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四、七覺支 七覺支是成就修行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我們擴大它們,它們含蓋三十七覺支,包括所有 的善法;就如五蓋,我們擴大它們,它們變成所有的不善法、所有的煩惱。 轉輪聖王功德大,擁有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居士寶、將軍寶七寶,只要轉 輪聖王出現,七寶跟隨出現。佛的清淨功德最大,佛也有七寶,佛的七寶就是七覺支,即 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此是如來、應供、 等正覺的七種寶石。在《阿含經》中有一經記載:在一個寧靜祥和,月色很美的晚上, 佛陀的大弟子們像舍利佛、目..連、阿難陀等坐在一起,討論誰能夠在清淨的夜,坐得更 莊嚴?舍利弗說:能夠完全管理自己的心、有自在的比丘,能夠在安靜的夜坐得更莊嚴。 舍利弗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是關於七覺支的自在。他在《無礙解道》中說明:有七覺支的 修行者,就像燈有燈心,燈光能夠繼續。所以安住在七覺支叫安住在清淨法,這樣就不會 留在五蓋,留在煩惱。 在南傳佛教的地區,如果有法師或者居士生病,他們請出家比丘誦經,七覺支經是比丘常 誦的經典,比丘誦七覺支,病者聽七覺支,七覺支的思惟往往就能夠克服他的病。目犍連 尊者生病的時候,佛來拜訪他,佛誦七覺支,說明七覺支,目犍連尊者能夠克服他的病。 身體的病、心的病,七覺支都能夠對治他們,這是七覺支的功德,所以我們對佛教的了解 是靠七覺支的修行深度,我們的七覺支的修行越強,我們對佛法的了解越深。 修習止觀的過程與七覺支不能夠分開,我們靠七覺支離開所有的障礙,七覺支平衡發展, 幫助我們達成止觀目標。七覺支依照它們的次第,它們是不斷的修行,它們不能分開。 (一)念覺支 心對治煩惱的能力靠念,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例外,用這個了解,我們知道四念處修行的 重要。不管我們現在的心是善心、不善心、無記心,只要具念,所有的相應善法生起,心 的功德再次出現;沒有念所有心的功德不能夠顯現。 在《清淨道論》中比喻「念」是「管理國王財務的大臣」,國王太忙,沒有辦法一一清點 所擁有的財富,它靠財務大臣的幫忙,知道擁有多少武器、象馬、穀糧、寶石、布料等, 國王依照他的報告,決定政策。 心有念才能了解所有的善法,所有的不善法;知道如何對治不善法,怎麼留在清淨。因為 念的功德,佛陀說明它在另一種關係,所有的善法都歸納在四念處的修行,四念處的修行 是念修行的精髓。有念才了解五蘊、十二處,了解無常、苦、無我、空,了解定、了解慧 ,了解道的意思,解脫的意思。 念的修行是七覺支修行的基礎,如果缺乏念,其它的覺支也不能發展,所以念排在第一。 (二)擇法覺支 擇法靠智慧根與智慧力,所有的善法,所有的修行,所有的方便,都是用來發達我們的智 慧。修行的過程中,知道運用智慧,觀察分辨各種法的特質,透澈了解所修的法,分別自 己所修的法是真是偽?是利益不利益?是適宜不適宜?有智慧才能夠運用所有的善法來解 脫我們的心。 (三)精進覺支 精進是不斷的努力,不斷的智慧。有智慧才會有精進,沒有智慧不會有真正的精進。是不 是能一直保持精進,看我們想不想解脫?能不能完全投入練習?我們是否能夠耐得住修行 過程中所經歷的一切,義無反顧的不斷努力。不過要注意:精進並不是很緊張地抓緊目標 ,不眠不休的努力。我們在開始的時候有說明,身心放鬆,不勉強、用力,自然用功,自 然精進;這樣五根才能平衡,達到用功效果。 經典中提到四個方面的精進:(一)已經生起的善法,要讓它繼續增長發達,如同照顧小 樹苗,讓它成長為大樹,給很多人在樹下休息、乘涼。(二)已經生起的不善法,要將它 斷除,不要給它養份,不要讓它再長大。就像我們的花園長了雜草,要趕快把它處理掉。 (三)讓未生的善法生起,多聞法、思惟法、修習法,誦經、拜佛熏習正面的力量。(四 )讓未生的不善法沒有機會生起,不給它養份,不給它生起的緣。 (四)喜覺支 修行過程會產生法喜,給自己繼續精進的力量。如果我們不感覺法喜,那是因為努力不夠 。法喜是努力修行所產生離繫煩惱的喜悅感,與一般從生活中得到的快感不同。有不同程 度的喜,治服五蓋,五根平衡,禪相穩定,有一股喜悅從內心生起。或者有時感覺法喜像 海浪拍打全身;或者覺得身體輕輕的好像要飛起來;有時候也會感覺全身毛孔好像喝了蜜 一樣,滿足舒暢。 (五)輕安覺支 輕安跟隨法喜而來,有法喜才會有輕安。有身輕安與心輕安,它們的特性是平靜心所與心 的不安。在修行過程中,透過前面四個覺支,身體變得很輕,心安住平靜,全身舒暢安適 。 (六)定覺支 心專注、不放逸,心與目標結合成為一個境;有時候稱為一境性。定很重要,有相當程度 的定,再修觀,所緣才會清楚,名色法、緣起才會清楚。定有很多種分別,大家可以看《 清淨道論》。 (七)捨覺支 是指心平衡、無著與平等的態度,不偏執任何一方。捨在修行過程中很重要,有捨所有的 善法才能平衡,才能不斷進步,解脫的人是不斷捨的人。心中有念、有智慧、有精進、有 法喜、有輕安、有定,才能夠捨。捨和一般人生活上由於無明而生起的不懂得分別、冷漠 、莫不關心不同,大家要分別清楚。我們不是不分別,我們了解很清楚,但是我們不執著 這個分別。 七種覺支分別說明了,重點是如何運用它們在我們修行的過程中,用它們來調我們的心平 衡。念根適合所有的情況,另外六個覺支可以分為二組:輕安、定與捨;擇法、精進和喜 。如果精進不夠,心遠離禪修目標,這時應該修擇法、精進和喜三覺支;如此心便能再度 提起專注目標。如果太過精進而心生擾動掉舉時,應修行輕安、定與捨三覺支,這樣便能 抑制與平靜擾動掉舉的心。希望大家在修行過程中,能夠運用這七種寶石,讓我們達到解 脫,不要繼續留在輪迴中。 五、五根平衡 定和慧是不能分開的,定的智慧和觀的智慧,味雖不同,它們仍是一個智慧。若我們機械 的分開它們,這不是修安般念。什麼是安般念?用智慧觀呼吸的出入。什麼是安般念的智 慧?我們要用觀呼吸的經驗來了解我們的心越來越清楚,完全統一心和調合所緣,使心和 安般念的經驗融合為一體。 安般念心是無量功德的心,其中一個重要的功德是:安般念與五根在修行的過程成為一個 經驗。如何成為一個經驗? (一)信根(saddhA) 我們以信心專注呼吸,我們有勝解決心,不會疑惑,欲不斷求所緣,不丟掉所緣,心越來 越穩定,所緣越來越明顯,心有喜樂,不會無聊、不耐煩。信根離開,勝解消滅,沒有欲 求所緣。若心不欲求,不可能有穩定的作意;沒有穩定的作意,就沒有穩定的想,心和所 緣、目標不會統一,所有的不善法容易出現,就算修安般念也是在雜念中徘迴掙扎。要了 解清楚這個過程,雜念出現、五蓋現身,要馬上運用對治修行。離開安般念,住在其它念 ,那是浪費時間。 (二)慧根(paññA) 就是知息的出入處、知接觸點,知道沒有離開呼吸的所緣。看清楚接觸點,息開始入、繼 續入、結束入,息開始出、繼續出、結束出。若能如此清楚每一息的情況,慧根會越來越 明顯,光明會出現。若光明出現,要知道這與修行無關、解脫無關。如果是禪相,會出現 在呼吸的接觸點上;呼吸若不穩定,顏色不會亮,不要注意不穩定的相,繼續在接觸點上 注意呼吸,慢慢的禪相穩定、變亮。如果禪相穩定、不改變形狀,明亮透明如晨星一般, 這時稱為似相。似相是安般念禪定所緣,修行者要調合入息、出息和禪相,並使心專注、 固定於似相。 信根要與慧根平衡,若信根與慧根不平衡,信根太強,慧根不發達,容易迷信,對所緣分 辨不清。如果慧根強、信根弱,會傾向小聰明,心容易掉舉。若信慧平衡,相信三寶、業 果,相信依照佛陀教導修行,將能體驗似相,達到禪定。運用智慧,清楚了別所緣,不迷 惑所緣,透視似相,修行會成就。 (三)定根(samAdhi) 定根的特性是不分心、不放逸、不散亂的繫心於呼吸,將心聚焦於一個目標上,以達到心 的穩定與平靜。如何知道有定根?心散亂,定根滅;心專注安般念,定根現。如果心無一 境性,散亂在安般念以外的所緣,不會有欲(intend),一想變成多想,心在雜念昏沉中 ,無法統一所緣。若心有定,不可能有多個所緣。清楚這個道理,才能達到心清淨。修安 般念,不讓其他所緣比安般念明顯。有定根,有欲在所緣上,作意穩定,目標清楚,禪相 穩定明亮。 (四)精進根(vIriya) 精進是努力、奮鬥,激起力量,修行的過程一定要有精進,才能不怠惰放棄。如何知道精 進離開我們?有懶惰、懈怠、無聊、沒力氣、提不起勁的感覺時,便不具足精進根。反之 ,心有熱誠、有力量,不讓心離開目標,不讓安般念心離開善法,而連續不斷的發達安般 念的善法。如何保持精進心?當心生起無聊、提不起力氣的感覺時怎麼辦?精進根生起的 近因是悚懼或逼迫感(samvega),思惟八種法讓我們生起精進心:生的苦、老的苦、病的 苦、死的苦,佛陀因為看到這四種苦而出家修行。再來是墮惡趣的苦,若不精進用功,地 獄大門等我進。還有思惟過去的苦、現在的苦、未來的苦;思惟省察此八種苦時,為了避 免繼續受苦,多數修行者會很熱誠精進的修行。 定和精進要平衡,如果定強而精進弱,可能會有不想動、怠墮的情況;若精進強而定弱, 可能會掉舉不安。定和精進平衡,信和慧平衡,達到禪那。 (五)念根(sati) 修安般念最重要的是念根,安般念成就靠安般念「念」,若無安般念「念」,不可能出現 安般念智慧。如果有念,心不會離開所緣,會不斷專注在息的入出處,不會放逸。若習慣 此專注,不論我們在行、住、坐、臥那一種威儀,不論在何種情況,我們能習慣作意、不 勉強作意,自然修行。打坐時不放逸,不打坐也不會放逸,煩惱一出現,便能覺察,不讓 煩惱控制我們。靠念的功德,安住在清淨法中。在此情況下,五根平衡,平衡在安般念上 ,定和慧會自然出現,能成就我們的修行。 六、調和統一身心 修行的過程難免有障礙,有修行才能看得到障礙,愈大的障礙能成就愈高的修行,要把障 礙視為修行道上的逆增上緣,面對它、處理它、放下它。佛陀遭遇最大的障礙,但佛陀不 怕面對障礙,反而令障礙成為他的老師,所以佛陀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修行者。 能夠出家修行真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因為靠著佛陀、靠著三寶的無量福報功德,可以專 心修行。不必像在家居士,有很多的世俗事情要忙碌,我們要把無量功德化為無量修行。 中國賢人孟子說:如果要賦予某個人重大的任務,要先讓他忍受很多苦,受盡各種折磨, 事事不順心,讓他接受考驗,以磨練他的心智,增加他生命中的能量。身心的本質就是苦 ,我們要體驗身心的真相,所以修行很苦。例如:可能經過二十分鐘、一小時我們就會感 到很大的苦:腳痛、身體不舒服等,如果定心、智慧心不夠,就無法忍受這種苦。我們要 思惟輪迴的苦、惡道的苦,以提起我們的正念,度過修行過程中的種種難關,惟有知苦、 耐苦,才能出離苦。障礙是讓我們成長的機緣,以柔軟、平常的心情看待,感恩所有的一 切。 出家行者有很大的任務:保護法留存在這世界上。所以我們要精進、努力扛起這個任務。 要完成這個任務,必須要了解法、實踐法、體驗法,融合法在我們的身心。調自己的身心 ,調合統一所做的活動和修行成一體。 如何專注在修行上?如何持續不斷的用功? 首先要有熱誠,要有欲求修行。如果沒有熱誠、沒有興趣,就什麼都提不起勁,都不能做 好。我們的心如猴子東跑西跑,無法安住在一個目標。心習慣做覺得舒服的活動,這是心 的慣性,要調心使它安住在目標上。對於心,要用智慧清楚了解,調和活動和修行。 心容易跑到過去經驗和未來計劃的所緣中,要下決心:不斷留在現在的所緣、現在的經驗 。如果現在的經驗明顯,心不會的跑到過去、未來;若現在的經驗不明顯,心就容易跑到 過去、未來,所以要調現在安那般那所緣越來越明顯。若心有正念、有定,不可能同時出 現多個所緣。讓心習慣在安那般那的所緣上,自然而然,用智慧指導自己的心。修行過程 中,多半的錯誤是用力氣的心,沒有智慧的心,以致修行難有進步。如果用力氣在出息, 入息就變得模糊,昏沉就出現了;如果用力氣在入息,出息便不明顯,心容易掉舉。昏沉 和掉舉是互相伴隨的,它們是心不平衡的表示。所以修行者要調入出息平衡。不論修行的 過程在那裡,都要保持心的平衡。 要注意最明顯的真相,那麼心就不必花力氣,也不須勉強。我們的心就是我們的習慣,我 們的心留在它習慣留的地方。如果要成為好的修行者,要依正確的方法養成好的修行習慣 。如果開始學安那般那數息,要依正確的方法,才能離開雜念,令所緣越來越明顯。若所 緣不明顯,看不清楚入出息,那你們是數什麼?當然雜念會越來越多。若如此可加一點努 力,用一點力氣,讓入出息粗一點、明顯一點,清楚數每一息,將心留在息,一段時間後 ,心便能漸漸在息了。 安那般那的條件是:穩定的作意、穩定的想。念的所緣是穩定的想,有穩定的想,才會有 穩定的安那般那作意。安那般那心是善心,善心中同時出現許多相應的心所,用智慧用念 調它們平衡。要不斷練習用智慧擇法,習慣了別修行過程中所有的法,調它們平衡。持續 的將心留在所緣,心越平靜微細,便能注意更微細的所緣。如同《清淨道論》敲銅器的譬 喻,開始敲時,聲音粗而大,不須要特別作意就能聽到聲音,慢慢的聲音變小變細,心要 專注微細才能聽得清楚,心特別作意能聽到更微細的聲音。安那般那也是如此,先是覺知 粗重明顯的呼吸,漸漸的心變平靜微細,能注意微細的所緣,心和所緣越來越微細。所以 ,成就安般念關鍵在運用智慧,智慧靠念,念靠穩定的想,穩定的想靠努力精進,持續用 功。 七、修行是一個過程 要如法修行需了解修行的理論,修行理論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了解緣起,緣起最常見的意 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沒有一個法是獨立的,所有的善法都有互相的關係, 所有的不善法都有互相的關係,要了解這個道理。理論的了解是靠緣起的了解,修行的智 慧是靠多方面的了解,因為只有修行智慧能夠真的斷煩惱,不過因我們的心沒有智慧、沒 有力量,沒有連續觀所出現的法,都是互相的關係,因緣果的巧妙結合。我們越深入修行 ,越能深入了解一切都是緣起。我們在修行的過程,對所有的法的了解是靠分別的心,以 分別的心,分別清楚每個法,及法和法之間的相互關係。我們越深入修行,我們越清楚所 有的法都有互相的關係,我們要分別它們,了解它們出現在一起。在修習止觀的過程要很 清楚了解這個道理,修四念處的過程都是靠這個了解,我們先分別,然後才能漸漸都觀在 一起,觀在一起才能深入佛法的智慧。 要了解修行的過程是一個生理(organic)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面所有的法,都是方便說 的,我們一定需要靠方便來了解我們的修行。如果我們深入修行,那些方便就已經不是靠 我們語言文字的了解,是靠深的修行經驗。若不斷的努力,這深的修行的經驗就漸漸地一 起呈現,來說明我們修行的體會。止觀的修習是不斷的過程。南、北傳佛教用很多不同樣 的方便,不同樣的分別,如果我們能夠深入修行,能夠觀那些分別相互的關係,了解在一 個關係裡面那些分別是適用,在另一個關係裡面不是很適用的。 北傳佛教的修行多半依據《瑜伽師地論》的分析,《瑜伽師地論》是特別強調修行是生理 的過程,不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面有很多種分別,來說明我們的修行,是一個不斷的 生理的過程。在這個生理的過程裡面,開始學的時候一些法就很明顯;我們繼續學的時候 ,另外一種法變的明顯;我們已經很練達時,另外一種法就變成很重要。不過我們要了解 那些分別都是方便說的。開始修行的時候,最明顯的不善法、障礙,就是修行過程中的懈 怠、懶惰、失念,修行者如果能夠對治它們、去掉它們,那他的修行才能入更高的程度, 它的修行就能夠入更高的專注,更高的作意。如果沒有對治它們,那不可能會有更高的專 注,更高的作意。所以,如果我們要真正入修行的法門,我們要特別努力去掉懈怠、懶惰 、無聊、沒有力氣的心,也不讓心中出現失念,如果我們能夠修更高的專注,我們能夠入 我們的法門,看的到煩惱的利害,煩惱的逼迫,如果我們沒有去掉懈怠等,我們無法看到 煩惱的力量,煩惱的不方便,煩惱的逼迫,能夠看到煩惱的利害,煩惱的可怕,那修行者 才能真正入「得」修行的法門。 所以最重要對治懈怠,對治失念,那要如何對治懈怠?《瑜伽師地論》說明第一我們要靠 信心、信根,信根如何明顯?思惟苦能使信根明顯,我們信根的力量,是靠苦諦的了解, 所以能夠用信根去掉懈怠,修行家要思惟苦,要用力在苦,它才能夠去掉、能夠克服懈怠 的障礙。 第二要要有法欲,有法欲使心有力量,能夠精進於修行的目標;沒有欲,我們什麼都不能 夠做好。我們如果沒有很活潑的欲在心理要實現什麼,那我們就什麼都不能實現,我們就 繼續在昏沉、在無明中,欲跟信心有密切關係,要了解這個關係,看它們在一起,對治懈 怠。 佛教是強調眾生有兩種欲,即貪欲與法欲。貪欲是眾生繼續輪迴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捨離 它。法欲是對善法、對解脫的追求,在修行的過程中,培育發展法欲,能夠修習止觀,實 現見道修道。有法欲則貪欲就不明顯,有貪欲則法欲不明顯,好像有暗光明就不明顯,有 光明暗就不明顯。法欲是我們修行的動力,法欲越明顯,越能專注在修行。不論我們做什 麼,只能做好我們欲想實現的目標。所以去掉懈怠,一定要靠心的法欲,有法欲才會有法 喜,有法喜我們的心才會有輕安,如果我們的心有輕安,不論我們修什麼法門將能成功, 輕安與懈怠不會在一起,要了解這個道理,在修行的過程中看得很清楚它們的影響,就努 力培養信心、法欲與輕安,有它們懈怠不能控制我們的心。如果我們有法欲,我們一定會 努力、精進、熱誠在我們的修行。有熱誠修行才會進步,沒有熱誠、沒有精進修行無法進 步,所以欲、精進是特別有力量的心法,可以去掉心的懈怠,進入我們所修的法門。信心 、法欲、精進、輕安是一個過程,它們是不能夠分開的,越深入修行越能夠清楚看到,不 但它們出現,很多其他心法跟它們在一起出現,來對治懈怠、去掉懈怠,只不過這幾個是 最重要的。 如果我們修行的所緣不明顯,那所有的不善法會控制我們的心,會阻擾我們禪定、智慧的 發展,要觀很清楚它們互相的關係,了解它們在一起的關係,培育信心、法欲、精進、輕 安,讓修行的過程漸漸圓滿。 八、專注 專注有不同的層次,《瑜伽師地論》將其分為強迫專注、有間專注、無間專注、任運專注 四種。 (一)強迫心專注的階段 止觀的修行是一個生理的(organic)過程,在過程裡面中,不同的階段會出現不同的情況 ,運用四種修行的道理,看清不斷出現的各種生命實相,不論是煩惱或清淨法,如實了知 它們。對修行者來說最明顯的障礙是懈怠與失念,在這個過程裡面,如果要成就三摩地, 就要去掉它們,如果修行者沒有去掉它們,就無法用更高的作意、更高的專注。 此是屬於最初心專注階段,如果修行者沒有去掉懈怠、失念,多半的時間停留在散亂的心 。記得所緣時,作意強迫心,朝向修行的所緣,這種作意叫做了相作意或勝解作意。有的 時候丟掉所緣,完全在雜念中,有的時候記得所緣,便用勉強的、強迫的,用決心來強迫 心專注業處、專注修行的所緣,這是強迫心專注的階段。 在這個情況下沒辦法看到煩惱的壓迫,所以他只能看到最粗的煩惱,心不夠敏感,不能看 到煩惱微細的力量。需要用信心、念、欲、精進、熱誠、輕安,不讓懈怠控制心。 如果失念時間短,能夠有比較長的時間讓心留在業處。在這個情況下,才能開始對治在修 行過程裡面,最明顯的煩惱。修行的過程裡最明顯的煩惱是五蓋,如果我們了解五蓋的真 相,了解五蓋的現起,那會越來越清楚看到在修行過程中最明顯的兩個障礙: 第一就是心的不安、掉舉;第二就是心的不敏感、昏沉。因為掉舉與昏沉,心常常離開所 緣,必須作意引導心回到所緣。 (二)進入有間專注的階段 因為作意的關係,心能專注所緣較長的時間,心較平靜敏感,那我們的心能夠入更高的作 意,對治煩惱的作意。無著菩薩稱為遠離作意、捨樂作意、檢查作意。此時我們的心有能 力用更高的專注,已經能看到每次丟掉的所緣,丟掉所緣的不方便,丟掉所緣的不利益、 危險。所以,馬上能繼續專注在業處上,這個專注叫做有間專注。 煩惱的相有許多層次,粗重的煩惱對治了,明顯的煩惱看清楚了,比較微細的煩惱就會出 現。因有間專注能夠看得到越來越微細的煩惱,也可以看得很清楚,他們的相互關係,如 較微細的掉舉、散亂都能夠看清楚。如何去掉舉?第一最重要的武器用正知。如果能夠不 斷的保持正知,境界、所緣變得越來越自然,作意也能夠越來越流暢,能夠感受到修行的 快樂、輕安,在這情況下如果定變成明顯,昏沉很容易出現。如何去除昏沉,跟掉舉一樣 用正知,有正知他的警覺能不斷的繼續,不會出現昏沉。 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正知與念越來越重要。對修行者來說,丟掉正知失去念,好像死人 一樣,失去一切的能力、一切的力量。 不斷的練習,持續的保持正知與念,更微細的煩惱也可以看得清楚,如果微細的掉舉出現 ,運用捨、定不讓掉舉繼續增長。如果微細的昏沉出現,運用思也就是意志,因現在心已 經越來越敏感。如果他的意志強,精進能夠繼續,輕安能夠繼續,修行中所有最重要的善 法都能夠繼續。昏沉的相,不能夠跟思在一起,昏沉就不能夠明顯。所以修行者學習如何 不斷運用正知與念,也學什麼時候要用捨、思,這在修行的過程中是很重要的智慧,這個 智慧能引導我們達到止觀的最高成就。 (三)進入無間專注的階段 如果修行者能夠檢查越來越微細的煩惱,那他的正知、念、警覺,就能夠不斷的繼續,在 這個情況下昏沉與掉舉,就能夠離開修行者的心,如此不但能夠看得到微細的煩惱,連最 微細的煩惱種子,也能看到,在心開始波動,煩惱正要生起的時候,都能夠看得很清楚, 如此能夠入更高的專注,就是無間專注,能夠入更高的作意,就是加行作意。在這情況下 ,他就能夠不間斷地專注在目標上。 (四)任運專注 若能持續不斷的練習,修行者能完全任運他的心,進入任運專注,實現止與觀最高的作意 ,即加行果作意。此時心完全平衡,所有的善法都能調和,遠離一切惡、不善法,進入禪 定。 -- 經典裡對整個的(修行)過程有系統描述是很精密的,但實際的經驗卻超越經教研 究。研究無法告訴你:這就是無明升起的經驗,這就是行的感覺,這就是特殊的意識, 這就是身與心各個不同元素的感覺(受)。---阿姜查《水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