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入中論》破「即蘊我」的探究 林崇安 一、前言 佛教內的聖犢子部有五部:犢子部、法上部、賢冑部、六城部、正量部。聖犢子部的 一個重要主張是「即蘊我」。此處依據月稱菩薩的《入中論》配合宗喀巴大師的《入中論 善顯密意疏》來駁斥「即蘊我」的觀點,並略作探究。 二、「即蘊我」的主張 由離諸蘊無我故,我見所緣唯是蘊。 有計我見依五蘊,有者唯計依一心。 (1)犢子部認為,「離蘊我」不合理,因為離諸蘊外沒有體性相異的我,而我見( 薩迦耶見)的所緣必是離蘊、即蘊二類之一;既然「離蘊」不合理,因而我見的所緣唯是 「蘊」。 探究:犢子部是在「實質有」上考量,所以認為我必是離蘊、即蘊二類之一,卻不知 還有第三類的「假我」,此是月稱所說的「依蘊而安立的我」,否定「實質有」的我。 (2a)犢子部中有一派認為我見的所緣是「五蘊」,我執也是從五蘊生起,所以主張 「五蘊是我」,並以佛陀在《阿含經》中的教導為證: 「比丘當知!一切沙門、婆羅門,想『我啊』而隨見者,一切隨見唯此五取蘊。」 (2b)犢子部中有一別派則主張「一心為我」,並以佛陀在《阿含經》中的教導為證 : 「我自為依怙,更有誰為依,由善調伏我,智者得生天。」和 「應善調伏心,心調能引樂。」 說明:以上是犢子部的根本主張:「蘊是我」或「心是我」。這二者都是屬於「即蘊 我」。 三、破「即蘊我」 若謂五蘊即是我,由蘊多故我應多。 其我復應成實質,我見緣物應非倒。 (1)犢子部主張我與五蘊二者是真實有,成為全無差別的一體性而不可分。月稱對 此乃以「我應成多」或「五蘊應成一」來破: (A)若謂五蘊即是我,由蘊多故,一人亦應有多我。 (B)若謂心是我,由眼識、耳識等的差別,或由前後一一刹那有多識生滅的差別, 有多識故我亦應多。 (2a)「其我復應成實質」者,謂色、受等的實質,有過去、未來等的差別,唯諸相 異的實質說名為「蘊」,若於「蘊」說是「我」,我應成實質有。然而佛陀說我是假有而 非實質有,這是依據《阿含經》中的教導: 「比丘當知!有五種法,唯名、唯言、唯是假立,謂過去時、未來時、虛空、涅槃、 補特伽羅(以下將「補特伽羅」簡譯為人)。」 (2b)「我見緣物應非倒」者,謂見「諸蘊」的我見,於實質轉是實質成就的心,應 非顛倒,如緣青、黃等識。 般涅槃時我定斷,般涅槃前諸刹那, 生滅無作故無果,他所造業餘受果。 (1a)汝犢子部主張「自蘊是我」,則無餘依般涅槃時,由五蘊斷故,我亦決定應斷 ,故成邊執的斷見,因為汝主張於所取我,執常、執斷是邊見故。 探究:中觀應成師認為無餘依般涅槃後,應還有「無漏五蘊」安立為「我」。 (1b)住於未般涅槃前諸刹那中,如五蘊刹那生滅,其我亦應一一刹那以自性各別生 滅,如此佛陀在經中憶宿命應不說:「我於爾時為頂生王。」因為彼時的我,其身已滅, 現在非有故;因為汝犢子部主張離彼前我,別有以自性異的我,受此生故。 (2)若前後刹那以自性異,應無能作的我;由業無所依故,業亦應無,則我與業果 亦應無關係。是則他人作業,應餘人受果故,如是犯造業失壞,及未造而受報的過失。 探究:應成師認為前後二刹那的我不是以自性異,只有連續的假我而已。 實一相續無過者,前已觀察說其失。 故蘊與心皆非我。世有邊等無記故。 (1a)犢子師說:「前後刹那雖異,而是一相續,故無過咎。」 (1b)答:若謂真實相異的實質,是一相續故無過失者,此不應理,因為以前的頌文 :「如依慈氏近密法,由是他故非一續」,已經觀察說其過失:以自性互異的諸法是一相 續,不應正理。故未造業而受報,及造業後失壞等過失,仍不能免。 (2a)故主張「自身諸蘊」為我,與主張「內心」為我,皆不應理。 (2b)「世有邊等無記」者,謂1.世間有邊,2.「等」取:世間無邊,3.二俱,4.雙 非;5.世間常,6.世間無常,7.二俱,8.雙非;9.如來死後有,10.如來死後非有,11.二 俱,12.雙非;13.身即命,14.身異命,主張此十四見,為不應記故。故說「蘊是我」不 應道理。 若以「世間」是指「諸蘊」,自宗主張諸蘊有生滅,則佛應記「世間為無常」。汝犢 子部主張般涅槃後諸蘊皆無,則佛應說世間是有邊及如來死後非有。然問世間有邊等問題 時,佛不授記,故主張「諸蘊是我」不應道理。此中,命者是「我」的異名。問「世間」 亦是依「我」而問。 若汝瑜伽見無我,爾時定見無諸法。 若謂爾時離常我,則汝心蘊非是我。 (1)若依汝犢子部之主張,當瑜伽師現見無我時,決定由見無有「蘊等」便名見無 我,因為五蘊及心是我故。然不應許爾,故五蘊非我。 說明: 犢子部等主張蘊與心為我者,是因未知「我及人等,唯由名言增上假立」,要尋求假 立義有所得乃能安立,如是主張「五蘊或內心」為我,成為「以自性成之我」;因而現見 無我時,必見彼「我」畢竟非有,故有見彼「一切非有」的過失。 應成師主張「唯由假名安立」,不主張「要尋求假立義乃能安立」,則無彼失。 探究:犢子部以五蘊或內心是「我」,於體證無「五蘊或內心」時,便以為是體證「 無我」。應成師於體證「無我」時雖也是無「五蘊或內心」,但還有「真實性」作為體證 的對象。 (2)犢子師說:配合業果關係時,離五蘊更無別我,故所說我唯指「五蘊」。但見 無我時,是無外道所主張的「內裡的神我」,唯見諸行,不犯不見「蘊等諸法」的過失。 答:若謂見無「我」時,是見無「常住的神我」,如是汝犢子部餘處所說的「我」, 亦不可作別義解釋,故汝所說的「內心及蘊」應非是我。 汝宗瑜伽見無我,不達色等真實性, 緣色轉故生貪等,以未達彼本性故。 (1)又若依汝犢子部的主張,瑜伽師現見無我時,應不通達色等的真實性,因為彼 於爾時唯見無有外道所主張的「常我」故。 (2)瑜伽師緣於色等有「實執」運轉故,將生貪等煩惱,因為未通達彼色等的體性 真理故。 若謂佛說蘊是我,故許諸蘊為我者, 彼唯破除離蘊我,餘經說色非我故。 (1)犢子師說:我等以聖教為量,諸分別量不能妨難,聖教中說「唯蘊為我」,因 為佛說:「比丘當知!一切沙門、婆羅門,想『我啊』而隨見者,一切隨見唯此五取蘊。 」此處說蘊是我,是故許「諸蘊是我」也。 (2)答:彼經非說「諸蘊是我」。佛的密意是對許「離蘊我」而隨見者,以確認「 唯此五取蘊」來破,因為從觀待世俗諦來破外道的論故,及無倒開示有世俗諦的我故。 由餘經說色非我,受想諸行皆非我, 說識亦非是我故,略標非許蘊為我。 犢子師問:由何知彼是破「離蘊我」而非說蘊是我耶? 答:由餘經說:「色和受非是我、想非是我、行非是我、識亦非是我」,是故前經略 標:「唯此五取蘊,想『我啊』而隨見」者,非許「諸蘊是我」,是對許「離蘊之我」者 以「唯」字決定破之。 探究:應成師認為「俱生我執我見」的所緣和行相二者中,凡是所緣定是「我」故。 故前經非說「諸蘊是我見的所緣」。是故,經言「唯見諸蘊」,是明示「緣於依蘊假立的 我」,因為「離蘊、即蘊」作為我執的所緣皆已破故。凡經中破除「色等為我」,當知彼 經是破除我見的所緣是自性有,因為說「色等非我」之經,是依真實性而說故。 經說五蘊是我時,是諸蘊聚非蘊體。 非依非調非證者,由彼無故亦非聚。 (1)犢子師說:經說「唯見此五蘊」是說「諸蘊的總聚」為我,非說一一蘊體皆是 我。如言「眾樹為林」是說樹聚為林,非說一一樹皆是林。 (2)答:若許「蘊總聚為我」者,然經說「我為依怙、可調伏、為證者」若依據汝 犢子部的主張,則彼單蘊聚非是依怙、亦非可調伏、非是證者,因為唯蘊聚者無實質故。 故蘊聚非我。 探究:中觀應成師主張我是依據蘊聚而安立,故無實質,是假有。 爾時支聚應名車,以車與我相等故。 經說依止諸蘊立,故唯蘊聚非是我。 (1)汝犢子部主張蘊聚為我,爾時車的支分堆聚一處亦應名車,有此過失,因為車 與我,於自支分積聚安立、不安立的方式,二者相等故。 (2)又經云:「汝墮惡見趣,諸行諸聚空,妄執有有情,智者達非有,如即依支聚 ,假想立為車,應知依諸蘊,世俗立有情。」 此經說「依止諸蘊假立為有情」,故唯蘊聚非即是我。 若謂是形色乃有。汝應唯說色是我, 心等諸聚應非我,彼等非有形狀故。 (1a)犢子師說:唯輪等堆積猶非是車,要輪等堆積,具足特殊車形,方名為車。如 是有情身中色等諸蘊的形狀方是我。 (1b)答:此亦不然。形狀唯色法乃有,汝犢子師應唯說色法是我。 (2)汝犢子師所說的心心所等諸聚,應不是我,因為彼心心所等非有形故;因為非 色法故。 取者取一不應理,業與作者亦應一。 若謂有業無作者,不然離作者無業。 (1)復有過失,若作者之我去投胎為能取者,而所取者名所取事,即所作的五蘊。 言彼二成為一體不應理。所以安立蘊聚為我,不應道理。 犢子師說:色等蘊聚即是我,作業與作者可以成一。 答:此亦不可,因為如此則大種與所造色二者,瓶與陶師皆應成一故。 (2)犢子師說:此中全無能取蘊聚的作者,唯有所取蘊聚的所作業耳。 答:此亦不然,因為若無作者,亦無無因之業故。 說明: 此中總說一切能作、所作,別說能量、所量,皆非自性有,許為觀待而有。任何勝義 空經,說「無作者,有業有報」,當知是破「自性有的作者」,非破「名言支分假立的我 」。 佛說依於地水火,風識空等六種界, 及依眼等六觸處,假名安立以為我, 說依心心所立我,故非彼等即是我, 彼等積聚亦非我,故彼非是我執境。 犢子師主張蘊聚是我,復有過失,於《父子相見經》中,佛說:「依於地、水、火、 風界、識界、鼻孔等空界,及依眼觸處乃至意觸處等六觸處,假名為我,且依於心、心所 等安立所依事假立為我。」 故非彼地等任何一界即是我,亦非彼等積聚即立為我。 故彼諸法若總、若別,皆非無始傳來執「我啊」之心的所緣也。 說明: 如是諸蘊既非「俱生我執」所緣之境,離諸蘊外亦無彼之所緣故,「我執所緣境」不 是自性有,故諸瑜伽師由見「我」是自性無故,亦知「我所」是自性無,即能斷除一切有 為生死繫縛,不受後有而得涅槃。 是故五蘊若總、若別,及離五蘊,皆不立為我見的所緣,然善安立我見的所緣是「人 」。依此道理,便能安立人是自性空。 證無我時斷常我,不許此是我執依。 故云了知無常我,能斷我執太稀奇! 汝犢子部主張現證人無我時,唯斷除「常我」,然我不許此常我是「俱生我執我見」 所緣、行相任一的所依境,故汝云「唯見無此常我,修習彼智,便能永斷無始傳來的我執 」,噫!汝此主張可謂太稀奇矣! 見自室壁有蛇居,云此無象除其怖, 倘此亦能除蛇畏,噫嘻誠為他所笑。 汝犢子部唯見無有「常我」,即能斷無始我執,當以世喻,明其毫無繫屬。 有一愚人見自室壁中有蛇居住,甚可怖畏。餘人告曰:「汝勿恐怖,此室無大象。」 若謂由知彼室無大象,非但能除象怖,亦能除蛇畏者,噫嘻!誠為智者所竊笑也。 四、結語 以上宗喀巴大師將經論仔細配合研究後,釐清諸佛最深的密意,以及龍樹和月稱論師 的不共深旨,將以往其他各宗論師所未能闡明之處,以無倒的教理披露出來,破除「離蘊 和諸蘊」是我見的所緣,並指出我見的所緣是唯依蘊假立,以名言增上安立的「人」,行 相則是人以自性有。人無我是破除人以自性有;這種人無我的安立方式相同於法無我的安 立,是應成師的不共甚深見解。 轉載自:內觀教育基金會 http://www.insights.org.tw/xoops/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16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61.231.128.166 (11/06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