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356.htm 北傳:雜阿含356經 南傳:相應部12相應33經 關涉主題:實踐/十二緣起之四諦、 四聖諦的運用 (09/05/2011 11:51:55 更新) 雜阿含356經[正聞本501經/佛光本355經](因緣相應/雜因誦/修多羅)(莊春江標 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四十四種智,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何等為四十四種智?謂:老死智、老死集智、老死滅智、老死滅道跡智,如是, 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智、行集智、 行滅智、行滅道跡智,是名四十四種智。」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12相應33經/智之事經(因緣相應/因緣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在舍衛城……(中略)。   「比丘們!我將教導四十四智之事,你們要聽!你們要好好作意!我要說了。」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這麼說:   「比丘們!什麼是四十四智之事呢?   老死智、老死集智、老死滅智、導向老死滅道跡智,生智、生集智、生滅智 、導向生滅道跡智,有智、有集智、有滅智、導向有滅道跡智,取智、取集智、 取滅智、導向取滅道跡智,渴愛智、渴愛集智、渴愛滅智、導向渴愛滅道跡智, 受智、受集智、受滅智、導向受滅道跡智,觸智……(中略)六處智……名色智 ……識智……行智、行集智、行滅智、導向行滅道跡智。比丘們!這些被稱為四十四智 之事。   比丘們!什麼是老死?在種種眾生類中,種種眾生的老、老衰、齒落、髮白 、皮皺、壽命的衰退、諸根的退化,這被稱為老;在種種眾生類中,種種眾生的 過世、滅亡、崩解、消失、死亡、壽終、諸蘊的崩解、屍體的捨棄,這被稱為死 ,這樣,這老與這死,比丘們!這被稱為老死。   以生集而老死集,以生滅而老死滅,導向老死滅之道跡就是這八支聖道,即 :正見、……(中略)正定。   比丘們!當聖弟子這樣了知老死,這樣了知老死集,這樣了知老死滅,這樣了知 導向老死滅之道跡,他會有這法智,他以已見、已知、已即時獲得、已深入此法 而導此於過去與未來:『凡過去世的沙門或婆羅門證知老死,證知老死集, 證知老死滅,證知導向老死滅道跡,這一切猶如我現在這麼證知;凡未來世的沙門或 婆羅門證知老死,證知老死集,證知老死滅,證知導向老死滅道跡,這一切 猶如我現在這麼證知。』他會有這推比之智。   比丘們!當聖弟子有法智與推比之智這兩種清淨、皎潔的智,比丘們! 這被稱為見具備的聖弟子;見具備者來到這正法;看見這正法者具備有學人之智; 具備有學人之明者進入法流;洞察慧之聖者站在敲擊不死之門處。   比丘們!什麼是生?……(中略)。   比丘們!什麼是有?……(中略)。   比丘們!什麼是取……(中略)。   比丘們!什麼是渴愛?……(中略)。   比丘們!什麼是受?……(中略)。   比丘們!什麼是觸?……(中略)。   比丘們!什麼是六處?……(中略)。   比丘們!什麼是名色?……(中略)。   比丘們!什麼是識?……(中略)。   比丘們!什麼是行?有這三種行:身行、語行、心行,比丘們!這些被稱為行。   以無明集而行集,以無明滅而行滅,導向行滅之道跡就是這八支聖道,即: 正見、……(中略)正定。   比丘們!當聖弟子這樣了知行,這樣了知行集,這樣了知行滅,這樣了知導向 行滅之道跡,他會有這法智,他以已見、已知、已即時獲得、已深入此法而導此 於過去與未來:『凡過去世的沙門或婆羅門證知行,證知行集,證知行滅,證知 導向行滅道跡,這一切猶如我現在這麼證知;凡未來世的沙門或婆羅門證知行 ,證知行集,證知行滅,證知導向行滅道跡,這一切猶如我現在這麼證知。』 他會有這推比之智。   比丘們!當聖弟子有法智與推比之智這兩種清淨、皎潔的智,比丘們!這被 稱為見具備的聖弟子;見具備者來到這正法;看見這正法者具備有學人之智; 具備有學人之明者進入法流;洞察慧之聖者站在敲擊不死之門處。」 註解: 1.「推比之智」古譯為「類智」),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 「蘊含的理解」(knowledge of entailment),並引註釋書說,這是「觀察智」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reviewing knowledge)的另稱。  2.「未來世」、「未來時」(anāgatamaddhān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在未 來」(in the future)。按:巴利語的「世」(addhāna),水野弘元《巴利語辭 典》譯為「時間,世、行路,旅行」,Buddhadatta譯為「a long path, time, or journey; highroad」,可以指來生,如SN.22.82的「但願我在未來世有這樣 的色!」也可以指當生中的未來,如SA.75說如來「於未來世開覺聲聞」。 3.「見法、得法、知法、入法」,「見法、得法、知法、起法」,「見法、得法、 覺法」,南傳作「他以已見、已知、已即時獲得、已深入此法」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以已看見、已理解、已立即地獲得、已徹底明白這法則為方法」 (By means of this principle that is seen, understood, immediately attained, fathomed),並解說「這一連串分詞」是對證得「法眼」 (dhammacakkhu)者的標準形容:「已見法」(亂碼) 「已知法」(viditadhammo)、「已獲得法」(pattadhammo)、「已深入法」 (pariyogāhadhammo),而這個法即是證初果者所見的緣起。 4.「法智」(dhamme ñā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法則之理解 」(knowledge of the principle),並引註釋書說, 這裡的「法」指「四聖諦」的「四諦法」(catusaccadhamma),或者是指 「道智法」(maggañāadhamma)。 感想: 過去 未來,12因緣生滅 決定無誤 對於 得法,我傾向於大乘理解,得=無所得 這裡就是個人「認識論」不同了,從佛法的體驗方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22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