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妙雲集簡介 宏印法師主講 鍾聞瑜整理 佛法度假的意義,除了利用假日,在好山好水中共聚一堂切磋佛法外,更重要的是,須深 刻思考,現代西方文明在理論上如何予傳統佛學新的詮釋;在修行上,如何提出一條不形 上、不遙遠、可以落實於生活的人間佛教之道。 前 言 妙雲集的作者是印順導師。他常以其居住的地方,作為其大部分著作的名稱。在其著作中 ,有為探討原始佛教經典集結的問題而寫的《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也有為了解印度部 派佛教,各大論師及論書思想的《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內或學術界一直持續討論至今的大小乘之諍,從原始佛教的阿含來 看,似乎還見不到菩薩道的完整思想架構,但就歷史而言,在釋迦牟尼佛滅度後三、四百 年間,大乘思想已漸萌芽,直至佛滅度後五百年趨於成熟,而此時佛教也已由原始,部派 轉型成為大乘,對這樣的發展與背景,印老寫了一本《初期大乘佛教之緣起與發展》。在 教內,因歷史的演變及傳承者的不同詮釋,難免產生異化,甚至質變的現象,印老以著書 的方式,釐清知見上的偏差,並努力於回歸佛教,它原始、純樸且真實的面貌,透過學理 的論證,以及思想的澄清,使學者因正知見的建立,而能有效的抉擇和實踐,這是他一生 所努力的目標。 印老除治學認真外,待人真誠,對門生或參學一視同仁,他為人淡泊,對批評,當作是對 自己的有力鞭策,受到讚揚,也將其視為對自己的同情與鼓勵,他所展現出的卓越風範與 氣質,可說是很「酷」的。這可由其「平凡的一生」中窺見。 有人曾問,目前世界佛教有三大系:(一)南傳(具有早期原始佛教的精神)(二)北傳 (具有大乘菩薩道的利他氣質)(三)藏傳(具有即身成就的如來藏思想),印老的思想 ,究屬那一傳呢?導師在八十七歲時完成的《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曾經提到他的思想 和立場是「立足於根本佛教的淳樸,宏揚中期佛教的行解,並攝取後期佛教的確當」,他 老人家的這本書,可說是他一生多部寫作的濃縮。 另有一本《中國禪宗史》,使他得到日本大學的文學博士。原因是民國五十八年,中央日 報刊載錢穆教授在台北善導寺講六祖壇經的內容,引發了一場以胡適為主的反對者筆伐, 此戰延燒有半年之久,印老雖無投入論戰,卻在民國六十一年的上半年發表此書,而此書 經翻譯成日文後,只一年的時間,便造成整個日本佛教界的轟動,因十幾年來,四十多位 禪宗史的教授,所糾纏不清的理念問題,各執一詞的紛爭,在印老的這部書裡,於史觀論 述,文獻考證,及其創見下,得到了解決。雖印老曾經說過,自己並非是禪宗的子孫,他 對它卻又是那麼地瞭若指掌。甚至提出,由印度禪到中國禪的發揚光大,其關鍵人物並非 東山的五祖弘忍,也不是曹溪的六祖惠能,而是牛頭山的法融禪師。因此,我個人認為, 印順導師的成就與貢獻,是全面性的,他在佛法中的領會和體證,是既深且廣的。雖然他 的判教風格和中國教界,如天台、華嚴以及隋唐以來的思惟方式,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但 他確能跨越傳統的籓籬,正本清源,直探佛法髓心,並灌以新的知見,暢佛之本懷,提倡 人間佛教。因此我建議大家,應盡可能地閱讀完導師所有的著作,或直接以二十四冊的《 妙雲集》,作為用功參考的指南。 妙雲集的特色 (一)信智合一:按照佛教的傳統,善知識應同時具有教量和證量兩種內容,佛教的信仰 和修行,以及佛法的理解是相輔相成的,對於是否為佛法,是可以三藏經典的教量來檢驗 ,而不光是信仰上的情感作用而已。 (二)大小一貫:印老認為,大乘的出現有其歷史的淵源和必要,絕不能以大乘非佛說而 一筆勾消,對於所謂小乘的原始佛教,導師以為予以絕對的尊重是極其重要的。大乘菩薩 道的利他精神和阿羅漢的解脫思想,隨緣應機,無分小大,佛法才能紹隆,佛教才能興盛 。 (三)空有無礙:對於空有的圓融,絕非將中觀、唯識、真常三系統一起來,叫做無礙。 以阿含的緣起論來說,從有為的現象界,通達到無為的法空性,乃是生命惑業苦的徹底解 決,這在次第上是不能顛倒的。導師在妙雲集裡的《中觀今論》和《中觀論頌講記》均有 透徹且詳細的陳述。 (四)真俗融通:西方哲學在討論生命的問題時,都是先從現象界來說明其意義,然後才 安立所謂的本體。佛教是不同意本體自性說的,依緣起的觀念,俗諦的緣起如幻有,並不 礙真諦的法性空,也就是說,談空是離不開緣起的。 (五)心物相依:心與境的相互緣起,在修行的次第上,有互為因果的功效,是不能有所 偏廢的。 (六)解行並重:佛法整體的精神,是展現在正知見的確立,以及如法的修行,若只是在 經典的研究上用功,而不能如理的實踐,一切都只是佛學上的空談,而得不到佛法的真實 利益。 (七)理事相即:真理的性和事相的境是不能執此廢彼的,印老在這方面的思想是屬中觀 ,因理可成事,事能顯理,極其活用。 (八)今古共揚:佛教僧團,經過二千五百年的變遷,除要保有傳統制度的傳承努力外, 更要有為適應現代社會作出調整的覺性和勇氣。對於中西文化、科技、道德和宗教的交流 ,也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在下一代的信仰、語言、文字的詮釋和翻譯上都是我們必須注意 而該著手努力的。 妙雲集的精神 (一)人本的:以人為本的人間佛教,簡單的說是佛出人間,亦在人間成佛,人間是修行 最殊勝的地方。 (二)出世又入世的:以解脫道的出世思想,做菩薩道入世濟世的事業。 (三)利他中完成自利:菩薩的修行有二類,一是先廣學一切以自利,待利生的資糧具足 後,再迴小向大。二是直接做利他的事業,並於其中成就自己。 (四)今世、當生「依法修行」的非時現覺:宗教的信仰,若是建立在來生來世的他方世 界,今生今世的人生意義豈不消極?因此解脫道的完成,若能依法修行,今生是有可能證 得的。 (五)自力的(自依止,法依止):解脫道的成就,是靠著自己對法的信心和精進,絕非 他力的加持或消業所可以成辦的,盲目的信仰,在因果律上也是說不通的。 (六)肯定菩薩道是正常道,它有永不失望的信心:印老曾說--人間需要純正的佛法, 讓我們再回到人間吧!這正是菩薩對法的信心和不捨眾生的悲願,在修行上是走正常道而 捨異方便的。 妙雲集在佛教思想史的地位 (一)它是闡發釋尊本懷之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 (二)以三法印如實觀察生命的現象,真實的呈現出「世出世間」的真相--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三)用世界、為人、對治、第一義悉壇,來說明其依機設教的宗旨。 轉至以下網址: http://www.tyba.org.tw/viewtopic.php?t=191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0.16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