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釋惠空 慈光寺住持 慈光禪學院院長 慈光禪學研究所所長 ◎ 提要   處此娑婆世界的生死凡夫,實難逃於惡業苦繫。佛門中懺悔一法,與戒定慧相應,與 止觀相應,能提供眾生解除罪業的契機。但凡夫肉眼不能觀見「業力」之實存性,懺悔之 功亦難以依常情而思議,故本文從一般易可接受的思惟角度說明懺悔的理論:從 (一)改變 外在業緣 (二)摧破業果實體 (三)觀法無生三個層次來說明其之所以能除滅罪業的可能, 並以世出、世間共許的因果定律證成之。 ◎ 目次 壹、前言 貳、懺悔的名義   一、釋懺悔名   二、懺悔的意義 參、懺悔的種類及方式   一、作法懺   二、取相懺   三、無生懺 肆、懺悔理論   一、轉變業緣   二、摧破業果   三、觀法無生   四、因果法則的相應 伍、結語 壹、前言   「人心不古,世道衰微」,社會風俗道德的衰退,這是大家都有同感的。打開電視新 聞、翻開報紙,媒體所報導的多是負面的消息,殺、盜、淫、妄,在在易於感受到這股惡 業的氣氛。就說殺業,一天不知殺了多少雞鴨?站在佛法的立場來看,這些惡業將來必定 會招感惡果報出現。   對於不能守五戒、行十善而廣造種種惡業的凡夫而言,實可預見其將來受業報時悲愴 、慘痛的可能性,而這些惡業在我們的生命境界中,其實隨時已在不定時的逼迫著我們。 我們如何面對這些惡業而免於苦報的逼迫呢?這是一個現實而迫切的問題。對於我們所造 作的惡業,儒家講「羞恥之心,人皆有之」,佛法講慚愧懺悔,我相信如果將其惡業披露 ,一般人都會有慚愧、羞恥之心。可是關鍵在於如何免於業報的劇苦呢?佛法有一個很好 的方法,就是「懺悔」。   當然筆者也意識到,很多人並不知道懺悔的理論,也不一定認同懺悔消除惡業的可能 性。所以,今天藉著這小小的篇幅來談懺悔的理論,無非希望透過對懺悔理論的分析,能 讓部份有心人對於懺悔這一法門更加接受、更加認同,而對生命有所提昇與滋潤。 貳、懺悔的名義 一、釋懺悔名 (一) 義淨大師的《南海寄歸內法傳》云: 「說己之非,冀令清淨。 」 (二) 道宣律師在《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云: 「取其義意謂不造新。則此懺謂止斷未來非,悔謂恥心於往犯。由斯善故,已起無緣,當 生無續,雙礙緣續,說名行除;又由斯善,來感樂報,差彼苦緣,名為報除。」 (三) 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蜜》云: 「懺名懺謝三寶及一切眾生,悔名慚愧改過求哀。我今此罪若得滅者,於將來時,寧失身 命,終不更造如斯苦業……生如是心,唯願三寶證明攝受,是名懺悔。復次懺名外不覆藏 ,悔則內心剋責;懺名知罪為惡,悔則恐受其報……舉要言之,若能知法虛妄,永息惡業 ,修行善道,是名懺悔。」 (四) 智者大師在《金光明經文句》中說: 「懺者首也,悔者伏也……伏三寶足下,正順道理,不敢作非,故名懺悔。又懺名白法, 悔名黑法;黑法須悔而勿作,白法須企而尚之,取捨合論,故言懺悔。又懺名修來,悔名 改往;往日所作惡不善法,鄙而惡之,故名為悔,往日所棄一切善法,今日已去誓願勤修 ,故名為懺,棄往求來,故名懺悔。又懺名披陳眾失,發露過咎,不敢隱諱,悔名斷相續 心,厭悔捨離,能作 所作合棄,故言懺悔。又懺者名慚,悔者名愧,慚則慚天,愧則愧 人;人見其顯,天見其冥,冥細顯竉,竉細皆惡,故言懺悔。」 「懺者鑑也,披陳發舒己之三業,不敢隱諱,令他委鑑……悔者廢也,內懷 鄙恥,悔造 眾非。……懺悔名慚愧,慚愧是白法。又自不作惡,不教他作惡 。」 歸結上述對懺悔一語的說明,可以用「破惡生善」一言以蔽之,而此中的不同淺深層次, 又與四正勤有相通之處:   第一、已作罪令滅。對於往昔所作諸罪,生起慚愧羞恥之心,並對他人披陳發露,令 罪垢清淨。即所謂內心剋責,外不覆藏;內外既斷相續之心,則業緣難續。     第二、未作罪令不造。因順伏於佛之教誨,或對往罪生起慚恥之心,或恐受惡果報, 能自誓不造新罪,斷未來非。   第三、相對於前除罪止非而言,更能積極企求白法,勤修善業,即所謂未生善令生, 已生善令增長。又可破惡故即是生善;生善故即是破惡,二義體一。 二、懺悔的意義   了解懺悔「破惡生善」的意涵之後,次將說明懺悔對於吾人的意義。此可以從三個角 度來說明:   (一)生死輪迴的業果立場:就一般凡夫而言,在日常的身、口、意三業中,總是善惡 夾雜的;為善生人天,為惡墮三途,終必隨業受報。而今雖為人身,已是諸苦交煎,又尚 不知有多少無始惡業障伺緣成熟感報;即使暫生天上,天福盡仍不免下墮。故為免三途、 人間生死苦報,必須懺悔。   (二)修行解脫的立場:眾生在趣向解脫的過程中,由於煩惱、業、果報三障的障蔽, 於三十七道品不能修習,所以不能出離生死,故須藉懺悔之力滅除諸障。如《金光明經文 句》云: 「出家人雖欲修道,為五煩惱所障,心不得停心,為四顛倒所惑,不得入四念處,亦須懺 悔除滅業障。」   (三)究竟成佛的立場:相對於圓滿清淨的佛果位而言,雖是解脫的二乘和登地菩薩, 仍有微細的無明煩惱存在。所以等覺以下,都須懺悔。這說明了,雖然三乘業障、煩惱有 等差,可是就清淨的法身而言,都未清淨,都須懺悔。如《金光明經文句》中云: 「當知懺悔位長,其義極廣。云何而言止齊凡夫?是故五十校計經,齊至等覺,皆令懺悔 。」 這裡我們對懺悔採取了最廣義的定義,即是從「身心清淨而相應於法性」的角度來說明。 而在此廣義定義下,懺悔,亦可說是止觀的別義,即瑜伽和阿毘曇中所謂的相應於真如、 對應於覺性的止觀義。 參、懺悔的種類及方式   前說明懺悔的意義,意在發起懺悔之心;下文說明懺悔之法及種類差別,以能實受法 門之益。   懺悔旨在滅罪;罪有無量差別,滅罪之法亦應眾多。但一般採用之分類有事、理二懺 及作法、取相、無生三懺兩種;此中作法懺、取相懺屬事懺,無生懺屬理懺,故今且依三 懺來說明。此三種懺法的內容,主要依據智者大師之說,其中有大小乘、正助、滅罪差別 等歧義,將分別敘述於下:  一、作法懺   小乘作法懺,只適用於僧眾,是指僧眾違犯佛所制的戒律後,依律而行的懺罪方法。 因戒律是佛所制,故違犯佛所制之戒,必須依佛所制之法方能懺除,但只能除違戒之罪( 遮罪),不能除所造之業(性罪)。至於實際之羯磨作法,依所犯戒之輕重而有所不同, 此在律中皆有明示。小乘三種懺悔中,即以此懺為主。而大乘作法懺則不限僧眾,僧俗二 眾均可依方等諸大乘經中之道場作法或祖師所制之懺儀而行,其方法不外禮拜、稱名、發 露、勸請、隨喜、發願、迴向等,唯亦但除遮罪,不除性罪,因散心位中不見好相,作用 力淺之故。譬如殺生,依法懺悔,能除遮罪,但性罪仍在,業果成熟仍須償命。又,不論 大小乘,作法懺均是從扶助戒律、滅除戒罪的立場出發,而若不特別強調,所謂作法懺, 多就小乘而言。  二、取相懺   取相懺不同於作法懺之於散心,而要依於靜定心的成就而除罪,但因定心之力強,故 能雙滅性、遮二罪。小乘的取相懺,在於取像專想,想成相起即能滅罪。如《金光明經文 句》云: 「犯欲人,作毒蛇口想,此觀成時,婬罪即滅。」   而大乘的取相懺,則不論作法與否,重點在於要見好相。如《釋禪波羅蜜》言: 「行者依諸經中懺悔方法,專心用意,於靜心中,見種種諸相。如菩薩戒中所說,若懺十 重,要須見好相,乃滅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華種種瑞相已,罪即得滅。若不見相,雖懺 無益。」   總之,想相也好,見好相也好,說明取相懺均須賴定心之成就,故有扶定、滅散亂之 定罪的功用。  三、無生懺   無生即觀法空,大小乘俱是理之慧觀。但小乘的無生懺以析空觀為主,只明但空,所 謂: 「觀造罪心本無主宰,念念無常,無誰能作、無是業報,我見若亡,諸使永寂。」   此法成就,能出三界。而大乘的無生懺,是指相應於實相而言,深達罪性本空,了知 一切法常清淨故。如《普賢觀經》云: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 至誠心,懺悔六情根。」   此法成,能除根本無明煩惱。   又大乘三懺中,以無生懺為正行,作法和取相只是助行,而之所以有正助的差異,在 於眾生根性不同,故修入方便有別。又且唯無生懺可單獨行之,作法和取相則不能離開無 生懺理觀的基礎。相對於作法懺取小乘為主,取相懺和無生懺,則多指大乘之懺法而言。 ----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 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漸廣。 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 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五章轉重令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masahiro175:推薦這篇文章~ 09/28 21:33
masahiro175:懺悔的力量,依祖師大德所言 09/28 21:33
masahiro175:猶如豔陽朗照,冰雪立消 09/28 21:34
masahiro175:又如千年暗室,一燈迅明 09/28 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