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問:您經常提到慈悲和功德,但對眾生而言,不可能達到佛教所主張的終極的慈悲境 界。例如梁武帝問菩提達摩,他造了那麼多佛寺,有多少功德?菩提達摩回答:「沒有功 德。」因為皇帝做善事時心有執著。但是,除非開悟,否則不可能心無執著地行動、表現 慈悲。這樣的情況實在令人氣餒。如果菩提達摩所言屬實,那就意謂著其實沒有功德這回 事。果真如此,回向功德又有何意議? 師:在梁武帝和菩提達摩的故事中,必須瞭解菩提達摩的用意在於破除梁武帝的執著 。此事不宜就字面上來解釋,說梁武帝的行為完全沒有功德。其實菩提達磨試著指出,梁 武帝執著於功德的觀念。如果做事時心懷功德,自我中心就會愈來愈強,因此禪師經常會 見機說教。 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佛法。一個是從眾生的角度,從現象的角度,也就是所謂因 地的角度來看。不論說了或做了什麼,就造了業,有業就會產生果報。因此,做好事、累 積功德,自然會產生好的結果,這就是因果法則。對眾生而言,因果是在世間或現象界的 領域。在世間的因果是有漏的,也就是說,是自我執著的一部分,而且受到自我執著的影 響。這些因果包括了善業、惡業及功德。   另一個是從開悟者的角度來看,這些因果超越了世間或現象界,是無漏的(沒有執著) ,同樣的,結果也是無漏的。這些現象就是菩提、涅槃、成佛。這些澈悟者是從果地回頭 看因。   從第一個角度看事情的人,是處於輪迴中的眾生。如果他們認為言行舉止沒有後果, 惡行沒有惡果,善行、功德沒有善果,就是觀念不正確。這些人很可能不會修行佛法,因 為他們覺得毫無所得。更糟的是,他們可能說出、做出相信報應的人所不會說、不會做的 事。   然而,澈悟的人觀察、瞭解到其實根本無功德可言,功德只是因為自我而存在。開悟 的人已經體證到空性,他們的功德已經轉化為智慧。開悟的人也會說沒有所謂智慧或成就 。開悟不是由於智慧與功德,因為智慧與功德這些觀念涉及自我。因此,從開悟的立場來 看,菩提達磨「沒有功德」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我們不可把開悟的境界和未開悟的境界混為一談。如果開悟的人依然宣稱功德存在, 那麼他們就沒有完全開悟。如果未開悟的人宣稱沒有功德這回事,則是出於無知。有這種 信念的人不會去修行,而不修行就永遠沒有機會真正了悟。因此,有必要瞭解因地(未開 悟的境界)和果地(已開悟的境界)是有區別的。   我們可以從兩個境界來解釋梁武帝和菩提達摩的故事。從因地而言,梁武帝的確累積 了功德,因為他做了好事。但菩提達摩是從果地的觀點來回答,為的是要警惕皇帝,幫他 擺脫執著,看穿現象的空性。他嘗試讓梁武帝瞭解,在任何情況下,行動本身、行動者、 行動的結果,三者都是空的。不幸的是,菩提達摩的方法在梁武帝身上無效。   我們不該因為梁武帝的觀點而輕視他。他是虔誠的佛教徒,忠心護持僧眾,他的生平 、行為都可作為典範,值得大家稱讚,但他對禪宗直截了當的方法卻不受用。歷史上,菩 提達摩和梁武帝之間的對話很可能從來沒有發生,它之所以著名是因為與佛陀的教誨有關 。   多少世紀以來,這個故事產生了很多混淆。為了幫助人更瞭解佛法,於是說了另一個 故事來澄清一些事。這個故事涉及生於菩提達摩後數百年的百丈禪師(公元七二0至八一四 年)。有一次百丈禪師開示之後,會眾中有位老者對他說:「其實我不是人,而是狐狸精 。許多世以前我是個和尚,有弟子問我,開悟的人會不會受制於因果?我告訴他,開悟的 人不墮因果,一言之差使我五百世來都轉世為狐狸。現在請您就此開示。」百丈禪師回答 :「開悟的人不昧因果。」老人聞言,當下開悟,高興地向百丈禪師頂禮,並說:「明天 到後山,就會發現一隻死狐狸,請為它舉行僧人的葬禮。」第二天,百丈禪師前往後山, 在洞裡發現一隻狐狸的屍體,就依照儀式火化。   這個故事很可能也是則傳奇,但有很好的作用。許多人誤解了菩提達摩和梁武帝的故 事,因而受苦或導致他人受苦,所以有人創造出百丈禪師和野狐的故事。   禪宗不談過程或進度,也不採取因地的角度,而只從結果或果地的角度來談,因此總 是採用負面的方式,而不是肯定的方式;也就是說,禪宗的目的在於打破各式各樣的執著 ,不要人依賴或擁抱任何事情。   臨濟禪師(卒於公元八六六或八六七年)有一次說,三世諸佛都是笨蛋,他對菩薩和阿 羅漢也有類似的說法。他的意思是說,所謂的諸佛、菩薩、阿羅漢其實並不存在。然而這 是從開悟者的角度而言。對於眾生而言,其實是有諸佛、菩薩、阿羅漢的。如果人們只看 到臨濟禪師表面上的意思,可能就相信佛陀不存在,佛陀所有的教訓都是垃圾,修行是沒 有目的的。如果你認為身為眾生而不去修行是件好事,應該受到責備。另一方面,如果你 認為佛法高深莫測而心生恐懼,也該受到責備。就像我所說的,禪經常是從究竟的立場來 發言,這些是澈悟者的了悟與成就,是要人景仰、傚法的,而不是心生畏懼。   禪的方法就像雙鋒利刃,既能幫人,也能傷人。利根或善根的人能從禪法中受益,能 利用這些方法得到成就。相反的,業障深的人可能誤解這些教誨,因而受苦。那就是為什 麼在修習佛法和修行時,必須跟隨良師,以免誤入歧途。   許多人誤解禪的方法。有一次,有人對我說:「師父,我剛讀了一些公案,它們實在 神秘莫測。有一位和尚問禪師該不該念佛?禪師回答,念佛一聲,就該漱口三天。另一個 故事說,有一位和尚問:「佛是什麼?」禪師回答:「從沒聽說過佛這回事。」和尚就問 禪師有關釋迦牟尼佛的事,禪師說:『如果當時遇到他,就一棒打死餵狗。』這彷彿是瘋 人講的癲話!」   佛教中說,詛咒佛陀是五大惡業之一,這麼說來這些禪師都該受到嚴厲的報應。但這 些故事和菩提達摩與梁武帝的故事性質相同,用意都在當頭棒喝,通常是對那些很接近開 悟的人所說的。就禪宗而言,這些說法有時稱作「轉語」,禪師使用這種方法來破除執著 。在這種情境下,禪師不是無知傲慢,而是用這種說法來幫助修行者。說這些話的禪師, 很可能說完話之後就在佛前頂禮。如果人們聽到這些禪師的話,又看到他們後來的行為, 也許認為他們表裡不一或精神錯亂。其實,這只不過是他們運用方法來協助眾生超越自我 與他人、涅盤與輪迴、佛陀與眾生之間的分別。他們嘗試粉碎人們依賴的相對觀念。   許多年前,有一次在台灣舉行禪七,有人問我他能不能不用數息的方法,而改用念佛 ?我問:「什麼佛?」他回答:「阿彌陀佛。」我說:「我們這裡沒有阿彌陀佛,所以你 不能念佛。」這個人回到蒲團上,左右 張 望,看到一尊阿彌陀佛的佛像,回過頭來找我 :「你剛剛怎麼可以那麼說?那邊明明就有一尊佛像。」我說:「又不是我把佛像放在那 兒的,是我師父放的。」   後來那位修行者見我向那尊佛像頂禮,又問:「你怎麼可以向阿彌陀佛頂禮?」我說 :「如果我的師父向阿彌陀佛頂禮,我怎麼敢不照做?反正你就是不能念阿彌陀佛的名號 。」但這個人很堅持,說:「師父,我真的想用這種方法,因為我覺得數息毫無功德。」 最後,我讓他念阿彌陀佛的聖號。此後,我就允許人們在禪七中使用念佛的方法。   問:讓我們從因地的角度來談——因為我們畢竟都還是在這個層次。什麼是慈悲的行 為?什麼又不是慈悲的行為?如果某人有慈善之舉,卻有其他動機——不是害人,而是自 私的目的;而另一個人做了同樣的行為,但動機卻是為了利益他人,這樣是不是不同的慈 悲?產生的功德是不是也不同?從接受他們善行的人來說,這些行為是相同的,但一個人 可能得到巨額的免稅,名字刊登在報章雜誌上,另一個人可能只是默默行善,不圖名利。 請問是否有差別?   師:如果某人作了善事,就有功德,那個人多少是慈悲的。問題是,那個人真正慈悲 到什麼程度?這要看行為後面的動機或意圖。如果一個人的行為是為了利益他人,那麼比 只為了節稅的人更慈悲。但他們都做了善行,因此都有功德。就一般法則而言,心理愈自 私,慈悲就愈少,功德也愈少。   問:但是,我們所思、所言、所行都來自自私的心理,眾生不可能完全無我地來做事 。我想我能自動做一些好事,而不思索行為的後果,但事後看起來,可能會自我勉勵一番 。這樣會改變我善行的功德嗎?   師:做了善行,心裡覺得很好,這是人之常情。只要執著於自我,就不可能沒有自我 中心。如果可以沒有自我中心地做事,那就不涉及功德,可能就是佛菩薩了。只有在有自 我的時候,才有功德可言。善行當然會造善業,得到功德,就像我先前說的,這全看你的 心態。你的行為基礎可能是貪心,也可能是愛心,而後者比前者更有功德。但在這兩種情 況中,行為和動機都來自自我。   問:執著可以分成不同的程度?還是非有即無?   師:是的,執著有不同的層次和程度。有些人對一切事情都執著,有些人極為貪心, 有些人則很執著於某些事而對其他事根本不執著,還有些人慾望很淺。這全看個人而定, 和修行的層次、心態、情況有關。如果你關心自己思想、言語、行動後面的動機,那麼最 好的方法就是修行,以便更清楚地覺察自我。   問:在佛教中,慈悲與智慧的關係如何?似乎兩者攜手並進,如一體的兩面。但它們 一定要配對出現,不能單一存在嗎?它們是同一件事嗎?   師:我們可以用兩種方式來描述智慧。一種牽涉到自己,一種牽涉到你與其他眾生的 關係。運用智慧和他人相處,就是慈悲,慈悲只存在於和他人的關係中,真正的慈悲不可 能離開智慧而存在,而究竟的慈悲只有在無我、無執的情況下才會存在。 http://big5.jiexieyin.org/show.aspx?id=2827&cid=0&page=1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2.233.134.9
iamkren:好文推! 05/06 20:08
penetrating:推 05/07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