點,即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是遵守 萬物真理的重要法則。當我們明了萬物不是永恆的、是苦的,執取不到也不能迷 戀的,這時,我們就必須很小心謹慎地以正確的態度去接觸萬物。遠離一切惡行 ,即是捨棄貪愛,但由於習氣的趨使而想要造惡,就做出種種不對的事情來,這 正是因為不明了「什麼是什麼」的緣故。我們不應該有違反道德或破壞風俗習慣 而去造惡這是不值得的。另一方面,我們應該遵守智者們所認定的善事而去行善 。以上這兩項,相信各位將不會有疑問,必定知道它是善法,但這只是道德層次 或普通的修行層次,而且是每個人所必須奉行的。只有這樣,才能有安穩、有秩 序的社會生活。這也是做人應盡的責任,世間上大多數的人都是從這裡得到世俗 的和樂。至於第三項自淨其意,淨化內心,遠離一切的憂悲,苦惱,我們可以直 接說?那就是佛教的精華,或者直稱為佛教。 當我們的心淨化,無垢染或沒有憂悲苦惱時,即能將心從萬物中解放出來。假如 我們的心還不能脫離萬物的控制,仍時時刻刻被外境的變幻左右,卻還妄想著要 擁有一顆清淨的心,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唯有心中時常保持醒覺並且對世間的一 切明了「什麼是什麼」,那時心才能真正的從萬物中解脫出來。當一個人不明了 「什麼是什麼」時,他必定會沉迷、愛恨著任何事物,不可避免的,心又怎麼能 自由呢?愛與嗔,喜歡和討厭、滿意與不滿意,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自然感受。巴 利文稱這兩類感受為APICANA和DOMANA 。無論在什麼時候,當人們接觸任何事物 將會隨著一般世俗人的心識狀態去執著,因而產生的APICANA和DOMANA的感受。 APICANA譯為滿意、喜歡:DOMANA譯為不滿意、不喜歡。更深入一層的解說,這些 事物不曾使我們有礙手礙腳的感覺,它只是搗亂我們的視線。只要那一剎那在心 中生起一絲的不快,就稱為DOMANA。也就是說:我們的心成為情緒的奴隸,不能 自主,這是一般普通人的心理狀態。當我們在這世間上有著數不盡的情緒時,也 將成為數不盡的情緒之奴隸。 總而言之,不了解情緒或一切事物是什麼,就是不明了「什麼是什麼」,因而生 起喜歡或討厭的感受和滿意或不滿意的感受。APPICANA的心態是不論任何事物, 都想將它佔為己有;至於DOMANA卻是一種排斥的心理。請不要將這兩種感覺只局 限於愛欲,它所包含的意義更廣闊、更為深遠;雖然不關係到愛欲,沒有愛欲的 存在,卻仍然使我們生起一種精神上滿足而且想要佔為己有的感覺,那也就是滿 意了。反之,如果生起想要拒絕或者出現要將它毀滅掉的心態時,那就是不滿意 了。假如我們還存有這兩種感覺,就不能自由自在,換句話說即是我們尚未能正 確明了「什麼是什麼」,心仍有執著,仍會不斷沈迷於愛恨中,心還不能脫離萬 物的控制,所以還是不能清淨。因此佛法較深層的原則是否定(拒絕)凡夫們所 執著的愛恨貪嗔。然而愚癡的人們卻一直迷失在愛恨中,深陷於善惡而不能自拔 。最後,佛法甚至教導我們連善、惡一併拒絕,不再執著一切善惡,心才能真正 的清淨、自在,不再為萬物所蒙蔽。 在此我再重覆這三個主題:(一)諸惡莫作,(二)眾善奉行,(三)自淨其意,即是 使心不再受到支配,才是究竟自由自在及清淨的。主要是在清楚地讓我們了解世 間萬物,若我們不想成為情緒的奴隸,就不應該對事物攀緣、執著。這些教誨是 在解說「什麼是什麼」,使眾生明了「什麼是什麼」才是最究意的,相信沒有其 他學說能做出更好、更恰當的解釋。雖然其他人或團體,持有各自的理論,但他 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即是喜「善」厭「惡」,並執著於善而直到沈迷、攀緣著善 事,既是他已達到最高善良的境界,有如天帝般,也不過局限於此罷了。佛教卻 是早已超越了這一切,它已不願對任何事物攀緣了。在此請大家稍微思考一下: 攀緣善法,在佛法這不過是中級的修行,並不是最圓滿、最究竟的修行方法。首 先,我們應將惡斷除,然後才按步就班地奉善法,最後使心真正從善惡中超越出 來,自由自在,才是佛教的最終目的。 攀緣善業功德,不是究竟脫離一切的苦,也不是究竟的知識,還不是真正明了「 什麼是什麼」。因此,我必須做一個扼要的解釋,希望各位回去親自思考。壞人 有壞人的苦;好人有好人的苦;甚至最高級的天神─梵天神,也有梵天神的苦。 想要沒有苦就得超越出世間的善業,即是出世境界-聖界了,或著假設為聖人的 世界。但請各位別把聖人與與善業混為一談,甚至把聖人視為這種人或那種人, 我覺得這是非常愚癡的,因為這些善業只限於世間的範圍內是我們的習氣和世間 假有的事物而已,大家都知道聖人早已超越世界,怎可把聖人與世間法混為一談 呢? 善惡好壞都是世間的假有,若心能脫離假有,超越善惡,那即是「不喜善」或「 不厭惡」的心境,這才像聖人的出世或沒有苦的境界。這是三個層次的修行,即 是淨化心識,已沒有種種的憂悲苦惱,這些都是正確明了「什麼是什麼」的結果 ,也是最圓滿和最正確的佛教原理。精進依著它而奉行,總有一天,我們會有能 力明了萬物的特性,並知道它不值得我們去攀緣,就能不應執著,應該將自我從 萬物中拔除,心超越萬物,自由自在。沒有苦惱,即是圓滿智慧的心,能真正的 明了「什麼是什麼」,使心確實沒有苦,便可成為阿羅漢,如果還未圓滿,則為 初果聖人。但是每一個階段的聖者,都是了悟「什麼是什麼」的智者,能看清萬 物的無常、苦、無我。 肯定且徹底明了「什麼是什麼」之後,才制定OVADAPATIMOK這個修行原理,並規 定這樣的行持─止惡行善,讓心超越一切的憂悲苦惱,不再受任何事物的糾纏, 也不受任何情緒所擺佈,不再成為它的奴隸。 注意觀照自己的苦,來學習實踐佛教的本質 在接近尾聲之際,所要講的要點是:「宗教」這個名詞的定義到底是什麼?請各 位好好的觀察思考。「佛」譯為「智者」,佛陀的宗教肯定地被譯為智者的宗教 。佛陀的四眾團體被譯為智者的團體,佛教徒也被譯為追隨佛陀的行者,或稱他 們為歸依智者宗教的行者。「佛」這個名詞譯為覺悟的人,佛陀覺悟些什麼呢? 其實佛陀最終所覺悟的,即是真正知曉萬物的真理罷了,所以我才這麼解釋:佛 教就是一種能使人明了「什麼是什麼」的宗教,讓人們明白真理的宗教,我們必 須自修直到能完全明了之後,再也不用擔心,甚至害怕各種各樣的慾望煩惱,它 們將完全被智慧所摧毀。當顛倒妄想的無明生起時,立刻就被智慧所觀照而消失 得無影無蹤。所以說各式各樣的行持無非是要增長智慧,明了「什麼是什麼」罷 了!各位必須應用這種修持方式來引導這心,使它堅固且確定地沿著佛教的道路 前進,這必須以明了「什麼是什麼」做為基礎,也就是真正徹底明了「什麼是什 麼」的「知識」;這裡所指的「知識」並不是一般世間的「知識」,也不是那一 知半解錯誤的「知識」-使自己迷失在不好的卻誤以為是好的,或迷失於會生起 苦,卻誤以為不會生起苦的事物中。這兩句話只不過是一個例子,希望各位能盡 力在「苦」這一方面觀照,盡量使己能逐漸明了「苦」的真相,如此才是正確符 合佛教的本質。 能以這種方法盡力去觀照,雖是文盲如樵夫者也能真正地逐步進入佛教。若每天 只顧埋首於經藏中,但卻不在「苦」這方面下功夫觀察,雖佛學程度不淺,卻還 不可能真正進入佛教。為什麼像我們這一群,偶爾也會有明覺的心念,但卻沒有 能力去觀察出「什麼是什麼」的真理?每當接觸任何一種事物之後,就必須去學 習它,直到徹底明了、確定那些事物到底是什麼?所生起的「苦」正停留在內心 煎熬著我們,使我們熱惱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它是怎樣的?是從那裡來的?假如 每一個人都提起覺念注意觀照自己心中的「苦」帶來的苦受,在這種情形下學習 ,才是最好和最直接的進入佛教的方法,那些只拿著經典來學習的人,是不能和 他相比的。只是沈迷在經典中讀死書的方法,以為這樣就是學習佛教的方法,僅 僅記憶語言文字是無法明了「什麼是什麼」的。雖然在經藏中充滿著「法」的解 釋,這個東西是怎樣的,那個東西又是如何的,聽了之後也不過像鸚鵡學話一般 ,只是記住罷了,但卻無法進入萬事萬物的真相,只有在觀照著身心的真理中, 才能進入「苦、煩惱、大自然及所接觸之事物」的真相,才是真正的明了佛教的 本質。 那些不曾聽過或看過三藏經典的人,卻曾微細地去審察、觀照每一次所生起的「 苦」和正在燃燒著內心的「苦」,比起那些打開書研讀三藏經典,但只是將它記 住和明白的人,更能直接正確而又清楚地學習著經典。我們試著想想現在是否已 經很熟悉地認識自己了呢?是否可能類似那些每天都在觸摸著經藏的人,但是卻 不知道存留於三藏經典裡的寶藏-那不朽的佛法。「什麼是什麼」這主題告訴我 們擁有我們這個自己,利用自己來修持,我們所做的都是和自己有關係,但是我 們還是不能認識、了解自己,根本沒有能力完全解決自己所有的問題。我們依然 有著苦,有著各種貪愛、慾望的「苦因」,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不斷增加和累積 ,這正是因為不認識自己罷了。我們還不認識那正在形成的自己,那主宰著生命 的自己,或者被稱為「自己」的「我們」。 確定並明了三藏經典,或去了解隱藏在三藏經典裡面的奧秘,比起了解其他事物 更複雜。因此,我們務必要回過頭來以實際的學習來認識佛教的本質,也就是從 名色的和合去學習認識生命中的身心,它有著「感受」和「思考」,正處於慾望 中,有意地隨著慾望而行事,甚至動手去做某一件事情,其果報是在滋養那有意 的「造作」,使其增長茁壯,無止境地延續下去,不可避免的,我們必定在苦海 中流轉不息,其主要的原因是不明了「什麼是什麼」罷了! 我要總結今天所講解的題目,「佛教的原則是為了明了『什麼是什麼」的理論知 識和實踐程序」當我們正確而又真正的明了「什麼是什麼」之後,不必別人來教 導,也能正確地去實行每一件事,習氣煩惱會自然消失。只要一開始我們就能明 了「什麼是什麼」,就能正確地去實行,那時,我們就立刻成為佛陀或證果的聖 者。同時,無論我們做任何事物,都是那麼圓滿無缺,能最正確又直接的明了「 什麼是什麼」後,我們就獲得生命中最崇高的寶物-悟道、證果、涅槃的境界。 http://www.mybuddhist.net/cms/putiwenku/wenji/foshibiqiu/ renleishouce/2007-11-29/1393.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8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