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法念處DhammAnupassanA 法念處分別而說指五蘊中除身、受、識外的想、行蘊;不分別說是指一切有為法、無為法 ,涅槃也是屬於法念處。所以一切法的了解,有為法、無為法的了解,都是包括在法念處 的修行裡。有法念處,才能使四念處的修行成為解脫的法門,若法念處的修行成就,則解 脫成就。 法念處的內容分為五蓋、五取蘊、內外六處、七覺支、四聖諦五組。前三組是「四識住」 (catu-viññaNa-TThitiyo)的觀察,亦即觀察「識」住於色、受、想、行四個對象上的 執取現象,後二組是與聖道相應菩提分的增長。因此,法念處的內容,正好反應修行者從 染污至清淨的過程,亦即經由對五蓋、五取蘊、內外六處等涉及塵染面的觀察,從中領會 無常、苦乃至無我、無我所,進而開展七覺支、四聖諦,成就解脫的過程1。 一、五蓋(Pañca-nIvaraNa) 復次,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法,隨觀諸法呢? 在此,諸比丘!比丘安住於法,隨觀諸法,亦即依五蓋觀察諸法。 蓋是煩惱的別名,因為煩惱能蓋覆人們的心性,使我們看不清身心的實相。貪、瞋、昏沉 睡眠、掉舉追悔、疑是深入止觀首要面臨的五個障礙。佛說:「有五法能為黑闇,能為無 目,能為無智,能羸智慧,非明、非等覺,不轉趣涅槃。2」此五法能使心智黑暗無光,令 人無法照見實相,開展智慧,乃至不能轉趣涅槃。 五蓋障礙禪那生起,有五蓋是不可能發展禪定與有力量的觀,降伏五蓋才能發展有力量的 觀,才會有安止的經驗。對於修習止禪的修行者而言,鎮伏五蓋,令五蓋暫時不起作用, 才能證得禪那。五禪支能對治五蓋,成就世間第一禪定。定禪支對治貪欲蓋;喜禪支對治 瞋恚蓋;尋禪支對治昏沈蓋;樂禪支對治掉舉;伺禪支對治疑蓋。然而對於觀行者而言, 隨觀五蓋的重心,是如實的觀察,生起時了知其生起,壞滅時了知其壞滅,滅盡後了知其 於未來不再生起,對整個從生至滅的過程都清清楚楚,了了分明。 (一)貪欲蓋(kAmacchanda-nIvaraNa) 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法,依五蓋觀察諸法? 諸比丘!比丘內心有貪欲時,了知:我內心有貪欲; 內心無貪欲時,了知:我內心無貪欲。 了知未生之貪欲生起, 了知已生之貪欲滅盡, 了知已滅盡之貪欲,於未來不再生起。 修行者必須了解自己心的情況,若不能察覺內心的貪欲,又怎麼能觀照它呢?貪欲如何生 起? 因為有可意的所緣與有不如理的作意。當六根見、聞、覺、知可意的所緣時,認為所緣是 美麗的、可喜的、不會改變的、我想擁有等不如理作意,貪欲心生起。修行者對於自身是 否生起貪欲應了了分明,當未生之貪欲生起時應了了分明,已生起的貪欲趨於壞滅時應了 了分明,乃至已捨斷的貪欲從今以後不再生起,也應了了分明。煩惱的捨斷有「暫時斷除 」與「徹底的斷除」兩層面,正念等善法取代了煩惱,禪定的力量鎮伏了煩惱,世間智慧 力隨分斷煩惱都屬於「暫時斷除」,當正念等善法的力量不強時,煩惱可能再出現。至聖 道時,每一聖道斷除應斷之煩惱,證得聖果智,此時是「徹底的斷除」,徹底的斷除的煩 惱於未來不再生起。 此處有一問題需稍作解釋,即:法念處中對於「貪欲蓋」、「瞋恨蓋」的觀察與心念處的 「有貪心」、「有瞋心」的觀察相同嗎? 不論心念處或法念處,都是對心裡現象作觀察,了知它們生滅的情況,但在修習法念處時 ,較強調自相與共相的觀察。自相可從特相、作用、現起、近因四方面觀察,共相即無常 、苦、無我本質的觀察。透過自相與共相的觀察會對身心情況更加清楚,觀智也能漸趨成 熟。如何對治貪欲?練習如理作意,離開不如理的作意,註釋書說明六種對治、滅除貪欲 的方法。 (一)要取不淨相,指內心記住十種不淨3 、可厭目標之任何一個,便可滅除貪欲。 (二)要修不淨觀:有識不淨觀,觀身體的三十二部分,以及無識不淨觀,觀屍體。如摩 訶提舍長老(MahAtissa)在拖缽的路上遇到一個漂亮的女人對他笑,他看到女人的牙齒, 對牙齒生起不淨觀的如理作意,因而透過禪那滅除貪欲。 (三)要修根律儀,有根律儀就能控制貪欲,這是用彼分斷的道理。所以要去掉貪欲,身 律儀、口律儀、意律儀都是很重要的。如難陀比丘以根律儀而獲得解脫。 (四)飲食知量,吃飯的時候知道「量」,適量即可,不要吃太多。 (五)親近結交善知識,重要是要與有修行的人在一起,不要歡喜與沒有修行的人一起。 尤其是初學者,若與多貪欲的人一起,容易受影響,生起貪欲。應與少欲知足、有修行的 善知識一起。 (六)適當的言談,講適合的話,與解脫道相應的話。如果散心雜話,容易生起貪欲。應 當常說與去除貪欲有關,有助於解脫,能導向離欲、寂靜與涅槃的語言。 在運用六種能滅除貪欲的方法時,心中就沒有貪欲。修習止觀修行安般念、不淨觀達到安 止定時,該定力就能暫時滅除貪欲。以觀禪來說,應該如理作意觀照顏色、聲音等目標為 無常、苦、無我、不淨,如此會生起觀智而滅除貪欲,有時也要觀照觀智本身為無常、苦 、無我。觀智生起於意門心路過程中,第一個心是意門轉向心,有十二個名法,隨後逐一 生起七個速行心,應該觀照每一心識剎那中的所有名法。不斷努力修習,觀智成熟時,取 涅槃為目標的四道智與四果智就次第生起。當證得阿羅漢道時,貪欲就被滅除,永遠不會 再生起。 (二)瞋恨蓋(byApAda-nIvaraNa) 內心有瞋恨時,了知:我內心有瞋恨; 內心無瞋恨時,了知:我內心無瞋恨。 了知未生之瞋恨生起, 了知已生之瞋恨滅盡, 了知已滅盡之瞋恨,於未來不再生起。 佛陀說:對可恨相的數數不如理作意,是使未生的瞋恨生起之因,也是使已生的瞋恨增長 強大之因。藉著對慈心解脫的如理作意,可以滅除內心的瞋恨。佛陀說:透過慈悲能達到 心解脫。對慈悲數數如理作意,是使未生的瞋恨不生起之因,也是使已生的瞋恨滅除之因 。 有六種方法能幫助滅除瞋恨: (一)學習慈心觀,如理作意,散播慈悲可以滅除瞋恨。 (二)培育慈心禪那,培育入安止的慈心禪那,以禪定的智慧之光,散發慈悲。須菩提尊 者是慈心禪第一的比丘,他有個習慣,在拖缽時站在每家門前進入慈心禪,出定後才接受 供養。 (三)思惟一切眾生是自己業的主人,瞋恨會使我們遭受苦報。思維:「我生氣有什麼用 ?於他無損,於己卻有害,就像赤手握著火紅的鐵條想打擊別人般」「我的憤怒就像不被 接受的禮物,退回給我自己享用一樣」「我們都是由於自己所造業才投生這裡,未來還要 繼續流轉生死?」時常如此思惟一切眾生是自己業的主人,依照我們的業,變成我們未來 的存在,如此就能滅除瞋恨。 (四)要多擇法,多揀擇法,多思惟法,多了解什麼是善法,什麼是不善法。 第五與善知識在一起,不要與容易發脾氣的人在一起。 (六)如理作意,說適當的話。如果精進修行證得第三果,便能根除瞋恨。 (三)昏沉睡眠蓋(thIna-middha-nIvaraNa) 內心有昏沉睡眠時,了知:我內心有昏沉睡眠;內心無昏沉睡眠時,了知:我內心無昏沉 睡眠。了知未生之昏沉睡眠生起,了知已生之昏沉睡眠滅盡,了知已滅盡之昏沉睡眠,於 未來不再生起。 昏沈睡眠如何生起?時常不如理作意無聊、倦怠、身體無力、用餐後的昏沉與心的軟弱是 產生昏沈與睡眠之因,也是導致現有的昏沈與睡眠增長與增強之因。透過如理作意致力界 、精勤界、勇猛界4等法,就能滅除昏沈與睡眠。 有六種方法能幫助滅除昏沉與睡眠: (一)要飲食知量,不要吃太多,吃飽後容易昏沈;吃太少體力不好。所以修行者要學習 頭陀第一的大迦葉尊者,節制飲食。 (二)光明想,光明想是對治昏沈最有效果的方法,觀月亮、太陽、燈光;另外白遍或光 明遍的所緣也很適合。 (三)改變姿勢,若坐時昏沉,可以動一下或起身走動。 (四)來回經行,提起精神,收攝諸根。 (五)親近善知識,不要與容易昏沈的人一起。 (六)有助於滅除昏沉與睡眠的適當言論。昏沈與定有關,不容易離開,只有在證悟阿羅 漢道才會被根除。因阿羅漢不斷地在定中,昏沈不會生起。 (四)掉悔蓋(uddhacca-kukkucca-nIvaraNa) 內心有掉舉追悔時,了知:我內心有掉舉追悔; 內心無掉舉追悔時,了知:我內心無掉舉追悔。 了知未生之掉舉追悔生起, 了知已生之掉舉追悔滅盡, 了知已滅盡之掉舉追悔,於未來不再生起。 時常對內心的擾動不如理作意,導致掉舉與追悔生起;透過如理作意心的輕安或定就能滅 除掉舉與追悔。 有六種方法可幫助滅除掉舉與追悔: (一)要多聞、知法,知法意思是透澈的瞭解聖典涵義,體會無我、空,如此掉舉追悔就 不容易現起。 (二)要多向有修行的人、有智慧的人請教,如何處理在不同境界中生起的掉悔。 (三)多學、多修戒律。 (四)是對初業的人說的,與年長有德的人相處,以長養自制、成熟的性格,比較不會生 起掉悔。 其他的和上面所說的一樣,要與有智慧的人、善知識一起,例如與懂戒律的法師一起,掉 舉追悔就不容易生起,也不要講不合理的話。追悔在證得阿那含時被根除;掉舉很難完全 捨離,只有阿羅漢不斷地在定中,才能完全離開掉舉。 (五)疑蓋(vicikicchA-nIvaraNa) 內心有疑惑時,了知:我內心有疑惑; 內心無疑惑時,了知:我內心無疑惑。 了知未生之疑惑生起, 了知已生之疑惑滅盡, 了知已滅盡之疑惑,於未來不再生起。 疑指宗教上的疑,就佛教而言是對佛、法、僧三寶,對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對緣起 、業報有懷疑。 有六種方法可幫助滅除懷疑: (一)要多聞、多學法,多學,無我、空的法,對佛法有深入的了解與體會,就不會起疑 惑。 (二)常向有智慧、有修行的人請教,通過明白聖典的意義,就能遠離懷疑。 (三)多學、多修戒律。 (四)決心勝解,對佛法僧有堅定的信心,與深入的了解,心就不會有疑惑。 其他的與上述相同,親近善知識,與有修行的人在一起,時時如理作意,說適當的言談。 為了根除疑,除了運用上面六個方法外,要精進修行止禪,培育夠強的定力,然後以該定 力為基礎,修行觀禪。以觀智照見究竟名色法及它們的因,當清楚的照見過去因導致現在 果,現在因導致未來果時,會了解業力如何產生果報,雖緣生緣滅,而因果確是不爽。接 著繼續觀照內外諸行法為無常、苦、無我,有時也反觀觀內外行法的觀智為無常、苦、無 我。當觀智成熟時,取涅槃為目標的須陀洹道就會生起,此聖道根除懷疑。那時徹底了知 涅槃是真實存在的,佛陀的證悟是真實的,證悟涅槃的聖僧團是存在的,緣起、業果法則 是不虛的,八聖道分的確是導向涅槃的道路,對佛、法、僧,完全根除對三世的惑疑。 二、五取蘊(PañcaUpadAnakkhanda) 在此,諸比丘!比丘了知:此是色,此是色之生起,此是色之壞滅。 此是受,此是受之生起,此是受之壞滅。 此是想,此是想之生起,此是想之壞滅。 此是行,此是行之生起,此是行之壞滅。 此是識,此是識之生起,此是識之壞滅。 「蘊」,就是「聚」的意思。在一個蘊裡面有不同樣的法聚合在一起。五蘊是指構成身心 的五種因素,說為「取」蘊,是因為此五法組成了「執取」(upAdAna)的目標,即凡一切 與有漏有關及會被執取的色、受、想、行、識五蘊,皆名為取蘊5。它們的次第是從最粗的 到最微細的,最粗的就是色,最細的就是識。 色(rUpa)是被破壞之意。被什麼破壞?被冷、熱、飢餓、口渴、蒼蠅、蚊子、風、烈日 及爬蟲所破壞。色法有二十八種,即四大元素與二十四種所造色,所造色是緣自或依靠四 大元素而有。四大種色是地界、水界、火界與風界,這些是色法不可分離的主要元素;在 它們的組合之下造成了小至微細粒子,大至山嶽的一切物質。四大元素可譬喻為大地,所 造色如依靠大地得以增長的樹木。 色生起的因緣有四種,即業生、心生、時節生與食生。在此「業」指過去善心與不善心裡 的思心所(cetanA)。從結生的生時小剎那開始,在每一心識剎那的生、住、滅三個小剎 那中,業都產生色法,業繼續在一世中產生色法。 從結生心之後的第一個有分心的生時開始,心生色就持續生起。結生心不能產生心生色, 因此投生時只有業生色生起。根據諸論師的看法,名法在生時最強,色法在住時最強,心 只能在它最強的生時產生色法。 時節(utu)是指火界,也就是熱能。從結生心的住時開始,在業生色聚裡的火界即能產生 時節生色。在此後的一生當中,由一切四種因產生的色聚裡的火界都能在住時產生時節生 色。外在無生命的火界,也產生時節生色。 稱為食素(ojA)的食,從吞下後開始,達到住時能產生食生色聚;已達到住時的食生色聚 裡的食素,能再產生新一代的食生色聚。由其它三因產生的色聚裡食素也能產生食生色聚 。食有四種:段食、觸食、思食、識食,四種食滋養色法,導致色法生起。四種食的生起 ,是由於有過去的愛;有過去的愛,所以有無明;有無明所以有行等,如此輪迴便開始了 。 根據佛陀的教導,色法以極微細的粒子形態存在,這些微粒稱為色聚,它們可能比原子更 小。如果有系統的修習四大分別觀,便能照見這些色聚。當照見色聚時,會發現它們一生 起就立即壞滅。所以色法是連續不斷破壞的過程,它們是生滅無常的;因一直受到無常的 壓迫,互相侵奪壓擠,所以是苦的;在色法中沒有一個能控制或主宰的自我存在,所以是 無我的。 如此了解色,能去除觀不淨為淨的顛倒,離開對段食的執著;若以此了解受,能離開對觸 食的執著;若以此了解想,能離開觀苦在樂的顛倒;若以此了解行,能離開我的顛倒,離 開對思食的執著,超越見漏。若以此了解識,能去除觀無常為常的顛倒,能離開對識食的 執著,超越無明。如此便不執於世間,解脫自在。 《雜阿含經》中佛陀說: 在我未開悟之前,我不知此是色,此是色之生,此是色之集,此是色之滅,此是引導朝向 色滅之道。我開悟後,了知此是色,此是色之生,此是色之集,此是色之滅,此是引導朝 向色滅之道。 依據佛陀的教導修行者對於色法、色法的生起、色法的壞滅、領導朝向色滅之道都如實了 知。 受(vedanA)是一切覺受相,指領受和體驗所緣。受念處已說明,不再贅述。 想(saññA)其特相是在心裡作標誌或印記,知道所緣之間的差別,譬如「褐色」、「綠 色」 198《念處之道》 等。作用是通過以前所作的標誌認得相同的所緣,或知道記號,令心以後能再次認得「即 是這個」,如木匠在木板上所作的記號。現起是心所注意的記號,依據該記號或相去注意 所緣;不深入的取所緣,也不取所緣太久。近因是所緣的顯現,如眼見一根長長會動的東 西,通過以前的印記,知道牠是蛇,趕緊跑開。 行(saGkhAra)是行作相,一切心所法6 除了受、想二者之外都是行蘊。行是一種力量, 如同輪子轉動,造作種種業。行蘊中的每一心所有自己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 識(viññANa)為一切識知相,能識知所緣。由認識知道所緣、目標,識知色為色,識知 樂為樂,識知苦為苦。識蘊存在身心的中心位置,所有其他的蘊好像都繞在識蘊的周圍。 就如旋轉盤,轉盤的外圍容易看見,軸心的部分旋轉很快,不容易看得清,以為它是不動 的。同樣的,識蘊速度快,一般人會誤以為是不變的。  《無我相經》說,五蘊有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勝、劣、遠、近十一種7 ,修行者可從十一方面了解五蘊。例如粗色是五根的色,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 根等色聚的色,是較粗顯的色。細色,微細的色,如地、水、火、風等。人類的色是比惡 道眾生的色勝,而天人的色是比人類的色勝得多,人類的色,天人聞起來是臭臭的,所以 他們不喜歡在我們的附近。 依照《阿毘達摩論》的觀點,只有地、火、風三大能直接通過觸覺覺知,水大只能間接地 從觀察其他色法黏在一起而得知8。 《無我相經》說五蘊是無常、苦、無我的,是「不自在」(avasavattanaka),意即不是 我們能控制、選擇的,五蘊不會依個人或自我的意願而生起;它們由於因緣和合而生起, 由於因緣壞滅而壞滅。如果它們是「我」,我們可以選擇讓色成為這樣,不要讓色成為那 樣。我們要生起這個受,不要那個受。但是它們是緣起法,是無常、無我的,我們對於它 們沒有自在9。五比丘10聽聞《無我相經》時,思維觀照十一種五蘊為無常、苦、無我,因 而證得阿羅漢果。 《雜阿含經》以譬喻說明如何觀五蘊11:色蘊,好像聚沫,空虛、無實體,隨時可能破碎 。受蘊,好像水上泡,空虛、無實體,一生即滅。想蘊,好像陽燄,連續不斷地欺騙我們 。就如渴鹿看到陽光水氣的折射以為是水,趕快跑過去喝,結果是乾燥的泥土;兔子要去 菜園吃白菜,看到稻草人以為是人,它就不敢去吃。行蘊,就如芭蕉樹幹是空心、無實體 ,而芭蕉樹幹由許多層鞘組合,每一層有自己的特相、形狀;行蘊也是許多心所的組合, 每一心所有自己的特相與作用。識蘊,如幻,好像變魔術一樣,連續不斷地在欺騙我們, 讓我們看不清真實世界的情況。佛陀以五種譬喻分別說明五蘊,顯示五取蘊中每一取蘊都 是空虛、無實體的、無自我的。既然眾生由五取蘊所構成,除五蘊外,別無他物,那麼眾 生中那裡能有實質或恆常的自我存在呢? 以上是五蘊的簡要說明,若想詳細了解,可看《清淨道論》「說蘊品」。 三、十二處(Ayatana) 在此,諸比丘!比丘了知眼根,了知色塵,了知緣此二者生起之結縛。了知未生之結縛生 起,了知已生之結縛壞滅,了知已壞滅之結縛,於未來不再生起。 比丘了知耳根,了知聲塵,了知緣此二者生起之結縛。了知未生之結縛生起,了知已生之 結縛壞滅,了知已壞滅之結縛,於未來不再生起。 比丘了知鼻根,了知香塵,了知緣此二者生起之結縛。了知未生之結縛生起,了知已生之 結縛壞滅,了知已壞滅之結縛,於未來不再生起。 比丘了知舌根,了知味塵,了知緣此二者生起之結縛。了知未生之結縛生起,了知已生之 結縛壞滅,了知已壞滅之結縛,於未來不再生起。 比丘了知身根,了知觸塵,了知緣此二者生起之結縛。了知未生之結縛生起,了知已生之 結縛壞滅,了知已壞滅之結縛,於未來不再生起。 比丘了知意根,了知法塵,了知緣此二者生起之結縛。了知未生之結縛生起,了知已生之 結縛壞滅,了知已壞滅之結縛,於未來不再生起。 法念處的修行是靠「觸」的了解,有「觸」才有五蓋、五蘊、十二處。「觸」,就是內處 、外處互相碰觸,好像二根木頭互相摩擦,產生熱、火花。因此「根」(內處)、「所緣 」(外處)互相碰觸,產生身心的種種現象,有「觸」才會生起所有的法。「觸」的了解 ,是法了解的基礎,有「觸」才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聖諦、十二緣起。 內處是指身心接觸境界的門,即眼門、耳門、鼻門、舌門、身門、意門。我們的身心透過 六門與外處(外境)接觸,每一門有它相對應的外境,即眼與色、耳與聲、鼻與香、舌與 味、身與觸、意與法等。 一般所稱的「眼」在《阿毗達摩論》裡稱為混合眼(sasambhAra-cakkhu),是各種不同色 法的組合,其中一種是眼淨色(cakkhu pasAda),它是位於視網膜裡的淨色,對光與顏色 敏感,作為眼識的依處與門。其特相是準備讓色所緣撞擊的四大種之淨(透明性),或緣 生於色愛(欲看顏色的緣)的業生四大種之淨;作用是取色所緣為目標;現起是眼識的依 處,它的近因是四大,同樣一粒色聚裡的四大。耳淨色(sota pasAda)位於耳洞裡,它是 對聲音敏感的淨色,以及作為耳識的依處色與門。鼻淨色(gahAna pasAda)位於鼻孔裡, 對氣味敏感。舌淨色(jivahA pasAda)散佈於舌頭上,對味道敏感。身淨色(kAya pasAd a) 散佈於全身,對觸覺敏感12。內、外處是有為法,是生滅變化,因緣和合而起作用, 非人為的努力,亦非創作。因眼與色等不會如此思惟:「我們和合,令識生起;我們不和 合,令識不生起。」眼與色等和合之時,眼識等生起,緣生緣滅,生起之前無所從來,壞 滅之後亦無所去。生起之前無有自性,變化消滅後,完全破壞了自性,唯有在生滅的中間 ,與緣和合而起作用。我們對於它們完全沒有自在,由於緣起,它們出現13。因此佛在《 雜阿含經》中說,我們不能說它們是存在或不存在,十二處的經驗不是靠我們的努力,不 是被我們所創造的,我們不能決定要不要這個色、這個眼。眼根是內處,本來沒有好色、 不好色的分別;外處是五根所緣的外境,它們欺騙我們,讓我們分別好色、不好色;好聲 、不好聲。眼根等內六處如無人的村落,色等外六處如搶劫村落的強盜,因它們有害於內 六處,讓我們無法了解經驗的真相。《雜阿含經》:「諸比丘!眼為可意不可意色所害。 」14 亦應視內六處如六種動物15;視外六處如動物們的活動境界16。 外處真的是害我們的真兇嗎?它們是無辜的代罪者,眾生被密集概念所迷惑,無法看清內 、外處的真實相,因此於內、外處相接觸時,生起「欲染」;真正造成煩惱的罪魁禍首, 不在於眼、耳、鼻、舌、身、意等內處,亦不在色、聲、香、味、觸、法等外處,而在於 內處與外處相接觸時,內心所生起的「欲染」,如繩結束縛我們,此才是我們真正的「結 縛」。如此應以所見而知抉擇,思惟內、外處為修行的法門。《相應部.處相應》:「眼 非諸色之結縛,諸色非眼之結縛,兩者為緣所生之欲染,才是結縛。」17 「了知緣此二者生起之結縛」,結縛(samyojana)即結、煩惱、不善法,煩惱束縛身心, 使我們不得自在解脫。 煩惱的分別有很多種,註釋書裡提到十結如何在取色所緣為目標時生起。若能明白此點, 也就能了解十結如何在其他塵境中生起。所以,在此只解釋十結如何取色所緣為目標而生 起。 (一)欲貪結(kAmarAga samyojana) :取著於呈現於根門的可意塵境,生起欲貪結。 (二)瞋結(paTigha samyojana) :對不可喜、不可意的色,感到不快或生氣,瞋結生 起。 (三)我慢結(mAna samyojana):自傲自滿,心想:「只有我能做」我慢結生起。 (四)見結(diTThi samyojana):見色,思惟它是常、樂、我、淨,見結生起。 (五)疑結(vicikicchA samyojana):當懷疑色是否是有情,或我的實質時,疑結生起 。 (六)戒禁結(silabbataparAmAsa samyojana): 如學狗、學牛等,以為如此修習,未 來可以得到善果,戒禁結生起。 (七)有貪結(bhavarAga samyojana) :由於有福報的生命很好,欲求有福報的生命, 有貪結生起。 (八)嫉妒結(issA samyojana):不能隨喜他人的成就;又嫉妒的想:「他有什麼了不 起,只是運氣好而已!」嫉妒結生起。 (九)慳結(macchariya samyojana):不想與他人分享所得,凡事吝嗇行事,於是慳結 生起。 (十)無明結(avijjA samyojana):無明結與一切有漏法俱生,每當上述的結生起時, 無明結亦隨之生起。 十結不能單獨生起,必須與相應的心與心所一同生起。從知道眼、知道色,再者了解結縛 依於眼、色二者而生起,乃至本來未生的結縛生起了,了知已生起的結縛滅除了,已滅除 的結縛於未來不會生起。 十結像火一樣燒我們,讓我們不得自在。如何離開這些結?通過如理作意與止觀的修習, 能夠逐漸捨離十結。當修習止禪時,不論是安般念或不淨觀,專注於所緣時,十結暫時不 能生起。當通過專注似相而安住於安止定一、二小時或更久,該安止定能暫時滅除十結。 再者,若作意顏色為無常、苦、無我、不淨修習觀禪時,由於是如理作意,速行心中生起 善法,此善法暫時滅除十結。若不斷的修習,達到見道,證悟須陀洹道,就能滅盡見結、 疑結、戒禁取結、嫉妒結、慳結,實現須陀洹果。斯陀含道滅盡粗的欲貪與瞋恨,實現斯 陀含果。阿那含道滅盡細的欲貪與瞋恨二結,證得阿那含果。最後阿羅漢道滅盡我慢、有 貪與無明三結,證得四果阿羅漢,完全捨斷十結。證得聖道後,應該檢查自己心中,緣取 六塵時,還有什麼不善法會生起與什麼不善法已被聖道根除。若能如此知見,就是了知已 被滅除的結,於未來不再生起。 -- 我們利用的錢,只是我們所設立的習俗罷了。在習俗裹它有它的功用;頒令它當錢,它 就變成錢。然而,事實上「錢是什麼」沒有人能說得上來。當某事得到了普遍的認同, 而後就會產生一個習俗來滿足這需求。世問就是這樣。---《生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