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101. 遇到不幸的事件,正是讓我們成長的因緣,得到更多經驗的機會。──如何渡過苦日子 102. 受過大災難的人,往往最能體驗到生命的可貴,也最能夠關懷受難的人,這就是大菩薩的 慈悲心。──如何渡過苦日子 103. 世間的一切,都是暫時的擁有、虛幻的依靠。──如何渡過苦日子 104. 只要還有生命,就有無限的希望。──如何渡過苦日子 105. 不跟別人比,道心自增長。──法鼓晨音 106. 凡事只要盡力去做,就一定會走出自己的路來。──獨立做自己 107. 當我們的心改變,社會也會改變,自然環境也跟著改變。──亂不了你的心 108. 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關懷人。──亂不了你的心 109. 人的一生過程,不離成敗得失,失敗可說是一種鍛鍊。──愈挫愈勇健 110. 得志時不必興奮,失意時毋須沮喪,一切終歸無常。──愈挫愈勇健 111. 得意的時候要居安思危,失意的時候要隨遇而安。──愈挫愈勇健 112.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是非要溫柔 113. 安心就能安世界。──是非要溫柔 114. 愈慈悲,愈智慧,愈無憂。──是非要溫柔 115. 生命的起落,就像海裡浪濤,沒有起落,就會失去警覺心。平心靜氣對待生命中各個關卡 ,就算難事,也會輕而易舉。──是非要溫柔 116. 道理是拿來要求自己,不是用來苛求他人。人與人相處,講求的是「倫理」,而非「論理 」。──是非要溫柔 117. 有修養的人,對不如意的事不求看不到、聽不到、遇不到,只求自己的心不被困擾,就不 會被擊倒。──是非要溫柔 118. 心量要大,自我要小。──是非要溫柔 119. 要積極,不要執著。──是非要溫柔 120. 慈悲得公理,智慧少煩擾。──是非要溫柔 121. 如果不攻擊人而成就他人,不誹謗人而讚歎他人,不打倒人而幫助他人,這種人能使社會 安定世界祥和。──智慧100 122. 擁有的越多,越需種種的安全設施,安全設施的需要越多,即表示著沒有安全。──智慧 100 123. 凡夫以煩惱製造了苦樂無常的三界火宅,聖者以慈悲建設了廣度眾生的清涼世界。──智 慧100 124. 勇於面對多變的現實環境,觀察它、了解它、改善它,但卻沒有必要為它神魂顛倒地不能 自主。既不悲觀失望,也用不著興奮得發狂,學著做一個心胸豁達自由自在的智者。── 智慧100 125. 我們學佛修行的人,應該具備兩種態度──內方、外圓。──法鼓晨音 126. 台灣的法鼓山,正在推動「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它不僅僅是一個地名 ,或者是我們的一個道場;凡是推動和響應,法鼓山理念的人,就是在做法鼓山的工作; 凡是推廣法鼓山理念的場合,便是法鼓山的道場。──禪門 127. 作為一個佛教徒,應當效法菩薩的悲願:「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禪鑰 128. 人品重於財富、奉獻重於積蓄、智慧重於技術。──如何因應嶄新的二十一世紀 129. 在因緣不許可的情況下,不做麻木地奉獻,要以退為進,保存實力,留得青山有柴燒。─ ─忍耐不忍氣 130. 即使做了一百次給人方便的事,得不到任何回報,還是要堅持給人方便,就是所謂的「鍥 而不捨」。──如何化解仇恨 131. 想要離苦得樂,先要不造諸惡,然後坦然受報,在受報受苦的同時,也要救苦救難。── 如何化解仇恨 132. 消除怨恨的最佳方法,是多從感恩的角度來看人和事。──如何化解仇恨 133. 順逆兩種增上因緣,均當以平常心與感恩心相待。──如何化解仇恨 134. 人因有慈悲心,所以提得起;因有智慧心,所以放得下。──如何化解仇恨 135. 佛法的基本思想是知苦與離苦,知苦是生活的事實,離苦則是生活的目標。──如何化解 仇恨 136. 別人害你受苦,非但不以為忤,反而為他設想,替他謀福,這就是菩薩精神。──如何化 解仇恨 137. 任勞者必堪忍怨,任事者必遭批評。怨言之下有慈忍,批評之中藏金玉。──如何化解仇 恨 138. 以諍止諍,諍諍不已;以鬥止鬥,鬥無已時。容忍以待,爭鬥自息。──如何化解仇恨 139. 壓力通常來自對身外事物過於在意,同時也過於在意他人的評斷。──放下壓力吧 140. 以自己的人力、物力、條件和情況,調整自己的腳步。心理上沒有壓力,只是努力。── 放下壓力吧 141. 工作要趕不要急,身體要鬆不要緊。──放下壓力吧 142. 能夠放鬆身心,煩惱必然減少,壓力、負擔也才得以減輕,心智才會明朗。──放下壓力 吧 143. 如何把心放鬆?簡單地說,好事不強求,壞事不拒絕。──放下壓力吧 144. 為自己設立奮鬥目標其實是很好的,但如果沒有緩衝、迴旋的餘地,可能就是一種苦難。 ──放下壓力吧 145. 如果能有自知之明的修養,壓力就會隨著自知程度的深淺,而相對的減少,甚至沒有壓力 。──放下壓力吧 146. 我們是雙手空空地降臨人間,死時又能帶走些什麼?又有什麼東西「放不下」?──別再 執著了 147. 人如果能夠真正放下一切,也就能夠包容一切,也就能擁有一切。──別再執著了 148. 真正的放下是既不認為自己已放下,也不以為自己放不下;應該擔起的責任和義務照樣去 做,應該接受的權利如能以之造福人群,也可以接受。 ──別再執著了 149. 提得起是方法,是著力的開始;放得下是為了進步,級級上升。──別再執著了 150. 有了依賴心和執著心,便會引起貪、瞋、癡等種種的煩惱心。──別再執著了 151. 只要有所期待、寄望或依賴,就會被那些期待、寄望與依賴所綑綁,而不得解脫。──別 再執著了 152. 要來的一定是會來,要去的終究會去,唯有凡事都能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才能獲得解脫。──別再執著了 153. 如果要得智慧,那就要把自我放下,放下對自我價值判斷的執著,卻不是什麼都不要了。 ──別再執著了 154. 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成敗得失都不會引起心情的波動,那就是自在解脫的大智慧。 ──別再執著了 155. 智慧,必須是放下主觀的自我,同時要靠經驗的累積、心胸廣大、看得遠又看得准。── 別再執著了 156. 我的受益人是全部的眾生,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受益人。──自在的告別 157. 平常人會沒有安全感,怕死亡、怕疾病、怕災難,都是因為未能洞察生死現象的自然律則 。──自在的告別 158. 人一出生就決定了會死,而且任何人隨時隨地都可能會死,至於什麼時候會死?沒有人能 夠預料。你憂慮也沒有用、擔心也沒有用,只能夠在平常就做好死亡的准備。──自在的 告別 159. 死亡的降臨是不分年齡的,這就是無常。──自在的告別 160. 人生有始有終,正如自然界的一切現象,有起必有滅,有生必有死。所以從出生到死亡, 是人生的必經過程,也是宇宙的自然現象。──自在的告別 161. 以佛教的立場來看,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而是一項莊嚴的佛事。──自在的告別 162. 如果能夠接受無常的觀念,雖然死亡什麼時候來不知道,在什麼樣的情形下發生也不知道 ,但因為心理隨時都有准備,一旦面臨,就不會覺得太過突然。──自在的告別 163. 世界上任何現象的生與滅、起與伏,都是自然現象。──自在的告別 164. 不要等死,也不要怕死。怕死、求死,是不負責任,等死則是不盡責任。──自在的告別 165. 人之所以恐懼死亡,主要是因為心裡放不下──放不下他愛戀的人、放不下他看重的事。 ──自在的告別 166. 能夠活的時候當然要求生,必須要死的時候就迎接死亡吧!──自在的告別 167. 死亡不可怕,因為再怕也沒有用,仍舊非死不可。──自在的告別 168. 如果能夠對生命負責任,死時就不會抱撼而終。──自在的告別 169. 永恆圓滿的生命,必須經過無我的實踐才能逐步完成。──自在的告別 170. 佛說眾生皆有佛性,只因為受了環境的影響,失去身心的主宰,而動了壞念頭、做了壞事 情。──早原諒,早開心 171. 慈悲是要原諒別人一百次,乃至一千次,原諒別人是希望他能改過。──早原諒,早開心 172.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需要溝通,溝通不成則必須妥協,當妥協不成時,就原諒他和忍 讓他。──早原諒,早開心 173. 忍辱是心中不要有敵人。──早原諒,早開心 174. 以關懷的心、慈悲的心來原諒人,才是有智慧的做法。──早原諒,早開心 175. 我們每一個人只要願意承認與接納自己的缺點,並且加以改善,這一個改過遷善的行為, 是與佛法的智慧相同──早原諒,早開心 176. 要化敵為友,必須要有智慧才辦得到,只是一味地包容,最後就會變成「包庇」。──早 原諒,早開心 177. 承認錯誤,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早原諒,早開心 178. 體諒別人也是一種修行,少想想自己,多想想別人,這是慈悲的開始。──早原諒,早開 心 179. 如果我們凡事能為他人設想,能原諒他人行為,我們的自我中心就會淡一點,並且會少一 點難過、少一點煩惱。──早原諒,早開心 180. 修行要懺悔,而不是悔恨,要面對自己的缺點,盡量不要再犯同樣缺點,就可改善過來。 ──早原諒,早開心 181. 不要做不負責任的人,也不要做老是自責的人。──早原諒,早開心 182. 內心沒有鬼,就不會被外在的鬼驚嚇。──如何不怕鬼 183. 心內有了鬼胎,心外的鬼才會有作用,即使心外沒有鬼,你心內的鬼也會纏上你。──如 何不怕鬼 184. 一個有自信心的人,不管遇到任何情況,自己的內心都毫不受影響,因此,在任何地方都 不用怕鬼。──如何不怕鬼 185. 凡事不能違背因果,一定要發生的事,鬼神幫不了忙,預知於事無補,只有善惡勸惰的因 緣可以改變。──如何不怕鬼 186. 遇到困擾的時候,心裡不要恐懼也不要等待,當下應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如何不怕鬼 187. 盡量在有限的時間內,恰到好處地運用,而不浪費時間。──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188. 你家有事,他家有事,大家有事,我家沒事;無事可做的人,必須幫助有事尚未做完的人 。──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189. 如果處理得當,忙也可以當作消除煩惱的修行方法。──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190. 盡心盡力去完成,能做多少做多少,心理上自然不會有壓力。──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191. 心不急,念頭便會愈來愈少,頭腦愈來愈清楚,這時,雜亂的心會漸漸平靜下來。──忙 得快樂累得歡喜 192. 應該忙中有序的趕工作,不要緊張兮兮的搶時間。──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193. 平常經常保持身心放鬆,便能在遇到突發狀況時,身心還是處在平常狀態,不會恐懼、緊 張。──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194. 能奉獻,表示我已擁有。──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195. 辦教育的人,應該不要想到自己的成就,只是希望學生能有成就。如果老是想到自己的成 就,學生將不容易有成就。──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196. 真正會運用時間的人,隨時、隨地、隨緣、隨境,都是努力學習、奉獻他人的著力點。─ ─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197. 每一個人都盡責任,為社會付出。看來是幫助別人,其實是幫助了自己。──忙得快樂累 得歡喜 198. 只要是以智慧的抉擇所認定的事業,就當努力不懈,乃至不惜奉獻全部生命,則任何困難 都阻礙不了你的成功。──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199. 日日是好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200. 「想要」是貪得無厭的追求,不但使自己非常疲累,非常煩惱,非常痛苦,也會對別人造 成困擾。──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願諸佛弟子乃至所有眾生新的一年平安 學佛日日精進 早日離苦得樂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11.226.167
coconuttree:謝謝分享 01/22 14:02
smallkelp:隨喜讚嘆~! 01/22 17:31
Samus:推 01/22 19:37
Lunakaoru:隨喜 01/22 20:11
iamkren:頂禮聖嚴法師 01/22 20:40
yonny:推推推~ 01/31 22:51
quli:真是受用無窮 02/02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