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索達吉堪布 講 佛教科學的奧秘 本世紀以來,科學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各個研究領域的廣度、深度都有了前所未有 的拓展,許多課題都已慢慢接近或已等同於佛法的理論,而且今後與佛法相契合的科學發 現也必將日益增多。但另一方面,佛法中又有相當一部分內容科學永遠無法涉及。英國的 鮑羅登博士也說:「佛教為今日人類之救星!現今研究佛教學者漸多,只因佛教高出一切 宗教。雖科學、哲學有長足進步,然其發明之最如理處也要和佛法相通,況佛法有其最深 奧、廣大處,最真實適用處,決非現世一切學術宗教所可企及。」而那些科學無法涉及的 方面有:紛繁複雜的因果關係,甚深的空性,遠離言思的勝觀,以及牽涉到心性奧秘的五 道十地等等。 正如上所說,佛法與科學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兩者追求的目標都是要揭示這個世界 的本質真理,而各自使用的方法不同,故兩者所得到的成果也不同。佛法已徹底明瞭地描 述了這個世界的本質面目,在二千五百多年前,至尊佛陀就已經徹悟宇宙的終極真理,達 到無上的智慧,照見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時間和一切空間的所有事物的本質實相,即明 瞭一切時空維數中萬事萬物的本相,即在深廣無邊的智慧中真實現見一切事物皆是緣起而 生,因緣具足則生,因緣消失則亡,有因必生果,有果必有其因,而緣起生的事物皆無有 不變的自性,無自性而本來平等,無我性而原本清淨。 而現代科學由於方法手段的局限性,還遠遠沒有達到其所追求的目標。這種局限性表 現在物質特性的深入探索和精神本質的表層分析之間的矛盾,從而導致自然科學領域偏執 於物質特性的現象,和社會科學領域偏執與精神有關的現象。這樣,自然科學主要以人的 感官觀察和儀器測量,即依靠顯微鏡等等的儀器,探索到儀器所不能繼續探索下去的那一 步,就是科學家們所發現的最先進成果。不難看出,這種先進成果帶有明顯的不成熟性與 片面性。不成熟性,是因為,當儀器改進後,探索的結果也會變化;而片面性,是因為, 感官和儀器只能觸及表面現象,因而只能不斷重覆用較隱蔽的現象去解釋表面現象的工作 ,甚至對超過三維空間的事物就無能為力,只能借助於數理推算,因此自然科學的發展也 就局限於現象的範圍,即用現象去解釋現象,未能深入現象後面的本質,不能如實照見事 物緣起無自性的實相。另一方面,社會科學主要依賴於人的分別念,它沒有佛教中息滅分 別妄念的禪觀方法和發心修法,因此,依靠分別念的研究工作猶如火堆上面的不斷上升的 煙,離火越來越遠,越來越分散,最後不知源於何處。因此,目前社會科學也不能瞭解事 物的本質真理。 但佛陀的智慧遠遠高出於這些最最先進的儀器所及,因此用超越分別念的覺性所證悟 的真理便遠遠超出科學家們的想像。如《華嚴經》中佛陀闡述了「一塵中有塵數剎」的道 理,這麼多個廣袤無垠的剎土,含攝於這麼小的一粒微塵之中,便是用顯微鏡等現代先進 儀器以及通過凡夫尋思分別念所永遠不能發現的真理。 我們都知道,如今西方文明國家的科學技術對整個人類社會帶來了諸多的便利,而西 方科技研究的物件主要是物質,但對人類精神方面的探討研究非常鮮少。我一直認為物質 與精神的平衡發展,才能共創人類的美好。科學家們雖然用自己的分別意識作了實驗和抉 擇,但未深入研究內心世界的緣故,也不能得出一個亙古不變的可靠結論。由此在生活中 碰到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時他們也就無法超越。他們一生中孜孜探求外境的真理並對社會 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當偶爾反觀自己,產生出諸如「我是誰?」「心的本體是什麼?」 這一類問題時,便往往一片茫然。美國的沈家禎博士曾說:「根據我有限的知識,科學家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對『究竟什麼是我』的問題有一個答案,只對『我』提出了疑問,也 因此有的科學家對『我』並不如一般人的執著。」那時,如果瞭解了佛教義理,就可順利 解決這類比較棘手的問題,在三藏十二部的經典中,處處都閃爍著有關精神論述的智慧火 花。因此科學家尢智表說:「科學和佛教真是世界上的兩盞明燈,他們照破了世間的愚暗 ,解除了人們的迷執,使人類的智慧得以無止境的發展,而達到無上的正覺,可惜現代的 科學只限於明瞭物質的相貌,凡有關於心的部分,仍非借重佛教的一盞慧燈,不足以破除 迷暗。」 一個社會,僅僅具有高度的物質文明仍是遠遠不夠的,就像一個人,只是腰纏萬貫而 缺少思想道德的修養仍會被世人認為病態一樣。現代社會只注重發展物質,而忽視精神的 昇華,甚至會背離人們起初的良好願望而自吞苦果。如現代高科技在軍事上的廣泛應用, 就為人類增加了許多恐怖與痛苦,科學家們只在其領域裏從事研究,而不考慮研究成果對 人類的危害,便是缺乏慈悲的表現,而當沒有慈悲的人掌握了這些高殺傷率的武器時,局 部甚至全部人類的滅頂之災就會隨時降臨。而佛教的慈悲精神與之恰恰相反,德國著名的 哲學家尼采說:「佛教是歷史上唯一真正實證的宗教,它視善良和慈悲促進健康,不可以 仇止仇。」 大乘佛教的根本宗旨更是大慈大悲,即以真摯的愛心與忘我的精神來救護、普度一切 眾生。孫中山先生在《軍人精神教育錄》中也讚揚佛教「以犧牲為主,救濟眾生」。數千 年來,佛教信仰一直在社會各階層綿延不息,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佛教慈悲精神的吸引。 摩尼·巴格西在《我們的佛陀》中說:「最讓人吃驚的一點是,佛陀是一個冷靜的科學大 腦與一顆飽含深切同情的熱誠愛心的獨特的結合體。今天的世界越來越朝向佛陀,因為, 只有他是人類良知的表率。」 -- 歸命慈威無等尊 拔苦與樂真出要 定力能除三劫災 救世真士垂悲拯 南無大願地藏菩薩摩訶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203.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