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釋天慧 修行?禮佛、拜懺、誦經、閉關?說法不一。依字面義,修行乃修正自己的行為;就佛 法目的,乃是止息一切苦迫的現象。現代行者常忙著設立道場、趕經懺、拉信徒,能真 正了解、認識佛陀的本懷,依循他的教法去實踐者,佔極少數。佛法在盛行的今天,為 什麼會形成如此一個扭曲的局面?曾聞修行在日常生活中,乍聽時常令人相當不解,而 佛法中的《雜阿含經》和四念處法的修習,卻已提供它的來源和修行方式。 《雜阿含經》,世尊在「七處三觀」,告訴弟子的七處善巧,其中後三處的「味、患、 離」即是本文探討的內容。什麼是「味、患、離」,行者對它應有何基本的認知,又如 何體驗呢? 雜阿含第四十二經,世尊告諸比丘: 「云何比丘七處善?比丘!如實知色,……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  如是受、想、行、識。」 南傳巴利文經典《相應部》第五十七經解釋緣色而生樂與喜,為色之味;於色之無常、 苦、變壞之法,為色之過患;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是為色之出離。它說明凡人於因緣 生色,因色生起喜樂的狀態,此喜樂的狀態名為「味」;由喜樂生貪愛,而後認知色的 無常、苦、變異性,是名為「患」;於是生捨離之念頭,因而於色的欲貪下調伏、捨斷 的功夫,是名為「離」。 「味、患、離」是世尊教導弟子離苦的修行次弟,善用它能了苦、知苦,不為苦所惑,  否則行者終其一生,學佛、禮佛,卻因不得法,不能離苦,實為可惜。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味、患、離」,只是世尊教導弟子們修行的方法,苦的遠離、心的調伏,藉由己身去 經歷、體驗,以達解脫苦。既知「味、患、離」對於離苦的重要性後,在日常生活如何 去認知呢? 一、知苦、了苦,理解實踐四聖諦 苦聖諦就是要行者了解:三界的本質是苦的事實,進而對其產生出離心;集聖諦 —— 從認知苦的事實,去觀察人之所以苦的原因,也唯有了解苦因,才能避免再次犯錯,陷 入苦境;滅聖諦 —— 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了解苦的事實和原因後,就去消滅已 存在的苦或未來可能存在苦的事實,此時苦可止息,將不會再為煩惱苦痛困擾。而要消 除此苦因和事實,必須遵循一定的法則和順序,此法則順序則稱為道聖諦。 四聖諦是佛弟子在七處二觀的前四善巧,也是消滅一切苦迫和煩惱的實踐法門。它教導 行者,一方面從苦集二諦,觀察了知一切眾苦之所以產生,是人們對於五蘊運作中「喜 」味狀態,生了貪愛執取,另方面也藉著對道諦的思惟觀照,認識五蘊的本質是無常的 、變異的,如一再的執迷而執取,將獲得過患的苦受。而為了息止已受或將受的苦,必 須善巧的調伏、斷離欲貪,達到止苦目的。 二、認識五蘊六入 五蘊者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人是五蘊積聚而成的一堆肉。五蘊是身心, 身心是五蘊,所以五蘊絕非「我」或「我所」,如勉為執取,則苦易生。《雜阿含》第 八經,佛告阿難:「善哉!善哉!應如是答。所以者何?色是生滅法,名為知色;知受 想行識是生滅法,名為知識。」平時多訓練自己,對五蘊的生滅現象,有正確的認識和 清明的覺知。如此一來,五蘊運作時,即容易覺察,不易為其所誘惑。 正如《雜阿含》第二十五經:「過去、未來色無常,況現在色……!如是過去、未來受 、想、行、識無常,況現在受想行識!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識,不欣未來識, 於現在識厭、離、正向滅盡。」亡入者 —— 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又稱六入﹚。世間 苦受的產生,都是由於六根接觸六塵生六識,三事和合生「觸」,「觸」則生「受」。 行者必須仔細觀察,他們之間的緣起關係,了解苦受如何生起,如此不斷地思惟觀察, 從中了解苦因、苦的事實;進而為避苦,自然會去思惟滅苦的方法,並付之實行以解脫 苦。這也就是說,六根其中之一於五蘊產生受時,如起喜貪、瞋恚的繫著,將有無常、 變異的過患;如能對五蘊、六根,作如實的觀察了解,其各本有的特性,覺知這個五蘊 、六根、繫著的對象,沒有「我」和「我所」的概念存在,久之這繫著將因力量不足而 被伏斷。 如《雜阿含》第十四經: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五受陰﹙執取的五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我於天人若  ……眾中以脫、以離、以出,永不住顛倒。」 三、修習四念處 《雜阿含》第一一三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  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四念處的修習,宜從身念處著手,明白身上一切的覺受、反應、心念的起伏,從而肯定 法的真相,思惟法,得法義滅苦惱。更明白的說,就是對於六根接受六塵,所生的一切 感受,不論大小粗細,都能一一覺察,並了知每一心念的生滅之因,再將法義融合於其 中,從而調伏、捨斷所生的欲貪、瞋恚。 就「味、患、離」而言,四念處的修習,主要是讓行者從身心認知「味」生作用時的程 度狀態,並了知所執取的一切對象和五蘊,皆具有無常、苦、變異性。如一意的執取, 必生欲貪,而引發過患的苦果;為遠離苦果,必需儘快捨離,藉著法的思惟,正念、正 定達離苦的境地。 對「味、患、離」有了如實的認知後,進一步如何於日常生活中行持體驗呢?首先從四 念處的身念處下手,藉由五蘊培養明覺,導入對受念處的每一心念、每一動作生滅的覺 受,熟練後自然進入心念處的思惟觀察;也由於事先的充份認知,自然的融入法念處, 法義從而流露,改變心念與行為。 例如:凡人隨習性,對某物產生適意或不適意——味,而後貪愛或瞋恚隨之而來,此時 的明覺已覺察到覺受發生喜歡或瞋恚的信息,同時心念處也開始思惟觀察法念處的法義 ,了知此物的無常性、逼迫性、變異性,並警告的說,如不斷執取,苦受將隨後而來— — 患,就如此不停地思惟觀照—— 執取好惡的習性與執取結果的苦受。不久可以發現 離開苦受的方法,就是不執取好惡、欲貪,於是試著調伏、捨離欲貪,終於達離苦的目 的 —— 離。 或許有人問:「味、患、離」的修行方法,適用於現今的行者?答案是肯定的。 為什麼?現今行者多數盲目崇拜事相,不肯在自己身上和心地下功夫,所以不了解自己 ,更不知如何解脫。而「味、患、離」正是教導行者,藉由解析自己,觀察自己,善用 身與心達到止苦、息苦,或為苦的解脫者。世尊是位覺者、解脫者,他諄諄教誨弟子, 要了知身心只是五蘊集合而成的事實。 人之所以為苦所迫,就是不能如實知五蘊的「味、患、離」,所以才產生對五蘊的執取 ,一旦執取的對象有了變化,煩惱隨之產生。 《雜阿含》第一○七經,舍利弗說: 「多聞聖弟子於……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知已,不生愛染——見色是我、是  我所。彼色有變、若異,心不隨轉惱苦生。心不隨轉惱苦生已,得不……顧念、結戀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他也告訴其他佛弟子,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味、患、離」該持有的態度,就是對世間 一切現象、身心覺受,明明白白地覺知它的存在、生滅變異、持續,讓喜歡只是喜歡; ﹙不喜歡只是不喜歡﹚不再增長為好樂喜貪﹙或厭惡﹚的狀態,讓已生成將生的喜貪自 然地消滅,達到不憂苦、不眷戀,遠離「順我者貪,逆我者瞋」的境地,一切因「貪、 瞋、癡」所產生的憂悲苦惱將得以遠離。 -- 楞嚴咒心: 唵○阿那隸○毗舍提○鞞囉 跋闍囉陀唎○槃陀槃陀你○ 跋闍囉 謗尼泮○虎信 都嚧甕泮○娑婆訶 「大白傘蓋佛母」心咒: 「嗡、沙爾娃、打他架打,烏尼卡,施 達打巴遮,吽呸,吽媽媽,吽呢,梭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2.104.6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