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業的運作 ──那爛陀長老 業力導引此世間。           —《殊勝論》— 業的運作過程具有極為複雜的規律,唯佛陀能究竟了悟。要想對此難題有一個一目了 然的認識,人們就有必要依據阿毗達磨,精通熟悉思惟開展(cittavithi)過程。   心或意識,即有情的核心部分,在人類錯綜複雜的構造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正是此 心,或染汙,或純潔有情眾生。事實上,心既是一個人最惡毒的敵人,也是其最要好的朋 友。   當一個人進入無夢的酣睡,他多多少少可以感驗到一種消極而非積極的意識。此種被 感驗到的意識相似於一個人在投胎或臨終時的意識。在佛教哲學中,這種意識被稱之為- bhavanga-再生意識,意為生命因素,是生存不可缺少的因緣。此意識瞬時生滅,如同溪 水,遷流不息。   我們不僅在無夢的睡眠中,而且在甦醒時也能感驗到這種意識。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 ,我們剎那感驗bhavanga,遠遠多於其它任何意識。因此,bhavanga成為生命中不可缺少 的緣起。有些學者把此bhavanga-再生意識,說成是潛在意識。根據哲學詞典,潛在意識 就是“一些心理學家和哲學家稱之為存在意識體之下的意識空間。”   在西方哲學家們看來,潛在意識與意識共存。但是根據佛教哲學,兩種意識不會共存 。佛教哲學認為,意識專注於某一境,或精神或物質,一般來講,我們無時不感驗一具體 意識。此意識思惟的時限為一思惟瞬間(剎那)。每一剎那連接著下一剎那。人類的知識 是很難意想到這些意識的剎那生滅。一些評論家也許會說,在一閃電的時間內,說不定會 有千百億個剎那生起。   bhavanga-再生意識不是次第的境界。它也不同於F.W.米爾所說的潛在意識。在西方 哲學中,好像找不到bhavanga-再生意識這一說。也許我們可以用些哲學術語表達不同的 意思。之所以稱之為再生意識(bhavanga),是因為它是生存延續的關鍵因素。生命的連 續被認為是巴利語bhavanga最為接近的同義詞。   只要不受外來刺激的干擾,此再生意識持續伸延下去,當一物境或一心境進入識田之 中,它波動一剎那後消失。假如說現前物境為一有形物,當意識的再生流靜止下來,使物 境的感官意識生起後又消失。緊接著生起見物之眼識,但僅此而已。緊接著感官運作就是 瞬間接受如此所見物體,然後又生起尋思瞬間,剎那檢視所見之物。此後又有作意瞬間, 初具分別,自由意識或許會產生作用。在心理學上佔重要位置的下一個意念分別(javana )階段以此為基礎而得以產生。在這一階段,行為得以判定,或善或惡。業行在此時造作。   如果知見正確,則為善;若錯誤,則為惡。無論喜厭之物怎樣呈現在意識之前,一個 人完全有能力使分別過程為善或為不善。例如,如果與仇人相見,則憤恨自然產生。相反 的,智慧之人,賴依自律,對其人施以慈愛之念。因此,佛陀說:   “惡由己作,自獲染汙,由己不作惡,清淨亦由己,淨不淨依己,無人能淨他。”(1)   環境、外緣、習慣愛好以及其它都在影響著我們的思想。這是已被接受的事實。在這 種情況下,自由思惟變為附屬。但是,我們還是有可能戰勝外來的力量,自由生起善或不 善之念。   外部的影響可能是一種引發結果的因素,但是我們自己直接對跟隨自身的業力負責。   要給巴利語javana下一個恰如其份的定義,那是十分困難的。有些人認為可詮譯為知 覺,另外一種解釋是非思惟性傾向,但這種說法並不如第一種那樣令人滿意。在這裡,我 們保留了巴利原語。javana原意是運行意識流。這是因為在思惟過程中,它在同一物境之 上連續運行七個剎那,或在人臨死時行進五個刹那。雖然這些剎那出現的心境相似,但是 它們的潛在力量不同。   整個思維過程在此極為短暫的瞬間完成,在兩個剎那間生起烙印意識後結束。這樣, 一個完整思惟過程需十七個剎那。   經典上引用芒果樹為例來說明此思惟過程。一個人蒙頭酣睡於芒果樹下,突然一陣風 吹動樹身,一隻芒果掉在熟睡之人的腦袋旁。他掀開頭布,轉身面朝芒果,看見了芒果便 信手揀起,然後仔細看了看,心想這肯定是一熟透了的芒果。他把芒果放在嘴裡甜甜地吃 了起來,最後又把剩下的吞了下去,再一次大唾起來。   無夢的熟睡正與此不受干擾的再生意識流相應。微風拍打樹木相當於過去再生意識, 樹身的搖晃則相當於再生意識的波動,芒果的掉落代表著靜止的再生意識,轉身面向芒果 則相當於感官引發意識,瞧見芒果為思想,揀起芒果為意識的接收,對芒果的檢查為意識 的尋思,對芒果生熟的肯定為意識的作意,真正地放在嘴裡品嚼則相似於意識流(javana) 的運作,咽下一小塊芒果則相當於意識的保留,再次沉睡相當於意識再一次沉澱于再生意 識之中。在此七個剎那中,正如我們上面所說,第一剎那的效用力最為微弱,此一生中即 可得到結果。這就稱為當生業果。如果它不在當下一生發生作用,則會變成無效。   第七剎那為次等微弱,其結果可能會在下一生產生,故爾稱之為異熟業。同樣地,如 果它不在第二生中產生效用,則自動無效。   剎那之間的結果可以在此輪迴中的任何時刻發生,直到最後的解脫。這種業被稱為無 限期業報。   這樣,以時間為依據,業可以被分為:   1.現時果報業。(Ditthadhammavedaniya kamma).   2.異時果報業。(Upapajjavedaniya kamma).   3.無限時果報業。(Aparapariyavedaniya kamma)   4.非效果報業。(Ahosi kamma). 今生受善業果報:   妻子和丈夫只有一件出門時可穿的上衣。有一天,丈夫聽聞佛陀講法,大感快慰,希 望以此僅有的上衣為供養。但是他內在的貪執不容許他這樣做。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 後,他終於戰勝了貪婪,把上衣供養了佛陀,情不自禁地大叫起來:“我勝利了,我勝利 了。”國王聽說這件事後,十分高興,對他的佈施大加讚賞,贈送給他32件衣服。虔誠的 丈夫給自己和妻子各留—件其餘的都供養了佛陀。(2) 今生中受惡業果報:   一個獵人領著獵狗前往森林打獵,在路上遇到一位乞食的僧人。這一天,獵人沒能獲 得一隻獵物,他想這是由於不幸同出家人相遇的原故。在回家的路上,他又一次遇到那位 比丘,即刻勃然大怒,無論清白無辜的比丘如何懇求,獵人唆使他的獵狗撲向出家人。這 位比丘無處可逃,只好爬上一棵樹。歹毒的獵人追到樹前,用一枝利箭刺戳比丘的腳底。 比丘痛得不堪忍受,身上的袈裟掉落下來,一下子裹住了獵人全身。獵狗以為比丘從樹上 掉了下來,即猛撲上去,活活咬死它的主人。(3) 異時相報業:   一個富翁的僕人在田裡辛勤勞動了一整天,傍晚時分回到家裡。因為那天是月圓日, 他看到其他人都在受持八戒。當他聽說他也可以受持半天的八戒,便誦持了八戒,並在那 天持午。但不幸的是,他在第二天晚上死了。由於他的善業,他往生天界。(4)   頻毗莎羅王的兒子,阿闍世王因為殺父的果報,死後即刻墮落於惡道之中。 不定報業:    沒有一人逃脫得了這種業報。即使佛陀或阿羅漢也可能要承受他們過去的業報。在 無量世以前,阿羅漢目揵連在其惡毒妻子的唆使下,試圖謀害他的親生母親。(5) 為此, 他在惡道中倍受痛苦,在最後一生中,他被強盜用棍棒活活打死。   佛陀也被人陷害,說他謀殺一天衣派女信徒,這是因為他曾在前一生中侮辱了一辟支 佛的緣故。   提婆達多企圖謀害佛陀,但沒有成功,不過佛腕的一隻腳被輕微的砸傷。這是因為在 以前生中,他為了占取財產,曾殺死了他的異母兄弟。   根據功用(kicca),業又可分為:   1.再生業--janaaka kamma   2.助業--upatthambaka kamma   3.反作用業--upapidaka kamma   4.破壞業--upaghataka kamma   根據佛教,每一位有情都是以臨終時佔優勢的善惡業為因緣而往生。在佛法中,這種 業就叫做再生(janaka)業。   一個人的死只不過是短暫生命現象的短暫結束。雖然說現在的生命形式結束了,但是 引發再生的業力並沒有在肉體離散時徹底斷滅。根據臨終時強大的意念,另外一種既不是 完全相同,也不是徹底相異的生命形式產生了。正是此最後一念的延續,即再生之業決定 了此人在他後一生中的善惡之地。   作為一條規律,最後一念的善惡取決於一個人平時的所作所為。在一些特殊情況下, 也許是因為順境或逆境的緣故,行善之人臨終時或許會生起惡念,而作惡之人生起善念。 無論平時怎樣,他們的未來生處將由此最後一念來決定。這並不是說過去行為果報全消亡 了。它們會在一個適當的時侯產生不可迴避的結果。這種再生的相對變異解釋了邪惡之子 生於善德之家,或善德之子生於邪惡之家這一現象。   為了相助,保持或削弱乃至阻止此再生之業產生果報,另外一種業力可能會介入並發 生作用。這種業名為助業(upatthamabhaka)和反作用業(upapidaka)。   根據業的規律,再生之業的潛在能量可以被更為強大的過去相反業力徹底消除。此相 對業力尋找機會,可能會在意想不到時發生作用。正如一種相對的力量可以阻擋住飛來的 利箭,使之墜落在地。這樣的業被稱為破壞業。它要比以上兩種業力更為強大,因為它不 僅阻止而且摧毀了全部業力。   為了說明此四業的運作,我們可以拿提婆達多為例。他曾試圖謀害佛陀,並導致了僧 團的分裂。   他的再生善業決定了他出生在國王之家。他長期過著舒適的富貴生活,這是由於他助 業之力。當他因被開除僧籍而惱羞成怒時,他的反作用業力現前,破壞業最後把他帶到惡 趣之中。   根據果報的先後,業又有如下之分:   1.重業(定業)--Garuka kamma.   2.臨終前所作業--Asanna kamma.   3.習慣之業--Acinna kamma.   4.累聚業--Katatta kamma.   第一種重業或大業。此業決定在今生或後一生產生果報。在善德這一方面,重業為禪 那,而在邪惡這一方面,則為當下即得果報的罪惡行徑,即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 身血,破和合僧。   例如,如果一個人修習禪那,但後來又犯下此大惡之一,他的善業將會被這些強大的 惡業消除。無論他早期得到什麼樣的禪那,他的後一生將以惡業為生緣。提婆達多因為傷 害了佛陀,分裂了僧團。他的神通盡失無遺,墮入惡道。   阿闍世王,正如佛陀所說,如果沒有犯下殺父之重業,可能會證得第一聖果。在這種 情況下,強大的惡業阻礙了精神的修證。   當沒有重業生起時,臨終時(asanna)的業力發生作用。這就是一個人在死前瞬間的所 作所想。由於它在決定一個人未來生命時具有關鍵的意義,在一些佛教國家仍然流行著這 樣一個傳統,即提醒臨終之人意念他所作的善事,使其在死前體受善業。   有些時候,作惡之人如果在死前刹那很幸運地意想起他所作善業,他可能會快樂的死 去,獲得善生。這不是說,他享有善生,就免除了有生之年所結集的惡業果報。   在另外一個方面,有時一個好人可能被迫受到不利環境的影響,突然回想起惡行或生 起不善之念,而痛苦地死去。   一個人的習慣(acinna),無論好壞,都會變成第二種自然。它們多多少少趨於規範人 的性格。在閒散無事時,我們常常使自己忙於習慣的思想和動作之中。同樣的,在臨終之 時,我們不得不意念起我們的習慣思想和行為,除非受到外力的影響。   此分類的最後一種為聚業(katatta原意是因為過去所作),它包括了以上三種業力之 外的一切業。它就好似特殊眾生保留的資產。   最後一種分類是根據生起果報之界而劃分的,它們是:   1.不善業--或許成熟於欲界(kamaloka)。   2.善業--或許成熟於欲界。   3.善業--或許成熟於色界(rupaloka)。   4.善業--或許成熟於無色界(arupaloka)。 成熟於欲界之惡業   身口意能造作十種惡業。其中三種是身所為,即殺(panatipata),盜(adinnadana), 邪淫(kamesu--micchacara)。   四種惡業是語言所為,即妄語(musavada),兩舌(pisunavaca),惡口(pharusavaca) ,綺語(samphappalapa)。   三種惡業是意識造作,即貪(abhijjha),嗔(vyapada),癡(micchaditthi)。   殺生是指故意剝奪有情生命。嚴格地來說,巴利語--pana意為與其特別生存有關的有 情生命。殺生是指任意損傷他人的生命力,不使其自然生存下去。Pana意為呼吸者,因此 ,一切有情眾生,包括動物在內都被看成是Pana(6),但不包括植物,因為它們沒有思惟 。不過,比丘們甚至被禁止傷害植物。對於這一點,也許要指出的是,它不適用於居士。   必須具備如下五個條件才能構成殺業,即: 1.有情;2.知其為有情;3.作意行殺;4.力取行殺;5.死亡結果。   惡業的輕重根據相關有情的善良和大小而定。殺害善德之人和大動物比殺害歹惡之人 和小動物更為罪業深重,因為造作此種惡業需要較大的努力,而所丟失的就相當嚴重    殺生的惡報是:短命,生病,因與相愛之人分別而長久痛苦,時常擔心害怕。   構成偷盜之業必須具有五個條件,即:1.他人之物;2.知其為他人之物;3.作意 行盜;4.作行盜的努力;5.真正移動其物。   偷盜不可避免的後果是貧窮、苦難、失望,過寄生的生活。   邪淫之業必須具有四個條件,即:1,享受之念;2,相應的努力;3.具滿足的方式 ;4.欲望的滿足。   因為邪淫,不可避免地有眾多的仇敵,與不愛之妻或夫結合,來生為女生或為不育之 人。   妄語之業的形成必須具備四個條件,即:1.非真實;2.欺騙;3.言語;4.形成欺 騙事實。   妄語業不可避免的結果是受惡語指責、辱駡、不值得信任,口臭。   兩舌之業的構成必須具有四個條件,即:1.被分裂之人;2.作意分裂,或希望自己 親近他人;3.相應的努力;4.語言上的交流。   兩舌之業不可避免的結果是無緣無故地破壞朋友之間的友誼。   構成惡口之業須具備三個條件,即:1.被傷害之人;2.嗔恨之念;3.詆毀事實。   惡口之業不可避免的結果是:雖然自己絕對無害人之心,但還是受到他人厭惡,聲音 嘶啞。   綺語之業的產生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即:1.傾心於無聊的閒談;2.所說之語。   綺語之業不可免除的後果是五根有損,言語無信。   貪業的造作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即:1.他人之物;2.佔有之念:“欲為我有”。   貪欲之業不可迴避的果報為自己的希望不能實現。   構成嗔恨之業必須具有兩個條件,即:1.另一有情;2.有加害之念。   嗔恨之業不可避免的果報為醜陋、多病,本性可惡。   愚癡之見就是錯誤地看待事物,非正確的信仰,如否認業果,也被包括在這一惡業之 內。構成此惡業須具備兩個條件,即:1.以邪惡方式看待某事;2.依錯誤的觀念理 解事物。   愚癡之業不可免除的結果是庸俗的貪欲,智能低弱,昏庸無知,長期生病,觀點受 到譴責。   根據佛教,邪見有10(7),即:1.無善,如佈施等,認為佈施不會得到善報;2.無 慷慨施捨等善業;3.不向他人佈施,認為如此等善舉沒有善報;4.善惡之業沒有果 報;5.此世間無此信仰;6.來世,即生此世界之人不信過去的存在,生此世界之人 不信未來;7.無母;8.無父,即無論怎樣對待父母皆無果報;9.無有輪迴之眾生; 10.沒有已經覺悟此世間和來世間,覺悟他人、正直、持戒梵志和婆羅們的存在(這裡 是指佛陀及阿羅漢)。 成熟於欲界之善業   如此善業(kusalakamma)有10,即:1.佈施(dana);2.持戒(sila);3.禪修 (bhavana);4.愛敬(apacayana);5.利行(veyyavacca);6.功德回向(patidana); 7.隨喜他人之善業(anumodana);8.聞法(dhammasavana);9.講法(dhammadesana) ;10.直率表達自己的觀點(ditthijjukamma)。   有時把第七和第十業再行細分,十善業則被說成為十二。   讚歎他人善行(pasamsa)被加入隨喜他人功德(anumodana),皈依三寶(sarana)和正念 (anussati)代替了直抒自己的觀念。   佈施他人能給自己帶來財富。持戒使人再生于高貴之家和快樂之境。修習禪定引導人 往生色界和無色界,幫助其人獲取更高的知識和解脫。功德的回向會使來生富裕。隨喜他 人功德可以使來生居處快樂。講法聞法都能使智慧開達。愛敬能使來生出生高尚。利行使 朋友成群。讚歎他人善行給自己帶來他人的讚美。皈依三寶使欲望熄滅。正念給人帶來各 種各樣的喜悅。 成熟於色界之善業   在色界中有如下五種色界禪那或喜悅(8),它們是純意識的:   1.第一禪那善意識包括尋,伺,樂,喜,制心一處。   2.第二禪那善意識包括伺,樂,喜,制心一處。   3.第三禪那善意識包括快感,喜,制心一處。   4.第四禪那善意識包括愉快,制心一處。   5.第五禪那善意識包括行捨,制心一處。   這些禪那在色界中有其相應之果報。 成熟於無色界之善業   在無色界中,有四種產生相應之報的無色禪,即:   1.善意識--於空無邊處(akasanancayatana)。   2.善意識--於識無邊處(vinnanancayatana)。   3.善意識--於無所有處(akincannayatana)。   4.善意識--於非想非非想處(n’eva sanna n’asannayatana)。(9)    [注]    (1)《法句經》,第165偈。    (2)《佛教傳說》,第二卷,第262頁。    (3)《佛教傳說》,第二卷,第282頁。    (4)同上,第一卷,第278頁。    (5)根據一些經典,他確實殺了他們。    (6)在植物中,沒有通過神經系統的刺激傳替,它們不知什麼是神經,K.V.弗淪奇博 士,《你和生命》,第125頁。    (7)《法集論》,第233頁;《闡述》,第二卷,第493;《佛教心理學》,第355頁    (8)根據《Abhidhammathasangaha》,色界禪有五,但是,《清淨道論》提到四種禪 。兩種解釋沒有多大不同。在前者中,禪那根據五個組成部分而分為五。在後者 中,第二禪那包含了最後三個部分,而不包括最初兩個。    (9)詳細解釋請參照那蘭陀長老的《阿毗達磨手冊》。 引用網址:http://0rz.tw/645m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99.10.5
godofmoon:善哉~斯文~ 220.136.9.107 02/14 08:55
godofmoon:但是找不到第(5)註解文~? 220.136.9.107 02/14 09:00
cool810:已補,在不定報業那一段。 58.99.10.5 02/14 11:15
※ 編輯: cool810 來自: 58.99.10.5 (02/14 11:16)
Uchiha:推好文 123.110.154.66 02/14 14:16
Crazyfire:好文 192.192.86.180 02/14 15:41
Cid:推薦這篇文章218.166.221.175 02/14 23:22
IN:茅塞頓開 61.58.101.18 02/14 23:50
fyartist:推,好文~ 67.169.181.54 02/15 01:01
cheyoyo:好文+1122.120.217.170 02/15 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