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九、根律儀 戒學、定學、慧學三學,都是靠律儀,有律儀才會有戒學、定學、慧學。 所以要說明修行的過程,我們要特別強調律儀的重要。我今天要舉一個《法句經》的故事 說明根律儀的重要。《法句經》是南傳佛教,也是北傳佛教的一本非常重要的經。在斯里 蘭卡、緬甸《法句經》是所有的出家人要背誦的,在寺廟裡,會先給初學者背誦、學習《 法句經》及其註解。在《法句經》註解裡,舉很多故事說明經偈的意思,有一個很好的故 事說明根律儀的重要。佛陀時代有三個比丘,他們聽佛說明根律儀的重要,說明有根律儀 才有法,沒有根律儀,就沒有法。 聽完佛陀的開示,他們一起討論哪一個律儀最重要,一位比丘說身律儀最重要,有身律儀 ,才有其他的口律儀與意律儀。如果我們看到什麼好吃的,我們不能控制自己;如果我們 吃什麼好吃的東西,我們不能夠控制我們的舌頭;如果我們看到什麼好的色,我們不能夠 控制我們的眼睛;如果我們聽什麼好聲音,我們不能夠控制我們的耳朵等;如果我們聞到 好香的東西,我們不能夠控制我們的鼻子;如果我們接觸什麼好的觸,我們不能夠控制我 們的身體。這位比丘說,身律儀最重要,所有的律儀都是靠身律儀,要控制眼、耳、鼻、 舌、身,不要去見聞覺知好色、好聲、好香、好味、好觸等,所以身律儀是最重要的。 另外一位比丘說:不對,為什麼我們的心會亂,因為我們講不如理的話,我們不能夠控制 我們的言語,所有的不好的話,都是因為我們不能夠控制我們的口業,所以說:口律儀是 最重要的,其他的身律儀與意律儀都是靠口律儀。如果我們能夠控制我們的嘴巴,能夠講 如理的話,自然就能夠控制的身體與思想。 第三個比丘說:你們都不對,佛陀講得很清楚,都是靠心,心的律儀最重要。心有律儀, 那自然身跟口就有律儀,心沒有律儀,那身跟口也沒有律儀。先有心才有其他的法。他們 各執己見不能夠決定,就開始爭論,於是就去請問佛,哪一個律儀是最重要的。 佛陀告訴他們,身律儀是很好,口律儀也很好,意律儀也很好,一切有律儀的比丘,可解 脫所有的苦。什麼意思?身律儀、口律儀跟心律儀是一個過程,他們是不能夠分開的。 如果我們修身律儀,我們同時是修口律儀,我們也是修意律儀。如果我們是修口律儀,同 時我們是修身律儀,我們也是修意律儀。如果我們是修意律儀,我們也是修口律儀,也是 修身律儀。 如果我們能夠修律儀,那我們是修戒學、定學、慧學。如果我們不修律儀,我們就不修戒 學、定學、慧學。所有修行方面,所有的佛教的學,都是靠根律儀。如果我們修根律儀, 那我們是代表對佛教有了解,如果我們不修根律儀,那我們就對佛教沒有了解,這個是根 律儀的重要。 所以我們要成就修行的過程,我們要解脫我們的心,解脫所有的苦,那我們的修行,必須 修根律儀。 在現代社會有好多色可以看,好多好聲音可以聽,很多好觸可以接觸,對不對?如果你們 要用佛法利益自己,利益別人,要特別強調根律儀。根律儀不是不去看、聽、聞等,將自 己變成瞎子、聾子、啞巴,而是不對外界生起染著執取的心。我們聽到什麼聲音,不要執 著在聲音,不要取聲音的相。如果我們看見色,不要執著在色相,例如執著在俊男相、美 女相。在禪坐的過程,我們用作意引導心,安住在我們的所緣,但我們不執著我們的心, 也不執著所緣。 不論我們想什麼、吃什麼、看什麼、聽什麼、接觸什麼、做什麼,我們一定要記得律儀。 儘量保持看只是看、聽只是聽,不染著執取。如果我們能夠記得律儀,習慣在律儀,那我 們就不勉強的,每天的生活能夠與法在一起,如此,能很自然能入佛法的妙境界。佛法的 妙境界是什麼?佛法的妙境界是沒有一個實在的法。我們就不會執著我們的所緣,這個是 佛法的妙境界。 我們可以用「不執著一法」一句話來歸納佛法的意思,不論我們修什麼法門,念佛、修禪 、內觀,一定要記得根律儀的重要,如果你們能夠習慣律儀的修行,那不論你們是修什麼 法門,法門變得越來越清楚,那佛法的妙境界,會悠然出現在你們的面前。 十、捨與得 這裡環境很好,很適合修行。我們出家人要修行,實踐出家的目標,需要什麼?需要動機 。如果沒有動機,很難達成目標。動機從那裡來?從修行來。沒有修行不會有真正出家的 了解,不會有修行的概念。我們佛教的修行靠正見,正見就是智慧。智慧不能自己產生, 它是緣起法。所有的緣起法都是靠緣,智慧的緣是靠不斷的修行。沒有不斷的修行,智慧 的緣不會明顯。佛教的智慧與普通的智慧不同,要清楚了解這個道理。普通的世間智慧是 靠什麼?在佛教稱為labha ,中文翻譯為「得」,世間人都希望得到好工作,好房子,得 到多錢,得到好名譽;這叫labha upanisA, upanisA是緣的意思,得的緣是什麼?通常都 在八風裡面,即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個世間法裡面,不能離開這些得失。 佛教的智慧是靠什麼?是靠「捨」,「捨」與「得」完全不同樣的道理。我們有捨,我們 有智慧;如果我們沒有捨,就沒有智慧。所以如果要了解什麼是佛教正確的修行,要了解 什麼是得,什麼是捨。佛教的智慧是靠捨,世間的智慧是靠得。在台灣大家忙著在辦很多 活動,來得到什麼目標?經費。我們要常常想我們是在修行,我們發很多願,要弘法利生 ,幫忙很多人。不過我們要檢察自己的心,我們是依得還是依捨?如果我們沒有很清楚這 個道理,雖然我們做很多事,然而我們所做的活動不一定能利益我們的修行。我們在社會 ,不是在森林潛修,如果不做好事,我們的心會亂,會起很多煩惱。因我們是在社會裡面 ,不是在森林。我們要不斷的檢察自己的心,我們的活動是靠得,還是靠捨。如果靠捨, 才算利益自己,利益他人。如果靠得,不算利益自己,利益他人。要清楚了解這個道理, 我們的活動是依得,還是依捨。如果是依捨這活動才真的利益我們;如果依得,它不利益 我們,不利益他。因我們已經是出家人,當出家人在現代社會是一種挑戰。在現在社會我 們不免參加許多活動,不過我們要了解基本佛教的道理。修行不是來得什麼,是來捨,這 是佛教的真義。有捨才算是修行,如果沒有捨,不算修行。 捨代表我們對佛教的了解,對佛教的正見。有正見才會有捨;沒有正見不可能有捨。正見 是對四聖諦的了解。為什麼能捨?因為我們了解苦。如果我們不了解苦,我們不能夠捨。 我們了解苦,因我們了解無常。如果我們不了解無常,我們所做的事情,都不能做好。因 所有佛教的智慧都是靠無常的了解,無常叫做苦,苦叫做正見。有正見有捨,有捨我們能 夠依造佛教的意思做各種活動。雖然我們在社會裡面,然而我們不會被八世間法所迷惑, 它們不會控制我們的心,我們能漸漸了解出家的好處。當出家人是世間最大的福報,最難 得的事。因在這世間我們可以看到八世間法越來越明顯,那我們的修行也應該越來越明顯 ,來能夠避免魔羅道。我們想我們是修佛道,但我們常常是修魔羅道,不是什麼佛道,菩 薩道。有很多人常想:我辦很多活動,幫忙很多人,修菩薩道。不過如果是依得,不是依 捨;那這個不是菩薩道,是修魔羅道。你們在現代的社會,要能夠面對各種挑戰,要特別 強調修行和活動結合,一方面繼續你們的活動,一方面修行。習慣在修行,在沒有煩惱的 心。如果你門習慣在沒有煩惱的心,在你們的活動裡面,那沒有煩惱的心,會越來越明顯 。如果你們沒有習慣在沒有煩惱的心,那活動中多半在煩惱裡面。所以要每天固定的時間 自修、共修自己的法門,讓心越來越長的時間習慣在沒有煩惱的情況。如果你們習慣在沒 有煩惱的情況,沒有煩惱的心會領導你們做許多活動。如果沒有煩惱的心不夠強,那你們 多半時間會在煩惱裡面,這種活動就不會有捨,它一定會依得不依捨,不會靠正見。如果 我們有以上的了解,我們的活動和修行在一起,雖然我們不辦多,它的效果會好,能夠利 益我們,利益他人。活動和修行融合一體,是一個出家人的生活。 問:辦活動的時候會想如何把活動辦好,不會想無常? 答:當然,我們不是佛菩薩,不免做錯誤。如果我們看得到錯誤,我們是在學佛教的課程 。很多出家眾在活動中做許多錯誤,沒有捨,都是靠自己的妄想。做活動,沒有捨,沒有 智慧,沒有定。不過他們看不到,沒有什麼佛教的修行。要了解很清楚,這是欺騙自己, 不是佛教的修行。如果我們做錯誤,我們看清楚錯誤,設法修正它,這是佛教的修行。辦 活動的時候當然會想怎樣把活動辦好,但也要了解活動要好,是很多因緣條件組合,這些 都是有為法、是無常,活動好不好也是無常,不要執著、不要有得,要捨,才能利益自己 、利益他。我們不免會有錯誤,看到錯誤不斷修正,就是修行、就是菩薩道。這是正見, 看很清楚活動是依得還是依捨。佛的捨越來越明顯,所以能做很多好事,利益自己、利益 他人。如果沒有這種正見,不能修菩薩道。要培養正見,思惟無常,了解我們是修道,還 是不修道。在修行的過程會有許多問題出現,我們要用正見處理他們。如果我們不用正見 處理我們的問題,我們的問題會變得越來越嚴重。如果我們沒有正見,沒有方法可以幫我 們忙,只有正見能幫我們忙。如果有什麼老師、朋友善知識幫助我們,用無常、用正見處 理我們的問題。因我們是出家人,我們不是在世間法裡面,我們的目標是離開世間法。我 們的修行是依捨,不是依得。我們要了解很清楚這道理,如果不用正見沒有人能幫我們忙 。不用正見,不了解佛教的修行,如果他不了解什麼是佛教的修行,他怎麼幫我們的忙。 佛教修行的道理和世間法的道理完全不一樣,不要將它們混在一起。只有正見,能幫我們 忙。不管我們在做什麼,要檢察是否跟正見在一起。佛特別強調正見的修行,要以自己的 身心來檢驗;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就是我們的實驗室,除了這個實驗室,沒有其他的實 驗室。正見要看很清楚,在我們的的身體、我們的心,這樣才是修佛教的課程。如果我們 有這種正見,可以用很多種方法來利益他。如果沒有這種了解不一定會利益他、利益自己 。除了正見外,沒有什麼天人、神通,能利益自己、利益他人。所有的神通能利益我們, 條件是和正見在一起。佛和大阿羅漢會用神通,目標是教我們正見。如果有其他的目標, 那不是佛道。 十一、慈心觀 (一)業處的選擇 修習止禪的方法有很多,《清淨道論》整理歸納了四十個業處,安那般那一般說是最普遍 安全的方法,適合大部份的人修習。但是或許有些人對這個業處沒有興趣,可以選擇另外 的業處,那是沒有問題的。在南傳佛教修行者,可以按照他的興趣、需要,選擇一個根本 業處,及一、二個輔助的業處。如果根本業處做得不太順,可以用另外一個業處,繼續讓 心保持穩定。 我說過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我們應該修習。慈心觀(mattA bhAvanA)是四無量心的修 行中,最流行、最基本的修行;也是悲心觀、喜心觀、捨心觀的基礎。慈心觀有長的、詳 細的方法,也有短的方法。我們可以選擇它當我們的根本業處,可以用它來達到慈心觀第 三禪定。我們也可以選擇短的方法,每天利用一點時間修習,它可以幫助放鬆身體,柔軟 心,順利進入根本業處。 (二)修習慈心觀的十一種利益 經上說修習慈心觀有十一種好處:睡得很好、很安穩醒來、不會做惡夢、被大家當朋友、 被非人當朋友、天神會保護他、不會被火、毒藥、武器傷害、很容易得到禪定、容貌很好 看、臨終不會昏迷、如果不能證得更高的成就,將會投生梵天界。說明十一個利益是鼓勵 大家修,如果不夠還可以多加一些,如:不管白天或晚上,都不會有怖畏害怕的情況;你 會交到很多朋友,大家都對你很好。 (三)先對自己修習慈心 那要怎麼修?如何開始?不論是用長的方法、短的方法,先從自己開始,以自己為所緣。 先要愛自己,才能愛別人;能夠慈悲對待自己,才能真的慈愛他人、慈愛眾生。傳統是用 四個方面、四種願,先對自己緣念,然後對其他的眾生。每次禪坐,放鬆身心,觀想自己 ,用這四個願,對自己生起慈心,然後對他人。 (一)願我沒有怨仇(aham avero homi) (二)願我沒有瞋恚(abyApajjo homi) (三)願我沒有痛苦(anIgho homi) (四)願我平安快樂(sukI attAnam pariharAmi) (四)選擇一位崇敬者修習 如果是止禪的修習,要用慈心觀培養穩定的心、發展定力,對自己修習以後,選一個你崇 敬的人,老師或父母,必須要和你相同性別的人;觀想他,心裡自然生起崇敬的愛的感覺 。為什麼 要同性的呢?如果選擇異性,觀想他一段時間後,或許會生起染著心。再來是要選擇活的 人,因為以已死去的人為對象,無法入慈心禪那,這也是一種心的秘密,如果你們用功修 習禪定,就會了解這個道理。 選好對像後開始觀想他,不用觀想全身,重點是肩膀上面很清楚;他的臉面帶微笑,好像 羅漢,好像佛陀。如果你們閉起眼睛觀想,「像」很清晰明顯,便用四願祝福他,對他散 發慈心。如果觀想力不夠好,「像」不清楚,可以方便用照片,先看照片,看得很清楚, 閉起眼睛,他明顯的出現在你的心前面;如果不夠明顯,再開眼看照片,漸漸調裡面外面 一樣清楚、明顯,接著用四願祝福他,對他散發慈心。這時候主詞不一樣,homi(願我) 要改成hotu(願您)。如果你們習慣這樣修,所緣會明顯,沒有雜念、煩惱,心會穩定在 你們的所緣。 (五)破除界限 慈心觀是無量心,為什麼稱無量心?因為沒有限制它的所緣,是無量所緣,所以要擴大你 們的所緣成無量所緣。要怎麼做呢?要破除界限(SImAsambheda)。如何破除界限呢?先 觀想五個喜愛的人,這時不會停留在所緣很久,所以不一定要選同性別,一個個觀想,用 四願祝福他,對他散發慈心,習慣這樣修了,一二三四五,可以做得很快。再來選五個不 是特別喜歡,也不特別討厭的中性人物,一個個觀想,用四願祝福他,對他散發慈心,一 二三四五。然後選五個討厭的人,或許你們已經出家了,沒有什麼討厭的人了;可以回想 曾經不太喜歡的人。一二三四五,一個個觀想,用四願祝福他,對他散發慈心。省察自己 的心,是不是對三類人的慈心平衡平等,沒有分別。如果是平衡沒有分別的,就是已經打 破界限,可以再進一步擴大所緣為無量;如果發現心還有一些不平衡、有些分別,那就繼 續練習。先用短暫的時間散播慈愛給自己,接著選一個喜愛者,對他培育慈愛;再來選一 個中庸者對他培育慈愛;然後選擇一個討厭者,對他培育慈愛。然後重新開始,變換人選 ,對這三類人,培育慈愛,修行多次,使心持續的培育慈愛,直到對任何人都能培育慈愛 ,沒有差別,破除了界限,接著便可更進一步開展慈心。 (六)慈心遍滿 如何開展無量慈心呢?《無礙解道》是說明二十二類遍滿慈愛的方式:五類不限定的遍滿 (anodhiso-pharaNA);七類限定的遍滿(odhiso-pharaNA);十個方向的遍滿(disA-ph araNA)。五類不限定的遍滿:(一)一切有情(sabbe sattA);(二)一切息生(sabbe pANA);(三)一切生物(sabbebhUtA);(四)一切個人(sabbe puggalA);(五) 一切個體(sabbe attabhAvapariyA pannA)。這五類雖然名稱不同,但實際上同樣指一切 眾生。每一類眾生,用四願培育散播慈愛,共是二十種遍滿慈愛方式。 接著是七類限定的遍滿: (一)一切女人(sabbe ittiyo);(二)一切男人(sabbe purisA);(三)一切聖者 (sabbeariyA);(四)一切凡夫(sabbe anariyA);(五)一切天神(sabbe devA); (六)一切人類(sabbemanuss A);(七)一切惡道眾生(sabbevinipAtikA)。每一類 眾生,用四願培育散播慈愛,共是二十八種遍滿慈愛方式。你可以先限定一個範圍,如香 光寺境內、再擴大到附近地區、整個村落、整個縣、南台灣、全台、整個亞洲、全世界、 太陽系、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 再來擴大十個方向,東方、西方、南方、北方、東南方、西北方、東北方、西南方、下方 、上方。每一次坐香,不管面對那裡,你的正前方是東方。每一類有十個方向,每一次都 要緣念四願,所以總共有四百八十種練習〔(20 + 28)× 10〕。如果你已成就第三禪定 ,入出禪定四百八十次, 變成徹底的動作,禪定會越來越自在。如果每天做,效果會很好,心會很亮、很柔軟。不 過,這需要一點時間,這四百八十次入出定,做得習慣順手,還是要大約一小時。 你也可以每天利用一點時間,先對自己培育慈愛,再對敬愛者、中庸者、怨敵散播慈愛, 這樣可以讓你心開擴、結好緣。不要覺得緣太多,安般只有一個緣,這裡無量緣,要做那 麼多次。它是很重要的一個鍊習,有很多好處,耐心的學習它,讓它成為我們的習慣修行 。 十二、習慣修行 今天我們的禪修結束了,不過大家不要去想禪修結束了,不要想禪修有開始有結束等。我 們能在一起禪修三個禮拜,因為我們以前已經有修、有結過善的緣。如果我們以前沒有修 ,那不可能我們現在能夠有三個禮拜用功。如果三個禮拜你們能夠專注在修行,是因為你 們以前有修,有培養好的波羅蜜。如果三個禮拜之內能夠得到什麼成就,是因為「修行的 緣」,已經成熟。如果你們修行多障礙,是因為「緣」,還不是很明顯,還未成熟。 我有說明修行中不同樣的方面,我有強調最重要的修行是「習慣修行」,所有其他的修行 都是來支持這個「習慣修行」。如果你們修得好,是因為你們以前的習慣。如果你們不滿 意,是因為習慣還不是很明顯,所以要作意來培養它,讓它變成你們自己的習慣。 我們佛教的系統,不相信有個「我」存在,所以要了解「我們的『我』」,就是「我們的 『習慣』」。如果我們的習慣是修行,那我們就能夠自然修行,如果我們的習慣不是修行 ,那我們無法自然修行。所以我希望你們能夠用這三個禮拜的經驗,讓修行變成的習慣, 繼續在這個習慣上。修行不是打坐,修行是不論我們是做什麼活動,不論我們是在什麼姿 勢,坐姿、站姿、行姿、臥姿,不論在什麼情況下,培養修行的習慣。修行的習慣怎麼表 示?修行的習慣表示我們的心穩定,我們沒有散亂的心,我們的心有智慧,它連續不斷的 能夠了別什麼利益我們?什麼不利益我們?什麼是方便?什麼不是方便?什麼是善法?什 麼不是善法?什麼是利益我們自己?什麼是利益我們的社會?這個是真正的修行,這個真 正的修行是靠我們的「習慣」。我們的習慣代表我們的性格,我們的性格,我們的習慣就 是我們自己。所以你們肯定要用這個經驗──三個禮拜「禪修的經驗」,來了解你們「真 正的出家、真正的修行」。如果我們有這種態度,我們才能夠真正用我們的修行來利益自 己,利益我們的社會。佛,他變成「佛」,因他無量劫習慣在修行,他沒有想他在修行, 他自然修行,他不能夠不修行,這就是他的性格,是他的習慣,所以他的修行是自然的修 行、不斷地修行。因為他的修行不間斷,出生以後就已經想修行,他沒有其他的想法。因 為修行是他的習慣,修行是他的性格,修行就是他的「我」。我們要以佛作為榜樣,以所 有以前的大德、大修行者作我們的榜樣,來培養這種修行的態度,讓我們的心變成修行, 讓我們的行為,讓我們所作的活動,我們每天的生活變成修行,那這個修行才算是真正的 修行。不論我們修行有沒有成就,重要是我們有這種態度。如果我們有這種態度,成就自 然就來,不用找它,我們不用執著在什麼程度、在什麼成就,因我們的修行變成自然的修 行,變成我們自然的習慣。 我們以三個禮拜的禪修來了解這個道理,讓修行變成我們的自然,讓它完全由然而然出現 ,任運的修行,這個就是佛的修行。如果我們想修行有成就,想要成佛,那就要學習佛陀 的修行。 -- 我們利用的錢,只是我們所設立的習俗罷了。在習俗裹它有它的功用;頒令它當錢,它 就變成錢。然而,事實上「錢是什麼」沒有人能說得上來。當某事得到了普遍的認同, 而後就會產生一個習俗來滿足這需求。世問就是這樣。---《生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
Cid:推薦這系列文章140.109.103.226 06/09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