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四諦頓、漸現觀之初探 釋開仁 大   綱 一、前 言 二、現觀四諦之定義 三、「契經」之頓、漸見四諦思想 四、部派時期之頓、漸見四諦思想   (一) 漸現觀四諦   (二)頓現觀四諦 五、初期大乘佛法之現觀思想 六、結  論 【參考書目】 【附錄】 一、 前 言 四聖諦(catvari aryasatyani, cattari-ariya-saccani)或四諦─苦、集、滅、道,是整 體佛教的綱要。佛陀說法的目的,無非令眾生如實了知「苦之實相」、「集苦之因」、「 苦之可滅」及「滅苦之道」。佛法中的四諦與緣起,二者並非是不相關的,如十二緣起可 作四諦觀(如老死,老死集,老死滅,滅老死之道……為四十四智)。[1] 所以緣起正見, 也即是知四諦慧。不過,說明上有豎橫之不同詮釋吧了。四諦約有情生死流轉及涅槃還滅 的現象,說明眾生由世間走上出世間的過程。而緣起則側重於普遍理則之闡明,彼此無多 大的差別。佛陀成道後初轉法輪,即開示此四諦法門。[2] 且所謂「見法即見佛」,此法 即緣起四諦之法。[3]見此真相才有生死可了,涅槃可得,佛道可成。 四諦法為有情從凡入聖之關鍵所在,世、出世間八正道之別,也以四諦法為決定內容。 [4]因此,對於四諦之觀察,則顯得格外重要了。 然就眾生千差萬別的根性及所修習的法門之不同,而呈現出頓、漸見四諦之諍議。這種諍 論,於部派時期,已形成二派對立的學說。其中原因之一乃是二派之性格有很大的不同。 說一切有部系對一切法的自相、共相等,不厭其詳的分別抉擇。但是大眾部系則重於貫通 與圓融,故彼此所呈現對法的判說,就有若干之距離了。後來的論典,如《俱舍論》、《 順正理論》、《成實論》等,都有記載當時教界的主要諍論。如訶黎跋摩(Harivarman)的 《成實論》,即將之歸納為「十論」。如《成實論》卷2(大正32‧253c)說: 於三藏中,多諸異論,但人多喜起諍論者,所謂:二世有,二世無;一切有,一切無;中 陰有,中陰無;四諦次第得,一時得;(羅漢)有退,無退;使與心相應,心不相應;心性 本淨,性本不淨;已受報業或有,或無;佛在僧數,不在僧數;有人,無人。 上座部(Sthavira)系的說一切有部、犢子部、正量部、賢冑部等,皆提倡「漸見四諦」; 而分別說部、法藏部、說假部、大眾部(大眾、一說、說出世、雞胤四部)等,則是倡導「 頓見四諦」。其中有折衷派,如化地部、經部等。[5]其實,他們的出發點,本來就不同 ,要將二者併起來作比觀,乃至欲判別誰較吻合佛意,剋實不易。因為彼此皆有依據(經 典或教義)及修行經驗,故為了慎重起見,還是依二家各別系統之說法加諸詮釋,先不必 在引証上去否定別家之說法,且必須客觀地看待史實,如此才比較可以窺探其學說之本來 風貌! 所以,本文針對「四諦頓、漸現觀」作一鳥瞰式的介紹,試圖作一思想之探微及釐清一些 問題,諸如:A.《阿含經》的四諦現觀,有頓、漸之分嗎?B.部派中對於四諦現觀,是基 於什麼因素而有頓、漸之別呢?C.《大智度論》說到菩薩以一諦入道,鈍根聲聞以四諦見 道,這種思想是否淵源於部派,甚至阿含?依修道次第而言,「頓見四諦」可行嗎?也許 會礙於學力之不足,思辨之晦鈍,未得賦予全面性地了解與揀擇,故有疏漏及不足之處在 所難免,尚祈諸先進不吝指正為荷。 二、現觀四諦之定義 現觀,是一種直接的體驗,並非是意識的分別、抽象的說明,更不是普通生活的經驗;它 是內心深入對象(所觀的理)的一種特殊經驗。以現代術語來說,即是一種神秘經驗 (mysterious experience)。這種直覺的經驗,本來為世界各宗教所共有,而且是宗教徒 始終追求的理想境界。 不過,佛法所提及的現觀(abhisamaya),在內容上則與其他宗教有天淵之別了。[6]簡言 之,即是一種睿智的直覺能力,當下清晰明瞭地証知真理。 其實,abhisamaya(巴、梵同)的語源是abhi(向、對)-sam(聚、集)√i(去、行)。綜合的 意義為「契合」或「融合」。此處係指能觀的智與所觀的理契合為一之狀態,也就是現証 或親証的意思。在古代文獻,如吠陀(Veda)等,很少見到名詞形的abhisamaya,多半是以 動詞形abhisameti出現。而abhisameti在巴利語中,有通過 (comes by),獲得 (to attain),了解 (realize)和領悟(grasp)之意。從此可以發現abhisamaya的詞義演進的脈 絡。在佛法常用的現觀意義,應是clear understanding(清晰明瞭),intuitive grasp( 直覺),insight into(洞察)和comprehension(理解)。不過,最主要的還是full understanding of 4 sacca(完整的明瞭四諦法)一義吧![7] 為何佛法所說的現觀不共於其他呢?這是因為佛法重視在未入現觀前的修學階段,必先經 過多聞、尋思、伺察、簡擇種種的過程,這一切總名為「思擇」。思擇,是純理智的觀察 。當從其中得到一種正確的概念之後,再在誠信與意志集中之中去審諦觀察,以達到現觀 。所以,佛法真可說是信仰與理智合一的宗教。 其實,現觀的意涵非常廣泛,然為何一般提及現觀時,即會聯想到四諦現觀呢?這是因為 體証四諦無間等(「無間等」是舊譯[8]),是凡聖的關卡,是捨染從淨的開始,故現觀一 詞,佛法通常會專用於觀察四諦。「諦」(satya,sacca)是審諦不倒,而確實如此的意思 ,經中常以「如」(tatha)來形容「諦」。[9] 要知道,啟發無漏慧的,即是四諦之法, 如《雜阿含經》卷16「404經」(大正2.108b)說: 我成等正覺,自所見法,為人定說者,如手上樹葉,所以者何?彼法義饒益、法饒益、梵 行饒益,明、慧、正覺、向於涅槃。…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 增上欲,學無間等。 又《雜阿含經》卷15「396經」(大正2‧106c)亦說欲得「法眼」當於四諦作無間等。 現觀四諦的方法,在古老教法中,必須以「蘊、處、界」為對象,以觀諸法共相─非常、 苦、空、非我,厭、離欲、滅盡而得解脫。這在《雜阿含經》251經及256經可以明白知道 。另,現觀雖有正斷煩惱的能力,可是我慢等微細結使尚未清除,這在《雜阿含經》卷5 「103經」(大正2‧30b)稱為「乳母衣餘習」。見道者必須繼續加強戒定慧之修習,一直 到圓成四果聖位,始能將此餘習盡斷無餘。 所以從上述看來,現觀是對於四諦真相的一種直覺的體驗,是入聖流的初始,是不共外道 的佛法經驗。 三、「契經」之頓、漸見四諦思想 古老的契經中,四諦是主要的教說。《雜阿含經》379經、395經等,或《中阿含經》卷7 「31經」〈分別聖諦經〉、「30經」〈象跡喻經〉等,對四諦皆有詳盡之說明。然在《雜 阿含經》中對於現觀四諦,有多處提到,如《雜阿含經》卷31.「891經」(大正2.224b) 說: 佛告比丘:具足見真諦,正見具足。世尊弟子,見真諦果,正無間等,彼於爾時,已斷已 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更不復生。… 又《南傳》14〈相應部〉二「現觀相應」(p.167)言: 諸比丘! 同此,見具足之聖弟子,達於現觀之人,即滅盡苦終較多,殘苦為少。此則, 滅盡前者之苦蘊而終者,與極七返生相比,此百倍、千倍、百千倍亦所不能及。諸比丘! 如是大利為法現觀,如是大利,為得法眼。 現觀四諦既然如此重要,那要如何起修呢? 《雜阿含經》明顯的說明,四諦作觀必須次第 漸修,如《雜阿含經》卷16「437經」(大正2‧113b)說: 若有所言,不由初登、而登第二、第三、第四,登升殿堂者,無有是處。 《雜阿含經》卷15「397經」(大正2‧107a)說得更為明白: 我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苦集聖諦、苦滅聖諦未無間等,而言:我當得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 者,此不應說。所以者何?無是處故。 也就因此,我們必然獲得一個結論就是,四諦現觀,定漸非頓。如《雜阿含經》卷16「 435經」(大正2‧112c)說: 此四聖諦,為漸次無間等,為一頓無間等?佛告長者:此四聖諦,漸次無間,非頓見無間 等。 總之,《雜阿含經》所記載四諦的現觀,是透過知、斷、証、修的依次完成,非可踰越或 同一時達成,這點為其所特重堅持。[10] 現今傳於南方佛教系統的五部尼柯耶(nikaya)之〈相應部〉中,對於四諦內容有完備詮釋 的,是〈轉法輪品〉。[11]其中現觀四諦之說,有「漸見」與「頓見」二種不同的傾向, 如漢譯《南傳》18〈相應部〉六「諦相應」(p.355)言: 諸比丘!譬如作如是言:我尚未作重閣堂之下層,即欲建築其上層,無有此理。諸比丘! 如是,若作如是言:我對苦聖諦未如實現觀,對苦集聖諦未如實現觀,對苦滅聖諦未如實 現觀,對順苦滅道聖諦未如實現觀,而作苦之邊際,無有此理。…諸比丘!譬如作如是言 :我既作重閣堂之下層已,再建立其上層,有此道理。 另,漢譯《南傳》18〈相應部〉六「諦相應」(p.335)則言: 友等!我自世尊處,曾親聞、親受:諸比丘!見苦者,亦見苦集、亦見苦滅、亦見順苦滅 道。見苦集者,亦見苦、亦見苦滅、亦見順苦滅道。見苦滅者,亦見苦、亦見苦集、亦見 順苦滅道。見順苦滅道者,亦見苦、亦見苦集、亦見苦滅。 這類能見苦亦見集、滅、道等諦者,顯然是有「頓見」之傾向。 其實,在《阿含經》裡頭,二種說法都有提及,可是為何到了部派時期會形成二派之對立 呢?難道僅僅是因為自宗所傳誦之「契經」為關鍵處嗎?我以為:彼此之間除了所傳誦之 「契經」不同外,也許還有關係到修行經驗之傳承問題(尤其對三三摩地的不同判說)。關 於這些問題,接下來的章節,當作一詳細說明。 四、部派時期之頓、漸見四諦思想   (一)漸現觀四諦 對於四諦頓、漸現觀的論諍,早在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集成以前就已存在了,故待 各部派論書與思想確立後,自然呈現異見之諍議。 說一切有部的修道階位,分為三賢、四善根。三賢即是五停心(不淨、慈悲、緣起、界差 別、數息)、別相念住(身、受、心、法)、總相念往(總觀身、受、心、法為無常、苦、空 、非我)三位,這叫做外凡位。四善根就是煖、頂、忍、世第一法,這稱做內凡位。而修 學整體的過程,則有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之分。 這裡所談的觀察四諦,主要位次在於四善根,整個四善根位所修的觀法就是四諦理。(有 部以現觀的立場看待四諦)即:「欲界」及「色界、無色界」的四諦(合為上下八諦)。且 在各諦中觀四行相,故總共為三十二行相。就是說,於苦諦下觀非常、苦、空、非我四行 相;於集諦下觀因、集、生、緣四行相;於滅諦下觀滅、靜、妙、離四行相;於道諦下觀 道、如、行、出四行相。 在見道的階位,歷經十六個心剎那(八忍、八智),其中前十五心為見道,第十六心屬修道 。如此就苦、集、滅、道四諦各觀四行相,而契入四諦的真理來斷掉煩惱。 阿毗達磨本以修行為宗要; 阿毗達磨(abhidharma)應譯為現(對)法,就是無漏慧對於法( 四諦或滅諦)的直觀。諸大德內修禪觀,外究法義,禪教相互參証,而漸成定論。如修習 重二甘露門,經煖、頂、忍、世第一法;觀四諦十六行相而漸見四諦。說一切有部的傳承 與論書,亦是淵源於禪師禪觀的修証。從禪出教以後,由於最早完成思想的體系,故取得 有部正宗之地位。[12] 說一切有部認為四諦的性質不同,無法同時現觀四諦(這當然也有關係到有部自宗的個性 偏重所致)。[13] 要入見道時,必須在四諦十六行相加行中,漸次的減緣減行,由苦諦中 的無常、苦、空、無我行相中的一種入手,經世第一法位入正性離生。有部說四諦不頓現 觀的理由,乃是有關於「自相、共相」的問題,如《大毘婆沙論》卷78(大正27‧405a)說 : 現觀諦時,雖觀共相而不現觀一切共相,謂但現觀少分共相,然自、共相差別無邊…即五 取蘊合成苦諦,如是苦諦亦名自相亦名共相,名自相者對餘三諦,名共相者諸蘊皆有逼迫 相故。思惟如是共逼迫相,即是思惟苦及非常、空、非我相,亦即名為苦諦現觀。如是現 觀,若對諸諦名自相觀,若對諸蘊名共相觀,由對諸蘊名共相觀故,現觀時名觀共相。由 對諸諦名自相觀,故於四諦不頓現觀。 另,有部堅持現觀的次第,須先觀苦,乃至最後觀道。如《大毘婆沙論》卷78(大正27‧ 404b)說: 問:因論生論,何故行者入現觀時,先現觀苦,乃至最後現觀道耶?答:依麤細故。謂四 諦中苦諦最麤,故先現觀。漸次乃至道諦最細,故後現觀。如學射時,先射麤物,漸次乃 至能射毛端。 又同卷(大正27‧405b)說: 復次於一一諦尚不頓觀,況有一時頓觀四諦。謂現觀位先別觀欲界苦,後合觀色、無色界 苦。先別觀欲界集,後合觀色、無色界集。先別觀欲界滅,後合觀色、無色界滅。先別觀 欲界道,後合觀色、無色界道,故無頓觀四聖諦義。 在有部《大毘婆沙論》中有提到三種次第法,其中便有「現觀次第」。[14]這現觀之依據 ,主要來自「契經」。如《大毘婆沙論》卷103(大正27‧533a)言: 如契經說:給孤獨長者來詣佛所,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諸瑜伽師於四聖諦為頓現觀 為漸現觀?佛告居士:諸瑜伽師,於四聖諦定漸現觀。如漸登上四桄梯法。 此處的「契經」,應該是指現存漢譯《雜阿含經》436經(同內容的尚有435經及437經)。 [15] 有部四大論師之世友(Vasumitra)及法救(Dharmatrata)皆同樣贊同此說法。[16] 有部是事理二諦說,四諦事相是世俗諦,四諦的理(共相)是勝義諦。[17]四諦各有四行相 。苦諦的四行相:苦行相是限於苦諦;無常行相,可通苦、集、道三諦;空與無我行相, 是通於四諦(及非擇滅與虛空)的。集、滅、道諦的四行相,則是局限於自諦,與苦諦不同 。因此,我們從苦諦四行相可以看出,空與無我,是一切法中最通遍的共相(勝義理)。換 言之,無漏慧所通達的空、無我行相,唯是苦諦。關於上述內容,列表如下: 接下來要提的是有關三三摩地的問題:部派間對「無相」(animitta)與「無願」 (apranihita)先後有受到不同的影響,但似乎各部派均認同「無相」即是「寂滅涅槃」。 有部以為「無相住」(animitta-vihara)者是十五心的見道位。[18] 這樣說來,其把「無 相」、「見道」(darwana-marga)及「正性離生」(samyaktva-niyama)看成是一體了。且 說唯緣「空」(wunya,subba)與「無願」三摩地能入正性離生。這是因為其將眾生根性分 為二類:一是「見行」(修空三摩地)。二是「愛行」(修無願三摩地)。[19] 另,有 部亦主張修証者的証入,有漸登初果,或直入二果、三果的不同。[20] 話說回來,其實有部別觀四諦的根本意趣,是說明在觀諦理時,應先收縮其觀境,集中於 體悟「苦諦」中流動演變的諸行無常(見苦諦時不見其他三諦,如是從苦而集,而滅,而 道,漸次証見),沒有「作者」「受者」「我」的諸法無我,之後通達「滅諦」中不生不 滅的寂靜涅槃。 傳承有部修証歷程的《俱舍論》為出身於北印度犍馱羅國首都布路沙城(Purusapura)的世 親(婆藪槃豆 Vasubandhu,舊譯天親)所著。其整體的架構,雖多少摻雜經量部的思想, 但大體上還是以有部的思想為主。這難怪《俱舍論》被稱為是出入於有部與經部的折中學 派。雖傳說世親為反有部而造此論,不過,對於有部修道次第的傳承,世親是完全接受的 。[21]所以,此論才被稱為是《大毘婆沙論》思想的摘要。也就這樣,教界普遍上視此二 論為同一體系的思想。在修道的階位中,二者同以四諦十六行相為觀法,這在《俱舍論》 中之「分別賢聖品」即可明白看出。 在此引用《俱舍論》之主要原因,乃是有關其對「三種現觀」之闡述。這三種現觀在《大 毘婆沙論》雖然略有提到,可是並未作進一步之說明。[22] 待《俱舍論》的出現,才將 之作一詳細的解說。《俱舍論》卷23「分別賢聖品」(大正29‧121c)說: 詳諸現觀,總有三種,謂見、緣、事有差別故。 所謂「見現觀」,係指唯以無漏慧,於諸四諦的一一自相,如實的覺了現見。簡言之,就 是在如實見「苦諦」時,與其餘三諦是無法同時覺了現見的,這是因為彼此的行相不一。 如《俱舍論》中所引的「契經」說:「諸聖弟子,以苦行相思惟於苦,…(乃至)以道行相 思惟於道」。[23](思惟有勝解、觀察之意)故此名為「見現觀」。 第二是「緣現觀」,《俱舍論》說是無漏慧及慧相應的心心所法,同一所緣,名之為「緣 現觀」。換言之,即是以無漏慧在觀苦諦時,與此慧相應的所有心所,跟著同一所緣地生 起現觀慧。或有言緣迷境,迷於苦諦有「我執」生,若於現觀中緣此「我執」,悟達「我 相」的不可得,就可對治實有的「我執」了。此名為「緣現觀」。 最後是「事現觀」,這就是前面所說的諸相應法及餘俱有法,同一事業(功用),名「事現 觀」。這裡的餘俱有法,指的是「道共戒」及「生住異滅四相」等不相應行法。其主要要 表達的意思是,若能初觀「苦諦」時,即能斷除「苦」下的「集諦」煩惱,証得「苦」下 的「滅諦」擇滅,及修治「苦」下之「道諦」。如是在現觀見「苦」時,同時生起「集」 「滅」「道」三諦之斷、証、修的力用。[24]其實,這裡主要是分析大眾部的頓見思想, 何以見得?於《俱舍論》卷23(大正29‧122a)說: 若諸諦中約見現觀(或緣現觀)說頓現觀,理必不然,以諸諦中行相別故。若言以一無我行 相,總見諸諦,則不應用苦等行相見苦諦等,如是便與契經相違。…若彼復謂見一諦時, 於餘諦中得自在,故說頓現觀,理亦無失。然於如是現觀中間,有起不起,別應思擇。 這裡說「見一諦時,於餘諦中得自在,故說頓現觀,理亦無失」,看似有部也同意此說法 ,其實他始終堅持的是「漸現觀」。有部以為:大眾部所說的頓現觀,以此三種現觀來看 ,僅是相當於「事現觀」,而非「見現觀」或「緣現觀」。有部認為見一諦時能得自在, 就好像在觀「苦諦」時能生起(無漏的)「道共戒」,於其餘三諦亦同時能生起,這種說法 是可通的。然而這種「道共戒」及「生住異滅」等不相應行法的生起, 與「見現觀」(或 「緣現觀」)如實覺了四諦的一一自相,畢竟是不一樣的。而且四諦的各自行相不一,不 能說覺了一諦即等同覺了四諦,這是有部自宗之根本立場。 有關此項問題,在《大毘婆沙論》中的阿毘達磨論者曾回應分別論者同樣的疑難。分別論 者引「契經」來確立自宗之學說,[25]可是卻遭到有部論師之批評,說他誤會了「契經」 之涵意。有部以為:要說於苦諦無有疑惑,即其餘三諦同時無有疑惑的話,這應該是指証 入果位之聖者而言,因為初果才正式盡疑,故不應詮釋為在加行位的凡夫所能辦到的事。 四諦有各別的四個行相,性質不同,不能說觀見了「苦諦」即同時了解其餘三諦。[26] 接下來世友論師亦同樣說到,此「契經」主要針對「疑不現行」者而說的,因為此類人已 得「非擇滅」故。另,大德法救則說:「彼說若住苦法忍時,若於四諦不皆得,信必無住 義。如持泥器至重閣上,投之於地,未至地頃器雖未破必當破,故亦得破名。」[27] 若 以十五心言「頓現觀」,理應無失。從「因中說果」的角度而言「頓現觀」,論師們是允 許此一方便說的。但是,基本上否認在十五心之前的加行位中,可以有「頓現觀」的能力 。 假如說《俱舍論》之「緣現觀」即是有部原義的話,那可以確定此「頓現觀」說法僅囿限 於世第一法位以後的事。縱然說有部承認可以「頓現觀」,不過其背後主要還是傳遞「漸 修」的思想,且規定唯以「苦諦」為下手處。綜合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 有部與大眾分別說部雖然同樣說「頓現觀」,可是彼此卻呈現出若干的距離。 關於世親所解說的三種現觀,同時代的眾賢(Sajghabhadra)論師雖傳說曾造《順正理論》 來破斥《俱舍論》。不過,對於這三種現觀,眾賢幾乎完全採納世親的說法,這在《順正 理論》及《顯宗論》可以清楚看出。[28] 話說回來,雖然有部處處評破大眾分別說系的「頓現觀」思想,可是這只是「為止他宗所 說,及顯(自宗)正理」的心態來辯論而已。故為了客觀地處理這個問題,必得要從大眾分 別說系統之傳承先作一番了解不可,要不然,可能會步上重蹈顧此失彼之過失。   (二)頓現觀四諦 每一個部派,不一定有大量的論書,但都有奠定自部宗義的根本論書。大眾部系的論書, 過去沒有譯為漢文(僅有釋經的《分別功德論》),現在也還沒有發現。對於大眾部的論 書,可說是一片空白。然其的確是有論書的,只是極為少數,不夠完備。故唯得從其他部 派所傳之論書中,尋找一些有關大眾部系的些許看法。[29] 有關「見滅諦得道」的思想,在《雜阿毘曇心論》卷11(大正28‧962a)有如此的記載: 薩婆多(說一切有部)及婆磋(犢子部)部說次第諦無間等;曇無得(法藏部)等說一無 間等。…說一無間等者,…如燈俱作四專:熱器、燒炷、油盡、破闇。如是一智知苦乃至 修道;是故一無間等。 法藏部(又稱達摩鵋多部Dharmaguptaka)所提倡的頓現觀,理論上說只要現觀四諦的任 何一諦,便可同時現觀其餘三諦。但在四諦之中,很明顯的法藏部是比較重視「滅諦」。 (其實是涅槃之異名)[30] 在於契入正性離生來說,法藏部以為唯有「無相」三摩地能入見道。如《大毘婆沙論》卷 184(大正27‧927c)說: 或復有說:唯無相三摩地能入正性離生,如達摩鵋多部(法藏部)說。彼說以無相三摩地 ,於涅槃起寂靜作意入正性離生。 緣「滅諦」入正性離生,見道名為無相住者,是法藏部從「契經」得來的立論。雖然阿毘 達磨論者不認同法藏部的說法,可是依然成為「一諦現觀」的學派之一。 其實,在《大毘婆沙論》卷105(大正27‧541b)說有五個地方可以談「無相三摩地」: (a) 空三摩地 (b) 見道 (c) 不動心解脫 (d) 非想非非想處 (e) 無相三摩地。 這裡特 別要提的就是,有部所言的「無相住者」,認為是七種聖人的第六類(綜合隨信行、隨法 行),說是初果向者,位置於見道位之十五心。這裡因為於見道十五心時,是「極迅速, 難了知」的狀況,故不可安立施設,而才儱侗地名之為「無相住者」。(《大毘婆沙論》 說唯佛能遍知其次第。) 可是,其他部派則不這樣認為,如法藏部說:無相住者是由於「於一切相不復思惟,證無 相心三摩地具足住」,[31] 而並非如《大毘婆沙論》所說的那樣。[32] 依第六名無相住 者來說,在聖道的修行中,知苦、斷集而證滅諦,名為聖者,也許「見滅得道」說更合於 (契)經義呢![33] 在《大毘婆沙論》記載有「見滅得道」思想的,還有分別論者(Vibhajyavadin)。有關 分別論者提倡「若於苦諦能無有疑惑,於其他三諦亦無有疑惑」的立場,由於上一節已敘 述,故於此略之! 《舍利弗阿毘曇論》,是印度本土分別論者的論典。在《舍利弗阿毘曇論》卷16(大正28 ‧633b)上說: 何謂無相定?除空定,若餘定,以聖涅槃為境界,是名無相定。復次無相定,行是相,涅 槃無相,行有三相,生、住、滅,涅槃無三相,不生、不住、不滅。…思惟涅槃,得定心 住正住,是名無相定。 無相定,依修行者的用心不同,淺深不一。依質多羅(Citra)長者所說,是「一切相不 念(作意),而修成的三昧」。[34] 作意(manasikara),或譯思惟、念、憶念。究竟 的無相,如《雜阿含經》卷45(大正2‧331b)說: 修習於無相,滅除憍慢使,得慢無間等(此非指「道諦」的無間等),究竟於苦邊。 淺的無相定是可能會退墮的;深的則是見滅得道,成為聖者;最究竟的,當然是一切煩惱 空,阿羅漢的不動心解脫(akuppa-cetovimutti)了。[35] 分別論者所說的「見滅得道 」,主要依據「以聖涅槃為境界」來修行。初修時以涅槃為所緣,思惟涅槃來安住其心, 直到令心定於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若能使能觀的智與所觀的理(即涅槃)統一的話,此 刻即可稱為見一滅諦(涅槃之異名)而同時現觀其他三諦。見道後繼續再以涅槃為所緣, 精進地修習,最後必證不動心的阿羅漢果。 分別論者的「見滅得道」說,在與世親、眾賢同時代的婆藪跋摩(Vasuvarman)譯義為「 世冑」所造的《四諦論》卷1(陳真諦 Paramartha所翻譯),有這麼一段記載: 分別部說:此中說苦相即是苦諦,相生是煩惱;業即是集諦;相滅即是滅諦;是法能令心 離相,見無相,即是道諦。若見無為法寂離生滅,四義一時成。異此無為寂靜,是名苦諦 。由除此故無為法寂靜,是名集諦。無為法即是滅諦。能觀此寂靜及見無為,即是道諦。 以是義故,四相雖別,得一時觀。(大正32‧378a) 對此,有難問說:若觀一苦諦即能現觀其他三諦的話,那又何需有集、滅、道三諦呢?是 《四諦論》卷1回應說: 我不說見苦諦即見餘諦,我說一時見四諦,一時離(苦),一時除(集),一時得(滅) ,一時修(道)故,說餘非為無用。(大正32‧379a) 此《四諦論》之意涵非將四諦作為四類事理,各別的去分別了解而已,而是從實踐中,離 苦、斷集、證滅,而統一於修道的。因此,《四諦論》卷1(大正32‧377c)才會說: 云何一時而得並觀者?答:由想故。經中說修習無常想,拔除一切貪愛,是想境界即是苦 諦;一切貪愛即是集諦;拔除即是滅諦;無常想即是道諦。以是義故,雖四不同,一時得 見。復次,由思擇故,…思擇五陰貪愛,未生不得生,已生則滅。 依《四諦論》的意見,不但是一心見道,修行時也如此。但是對於傳統所認為四諦的漸修 次第未能採用,而說一時現觀四諦。在文中更舉「火」「日」「燈」「船」為喻,以明一 時見諦之道理。[36] 從以上顯然可以看出,分別論者所強調的是「一時現觀四諦」,非以一諦之現觀而遍通其 餘三諦。那其與先前法藏部的見「滅諦」得道,不就不同了嗎?我以為:法藏部重視的「 滅諦」,係指無為寂靜的意義,並非是四諦的法相之一而已。其實,法藏部亦認為,當現 觀四諦時,可以同時知苦、斷集、證滅及修道,就如燈火同時加熱容器、燒燈炷、耗燈油 及破黑暗一樣。 主張四諦頓現觀的,據《異部宗輪論》的記載還有大眾部。大眾、一說、說出世、雞胤四 部本宗同義說:「以一剎那現觀邊智,遍知四諦諸相差別。」(大正49‧15c)大眾部是 在現觀見諦以前的世第一法位,能一心觀四諦。但是,這還是現觀以前的世俗智,由此引 入現觀。以意推測,也即是見滅無為。它說在現觀的那一剎那,同時完成差別相的觀察。 這是藉般若現起之功能,於一頃念心中消融了四諦的差別相。如《異部宗輪論》說:「一 剎那心了一切法,一剎那心相應般若知一切法。」(大正49‧15c) 現在說說分別說部系的銅鍱部者之《無礙解道》、《解脫道論》及《清淨道論》。 巴利藏《小部》的《無礙解道》有引經說,四諦「是如,不離如,不異如。」[37] 「諦 」(sacca)是「如」(tatha),「如」是「不異」的意思。依《無礙解道》〈現觀論〉言 :「依如之義而有諦現觀。」[38] 所以,在〈諦論〉才會說四諦是同一通達的。也就是 「一時見諦」。為什麼四諦能同一通達?因為四諦是同一所攝,如〈諦論〉說: 同一所攝則一性,一性則依一智通達,故四諦同一通達。[39] 論中說四諦是依四行相、九行相、十二行相來同一所攝的,因為四諦同樣有「如、無我、 諦、通達」四行相,故說四諦是同一所攝、同一通達。有關於此,示表如下:(請參照下 一頁) 這其中以「無我」(anatta)義來通於四諦,與有部所說是完全一致的。若「無我」即是 「空」義,那不難看出以空無我為遍通四諦的勝義,是從諸行空而延展到一切空無我的。 [40] 另,優波底沙(Upatissa)的《解脫道論》在說明慧的時候,就說到初基時必須先對四諦 作自相分別、思辨,然後才能頓見滅諦。如《解脫道論》卷12(大正32‧459a)說: 問:若以一智一剎那,無前無後,成分別四諦,一智相應成四見取事,若以見苦成見四諦 ,四諦成苦諦,若此二義無此不相應,一剎那以一智,無前無後,成分別四諦。答:非一 智成四見取事,亦非四諦成苦諦。坐襌人唯從初四諦,種種相一相,以前分別故。 接下來卷11(大正32‧455c)亦說: 於初諸行處取其相,通達起滅無餘處,一切諸行令滿。如人於大海一處以舌舐水,即知一 切水鹹。 四諦到底如何一時並觀,《解脫道論》卷12(大正32‧457a)說: 性智無間次第,現知苦、現斷集、現作證滅、現修道。生須陀洹道智,及一切菩提法。彼 坐襌人於此時以寂寂,現見有邊無為醍醐戒,於一剎那以一智非初非後,分別四諦。以知 苦分別,以斷集分別,以作滅證分別,以修道分別,成分別。 「於一剎那不初不後作四事」是其立場,也即是「一時見四諦」說了。論中還舉了「船、 燈、油、日」譬喻來加以說明頓現觀。[41] 覺音(Buddhaghosa)按照《解脫道論》之修道次第所造成的《清淨道論》,在其「慧品 」的智見清淨中,有說: 於諦觀之時,在彼等(須陀洹道等的)四智的一一剎那所說的遍知、捨斷、作證、修習等 各各四種作用,而此等(作用)都應依他們的自性而知。古師說:譬如燈火,在非前非後 的同一剎那而行四種作用──燃燒燈蕊,破除黑暗,發光,消油,如是道智亦於非前非後 的同一剎那而現觀四諦。…以滅為所緣而得成就觀見及通達於四諦的。[42] 它主張在聖道現前時,是無相、不起、離、滅,以「涅槃為所緣」而入的,這樣的見滅得 道,體證的當然亦是涅槃空寂了。覺音論師以為:三三摩地同樣可以契入空寂性。他是依 於「經」[43]來看此三三摩地的。顯然的與阿毘達磨論者之看法,有若干差異。[44]這種 說法覺音或許是繼承《解脫道論》的,不過《解脫道論》又受那一部派之影響,則有待研 究了![45]依《清淨道論》「智見清淨」一節來看,覺音論師對於四諦現觀,完全是採納 《無礙解道》與《解脫道論》之定論,故有頓現觀思想的繼承,是理所當然的事。[46] 再來,對於訶梨跋摩(Harivarman)的《成實論》所主張的「見滅得道」、「一時見諦」 ,在論中明顯的表達出來。如《成實論》卷3說: 有人言:四諦一時見非次第。汝說:見世間集即滅無見;見世間滅即滅有見者,則壞自法 。若然者,亦不應以十六心、十二行得道。…又汝言:利智漸捨惡者,亦不應但十六心也 。…又汝言:漏盡經說:能知色等得漏盡者,如是則應有無量心,非但十六心。…又汝言 :眼智明慧者。佛自言:於四諦中得眼智明慧,不言次第有十六心。 (大正32‧257b) 從上所引論文看來,成實論者極力反對的即是說一切有部系的說法。而且還以為:有部立 「漸次見諦」的「契經」依據,僅是自宗所獨有;並非是我(成實論者)等所共誦的「契經 」,故應捨棄之。如同卷說: 又汝言:佛自口說,漸次見諦,如登梯者。我不習此經,設有應棄,以不順法相故。(大 正32‧257b) 他對於四諦之頓入,認為起初還是依次悟入的,如楔出楔,就如《成實論》卷3說: 復次,行者不得諸諦,唯有一諦,謂見苦滅名初得道。以見法等諸因緣故,行者從煖等法 ,漸次見諦、滅諦,最後見滅諦,故名為得道。(大正32‧257b) 無為法,但立一滅諦,所以說:「見滅諦故,名為得道」,與大眾及分別論者所說相同。 其特別提出須先漸次地滅除三種心,才可名為滅諦。此三心即「假名心」「法心」「空心 」。[47]這相當於大乘所說的「我空」「法空」「空空」。[48]雖然《成實論》被稱是聲 聞學派的空宗(《成實論》論主曾看過大乘空義論書),但是他所開展的「空」理,與大 乘之氣象,顯然不同。如他所說的自性空,並非是在緣起的當下體認來的,而只是一種推 理的「空」而已。見滅而一切法不起,解說為「法空」,與法藏部、赤銅鍱部等「見滅得 道」的解說不同。這就是受了大眾部系之影響。[49] 剋實而言,《成實論》之現觀次第 ,從一時見諦來說,同於大眾及分別說者。然修行之過程,實融攝了說一切有部的漸入思 想,從其提出滅三種心的見地中,即可窺見。 此外,部派之中還出現折衷派,如化地部、經部等。但由於問題牽涉複雜,故待日後再作 一深入研究。 體見諸法之寂滅性,達到離愛無欲才算是真正的得道,本是《阿含經》以來所共傳的思想 。不過,在理論上,則經過大眾分別說系之詳確發揮,才有如斯的成就。 真正的見道,必須通達空寂不滅的涅槃理體。證滅諦以前,對四諦的分別思辨,先已經用 過一番功夫了,然後只收縮集中觀境在一滅諦上;一旦生起如實智,正觀諸行無常、諸法 無我等,才能算為契入真理的。 其實,空義就是滅,所以見滅得道,自然對於空義之開展,賦予直覺經驗上的根據。其之 間關係之密切,可想而知。[50] 五、初期大乘佛法之現觀思想 初期大乘佛法的教義,特別重視涅槃空寂的頓入。對於「無為寂靜」的契入,雖各學派主 張的修道次第方便不同,而「見滅得道」與大乘佛法的「無生法忍」( anutpattika-dharma-ksanti)實是血脈相通的。[51] 在初期大乘的佛法中,「無生法忍 」是最關鍵的問題,從部派到初期大乘之興起,此是一重要的線索。何以見得?從初期大 乘「觀一切法空而不證實際」的菩薩模樣,即可見其端倪。 有「有滅涅槃」的知見,但無實際果位的一類聖者,即是「忍而不證」的菩薩特色。學空 不證空的菩薩,是不盡煩惱(也有稱為餘習的),不作究竟想,不入滅盡定及不取證涅槃 的。阿毘達磨中,「忍」是無間道;稱為「忍」,表示是「知」而不是「證」入的意思。 菩薩最深徹的「忍」,名為無生法忍。[52] 簡單說,若以「見滅得道」看作與「無生法 忍」相通的話,於此的菩薩,決定是有甚深涅槃知見的一類聖者,只是如「如實知見井水 ,但還未嘗到水一樣。」[53] 初期大乘時期的《般若經》,對於法相之差別(如要現觀四諦,必須先對四諦的法相作分 別,依次學習[54]),與有部論書可說是一致認同的,但在諸法的各各自性上,《般若經 》則反對主張「法體恒存,三世實有」的有部,[55]提出一切法空觀的思想。如《摩訶般 若波羅蜜多經》卷26「差別品」(大正28‧412b)說: 通達四聖諦,知苦不生緣苦心,乃至知道不生緣道心。但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觀諸 法如實相。世尊!云何觀諸法如實相?佛言:觀諸法空。世尊!何等空觀?佛言:自相空 。是菩薩用如是智慧觀一切法空,無法性可見,住是性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 故?無性相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諸佛所作……亦非菩薩所作。 在無自性,無自相的情況下,自是「無眾生,無業因緣,無果報」。[56]《般若經》是站 在法不生滅的涅槃境界來談,所以諸法「皆同一相,是為無相」。[57] 這種平等觀,說 明大乘是通達四諦皆是緣起、空、無自性,不離有為而說無為的。 《般若經》說菩薩應學習對四諦法相分別的基礎。然若能透過法性空的如實觀察,一旦如 實智生起,則能了達諸法之無性、無相。[58]對於四諦之差別,也能夠同時消融了,呈現 出一切法的平等性。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65(大正7‧354a)說: 爾時觀一切法平等,平等無性為性,以一剎那相應般若,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謂如實知是 苦聖諦,是集聖諦,是滅聖諦,是道聖諦,皆同一相,所謂無相。 話說回來,雖說《般若經》有繼承「見滅得道」之思想。不過,在對一切法空上之闡揚來 說,部派是不可能曾經出現過的。大乘的思想很明顯的是受大眾分別說部系的影響,但並 非說部派後來轉化成了大乘,而是說大乘吸收了各部派的特長而獨立發展的。[59] 除了公認最具代表性的初期大乘《般若經》有受到大眾分別說系的「見滅得道」思想影響 之外,龍樹(Nagarjuna)菩薩所造的《大智度論》也有很具體的說到菩薩是頓入寂滅法 的聖者。如《大智度論》卷35(大正25‧321a)說: 問曰:諸賢聖智慧,皆緣四諦生,何以但說滅諦?答曰:四諦中,滅諦為上。所以者何? 是三諦皆屬滅故。 又卷94(大正25‧720c)說: 四諦平等即是滅,不用苦諦滅,乃至道諦滅。何以故?是苦等四法皆從緣生,虛妄不實, 無有自性。 此外,龍樹在《大智度論》中亦有強調利根菩薩的智慧,是遠勝於聲聞的,如卷54(大正 25‧444a)說: 聲聞人智力薄故,初始不能觀五眾若遠離、若寂滅等,但能觀無常等,入第三諦,乃能觀 寂滅。菩薩利根故,初觀五眾,便得寂滅相。用無所得者,常用無所得空慧觀諸法相。… 般若相者,不離五眾有涅槃,不離涅槃有五眾,五眾實相即是涅槃。是故初發心鈍根者, 先用無常等觀,然後觀五眾寂滅等;十二因緣亦如是。 又卷86(大正25‧662b)亦說: 聲聞人以四諦得道,菩薩以一諦入道。佛說四諦皆是一諦,分別故有四。…聲聞、辟支佛 智慧,觀色等五眾生滅,心厭,離欲,得解脫。菩薩以大福德智慧觀生滅時,心不怖畏, …菩薩捨生滅觀,入不生不滅中。 龍樹《大智度論》所提及的「聲聞」,其實是指說一切有部系的專執支離名相者,其並非 破斥釋迦之阿含與律的聲聞。[60] 若站在這點上來看,《大智度論》中所言的「初觀五 眾,便得寂滅相」,確實與大眾部「一剎那心了一切法,一剎那心相應般若知一切法」的 說法非常相似。然而二者還是有一些差別的,如之前卷54所言的「般若相者,不離五眾有 涅槃,不離涅槃有五眾,五眾實相即是涅槃」,在大乘的特色之中,「世間即涅槃」的深 智,是聲聞學派所從未提及之教說,且加上利根型的菩薩,還有「大方便力」及「不捨眾 生之悲願」,故若比較於大眾部「見滅得道」的聖者,似乎更勝一籌。 大乘「空」「無自性」的思想,在龍樹的時代,可說已達至顛峰的地步了。龍樹也以「觀 空」(無自性)的立場,將四諦的差別作一平等的觀察。如《大智度論》卷94(大正25‧ 721a)說: 知是四諦藥病相對,亦不著是四諦,但觀諸法如實相,不作四種分別觀。須菩提問:云何 如實觀諸法?佛言:觀空。 此時以一諦現觀不生不滅法的菩薩,正式登上不退轉地──阿毘跋致地了。[61] 基本上 ,龍樹認為透過觀察四諦來獲得現觀法性,是依於眾生根性之利鈍而定,未必每個眾生皆 須猶如有部所說的漸修四諦,才能獲得現觀。如《大智度論》卷18(大正25‧197a)說: 如聞說一諦而成道果,或聞二三四諦而得道果。有人於苦諦多惑故,為說苦諦而得道;餘 三諦亦如是。或有都惑四諦故,為說四諦而得道。如佛語比丘:汝若能斷貪欲,我保汝得 阿那含道。若斷貪欲,當知恚痴亦斷。 按照《大智度論》的說法,現觀法性未必一定要經歷四個過程的觀察,但依個人的宿世善 根福德因緣而定。然現生能以一諦入道的,理應過去已經累積眾多資糧了,要不,豈非與 「有因有緣世間集」或「此有故彼有」的因緣法相違背?[62] 且加上菩薩累生累劫的發 心與修行,能以一諦見道,是沒有什麼稀奇的! 在龍樹的解說中,三三昧(或三三摩地)皆能入正性離生,在這點上顯然與法藏部及說一 切有部是很不同的。龍樹認為雖然- 「空」「無相」「無願」(或「無作」)三個名稱, 但是卻「文異而義同」。如《大智度論》卷20(大正25.207c)說: 是三解脫門,摩訶衍中是一法,以行因緣故,說有三種。觀諸法空,是名空;於空中。不 可取相,是時空轉名無相; 無相中不應有所作為三界生,是時無相轉名無作。譬如城有 三門,一人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若入則從一門。 在《中阿含經》說三三昧是「異義異文」,如卷59〈大拘絺羅經〉說:「空、無相、無願 ,此三法異義異文。」(大正1.792a)然於《雜阿含經》中,質多長者說:四種三昧( 無所有、空、無相、無量心三昧),約空無我我所說,可說是同一的。《大智度論》說三 三昧同緣一實相;三法印即是一實相,可說就是這一解說的引申。[63] 龍樹將眾生的根性分為三類:1. 見多(修空解脫門) 2. 愛多(修無作解脫門) 3. 愛見等 分(修無相解脫門),故認為三三昧皆能入見道。[64] 三三昧通世出世間,若以無漏而言,三三昧則被稱為「三解脫門」。菩薩也要有三解脫門 ,才能不落異生位。住三解脫門又不急取涅槃,這是因為菩薩有大方便力的原故,能夠觀 「世間即是涅槃」。如《大智度論》卷20(大正25.207c)說: 摩訶衍義中,是三解脫門緣諸法實相,以是三解脫門,觀世間即是涅槃。 所以說,不隨業流轉,不取證涅槃,是菩薩乘之特色。 在本文曾提到在《大毘婆沙論》卷185有一不知名的部派,亦說「三三摩地,隨一皆能入 正性離生。」(大正27.927c)這與《大智度論》的說法,頗為相似。但彼此之間是否有 血脈關係,實值得再作一番研究! 此外,《般若經》有提到一要點,更須我人留意的即是,能從一切法的如如不異——不生 不滅去觀無常、空、無我的,是少數利根深智者所能趣入的。[65] 初期大乘佛法之現觀思想,雖與大眾分別說系的頓現觀,有直接的關係。然若從《般若經 》的「一切法空」及《大智度論》的「一切法無自性」說,彼此間還是有不同之處的。尤 其菩薩「世間即涅槃」的深智,更是聲聞學派所望塵莫及了! 六、結  論 綜合上述的探討,筆者將之歸納為以下幾點: (a) 現觀四諦,是佛法親證法空性的決定,是入聖流的初始,是不共外道的佛法經驗。 (b) 部派間對於四諦頓、漸現觀之諍議,基本是因為: i. 學派之性格傾向不同。 ii.  傳承的「契經」不同。 iii.自相、共相(如對「勝義」[66])之詮釋不同。 iv.對三三摩地的抉擇不同(與眾生根性分類有關)。[67] (c) 四諦現觀會出現「頓現觀」的異議,這以「契經」的修道次第來說,到底可不可行? 筆者認為:龍樹在《大智度論》的解說,最為得宜。如卷18說:「有人於苦諦多惑故,為 說苦諦而得道;餘三諦亦如是。或有都惑四諦故,為說四諦而得道。」[68] 眾生根性之 差異,有入道頓漸之不同,是無可厚非的。 (d) 大乘菩薩的無生智慧,依考究說雖與部派「見滅得道」有血脈關係。可是,就大乘的 精神看來,菩薩的深智廣行,是部派所無法媲美的。在這點上,大乘更開演出一煥新的氣 象。 轉錄自:福嚴佛學院 http://www.fuyan.org.tw/8l/03.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130.218
Samus:感覺c大對四諦很在意 我也是~(最近猛爬c大以前的四諦文) 11/12 09:11
cool810:佛法是滅苦之道,阿彌陀佛願成西方淨土也是希望眾生離苦得 11/12 13:11
cool810:樂。苦諦說苦的真相(六道輪迴之苦),集諦說苦的生起(來 11/12 13:12
cool810:自業煩惱),滅諦說苦的止息(證得涅槃),道諦說苦的止息 11/12 13:13
cool810:滅苦的方法(三學六度,淨土法門等);《南山律》中說到四 11/12 13:15
cool810:種三寶,其中“理體三寶”說到:五分法身為佛寶,滅理無為 11/12 13:16
cool810:是法寶,聲聞學無學功德是僧寶。又言:諦教即四諦,法門雖 11/12 13:17
cool810:多而以首者言之,四諦統攝凡聖因果,大小教門,廣略異宜, 11/12 13:18
cool810:無出此四。考佛陀於世間初轉法輪即宣說四聖諦,是為法寶, 11/12 13:19
cool810:佛佛道同,可知過去、現在、未來諸佛皆共以此為根本示導。 11/12 13:20
----
cool810:轉錄這篇文章是出於前篇印順法師提到的四諦漸、頓觀,可作 11/12 13:26
cool810:為延伸閱讀;末學以為這部分若再加上藏傳宗義與地道建立的 11/12 13:27
cool810:內涵,或更清楚其中三乘(聲聞、獨覺、菩薩)漸、頓現觀的 11/12 13:30
cool810:差別內涵與修證之所依,藏傳歷代班智達建立的學修體系如切 11/12 13:33
cool810:如磋、如琢如磨,可以讓學人在聞思修上建立很好的內證依循 11/12 13:35
----
cool810:最近在藏傳的宗義學習上剛好也有本文中相關的課題,關於加 11/12 16:32
cool810:行位中對於四諦十六行相的分別觀行,與見道位中見道十六心 11/12 16:33
cool810:八忍八智之漸、頓現觀四諦,三乘差別內證進程所修、所斷, 11/12 16:34
cool810:與其相應的根器、資糧等,透過如理的抉擇相應於菩提道上; 11/12 16:35
cool810:修證的理路清楚結合修心次第會更踏實,一點小心得供參考。 11/12 16:35
※ 編輯: cool810 來自: 125.232.40.205 (11/13 00:03)
cosmoco:感恩並推開仁法師之法文! 11/15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