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東西方學者,佛教徒或非佛教徒撰寫了許許多多富有價值的著作,向那些對教感興趣的人 解述了佛陀的一生及其教導。    其中,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仍然是埃德溫一阿諾德男爵的《亞洲之光》。許多西方國家的 求道因為此世界聞名之詩而被佛教深深吸引。    這些博學多聞的作家以佛法啟迪覺悟了廣大讀者,他們這些值得隨喜讚歎的精進努力受到 東西方佛教徒的一片讚美之聲。    本書以巴利三藏經典、註疏以及流傳於佛教國家,特別是以斯里蘭卡的傳統為基礎,又是 一位佛教僧人的微薄努力。    本書的第一部分敘述了佛陀的一生,第二部分闡述了巴利語系佛教。    佛教是一道德和哲學體系,是覺悟的唯一正道,但又不僅僅是學術方面的學習課目。    佛法是讓人來學習的,但更是讓人實踐的,歸根結底,是讓每一個人來了證的。    如果沒有實踐,再多的學習也是無效的。佛說,博學之人不修習佛法好似滑香味的美麗花 朵。    不懂佛法之人如同盲人。但是,不修證佛法之人被比喻成是一個圖書館。    有些人匆匆忙忙地批評佛教為一消極宗教。這一毫無根據的批評與事實相違甚遠。    佛陀是世界上第一個最為活躍的傳教領袖。他往返於各地達45年之久,向廣大的信眾,包 括老百姓和知識分子講解佛法。通過自己的言行利樂人類有情,直到他生命的最後時刻。 他的諸大弟子們繼承了他的事業,弘化世間。他們身無分文,徒步邊遠地區,弘揚佛法, 從不希求任何回報。    「精進求證。」這是佛陀的最後遺教。沒有個人的努力,就不可能獲得解脫和淨化。因此 ,佛教譴責了祈求和祈禱,取而代之的則是導向自我約束,純淨和覺悟的禪修。禪修和服 務構成了佛教的兩大特色。事實上,所有佛教國家都是在佛教文化的搖籃裡成長。    「諸惡莫作」,即不要成為自己和他人的詛咒者。這是佛陀第一教誡。第二教誨則是「眾 善奉行」,也就是成為自己和他人的祈福者。他最後的勸告則是「自淨其意。」這是最為 重要,也是最為根本的佛法。    這樣的宗教可以被說成是懶散消極的嗎?    也許應該指出的是,在三十七道品(bodhakkhiya-dhamma)中,精進(viriya)反覆在九 個地方出現。    為了澄清他和弟了們的關係,佛陀說:    「汝應自努力,如來唯老師。」    佛陀指出了正道,實踐此道,以期清淨,則是我們自己的事了。    「由已而清淨,由已而染污。」    在清規戒律的約束下,比丘們在自己的天地裡積極努力,從不違越。而在家佛教徒們可以 在佛法的指導之下,以自己的方式為其宗教、國家和世界作貢獻。    佛教給出家比丘指出一條路,同時也給在家居士指出一條路。    一方面,所有佛教徒都是無畏的勇士。他們戰鬥不止,但不是手拿武器和炸彈。他們大行 宰殺,但不是無幸的男女老少。    他們同誰戰鬥?而他們無情殺戮的又是哪一個呢?    他們同自己戰鬥,因為,一個人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心是人的最壞敵人,同時也是他最好 的朋友。他們這不留情地以戒定慧宰殺深藏在自己意識中的情慾、嗔恨和無知。    希望獨自清淨,願與此奮戰一生之人完全可以這樣做。比丘們生活在僻靜之地,痛殺貪嗔 癡煩惱。為人類樹立了光輝典範。對於那些心意滿足者來說,寂靜就是一種快樂。那些同 生活戰鬥,並以此為樂者生活在世間,旨在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使世人可以在此絕對和 平和諧的世界上做一個理想的公民,他們可以挑起這一艱巨任務。    人類不是為了佛教,但佛教卻是為了人類。    根據佛教,應該指出的是,如果以正見觀之,要成為一個理想的佛教徒,財富和貧窮都不 應是障礙。佛陀的最大護法,給孤獨長者是一大富者。乾堤訶羅被認為比國王更善於佈施 ,而他卻是一個窮困潦倒的制陶工。    佛教對窮人和富人,老百姓和知識分子都同樣具有感召力。    佛教信仰以及簡樸的宗教儀式吸引了廣大普通老百姓,而佛教深邃的教導和心智文化卻使 知識分子陶醉。    一個偶然參觀佛教國家的人,當他第一次跨進寺院時,也許會產生一種誤解,認為佛教只 不過是一些宗教形式和儀規而已,它是一種鼓勵崇拜偶像和樹木的迷信宗教。    佛教深具忍辱,沒有全部譴責這種外在形式的禮拜,因為廣大信眾需要它們。一個人可以 看到他們在進行這樣的宗教儀式時是多麼的虔誠。他們的信仰由此而得以增長。佛教徒跪 拜在佛像前,對佛像所代表的表示他們的恭敬之情。富有知見的佛教徒觀想佛陀的善德。 他們不追尋從此佛像中獲取世間或精神的恩典。另外一方面,菩提樹是覺悟的象徵。    佛陀希望其信徒做到的不是這種形式的順服,而是實實在在地遵循他的教導。「修習佛法 最好之人為最敬我之人。」這就是佛陀的教誨。    富有知見的佛教徒可以不用外在的禮拜形式修習佛法。實踐八正道,寺院和佛像非必不可 少。    佛教認為過去和未來生無量,可供有情眾生居住的星球也是無數,那麼,佛教完全是為了 另外一個世界。這種說法正確嗎?    佛陀說法是為了解脫痛苦眾生,斷除痛苦之因,從而教導結束生死之法。但是,佛陀講說 了眾多經典,旨在世間的進步。精神和物質方面的提高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關鍵。二者不可 分割。但是,不應為了取得物質文明的發展而犧牲精神文明的發展,正如當今物質主義思 想主宰的國家。各國政府和慈善團體應該適應人們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理想的生存環境 ;而宗教,特別是佛教,應提高人們的道德,使人們成為理想的市民。這是各自的責任。    佛教與絕大多數宗教相違,倡導中道,其教未能以人為中心,不同於以神為中心的信條。 因此,佛教是向內尋求,注重於個人解脫。佛法是讓每一個人自我體證。    通常來說,絕大部分人類希望的最終目的就是永恆或斷滅。物質主義者認為死後不存一物 。根據有些宗教,生命的目的在於死後同萬能者或不可思議的神相圓聚,這是一種永恆主 義。    佛教倡導中道,其目的不是為了斷滅,因為本來就沒有一個要斷滅的不變之物。它也不是 為了永恆,因為本來就沒有一個可永生的不變靈魂。佛教的最終目的可以在當下一生中成 就。    阿羅漢圓寂之後怎樣?這是一個相當難以回答的微妙問題。因為涅槃是一超越時間和空間 的聖境,不可用語言來表達。嚴格來說,涅槃為有,但沒有人證入涅槃。佛說,有人說阿 羅漢圓寂後存在或不存在,這都是不對的。例如,有人說阿羅漢圓寂後存在或不存在,這 都是不對的。例如,一團火在燃燒,不久熄滅,一個人不可說火去了任何一個方向。當不 再有燃料之時,它停止了燃燒。佛陀舉此火喻,指出不應提出這樣的問題。一個人可能被 搞糊塗了,但是這並不奇怪。    下面是一現代科學有給予的一個恰當的例子。    羅伯特一奧本海默寫道:    「如果我們問電子是否保持固定不變,我們必須說不是;如果我們問電子的位置隨著時間 的變化而變化,我們必須說不是;如果我們問電子是否處於靜止狀態,我們必須說不是; 如果我們問電子是否在運動中,我們必須說不是。」    「當有人問到人圓寂後的自我情形時,佛陀給予了同樣的回答,但是,這些不同於來自於 十七八世紀的科學答案。」    很明顯,博學的作者指的是阿羅漢圓寂後的情形。    獲證這樣的境界有什麼用處?我們是否應該否定存在?生活中充滿了快樂,難道我們不應 真實生存?    這些問題並不意外。他們是那些希望享受生活之人,或希望承擔責任,經受磨煉,利樂人 類之人的典型回答。    對第一種人來說,佛教徒將說:如果你願意的話,你可以這麼做,但是不要成為世間欲樂 的奴隸,因為這些都是虛幻無常;無論你喜不喜歡,你將收割你的播種。對第二種人來說 ,佛教徒會說:盡一切方便利樂人類有情,以無私的奉獻為樂。    佛教向那些需要涅槃之人指出涅槃之果,但不強迫任何人「過來看,」這是佛陀的教誨。    佛教徒應過著高尚有意義的生活,直到實現了最終目的。    佛法具有完美的道德規範,適用高尚之人和一般人。    它們是:    1、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2、四聖處(brahma-vihara):慈,悲,喜,捨。    3、十聖德(paramita-十波羅蜜):佈施,善德(持戒),出離,智慧,精進,忍辱, 誠實,決意,慈和捨。    4、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那些希望盡早成就阿羅漢之人可以觀念佛陀給予羅候羅尊者的忠告:    「此身非我,非我所,非我之靈魂。」(Ne』tam mama,n’so』ham asmi,na me so atta 。)應該謙恭地說,本書不是專門為了學者,而是為了那些希望瞭解佛陀生涯及其根本大 教的學生們。    本書於1942年出版。修改和補充後的第二版於1964年在新加坡出版。這一次,我又增補了 兩個章節。           那爛陀          佛歷2159年(1973)於科倫坡 ------------------------------------------------------------------------------ 題外話:長老引述羅伯特一奧本海默的一段話,原義是如此嗎?可否請有物理背景的法友 一解。 -- 以慧體為根基,航行法海而不懈, 以慈悲為彼岸,終其一生而不毀。 人間佛教的菩薩行者 印順和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12.81
Crazyfire:明確地call Cid大解答XDDDD 61.217.193.224 03/13 11:32
claudeee:推220.139.132.138 03/13 11:49
Cid:我不知道Oppenheimer是否真的講過這段話, 不過 140.112.96.249 03/13 13:57
Cid:從量子力學上來說, 一個受測物的狀態取決於觀 140.112.96.249 03/13 13:58
Cid:測的方式, 所以當我們對於受測物的描述其實是 140.112.96.249 03/13 13:59
Cid:在某種程度上是受限於量測方式的. 140.112.96.249 03/13 14:00
Cid:話說回來, 我並不能完全同意O氏的這段話, 因為 140.112.96.249 03/13 14:03
Cid:雖然對電子的描述受限於量測的方式, 但只是適 140.112.96.249 03/13 14:03
Cid:切地界定量測的方式, 我們還是可以在此"基底" 140.112.96.249 03/13 14:06
Cid:之上採用對應的物理圖象來說明電子移動或靜止. 140.112.96.249 03/13 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