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四、七覺支(bojjhaGga) 復次,諸比丘!比丘安住於法,隨觀諸法、即依七覺支觀察諸法。 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法,依七覺支觀察諸法? 七覺支又稱七覺分、七菩提分、七等覺支,是七種資助覺悟,助成涅槃的要素,有如眼目 之能見物,智慧能善抉擇,多修習菩提分能增長智慧,助成解脫。佛陀曾舉轉輪聖王出世 之時,會有七寶現於世間,而如來出世則有七覺支現於世間,來強調其尊貴殊勝18;亦曾 訓誨教誡不修習七覺支者為「愚癡啞羊」,由此可見七覺支的重要。七覺支只有在證得阿 羅漢道時才能圓滿。 (一)念覺支 於此,諸比丘!比丘有念覺支時,了知:我有念覺支; 無念覺支時,了知:我無念覺支。 了知未生起的念覺支生起, 已生起之念覺支增長圓滿。 在此,「念」特別是指憶念四念處,即包括憶念五蘊、十二處等觀禪的目標。時時對目標 如理的作意,能幫助未生起的念覺支生起,培育已生起的念覺支增長圓滿。註釋書說明四 種方法能令念覺支生起:(一)具備正知的念,念不能單獨起觀照的作用,必須與正知配 合;(二)遠離內心迷惑不具正念者;(三)親近有正念的人;(四)傾向於培育正念, 即持續不斷的憶念禪修業處;如此念覺支就能生起。 (二)擇法覺支 比丘有擇法覺支時,了知:我有擇法覺支; 無擇法覺支時,了知:我無擇法覺支。 了知未生起的擇法支生起, 已生起之擇法覺支增長圓滿。 「擇」是分析、抉擇;「法」是五對善與不善法,即:善法與不善法、無可指責與當受指 責之法、應修行與不應修行之法、高尚與卑劣之法、清淨與邪惡之法。擇法菩提分,如何 生起?它生起,因為對於善法、不善法有如理作意;若不了解善法、不善法,沒有如理作 意,擇法菩提分就不會生起。 註釋書提到七種能令擇法覺支生起的方法: (一)提出有關蘊、處、界、緣起等問題,必須懂得法才能擇法,如法地修行。 (二)清淨依處,清淨身體、環境,清淨的依處生起的心與心所多數是清淨的。當燈蕊、 燈油及容器骯髒時,燈光就晦暗;燈蕊、燈油及容器清淨時,燈光就明亮。智慧也是如此 ,於不淨的內在與外在環境中,所產生的心、心所多數是不淨的;清淨的環境裡生起的智 慧,多數是清淨的。 (三)平衡五根,信、精進、念、定、慧五根平衡;當任何一根太強時,其餘諸根便無法 執行作用。念根適用於所有情況,就像所有的調味都須要鹽,因為念可以保護心,使心不 會因為過強的信、精進或慧而陷於掉舉,也不會由於過強的定而陷於怠惰。 (四)遠離愚癡的人;遠離不了解蘊、處、界、緣起等分別的人。 (五)親近智者;與了解蘊、處、界、緣起等分別的人相處。修行要成就需要多方面因緣 配合,生活中所接觸的人、事、物,都有可能影響我們的心境。對於初學者,親近智者、 善知識尤其重要,親近對我們修行有幫助、能夠提攜指導我們修學的人,有助於覺支的培 育與增長。 (六)思惟蘊、處、界、緣起等之間的差別。 (七)傾向於培育擇法覺支,修行者在行、住、坐、臥一切時中,持續不斷的專注於業處 ,令心傾向於擇法覺支。 (三)精進覺支 比丘有精進覺支時,了知:我有精進覺支; 無精進覺支時,了知:我無精進覺支。 了知未生起的精進覺支生起, 已生起之精進覺支增長圓滿。 精進覺支,如何生起?時常如理的作意致力界、精勤界、不斷精勤界三層次的精進,能幫 助未生起的精進生起,以及培育、增長與圓滿已生起的精進菩提分。註釋書中提到十一種 培育精進菩提分的方法: (一)思惟惡道的危險,思惟惡道的危險與苦迫,能令人生起悚懼心而精進。 (二)了解精進的利益,出世道果只有透過精進才能證得,佛陀是最好的榜樣。 (三)思惟所行之道,我所行道是離苦得樂出世之道,此道非是懈怠者所能走的。 (四)恭敬缽食,享用缽食是為了履行沙門的任務與脫離生死輪迴,唯有精進行道,完成 目標。 (五)思惟遺產的殊勝,佛陀留下豐富的遺產,惟有精進者能繼承這些遺產。 (六)思惟導師的偉大; (七)思惟傳承的殊勝; (八)思惟同修的偉大; (九)遠離怠惰之人; (十)與精進者相處; (十一)傾向於培育精進菩提分。 (四)喜覺支 比丘有喜覺支時,了知:我有喜覺支; 無喜覺支時,了知:我無喜覺支。 了知未生起的喜覺支生起, 已生起之喜覺支增長圓滿。 喜覺支,它如何生起?因為有如理作意關於能讓我們感到法喜的法,像善報。有十一種能 令喜菩提分生起的法:(一)至(七)是佛、法、僧、戒、捨、天、寂止隨念19;(八) 遠離粗野的人;(九)與斯文的人相處;(十)省思能激發信心的經文;(十一)傾向於 培育喜覺支。 (五)輕安覺支 比丘有輕安覺支時,了知:我有輕安覺支; 無輕安覺支時,了知:我無輕安覺支。 了知未生起的輕安覺支生起, 已生起之輕安覺支增長圓滿。 輕安覺支,如何生起?因為有如理的作意關於身心輕安的法。在每一個善心裡都有身輕安 及心輕安兩個心所,但它的明顯程度,與相應的定與慧有關。在禪那心裡,由於定力強, 輕安也變得很強;在觀禪階段,由於智慧甚強,輕安也變得很強;因此修習止觀能培育輕 安覺支。 有七種能令輕安覺支生起的方法: (一)食用適合的食物;(二)適宜的氣候;(三)舒適的姿勢;(四)中道的言論; (五)遠離煩躁之人;(六)與平靜的人相處;(七)傾向於培育輕安覺支。 (六)定覺支 比丘有定覺支時,了知:我有定覺支; 無定覺支時,了知:我無定覺支。 了知未生起的定覺支生起, 已生起之定覺支增長圓滿。 定覺支,有平靜、專注、不散亂的特相,它如何生起?因為有如理的作意關於定的法,例 如持續不斷的專注於禪修業處。定有剎那定、近行定、安止定,不論何種定都須學習、實 修、保持。 有十一種方法能令定覺支生起: (一)清淨依處;(二)平衡五根;(三)善於取業處之相;(四)在必要時策勵心; (五)在必要時抑制心;(六)在必要時喜悅心;(七)在必要時中立地旁觀心; (八)遠離心不專一的人;(九)與心專一的人相處;(十)思惟安止與解脫; (十一)傾向於培育定覺支。 (七)捨覺支 比丘有捨覺支時,了知:我有捨覺支; 無捨覺支時,了知:我無捨覺支。 了知未生起的捨覺支生起, 已生起之捨覺支增長圓滿。 捨覺支,捨是對眾生、對事物、對修法等不執著的態度。不執著的態度是透過思惟業力果 報的自然法則及無我本質來達到;通過思惟有為法的短暫無常性、生滅的逼迫性與無有不 變的擁有者,即能培養不執著的態度,生起捨菩提分。順便提醒:不執著是放下,不是放 棄;是看透,不是看破。努力的達成目標,而能有不執著的心,不斷放下,不斷提昇。修 行中,有捨菩提分、有平等心、不執著,心保持平衡狀態,才能不斷進步。 要了解作意引導心朝向目標,如理作意善心出現;不如理作意,不善心出現。若無如理的 作意,七覺支不能生起。因此,覺的智慧是靠如理的作意,不斷的如理作意是不斷的覺, 有念、定、慧引導作意,可以連續不斷在覺法中。所以解脫的關鍵在時時如理作意,連續 不斷在覺法中,便能解脫。 五、四聖諦(sacca) 苦、集、滅、道四聖諦是佛法的中心,是佛陀成道後初轉法輪的內容。為什麼稱為「聖諦 」呢?因為聖人才能夠覺悟它們,完全了解四聖諦是如來的境界。經典以譬喻說明四聖諦 甚深難解,猶如把一根頭髮剖裂為一百根,然後用弓箭去射那百分之一的髮,很不容易射 中,要徹底了解四聖諦很難。了解四聖諦,是最大的福報。 不斷地修習善法,克服五蓋,了解五蘊,培育菩提分,當善法成熟,才能了解四聖諦。四 聖諦有二種:有為四聖諦、無為四聖諦。有為四聖諦是用世間的慧去了解四聖諦;無為四 聖諦要有出世間的智慧才能了解。 《無礙解道》註釋說明以四方面了解四聖諦: (一)「如」義,四聖諦是「如」,是平等無差別;(二)「諦」義,四聖諦是真理; (三)「無我」義,四聖諦是緣起、是無我;(四)「通達」義,四聖諦是完全的智慧。 《清淨道論》說:有苦,但沒有受苦者;有作,而沒有作者;有滅,沒有滅者;有道, 沒有行道的人。 有很多方法了解四聖諦,例如:可以用十二因緣的道理來了解。《無礙解道》說明,老死 是「苦」,老死的因是生,生是「集」,若無老死與生,便是「滅」,引導我們朝向滅的 境界是「道」。 同樣的,生是「苦」,有是「集」,無「苦」、「集」二者是「滅」,領導我們朝向「滅 」的是「道」。 然後,有是「苦」,取是「集」,無「苦」、「集」二者是「滅」,領導我們朝向「滅」 的是「道」。這樣可以繼續往上溯到無明。 四聖諦的內容,在講解《轉法輪經》時說明得 很詳細,這裡不在重覆了。 【註解】 (1) 何孟玲,〈《中部.念處經》四念處禪修方法之研究〉,頁113 。 (2)《雜.第706 經》,《大正藏》冊2 ,頁189 下。 (3) 即一種有識不淨相加九種無識不淨相。 (4) 致力界(ArambhadhAtu)是初步的努力。精勤界(nikkamadhAtu) 是比致力界更強的 精進,精進努力將懈怠拋在後頭。不斷精勤界(parakkamadhAtu 勇猛界)比精勤界更 強,不斷精進,修習善法。通過數數如理作意這三層次的精進,就能滅除昏沉與睡眠 。參閱《正念之道》,頁247 。 (5) 參閱《阿毗達摩概要精解》,頁282。 (6) 根據《南傳阿毗達摩》有52 心所法。參閱《阿毗達摩概要精解》,頁60 。 (7) 參閱《轉正法輪》,頁101。 (8) 參閱《阿毗達摩概要精解》,頁232。 (9) 參閱《轉正法輪》,頁102。 (10) 乃釋尊成道後,於鹿野苑初轉法輪時所度化之憍陳如、跋提迦、衛跋、摩訶那摩、阿 說示五位比丘。 (11) 五蘊的譬喻見《雜.第265 經》,《大正藏》冊2 ,頁69上。 (12) 參閱《阿毗達摩概要精解》,頁234 。 (13) 參閱《清淨道論》,頁498 。 (14)《雜》第1172 經,《大正藏》,冊2 ,頁313 下。 (15) 六種動物:狗、鳥、蛇、野干、鱷、獼猴。《雜.第1171 經》, 《大正藏》,冊2 ,頁313 上。 (16) 參閱《清淨道論》,頁498 。 (17) S.35.191 Kotthiko.; 何孟玲,〈《中部.念處經》四念處禪修方法之研究〉, 頁120。 (18)《雜.第721 、722 經》,《大正藏》冊2 ,頁194 上-195上。 (19) 參閱《清淨道論》頁196 、293 修習念處的成果 satipaTThAnabhAvanAnisamso 諸比丘!任何人依此修習四念處七年,可得二果之一:今生證得究竟智;若煩惱未盡,則 得不還果。 諸比丘!不須七年,依此修習四念處六年者,可得二果之一:今生證得究竟智;若煩惱未 盡,則得不還果。 不須六年,諸比丘!... 不須五年,諸比丘!.. 不須四年,諸比丘!.. 不須三年,諸比丘!.. 不須二年,諸比丘!.. 不須一年,諸比丘! 依此修習四念處七個月者,可得二果之一:今生證得究竟智;若煩惱未盡,則得不還果。 不須七個月,諸比丘!... 不須六個月,諸比丘!.. 不須五個月,諸比丘!.. 不須四個月,諸比丘!.. 不須三個月,諸比丘!.. 不須二個月,諸比丘!.. 不須一個月,諸比丘!.. 不須半個月,諸比丘! 依此修習四念處七日者,可得二果之一:今生證得究竟智;若煩惱未盡,則得不還果。 此即如前所述:諸比丘!此是唯一能使眾生清淨,超越愁悲,滅除苦憂,成就正道,體證 涅槃之道路,此即四念處。為此而說此經。 世尊如是說已,諸比丘歡喜讚歎世尊之所說。 《大念處經》的內容,是佛陀親身的體證,慈悲的教導,指出一條可以使眾生清淨、克服 愁悲、滅除苦憂、實踐真理、體證涅槃的道路。在此深深禮敬佛陀無上的智慧,也深深感 恩佛陀的教示。 願大家依照《大念處經》的修行方法,持續精進用功,將自己從貪愛執著、昏沉無明的束 縛中解脫出來! 願大家早日證悟涅槃! 願正法常久住世! -- 修行的本質是去觀察動機和審視心。你必須有智慧,不要去分別。如果別人不一樣,別 煩惱。你會因為森林裹一棵彎曲的樹高度和直度都與其它樹不同而懊惱嗎?那是很愚癡 的!別去衡量別人,各式各樣的人都有,不需要去承受希望改變他們的重擔。如果想改 變任何事物,就去改變你的無明成為智慧吧!---阿姜查《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