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八大人覺經略解》(一) 後漢 沙門安世高 譯 明 蕅益釋智旭 解 (經文):「為佛弟子。常於畫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不論在家出家,但是歸依於佛,即為佛之弟子。即應恆修此八種覺。 言「常於畫夜」者,明其功無間斷。言「至心」者,明其親切真誠。 言「誦念」者,明其文義淳熟,記憶不忘也。八大人覺,釋現結歎文 中。 (經文):「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 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 漸離生死。」 此入道之初門,破我法執之前陳也。先觀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如高岸 為谷,深谷為陵等,則於依報無可貪著。次以四大觀身。地水火風互相 陵害,故有四百四病之苦。各無實性故,究竟皆空。次以四陰觀心。所 謂受想行識,并此色身,共名五陰。於中實無我及我所,但是生滅之法 ,剎那剎那遷變轉異。不實故虛,非真故偽,遞相乘代故無主。則於正 報無可貪著。又此正報身心,不惟空愛惜之,於事無益,而且一迷六塵 緣影為自心相,則心便為眾惡之源;一迷四大為自身相,則形便為眾罪 之藪。倘不直下覤破,害安有極。若能如是觀察,則身心二執漸輕,即 漸離生死之第一方便也。 出典 《八大人覺經略解.明代四大高僧.靈峰智旭蕅益大師 解》 -- 歷代祖師都說:「離經一字,即同魔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4.4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