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版上大多為佛經的探討與辯論 所以來分享我認為頗為不錯的一篇參禪文章 畢竟學佛的方法與修持上很重要 而虛雲老和尚名聲與成就這應該可以不用討論了 在於方法上與觀念上給予我們一些建議與方向 況且為白話文較為簡單易讀 畢竟學佛不是一定要看古文來練習國語文能力的 把他分成幾段 如果嫌太多太長可以分段及天數閱讀 標色的花花綠綠的 了義即可 與各位分享 阿彌陀佛 參禪的先決條件 虛雲和尚講述 參禪的目的,在明心見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實見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執著 ,自性就是如來智慧德相。如來智慧德相,為諸佛眾生所同具,無二無別,若離了妄想執 著,就證得自己的如來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則就是眾生。只為你我從無量劫來,迷淪生 死,染汙久了,不能當下頓脫妄想,實見本性,所以要參禪。因此參禪的先決條件,就是 除妄想。妄想如何除法,釋迎牟尼佛說的很多,最簡單的莫如「歇即菩提」一個「歇」字 。禪宗由達摩祖師傳來東土,到六祖後禪風廣播,震爍古今,但達摩祖師和六祖開示學人 最要緊的話,莫若「屏息諸緣,一念不生」。屏息諸緣,就是萬緣放下,所以「萬緣放下 ,一念不生」這兩句話,實在是參禪的先決條件。這兩句話如果不做到,參禪不但是說沒 有成功,就是入門都不可能。蓋萬緣纏繞,念念生滅,你還談得上參禪嗎? 「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是參禪的先決條件,我們既然知道了,那末,如何才能做到呢 ?上焉者一念永歇,直至無生,頓證菩提,毫無絡索。其次則以理除事,了知自性,本來 清淨,煩惱菩提,生死涅槃,皆是假名,原不與我自性相干。事事物物,皆是夢幻泡影, 我此四大色身,與山河大地,在自性中,如海中的浮漚一樣,隨起隨滅,無礙本體。不應 隨一切幻事的生住異滅而起欣厭取捨,通身放下,如死人一樣,自然根塵識心消落,貪嗔 癡愛泯滅,所有這身子的痛癢、苦樂、饑寒、飽暖、榮辱、生死、禍福、吉凶、毀譽、得 喪、安危險夷,一概置之度外,這樣才算放下。一放下,一切放下,永永放下,叫作萬緣 放下。萬緣放下了,妄想自消,分別不起,執著遠離,至此一念不生,自性光明,全體顯 露。至是參禪的條件具備了,再用功真參實究,明心見性才有分。 日來常有禪人來問話,夫法本無法,一落言詮,即非實義。了此一心,本來是佛,直下無 事,各各現成,說修說證,都是魔話。達摩東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明明白白指 示,大地一切眾生都是佛,直下認得此清淨自性,隨順無染,二六時中,行住坐臥,心都 無異,就是現成的佛,不須用心用力,更不要有作有為,不勞纖毫言說思惟。所以說成佛 是最容易的事,最自在的事,而且操之在我,不假外求。大地一切眾生,如果不甘長劫輪 轉於四生六道,永沈苦海,而願成佛,常樂我淨,諦信佛祖誡言,放下一切、善惡都莫思 量,個個可以立地成佛。諸佛菩薩及歷代祖師,發願度盡一切眾生,不是無憑無據,空發 大願,空講大話的。 上來所說,法爾如此,且經佛祖反覆闡明,叮嚀囑咐,真語實語,並無絲毫虛誑。無奈大 地一切眾生,從無量劫來,迷淪生死苦海,頭出頭沒,輪轉不已,迷惑顛倒,背覺合塵。 猶如精金投入糞坑,不惟不得受用,而且染汙不堪。佛以大慈悲,不得已說出八萬四千法 門:俾各色各樣根器不同的眾生,用來對治貪嗔癡愛等八萬四千習氣毛病。猶如金染上各 種污垢,乃教你用鏟、用刷、用水、用布等來洗刷琢抹一樣。所以佛說的法,門門都是妙 法,都可以了生死,成佛道,只有當機不當機的問題,不必強分法門的高下,流傳中國最 普通的法門為宗、教、律、淨、密,這五種法門,隨各人的根性和興趣,任行一門都可以 ,總在一門深入,歷久不變,就可以成就。 宗門主參禪,參禪在「明心見性」,就是要參透自己的本來面目,所謂「明悟自心,徹見 本性」。這個法門,自佛拈花起,至達摩祖師傳來東土以後,下手工夫屢有變遷。在唐宋 以前的禪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悟道了,師徒間的傳授,不過以心印心,並沒有什麼實 法。平日參問酬答,也不過隨方解縛,因病與藥而已。宋代以後,人們的根器陋劣了,講 了做不到,譬如說「放下一切」、「善惡莫思」,但總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惡, 到了這個時候,祖師們不得已,採取以毒攻毒的辦法,教學人參公案。初是看話頭,甚至 於要咬定一個死話頭,教你咬得緊緊,剎那不要放鬆,如老鼠啃棺材相似,咬定一處,不 通不止,目的在以一念抵制萬念。這實在是不得已的辦法,如惡毒在身,非開刀療冶,難 以生效。古人的公案多得很,後來專講看話頭,有的「看拖死屍的是誰」,有的「看父母 未生之前,如何是我本來面目」,晚近諸方多用「看念佛是準」這一話頭。其實都是一樣 ,都很平常,並無奇特。如果你要說看念經的是誰,看持咒的是誰,看拜佛的是誰,看吃 飯的是誰,看穿衣的是誰,看走路的是誰,看睡覺的是誰,都是一個樣子,誰字下的答案 ,就是心。話從心起,心是話之頭;念從心起,心是念之頭;萬法皆從心生,心是萬法之 頭。其實話頭,即是念頭,念之前頭就是心。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話頭。由此你我 知道,看話頭就是觀心,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就是心,看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 就是觀心。性即是心,「反聞聞自性」,即是反觀觀自心,「圓照清淨覺相」,清淨覺相 即是心。照即觀也,心即是佛,念佛即是觀佛,觀佛即是觀心。所以說「看話頭」,或者 是說「看念佛是誰」,就是觀心,即是觀照自心清淨覺體,即是觀照自性佛。心即性,即 覺,即佛,無有形相方所,了不可得,清淨本然,周遍法界,不出不入,無往無來,就是 本來現成的清淨法身佛。行人都攝六根,從一念始生之處看去,照顧此一話頭,看到離念 的清淨自心,再綿綿密密,恬恬淡淡,寂而照之,直下五蘊皆空,身心俱寂,了無一事。 從此晝夜六時,行住坐臥,如如不動,日久功深,見性成佛,苦厄度盡。昔高峰祖師云: 「學者能看個話頭,如投一片瓦塊在萬丈深潭,直下落底,若七日不得開悟,當截取老僧 頭去。」同參們,這是過來人的話,是真語實語,不是騙人的誑語啊。 然而為什麼現代的人看話頭的多,而悟道的人沒有幾個呢?這是由於現代的人,根器不及 古人,亦由學者對參禪看話頭的理路,多是沒有摸清、有的人東參西訪,南奔北走,結果 鬧到老,對一個話頭還沒有弄明白,不知什麼是話頭,如何才算看話頭,一生總是執著言 句名相,在話尾上用心。「看念佛是誰」呀,「照顧話頭」呀,看來看去,參來參去,與 話頭東西背馳,哪里會悟此本然的無為大道呢?如何到得這一切不受的王位上去呢?金屑 放在眼裏,眼只有瞎,那裏會放大光明呀!可憐啊可憐啊,好好的兒女,離家學道,志願 非凡,結果空勞一場,殊可悲憫!古人云:「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錯路」。修行悟道 ,易亦難,難亦易,如開電燈一樣,會則彈指之間,大放光明,萬年之黑暗頓除;不會則 機壞燈毀,煩惱轉增。有些參禪看話頭的人,著魔發狂,吐血罹病,無明火大,人我見深 ,不是很顯著的例子嗎?所以用功的人又要善於調和身心,務須心平氣和,無罣無礙,無 人無我,行住坐臥,妙合玄機。參禪這一法,本來無可分別,但做起功夫來,初參有初參 的難易,老參有老參的難易。初參的難處在什麼地方呢?身心不純熟,門路找不清,功夫 用不上,不是心中著急,即是打盹度日,結果成為「頭年初參,二年老參,三年不參」。 易的地方是什麼呢?只要具足一個信心,長永心和無心。所謂信心者,第一信我此心、本 來是佛,與十方三世諸佛無異;第二信釋迎牟尼佛說的法,法法都可以了生死,成佛道。 所謂長永心者,就是選定一法,終生行之,乃至來生又來生,都如此行持,參禪的總是如 此參去,念佛的總是如此念去,持咒的總是如此持去,學教的總是從聞思修行去。任修何 種法門,總要以戒為本。果能如是做去,將來沒有不成的。溈山老人說:(若有人能行此 法),「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又永嘉老人說:「若將妄語誑眾生,永墮拔舌 塵沙劫」。所謂無心者,就是放下一切,如死人一般,終日隨眾起倒,不再起一點分別執 著,成為一個無心道人。初發心人具足了這三心,若是參禪看話頭,就看「念佛是誰」, 你自己默念幾聲「阿彌陀佛」,看這念佛的是誰?這一念從何處起的?當知這一念不是從 我口中起的,也不是從我肉身起的。若是從我身或口起的,我若死了,我的身口猶在,何 以不能念了呢?當知這一念是從我心起的,即從心念起處,一覷覷定,驀直看去,如貓捕 鼠,全副精神集中於此,沒有二念。但要緩急適度,不可操之太急,發生病障。行住坐臥 ,都是如此,日久功深,瓜熟蒂落,因緣時至,觸著碰著,忽然大悟。此時如人飲水,冷 暖自知,直至無疑之地,如十字街頭見親爺,得大安樂。 老參的難易如何呢?所謂老參,是指親近過善知識,用功多年,經過一番鍛煉,身心純熟 ,理路清楚,自在用功,不感辛苦。老參上座的難處,就是在此自在明白當中停住了,中 止化城,不到寶所。能靜不能動,不能得真實受用,甚至觸境生情,取捨如故,欣厭宛然 ,粗細妄想,依然牢固。所用功夫,如冷水泡石頭,不起作用。久之也就疲懈下去,終於 不能得果起用。老參上座,知道這個困難,立即提起本參話頭,抖擻精神,於百尺竿頭, 再行邁進,直到高高峰頂立,深深海底行,撒手縱橫去,與佛祖覿體相見,困難安在?不 亦易乎。 話頭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間內外,亦在中間內外,如虛空的不動而遍一切處 。所以話頭不要向上提,也不要向下壓;提上則引起掉舉,壓下則落於昏沈,違本心性, 皆非中道。大家怕妄想,以降伏妄想為極難。我告訴諸位,不要怕妄想,亦不要費力去降 伏他,你只要認得妄想,不執著他,不隨逐他,也不要排遣他,只不相續,則妄想自離。 所謂「妄起即覺,覺即離妄」。若能利用妄想做功夫,看此妄想從何處起。妄想無性,當 體立空,即復我本無的心性,自性清淨法身佛,即此現前。究實言之,真妄一體,生佛不 二,生死涅槃,菩提煩惱,都是本心本性,不必分別,不必欣厭,不必取捨,此心清淨, 本來是佛,不需一法,哪里有許多囉嗦——參!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19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