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350.htm 北傳:雜阿含350經 南傳:相應部12相應49,50經 關涉主題:(略) (08/29/2011 18:01:04 更新) 雜阿含350經[正聞本492經/佛光本349經](因緣相應/雜因誦/修多羅)(莊春江標 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多聞聖弟子不作是念:『何所有故,此有?何所起故,此起?何所無故, 此無?何所滅故,此滅?』   然,彼多聞聖弟子知,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 ,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12相應49經/聖弟子經(因緣相應/因緣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住在舍衛城……(中略)。   「比丘們!已受教導的聖弟子不這麼想:『當什麼存在了,則有什麼?以什麼 的生起,則什麼生起?(當什麼存在了,則有行?當什麼存在了,則有識?) 當什麼存在了,則有名色?當什麼存在了,則有六處?當什麼存在了,則有觸? 當什麼存在了,則有受?當什麼存在了,則有渴愛?當什麼存在了,則有取? 當什麼存在了,則有有?當什麼存在了,則有生?當什麼存在了,則有老死?』   然而,比丘們!已受教導的聖弟子有這樣不依於他人之智的義理:『當這個 存在了,則有那個;以這個的生起,則那個生起;(當無明存在了,則有行; 當行存在了,則有識;)當識存在了,則有名色;當名色存在了,則有六處; 當六處存在了,則有觸;當觸存在了,則有受;當受存在了,則有渴愛;當渴愛存在了, 則有取;當取存在了,則有有;當有存在了,則有生;當生存在了,則有老死。』   他這麼了知:『這世間這麼集起。』   比丘們!已受教導的聖弟子不這麼想:『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什麼? 以什麼的滅,則什麼被滅?(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行?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識?) 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名色?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六處?當什麼不存在了, 則沒有觸?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受?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渴愛? 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取?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有?當什麼不存在了 ,則沒有生?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老死?』   然而,比丘們!已受教導的聖弟子有這樣不依於他人之智的義理:『當這個 不存在了,則沒有那個;以這個的滅,則那個被滅;(當無明不存在了,則沒有行; 當行不存在了,則沒有識;)當識不存在了,則沒有名色;當名色不存在了 ,則沒有六處;……(中略)則沒有有;……則沒有生;當生不存在了,則沒有老死。』   他這麼了知:『這世間這麼被滅。』   比丘們!已受教導的聖弟子當這麼如實了知世間的集起與滅沒,因而被稱為 已具備見的聖弟子;……(中略)站在敲擊不死之門處。」 相應部12相應50經/聖弟子經第二(因緣相應/因緣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住在舍衛城……(中略)。   「比丘們!已受教導的聖弟子不這麼想:『當什麼存在了,則有什麼? 以什麼的生起,則什麼生起?(當什麼存在了,則有行?當什麼存在了,則有識?) 當什麼存在了,則有名色?當什麼存在了,則有六處?當什麼存在了,則有觸? 當什麼存在了,則有受?當什麼存在了,則有渴愛?當什麼存在了,則有取? 當什麼存在了,則有有?當什麼存在了,則有生?當什麼存在了,則有老死?』   然而,比丘們!已受教導的聖弟子有這樣不依於他人之智的義理:『當這個 存在了,則有那個;以這個的生起,則那個生起;(當無明存在了,則有行; 當行存在了,則有識;)當識存在了,則有名色;當名色存在了,則有六處; 當六處存在了,則有觸;當觸存在了,則有受;當受存在了,則有渴愛;當渴愛存在了, 則有取;當取存在了,則有有;當有存在了,則有生;當生存在了,則有老死。』   他這麼了知:『這世間這麼集起。』   比丘們!已受教導的聖弟子不這麼想:『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什麼? 以什麼的滅,則什麼被滅?(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行?當什麼不存在了, 則沒有識?)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名色?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六處?當什麼 不存在了,則沒有觸?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受?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渴愛? 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取?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有?當什麼不存在了 ,則沒有生?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老死?』   然而,比丘們!已受教導的聖弟子有這樣不依於他人之智的義理:『當這個 不存在了,則沒有那個;以這個的滅,則那個被滅;(當無明不存在了,則沒有行; 當行不存在了,則沒有識;)當識不存在了,則沒有名色;當名色不存在了 ,則沒有六處;……(中略)則沒有有;……則沒有生;當生不存在了,則沒有老死。』   他這麼了知:『這世間這麼被滅。』   比丘們!當已受教導的聖弟子這麼如實了知世間的集起與滅沒,比丘們! 這被稱為已具備見的聖弟子;已具備見者來到這正法;看見這正法者具備有學人之智; 具備有學人之明者進入法流;洞察慧之聖者站在敲擊不死之門處。」   屋主品第五,其攝頌:   「五種可怕之怨兩說,苦與世間,那提迦,    某位與若奴索尼,以順世派為第八,    聖弟子兩說,此被稱為品。」 註解: 1.「已具備見」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在見解上已完成」(accomplished in view, accomplished in vision)。 2.「甘露」,南傳作「不死」(amata,另譯為「甘露;涅槃」),菩提比丘長老英 譯也作「不死」(deathless)。按:要達到「不死」,只能「不(再)生」,也就 是「不生則不死」,這是指解脫者,北傳經文接著所說的「不還受諸有」, 別譯雜阿含經說的「超昇離三界,不來入諸有」,正是對「甘露」的詮釋。 3.「在學地者」、「學」,南傳作「有學」(sekkh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訓 練中者」(trainees)。按:此即指初果到三果的聖者,阿羅漢成為「無學」 (asekhena, asekh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在訓練之上者」(who is beyond training)。 感想: 在生活中,時常思考苦從哪來 因緣是怎麼被造成的? 如實知見十二因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6.6.146
Lunakaoru:隨喜 02/01 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