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慈悲的培育 心平平衡衡,對待所有眾生就像母親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 心平平衡衡,破壞心的限制,心的限制就是我們的分別 發達四無量心,是圓滿菩薩道最重要的修鍊。 四無量心釋義〔心平平衡衡〕 慈(mettA)、悲(karuNA)、喜(muditA)、捨(upekkhA)四無量心(appamannA), 在《阿含經》中又名四梵行、四梵室、四梵堂、四等心;《清淨道論》稱四梵住( CatubrahmavihAra)。 為什麼稱為無量呢?因為它普緣一切有情,對治無量戲論、煩惱,且牽引無量福德,招感 無量果報。就其圓滿與真正的本質而言,緣一切眾生而不起分別,是沒有任何局限,沒有 排他性、不公平性。達到無量境界的心,對任何國家、種族、宗教、階級的眾生,都不會 懷有瞋恨,也不會有愛執,心「平平衡衡」。 〔最勝、無過失〕 為什麼又稱為「梵住」?在《清淨道論》中,依「最勝」和「無過失」而稱四無量心為「 梵住」。「梵住」一詞可解釋為心超越、崇高的狀態,或似梵的住所。這四種心之所以最 勝、崇高,是因為它們以最正當、最理想的行為對待有情。 「無過失」是從梵天的角度說的,梵天是印度婆羅門教最尊崇的主神、創造神,也是佛教 宇宙觀中天界的神,祂沒有瞋恨,住在慈悲大愛中,而無有過失。如果以持戒與禪修培養 慈、悲、喜、捨等四種心的修行者,被認為可以達到等同梵天的境界,在未來將能投生到 相應的梵天界,因此說這四種是似天、似梵的心。 〔心的家〕 「梵住」之所以稱為「住」(vihAra),是因為我們應當使這四者成為心時常停留的居所 ,感覺像在「家」一樣,而不是偶爾短暫地拜訪,又隨之遺忘的地方。也就是說,要讓這 四者完全充滿我們的身心,展現在一切日常活動中。 〔慈是王,悲、喜、捨是不同面向〕 四無量心的意義在《阿含經》中並沒有說明,依《大智度論》卷二十所列舉阿毘曇中的解 釋,慈是「與樂」,就是願一切眾生得到安樂,給予眾生世出世間的利益。悲是「拔苦」 ,憐憫眾生的苦難,並設法拔除苦因,使他們遠離苦惱。喜是「隨喜」,見眾生離苦得樂 ,心生歡喜;見他人功成名就,隨喜讚歎。捨是「心平等無執」,捨前三種心,不憎不愛 ,怨親平等。分別來說,此四心的意義並不相同;綜合來說,四心以慈心為王,悲、喜、 捨心是慈心不同的面向。 四無量心的重要性 〔對治煩惱〕 四無量心有對治煩惱的功能,慈、悲、喜、捨四心,分別對治瞋恚、惱害、嫉妒、愛憎四 種煩惱,令心得到清淨安樂。 〔諸善根本〕 四無量心是三乘學人由凡入聖的基礎,從凡夫到聲聞乘最高果位的完成,乃至佛智的圓滿 都須以四無量心為根本。 〔無漏解脫〕 由於四無量心通於婆羅門的修持,早期佛陀說四無量心,是希望佛弟子依梵住而行,因此 四無量心被視為世間善法。然而,在《阿含經》中提到,四無量心又可稱為無量心解脫。 如果慈、悲、喜、捨四定,與七覺支俱時而修,是可以達到無漏解脫的。 〔圓成菩薩道〕 菩薩以救濟並廣度一切眾生為弘願。這難行深遠的大道,若沒有四無量心作基礎,很容易 心生退怯。菩薩因為修習四無量心,所以能將心胸開啟,時時欲令眾生離苦得樂,所以可 以多所饒益眾生。 如果要行菩薩道,就應該深入體解慈、悲、喜、捨的意義,並在日常生活中修習,耐心地 培養,讓這四者完全充滿我們的身心,從「有量」的慈、悲、喜、捨心,逐漸步入「無量 」的慈、悲、喜、捨,成熟有情、莊嚴國土,圓成菩薩道。 〔修習的下手處〕 四無量心既然如此重要,要如何培育修習呢?可以從日常生活及禪修二方面下手,從這兩 方面開始,彼此相輔相成。這也是依照聞、思、修次第的學習──先從聽聞熏習來理解四 無量心的意義、修習的目的等等;接著,時時以這四種心當作行為的準則與省思的課題; 再來就是將其作為禪修的業處。有系統地、持續地修習,破除心的限制,將這四種特質深 深地融入身心,變成自然的習慣。 以下將具體、有系統地說明慈、悲、喜、捨的修習方法。 總說慈悲觀 〔慈悲是佛道的根本〕 四無量心中,慈悲常一起連用。慈心是培養無分別的愛,是四無量心的基礎,如果沒有無 量的慈心,悲、喜、捨等無量心,也無法達到高的層次。慈心是給眾生快樂,而悲心是不 忍眾生苦,二者雖然不同,但我們常把它們連在一起,變成一個味道。慈悲是菩薩最重要 的德行,如經典中有「(菩薩)亦以大慈悲力故,於無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厭沒。以大 慈悲力故,久應得涅槃而不取證。以是故,一切諸佛法中,慈悲為大。」(《大正》卷二 五,頁256c)。因為「慈以功德難有故,悲以能成大業故」(《大正》卷二五,211c), 所以經論常以種種文句讚歎慈悲,若無慈悲心就是自修自證的自了漢。 〔觀世音菩薩的法門〕 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的象徵,菩薩甘露遍灑,拔苦與樂。印度或西藏的觀世音菩薩是男 性,在中國,觀世音菩薩多數轉變成女性。為什麼會轉變成女性呢?這其中有它隱含的象 徵意義 ── 如同母親的愛。就像《慈經》中說:我們對待一切眾生,要如同母親對待自 己唯一的孩子一般,永遠呵護自己的孩子,無微不至地關懷照顧。 在印度,觀世音菩薩是很厲害的大修行者,祂的造像與印度的大神濕婆很類似,因祂能吸 入很多毒物,就像孔雀喜歡吃有毒的食物,當牠吃入有毒的東西後,牠的羽毛就會愈來愈 光彩亮麗。而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就像大地承擔一切眾生的苦難,願意將眾生的苦水、毒 素全部吸進,祂的身體卻會愈來愈發亮,轉變成好看的藍色,騎坐在老虎背上,威武有力 。 所以觀世音菩薩有兩面,一是勇猛力士,像濕婆、馬哈嘎拉;一是仁慈柔和,像母親。印 度、中國的觀音各展現不同的一面,我們學習做觀世音菩薩,這兩方面都要學,才能拔苦 與樂。 〔以慈悲為修行的支持〕 四無量心的修行,特別是慈悲觀,應該變成我們修行的支持,慈悲心的修行和心的光明及 身心輕安有密切的關係。不管我們修止還是修觀,光明和輕安是不能分開的,而修行的成 就是靠身心的輕安和止觀的光明。有了它們,身和心的遠離才能成就,才能感覺斷修和樂 修的快樂,發達所有修行的功德。 慈悲心是很亮的心,很柔軟寬容的心,它能夠讓我們平和地面對生活上所發生的各種情況 ,緩和、紓解緊張跟不安,為自他帶來喜悅與希望。我們修習安般念或不淨觀時,有時會 覺得枯燥、無趣,或者出現障礙,此時要修習慈悲觀來調和身心,突破困境。靠慈悲觀修 行的支持,可對治修行過程中所有的障礙。 慈無量心的修習 〔第一階段的練習〕 ◎ 以慈心觀為修行前方便 慈悲觀可以分為慈心觀和悲心觀,慈是與樂,悲是拔苦;慈對治瞋,悲對治害,二者雖然 很類似,但仍要加以分別。慈心觀排在第一個,是最重要的。其修習方法可以分為對自己 修慈、慈心禪定、擴大所緣三個階段,修任何法門,都可以用第一階段作為前方便。修行 方法要很清楚,這個方法特別能利益一切眾生,是菩薩道的實踐。 《雜阿含經》說:「因心,眾生有煩惱;因心,眾生有清淨。」而讓眾生清淨的最好方法 是愛。愛有兩種:宗教的愛、有貪欲的愛。宗教的愛是沒有貪欲的愛、無分別的愛,是使 心清淨、深入不分別的境界,最有力量的方法。不論修什麼法門,以慈心觀為前方便,很 容易達到目標,實現沒有障礙的心,平平衡衡無分別。 ◎對自己修慈悲 禪修 ──修習止觀,是佛陀最讚美的法,若沒有修習止觀,便不能到達無分別、無障礙 的境界,不能得到修行真正的利益。從止觀修習慈悲觀,首先要以自己為所緣修習慈悲, 能慈悲對待自己,才能慈悲地對待他人。若對自己的慈悲不明顯,便無法對他人修慈悲觀 。你要能很明顯地以慈悲對待自己,才能對一切眾生修習慈悲。 因為我們愛自己比愛眾生還多,眾生都是愛自己,希望自己幸福快樂,不希望受到苦迫、 傷害,所以我們也希望所有的眾生幸福快樂,不要受到傷害。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也 不能愛別人,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對自己的慈悲要明顯,保持心的柔軟、放鬆,有身輕安、心輕安,如此才能利益眾生。如 果我們緊張、不安,連自己的身心都無法調適,如何能利益他人? ◎自己的身體是實驗室 以自己為所緣修慈悲觀,然後才能擴大所緣至一切眾生,這個道理很重要,要清楚地瞭解 這個道理。為什麼?在《雜阿含》及其他經典中,佛陀曾說這五尺的小小身體,是我們的 世界,我教導這個世界的生、滅、以及滅的道──八支聖道、三十七覺分、四聖諦。如果 對四聖諦等道理,只有聞、思,不算是真的瞭解,而是要用自己的身體去實踐、驗證才能 算是真的瞭解。解脫只能靠自己的身體,不能靠別人的身體。自己的身體是我們的實驗室 ,除了這個實驗室外,沒有其他的實驗室可以檢驗佛陀所開示的法。解脫是從自己的身心 開始! 第一階段很重要,瞭解第一階段才能瞭解身體的各種情況。雖然身體臭臭的,帶給我們許 多麻煩,但它卻是我們的實驗室,所以要好好地瞭解修行方法,運用智慧修行,以自己的 身心來做實驗求證。不然,坐在這裡做什麼?對自己、他人都無益。如果不瞭解這個道理 ,不管修什麼法,都很難進步。 ◎ 威儀穩定 不管修止修觀,先從慈悲觀來調身心穩定開始,為什麼?因為這樣才能瞭解無量心。身心 若不穩定,如何瞭解無量心?所以要先感到身體穩定、心穩定。可以透過修慈悲觀來感受 身心的輕安,身體不輕安,便不會樂修樂斷,心就會樂在妄念、煩惱裡。此時的所緣,就 是以慈悲的心來放鬆身體,要瞭解威儀與身、心及呼吸的關係。威儀與慈悲的修行連在一 起,以慈悲心祝福自己,使自己感到身心的快樂。 佛陀教導我們四種威儀:站立、坐著、經行、躺臥,要瞭解站著時不是坐著,坐著時不是 躺著,躺著時不是經行,我們是不斷地在變換著姿勢,所有的威儀都是無常。在四威儀中 學習身體威儀穩定,身體威儀穩定會幫助我們調心穩定,在身心穩定的情況下,什麼活動 都能做好,修行也能進入情況。 ◎威儀的精髓在根律儀 修習戒、定、慧遠離煩惱,遠離的條件就是威儀,而威儀的精髓在根律儀。中國禪堂習慣 大家一起共修,常常一起修行了很多年,卻不知道隔壁的人是誰,這種遠離是非常寶貴的 。能如此修習,就可以利益自他。根律儀是戒律的精髓,當有根律儀時,威儀就能穩定, 威儀穩定,心就容易穩定,容易專注於所緣,定力便能增長,進而開展智慧。 ◎調身體穩定平衡 找一個僻靜處,結跏趺坐,脊椎保持端正,平肩含胸,重心放在臀部三角骨上,身體穩穩 地坐在墊子上,運用智慧在三角骨頭的接觸點上,調身體穩定平衡。身體的經驗會在接觸 最明顯的地方開始。威儀穩定是靠脊椎、肌肉、經絡,要用定和智慧瞭解它們的關係。脊 椎是身體的軸,脊椎直,身體就穩定且容易放鬆。記得表面大肌肉和深肌肉的關係,深肌 肉雖然小,但是它調身體平衡的功能是很明顯的,當大肌肉放鬆時,深肌肉功能就會明顯 ,如此便可以靜坐很長的時間。 ◎威儀、心、呼吸 心改變,呼吸就跟著改變。呼吸是心的窗戶,心改變會馬上反應在呼吸上,若威儀穩定, 深呼吸即任運而生。威儀與心、呼吸是不能分開的。在心的訓練中,若能將呼吸與身、心 連起來,會更容易進入情況。 ◎ 徹底放鬆 修慈心觀時,第一要徹底地放鬆,慈心觀便是徹底放鬆的過程。不管學什麼法門,都要先 學習放鬆,這是修行的基礎。佛教是緣起學,有緣起的瞭解才有佛法,沒有緣起的瞭解就 沒有佛法。放鬆也是緣起,因此要瞭解什麼是放鬆的因緣、條件。放鬆的重要因緣是穩定 的威儀,身體的威儀穩定,心也很容易穩定。如果身體的威儀不穩定,那心也不容易穩定 ,也不容易放鬆。 如果習慣這個方法,我們可以先從對自己放鬆開始,再慢慢地對別人。自己順法,也引導 別人順法;如果我們的身心沒有順法、不穩定,怎麼能引導別人順法?自己緊張,別人也 會緊張。 現在,觀想我們的身體像金字塔,脊椎在中間,身體的感覺很穩定。從下面接觸點三角骨 往上掃,掃過身體的每一個部分,瞭解身體每一個情況。之前曾經說過身體是我們的世間 ,而五根和心的接觸,就是世間的經驗。 ◎以四個願祝福自己 慈心觀的第一個階段──對自己修慈悲,要用四個願來祝福自己: 願我沒有怨仇(aham avero homi) 願我沒有瞋恚(abyApajjo homi) 願我沒有痛苦(anIgho homi) 願我遍滿快樂(sukhI attAnam pariharAmi) 對自己身體每一部分散發慈悲,感到放鬆、輕安。若身體不舒服、有病痛的地方,如肩膀 硬、膝蓋痛,就在那部位停留較長的時間,用智慧觀察它們,將慈悲、緩和、接納與包容 送給它們,漸漸地也就能放鬆,達到全身徹底地放鬆、輕安。 放鬆後特別要注意脊椎是否挺直,脊椎直,心自然會有警覺,心有警覺才能專注業處,持 續用功,出離煩惱;如心無警覺,便使不上力,容易昏沉。要感到威儀很穩定,呼吸是順 定的呼吸,是深的呼吸。順定的呼吸和不順定的呼吸不一樣,要分別清楚,瞭解它們不同 樣的感覺。修慈心觀或其他法門同樣要學這個道理,然後自然能夠運用身體的輕安來修心 的輕安,心的輕安是定的條件。 要徹底地放鬆身體,注意身體是否很穩定,我們能感受到骨頭的硬、肌肉的軟,肌肉是掛 在骨頭上。在這情況下覺得脊椎直,表面大肌肉放鬆,腰骨、頭與肩膀自然地提起來,不 用刻意、用力。 ◎內樂遍滿 四個願中,最重要的是第四個願pariharAmi,pari 是遍、圓滿;harAmi 是我帶的意思。 每一個語文有它的邏輯、特色,有時中文的翻譯不太清楚,看巴利文、梵文就容易瞭解, 雖然大翻譯家玄奘、鳩摩羅什,翻譯得很好,不過有時因為語言的隔礙,就會不易瞭解。 帶快樂到身體裡面,將快樂投入身體的每一個部分,內樂遍滿,沒有例外。如果能感到內 樂遍滿,那時便會對身體有問題、不舒服的地方感到愈來愈清楚,我們再用願祝福它,送 給它們慈悲,這是調自己舒服、輕安的好方法。 有輕安就能夠有定,有定就得以照見諸法實相,解脫一切苦,佛陀教導我們這個課程,慈 悲觀的過程可以讓我們的身心產生順定和觀的情況,這在三藏許多經典中都有記載。 要真的感受到這種快樂,不是用想的,而是要自己感覺到的,如此才能對外在的所緣修慈 心觀。止觀行者是內樂遍滿的,所以阿羅漢、佛陀的微笑很放鬆、很舒服。這不是想像出 來的,他們是真的很快樂。 當真的感到內的快樂時,再調自己的身體和心順著這內的快樂。內樂是輕安的因緣,輕安 是定的因緣,定是慧的因緣,由戒、定、慧三無漏學,轉凡成聖,這是佛陀的教導。 ◎習慣輕安 不管念佛、安般念或其他法門,都可以運用這智慧徹底地放鬆,感到身體放鬆,順輕安、 定、觀,再來修習個人的止和觀的業處,這樣才能專注業處,出離所有的煩惱;如果沒有 這些的條件,身心不穩定,無法出離煩惱,修行就不容易進步。要特別注意,必須習慣這 種輕安,不但修行止觀時,做事、辦活動,也都要習慣並保持這種心態。 ◎以慈心觀利益自他 體會慈心觀能放鬆身心,瞭解慈心觀如何先利益自己,然後才可以利益他人;如果不能瞭 解慈心觀,如何能利益自己?在雜念、煩惱中,連度自己都沒辦法,怎麼利益眾生? 不論修習那種法門,或修止修觀,都可以先做第一階段,短時間練習放鬆身體,調柔自己 的心後,再專注修習的業處。在修止時,樂受較明顯;修觀時,苦受較明顯。像修觀呼吸 時,前幾分鐘先修慈心觀,再將注意力放在鼻孔周圍的觸點,覺知呼吸的進出。要特別留 意,此時不要去注意身體的感覺,因為感覺屬受念處,不是安般念的業處,此時感覺會變 成障礙,因為當心有定時,注意感覺,感覺會變得很明顯,它就會成為干擾。只要將注意 力放在呼吸或所修的業處,不讓心離開業處。 ◎以正念正知加深定 我們要有決心,只注意呼吸,不注意感覺,或其他身心現象。漸漸地,定力增加,便能進 入禪那,成就安般念的修行。如果身體的感覺明顯,造成無法注意所緣,或所緣模糊時, 也不要丟掉念與定,這時,應加強擇法、輕安、喜等三覺支,令心覺知所緣。慢慢體會身 體威儀、心和呼吸的關係,用「尋」思惟呼吸,以智慧觀察呼吸的入出、長短,持續努力 不間斷,保持覺知,不斷地練習,習慣自然地作意所緣。因為「定」就是不迷惑於所緣, 定能讓身心敏感,若能瞭解執著在定的麻煩,自然就不會執著在定了。連續不斷地運用正 知正念,就能加深定的功夫。 〔第二階段 ──慈心禪那〕 當能感到身體放鬆、穩定、舒服,且心中充滿慈悲,就選擇一個所緣來發展穩定的相與穩 定的作意。 ◎以同性且活著的人為所緣 專注於一個所緣來修慈心定,必須先選擇一個人。要選和自己同性別而活著的人,並且是 讓你尊敬的人物,如我們的師父,有功德的人等。要瞭解慈心觀的染是淫欲,而培養禪定 需要很長的觀的時間,對於異性所緣容易起染心。眾生習慣在淫欲,不習慣在法欲,所以 一定要選擇同性者。還有,要選擇活著的人,不要選擇死去的人,對死人修觀,我們不能 入定。我們的目標是以一個穩定的所緣,培育定力,進入慈心禪那。選擇已死的人,無法 入定,這是心的奧秘。 ◎調影像明顯並以四願祝福 當我們感到很深很徹底的內樂、輕安時,就開始注意所緣。先觀自己的臉,面帶微笑、放 鬆,眼睛、額頭、口、舌頭、頭、頸放鬆、下巴向內縮一點,這樣可以更放鬆,自然保持 脊椎直。靜坐時,記得有時候要檢查下巴有沒有垮下來,造成脊椎瓦解而不挺直。我們先 感到自己的臉部放鬆、微笑,然後觀尊敬的人也是一樣地微笑、放鬆。不用觀所緣的全身 ,只觀肩膀以上部分。如果他的影像不明顯,我們可以看照片,閉眼睛時,影像就會愈來 愈清楚。觀這影像,調這影像明顯,並用這四大願祝願他們:「沒有仇敵、沒有怨恨、沒 有痛苦,擁有快樂。」四大願內容是三個沒有一個有。 如果習慣這樣修,人物的影像會愈來愈明顯,我們的心穩定不改變、感覺不改變,所緣持 續明顯,中間不出現雜念、妄想,大約經過一小時,將發展為禪定,即入慈心觀定。不過 要每天修,習慣修,才能將心長時間地留在沒有變化的影像,及沒有變化的感覺中。 ◎忍是最高的修行 修行不能一步登天,要慢慢培養耐心,持續地練習。「忍」很重要,忍是出家人最高的修 行,沒有忍什麼都做不好。所有的佛都同樣地教導眾生:忍是最高的修行。在修行的過程 中要忍各種身心狀況及一切順逆境,才能漸入佳境。 〔第三階段 ──擴大所緣〕 ◎破壞心的限制 將穩定的慈心感覺,擴大至一切眾生為所緣,沒有例外。如何擴大所緣修無量心呢?要破 壞心的限制。那什麼是心的限制?我們的分別就是心的限制,如果不分別,心就沒有限制 ,因為分別,心就受到限制,心除了分別的限制外,沒有其他限制。瞭解心的限制才能擴 大所緣修無量慈心。那什麼又是無量慈心的限制?分別那個人很好看,他對我很好,他是 我的兒子,她是我的母親,所以我對他們好。那個人我不認識、長得不好看,就不想看; 或者乞丐很髒,我們討厭他,無法像對母親般地愛他。 所以要學、要練習面對所有的眾生,都是用平平衡衡的慈心觀,像母親對待自己的獨生子 ,是很穩定且沒有變化的愛,我們要以同樣的愛對待一切眾生。 ◎五個所緣的選擇 要如何做呢?先觀想五個喜歡的人物,在這裡修的時間短,所以異性也行,沒有問題 ──母親、朋友、姊姊、弟弟都可以。我們用很快的速度觀想他們,只要有印象就好,不 用調印象很明顯。觀想他們後,也用四個願祝福他們:沒有仇敵、沒有怨恨、沒有痛苦, 擁有快樂。 接著觀想五個中性的人物,這次只要選擇認識的人,沒有特別喜歡或不喜歡,如鄰居、同 學等。我們的心也要調得跟喜歡的人物一樣穩定,沒有分別。觀想他們後,再用四個願祝 福他們:沒有仇敵、沒有怨恨、沒有痛苦,擁有快樂。 最後再選擇五個討厭的人,如果現在修行已經很進步了,沒有討厭的人,可以用過去的經 驗。在小學或中學時,總會有些老師或同學是我們不太喜歡的,選擇他們為慈心觀的所緣 ,用四願祝福他們。觀他們和喜歡、中性的人,感到同樣的感覺、同樣的心,如果心還有 一點分別,可以在每一類中,選一人觀想,不斷地練習。要觀這三類的人,同樣的感覺, 同樣的心。 ◎空間的擴展 如果對這三類的人物,都真能感到慈心平平衡衡,那麼便擴大所緣至一切眾生。要怎麼做 ?先從空間擴大範圍,由身邊的環境開始,如禪堂,再來是整個寺院、整個村莊、縣市、 台灣、大中國、亞洲、整個世界、整個太陽系乃至無邊世界。 ◎對象的擴展 ──五種沒有分別的眾生 就對象的擴展上,分五種沒有分別的眾生,和七種有分別的眾生,靠他們讓所緣擴為無量 。五種沒有分別的眾生是:(一)一切有情(sabbe sattA);(二)一切有氣息、有呼 吸的(sabbe pANA);(三)一切生物(sabbe bhUtA);(四)一切有性格的(sabbe puggalA),眾生都有自己的性格,沒有兩個眾生會完全一樣。(五)一切有名色的( sabbe attabhAvapariyA),attabhAva是「自體」的意思,在佛教裡並不承認有不變的自 體,佛教解釋attabhAva 為「存在」,眾生因「名色」而存在。 這是五種沒有分別的眾生概念,他們只是一切眾生不同的概念。有氣、有精神、有性格、 有名色,如果沒有這些存在的面向,那就不是眾生,眾生的概念裡一定有這五種。 ◎對象的擴展 ──七種有分別的眾生 然後是七種有分別的眾生:(一)一切女性(sabbe ittiyo);(二)一切男性(sabbe purisA);(三)一切聖人(sabbe arriyA);(四)一切凡夫(sabbe anariyA);( 五)一切天神(sabbe devA);(六)一切人類(sabbe manussA);(七)一切惡道眾 生(sabbe vinipAtikA)。這七種是依照性別、道、趣三種分別來分類。所有眾生都包括 這三種分別,不可能有眾生不在這三種的分別中。 前面五種無分別的概念,加上七種有分別的概念,一共是十二種眾生的概念,一切眾生都 包括在這十二種定義裡面,這些幫助我們對一切眾生的瞭解。 http://www.gaya.org.tw/magazine/2005/77/77md1.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99.10.3
nastika:推 我家也有一本法師的著作 南傳與北傳的禪法都有說到 10/02 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