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book.bfnn.org/books2/1894.htm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義 文珠法師講述 1.物質的條件 五蘊中的色法,是物質界的代表,宇宙間大而顯者,如恒星地球;細而微者,如原子電子 。大凡科學家,認為有實體存在的物質,包括宇宙間的能量,俱屬於佛學所說的色法攝。 順正理論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勝若劣, 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 大乘五蘊論說:「云何色蘊?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四大種,是指堅、濕、煖、 動等四種物質的特性。亦即是世人所謂地、水、火、風等四種。此四種為宇宙萬有產生必 具的條件,故名四大種。所造色,是指這四大元素所構造的一切事物,其中可分為有情色 、無情色。有情色,指眾生身體方面的形色,及生活的狀態。無情色,則指凡是眼所見、 耳所聞、鼻可嗅、舌可嚐、身可觸的一切世界上客觀的事物,都屬於「色蘊」所攝。今此 色蘊,但取眾生由地水火風四大原素所組織成的色身而言。 2.心理的現象 客觀的物質,是離不開主觀之經驗的。由於人類主觀的意識,與客觀的色法互相交涉而發 生關係時,便會引生種種不同的心理現象。這些心理現象,就是佛經所說受、想、行等三 蘊。比如我們說:園子裡有一棵荔枝樹,我們怎知道那是荔枝樹呢?其認識的過程是:第 一個步驟,先感覺眼前有一棵青綠的東西,這種感覺便是受。其次:聯想起過去曾經見過 的荔枝樹,接著把這些影像重現腦海,便是想。再其次,將這些影像和眼前所見的東西比 較,對與不對便是行,最後,認識確是荔枝樹,便是識。凡我們認識外界的色,非經過這 種程序不能成立。所以色是人類心理的對象,離開主觀的意識,以及受想行等心理現象之 外,那客觀是甚麼東西,我們就不能認識了。 受想行又是甚麼呢?受是感受,接受。是人類對於外在的環境,由感覺而產生的一種心理 現象。例如:人眼前所接觸的東西是美好的,或處身在非常寫意的環境中,便會生起可意 快樂的感受。反之,就會引生痛苦的感受,或中性的感受,是屬於人類情緒的反應。 想、是一種想像,思考,或判斷的心理作用,往往吸取外界的事物,作為思考的資料。猶 如攝影機一樣,能把眼前境物拍攝下來,印烙於識心中,形成所謂記憶,作為言說的資料 。 行、包括眾生一切心理活動。是能夠推動人的身心,向或善或惡方面發展的原動力。概括 而言:受、想、行,都是意識所附屬的心理作用,等如心理學家所說:感覺、想像、意志 等心理現象。 ---------------------------------------------- 以上可知,受蘊是心理作用,身體感受不稱為受蘊,而佛陀所言身受;是指身有受此因產 生的果報,身體會流血,會生病,有神經元,有冷暖,粗軟,等等感受,但不歸納為受蘊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要釋 斌宗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225.htm 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蘊」是積聚義,究竟積聚什麼?即是積聚 五法——色受想行識,為原素而成眾生;積聚三惑——見思、塵沙、無明之煩惱而受生死 。又名五陰(新譯五蘊,舊譯五陰),陰是遮蔽義,是說這五法能夠遮蔽吾人本覺真心, 使之不得顯現故。說詳細一點,五蘊於每一蘊當中都有他的獨具本能——積聚。色蘊,是 由四大五根和合積聚而成身。受蘊,是由五識與五塵和合積聚而有受(眼受色,耳受聲, 鼻受香……)。想蘊,是由意識與六塵和合積聚而有想(意識著色想色,著聲想聲……) 。行蘊,意識思維塵境造作善惡諸業,念念不停和合積聚以為行。識蘊,是了別諸法之本 體,執持一切染淨種子,和合積聚以為識。 二、「受蘊」,受是領納義,即對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者,謂內之五根對外之五塵而 起五識去領納一切境界,受順境叫做樂受,則能引起貪心;受逆境叫做苦受,則能引起瞋 心;受不樂不苦境叫做中庸受,則能引起痴心;這叫做受,即指前五識(因五識受力偏強 故。本來受蘊具足六受,通於六識,今欲以四蘊分配八識,故文中單明五受,將法塵一受 攝於想蘊之內。又在眼等五識領納順境時謂之樂受,如在意識領納者則謂之喜受。在眼等 五識領納逆境時謂之苦受。若在意識領納者則謂之憂受。苦樂二受弱,屬前五識所攝,因 前五識想力弱故,憂喜二受強,屬第六識攝,因六識想力強故)。 ---------------------------------------------------------------------------------------------------------------------------------- 以上可證明受蘊是心之作用,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若加上憂受喜受捨受,則共六種 。皆非身體的作用。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錄 弘一大師著 戊寅三月講于溫陵大開元寺 五蘊,即舊譯之五陰也。世間萬法無盡。欲研高深哲理及正當人生觀。應先于萬法有整個 之認識,有統一之概念。佛法既含有高深之哲理及正當人生觀,應知亦爾。 此五蘊,即佛教用以總括世間萬法者。故僅研五蘊,與研究一切萬法無異。蘊者,蘊藏積 聚也。五蘊亦稱為五法聚,亦即五類之義。乃將一切精神物質之法歸納于此五類中也。 ┌色蘊…障礙義 即一切相障有礙之處境。──┐ │ 與物質之義相似而較廣。──┴境處 ├受蘊…領納義 即對于外境或苦,或樂及不苦不樂等─┐ 五 │       之感受。此與今時人所習用之感情一 │ │ 詞(即是隨官感印象而生之官感感情 │ │ )甚合,若作了別解之感覺釋之則非 ├內心 蘊 │       ,因了別乃屬識蘊也。       │ ├想蘊…取像義 即取著感受之印象而思想。     │ ├行蘊…造作義 即對外境之動作。 │ └識蘊…了別義 即了別外境,變出外境之本體。───┘ 如弘一大師所言,受蘊是感情,心的作用,非身體作用。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講義 (第一篇) 湛山倓虛大師述 http://book.bfnn.org/books3/2146.htm 照見五蘊皆空。 標觀自在菩薩。依五蘊而證妙有真空之理。不與小乘滅三蘊而證析法偏真但空之理相同也 。照見者。謂以覺照親自證見也。五蘊者。謂色受想行識也。皆空者。謂以妙智觀五蘊皆 成妙有真空也。小乘聖人。觀五蘊為實有之障礙。故修滅受想等定。以除滅之。然只可除 色受想前三蘊之粗相。而餘者之行識後二蘊。終不能除。何以故。除者即是行。除盡亦屬 識。復何能除之。若非大菩薩。照了五蘊雖有。而蘊蘊皆不可思議。則又何足為妙有真空 。所謂覺照五蘊。無須除滅。方能皆成妙有真空也。 以上可證明阿羅漢滅至少前三蘊,無有受蘊,或簡單說,受蘊不起作用。或滅煩惱賊而無 此前三蘊。當然這得是證阿羅漢果者。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六卷 圓瑛大師著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講義 阿難!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性無違順。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 相摩,於二手中妄生澀滑,冷熱諸相。 此顯受陰即藏性。以下開一心法為四陰。受即遍行五心所中受心所,以領納為義。領納違 苦境、順樂境、俱非不苦不樂、境相,而生苦、樂、捨苦樂雙捨即不苦不樂也三受,雖諸 識中,皆有受心所,而前五識根境相對,受之用偏多,受之力最強,即以五識為受陰。此 文就自法為喻,以身識領受觸塵之境,但事出假設,又偏約身識,故得為喻耳。 譬如有人,即假設有此一人,手足宴然安靜,百骸調和順適,此喻真如不動,性德自如。 忽如忘生者:忽然忘其有生,即不知有身之謂也。大凡人生,有苦有樂,覺得有身,而受 苦樂之境,若無苦樂,即不知有身。忘生,亦可作忘身解,尚且不覺有身,而安知有受耶 ?違是苦受,順是樂受,苦、樂兩無,併身亦忘,正屬捨受。喻心體離念,無受陰故,以 捨受難破,故下只約苦、樂二受破。 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者:無故即無端起妄;二手於空相摩,即根塵相對,亦可指 生滅不生滅和合,三細俄興,六麤競作。於二手中妄生澀、滑、冷、熱等觸,即妄現受陰 之相。 受陰當知,亦復如是。 先舉喻,此法合。一切受陰虛妄,自當比例而知,亦如摩掌,妄生覺受。此喻即自法,但 能了喻之妄,便知受陰之妄也。藏性不動,本來無受,即喻中有人喻藏性;宴安調適喻不 動;無故二掌摩空喻無端妄起無明,不生滅與生滅和合,妄生三細六麤,故有澀、滑、冷 、執諸相。澀喻三途苦受,滑喻人天樂受,冷喻二乘滯寂枯受,熱喻權教事修等,觸指樂 受等,以上皆明從真起妄。初舉喻合法竟。 午二 就喻詳辨 阿難!是諸幻觸,不從空來,不從掌出。 幻觸,即身識所覺之觸受。空中本來無物,但是二掌相摩妄生諸觸,虛妄不實,故稱為 幻。上二句雙標二途,究其來處。 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能觸掌,何不觸身?不應虛空選擇來觸! 此下詳辨推破。先正破空來,身之外皆空,若從空來,既然能觸於掌,何以不觸於身? 空無知覺,不應虛空,有所選擇,喜來觸掌,不喜觸身也! ------------------------------------------------------- 由以上可知,受陰本幻,覺者需滅此幻,苦樂二受可破,屬捨受,先前推文已提過,捨受 仍不能著。受陰既是妄,何必強要執說你有一個受陰,然後去執著說,連阿羅漢也有受陰 ?還有苦受?甚至先前Cid大還強說=>身體有苦受,心中沒苦受。 苦只有心領納而受。事實上,含括前五根眼耳鼻舌身都在此心領受,不是五根自己有感受 ,請明察。 午三 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受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觸受非從空來,非從掌出之故,當知舉體虛妄。本無生體曰虛,循業偽現二掌相摩業也 曰妄。此句結其相妄,下二句結顯性真。謂觀相元是虛妄,觀性究係何物耶?曰本來是非 因緣,非自然之妙真如性,此二句解見上科。二受陰竟。 --------------------------------------------------------------------------- http://book.bfnn.org/books2/1483.htm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十二卷 圓瑛大師著 未二 證不循根 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 鼻聞香?驕梵缽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覺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 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 《正脈》云:此恐凡、小,久執六用,必循六根,驟聞明不循根,疑而不信,故引現會以 證,令得除疑。汝豈不知者:反問之詞,今此楞嚴法會之中,阿那律陀,此云無貧,九十 一劫,不受貧窮果報。白飯王之子,從佛出家,多好睡眠,被佛呵責,精進失目,佛憐而 教之,令修樂見照明,金剛三昧,遂得半頭天眼,觀見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果,無目而 見,此見不循眼,寄頭明發,是一證也。他如跋難陀龍,此云善歡喜,護摩竭陀國,風雨 以時,人民歡喜,故以名焉。牠雖有耳而失聰不能聞聲,乃用角而聽;此聽不循耳,寄角 明發。殑伽神女,殑伽是河名,此云天堂來,發源於雪山之頂,阿耨達池,流出四河,此 其一也,神女是主河神,非鼻而能聞香。驕梵缽提,此云牛司,食後恆司虛哨,異舌而能 知味。舜若多神,此云虛空神,以歷劫無身為苦,佛放拔苦光,映令暫現身觸,樂不可言 ,其質如風,其體元無,無身亦能覺觸。 諸滅盡定,得寂聲聞者:滅盡定,亦云滅受想定,前五與第六識,受想皆不起現行,即第 九次第定。前八屬有漏,此一屬無漏。得寂:寂即滅諦,得證滅諦涅槃,成阿羅漢,故曰 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尊者,久滅意根,不特六識不起現行,即七識麤分亦滅, 故曰久滅意根;而能圓明了知,一切諸法,不因第七第六之心念。今在雞足山,待彌勒下 生傳衣,即入此定。孤山曰:以上六人,或是凡夫業報,或是小聖修得,斯皆妄力,尚不 依根,何況圓脫,豈無互用?初情界脫纏,成互用妙竟。 注意,就前五根來說,無眼能見,無耳能聞聲,無鼻能聞香,異舌能知味,無身亦能觸, 還有成阿羅漢者,前五識第六識受想皆不起現行。 http://book.bfnn.org/books2/1108.htm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上) 震旦清信士勝觀江妙煦遺著 (江味農) 癸)初,明初果離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初果斷盡三界八十八使,已見真空之理而知無我亦無我所矣。若作我能得果之念,是我見 依然,何云得果乎。二果以上例此。須菩提皆就四果名相辨釋,令著果相者,當下可以爽 然自失。此說法之善巧也。(不也,是活句。猶言不是無得,亦不能作念。是名之名,謂 假名也不可坐實。坐實即是作念,著於有所得矣。) 梵語須陀洹,此云入流,謂已涉入涅槃末流。由此循流溯源,可達涅槃彼岸也。然而雖稱 入流,實無所入。不入句,正釋其故。蓋根塵相對,名為六入,謂根塵相入也。(如眼對 色,則若有色入眼。眼即為色所轉。是亦可曰眼入於色矣。餘仿此。)所以相入者,識為 分別故。今曰不入,明其能空情識矣。因其不入六塵,無以名之,名曰入流。亦因其不入 六塵,情識能空,故雖名入流,而實無所入。是特假名入流耳。故曰是名須陀洹。名者, 假名也,名相也。下是名句,皆仿此。意中若曰:倘作我能入流之念,是明明有所入矣。 若有所入,情識依然,何云得初果耶。總之,得果正由無念,作念便非得果。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 壽者。】 梵語阿羅漢,此云無生。證三果已,在四禪天斷上二界七十二品思惑盡,便證無生法忍, 不受後有。生死從此了矣,故稱無生。然其心中實並法而亦無之。因其無法,則生滅心息 ,故曰無生。亦因其尚且無有無生之法,豈有所謂無生,是亦假名無生耳。意若曰:倘作 無生之念,是明明有法矣。既有法相,即著我人眾壽。生心動念,依然凡夫。何云得四果 ,證無生法忍耶。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無諍者,不與物競,一切平等之意。由不自是,故能無諍。無諍,則不惱他。意在守護他 心,令不生惱。修此三昧,豈非大慈。然此三昧之所以成者,則由於人我是非之相皆空。 涅槃云:須菩提住虛空地。若有眾生嫌我立者,我當終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當終日 立不移處。可見由其住於虛空,乃能如此。長老解空第一,故能入此三昧耳。(十大弟子 ,各有特長,皆稱第一。大迦葉以頭陀稱。阿難以多聞稱。他如舍利弗智慧,目犍連神通 ,羅暡其髒行,阿那律天眼,富樓那說法,迦旃延論義,優波離持律,以及須菩提解空, 皆第一也。)三昧者,此云正受,亦曰正定。 不受諸受,名正受。一切不受,則不為一切所動,是為正定。人謂凡夫。凡夫喜諍,豈能 無諍。故曰人中最為第一。欲字廣義,遍指思惑。斷盡三界貪等煩惱,方真離欲。凡成阿 羅漢,無不離欲。離欲,亦必不與物競,但未得無諍三昧,乃讓長老亦得第一之稱。偈頌 云:依彼善吉者,說離二種障。(新眼疏以見思惑當二種障,義狹。)古注謂離欲是離煩 惱障,為一切阿羅漢所共有。(見惑思惑,通為煩惱。)雖得無諍三昧,而不存有所得, (即是自忘其無諍。)是自忘其在定矣。此為離三昧障。乃真得無諍,真得三昧。故稱第 一離欲阿羅漢。合上句言之,謂不但於一切人最為第一,即以阿羅漢之離欲言,亦稱第一 也。此是世尊平日稱讚長老之詞,故曰佛說。長老既自忘在定,諸弟子又不能及,唯究竟 覺者,能知其入此三昧,故惟佛能說。佛者究竟覺之稱也。此一科正標舉其功行事相,非 談離相。(次科方陳離相也。)故不曰如來說,而曰佛說。以如來是性德之稱。約性而言 ,則無諍及第一等等名相,皆不可說矣。本經中即一稱謂,無不含有妙義,如是如是。 ------------------------------------------------------------------ 注意連初果須陀洹都無六入,不受六塵,何況阿羅漢,阿羅漢不受諸受,是名正受。 更別說佛陀有苦受~神經元不是Cid所言的苦,苦是受蘊。 阿羅漢和佛陀有神經元,能覺察冷熱,神經元叫感覺,佛與阿羅漢比一般人更明顯, 但絕無苦可受~在雜阿含佛陀講的即是有身受,感覺,但心不受。此受不是受蘊。請搞 明白。此受是因果,但心無受。受蘊是心,不是身。無眼耳鼻舌身,還是能感受。 能看能聽能聞聲嗅香有觸覺。身體本來是幻,不是非得靠它才能領受。 也只有凡夫才會靠身體去感覺,分別,再造新殃~ 以上簡略提一提,族繁不及備載,願Cid大德能善思維,其中奧義~ 順祝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 予見新學後生,才把一句佛頓在心頭,閑思妄想越覺騰沸,便謂念佛工夫不能攝心。 不知汝無量劫來生死根由,如何能得即斷?且萬念紛飛之際,正是做工夫時節。旋收旋散 ,旋散旋收,久後工夫純熟,自然妄念不起。且汝之能覺妄念者,虧這句佛耳。如不念佛 之時,瀾翻潮湧,剎那不停者,自己豈能覺乎? ~蓮池大師警眾法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3.194.60 ※ 編輯: buddhanature 來自: 122.123.194.60 (04/16 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