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受念處VendanAnupassanA 修觀的過程有色法與名法兩種業處,修色業處、名業處才能夠實踐見道、修道,實現解脫 的過程。許多經典中,佛陀教導色業處的禪修法門後,以五蘊中的受蘊來教導名法的禪修 法門。 平常佛陀說明先修色業處再修名業處,先修身念處再修受念處。不過也有例外,如《長阿 含經》1 中,佛陀為天人們說法,因為天人們的受很明顯,佛陀就直接教導受念處,不說 身念處。 一、比丘如何了知受? 諸比丘!比丘經驗樂受時,了知:我經驗樂受; 經驗苦受時,了知:我經驗苦受; 經驗不苦不樂受時,了知:我經驗不苦不樂受。 樂受(sukkha)指身、心快樂的感受。若以三受分別時,樂受包括身與心,若是用於五受 時,身體的快樂稱為「樂」(sukkha),心理的快樂稱為「喜」(somanassa)。苦受(du kkha)也一樣,以三受分類時,指身心的苦受(dukkha); 分別五受時,身苦稱為「苦」 (dukkha),心苦稱為「憂」(domanassa)。 比丘的了知和一般人有何不同?像小嬰兒依偎在母親的懷裡,喝著奶時,也知道正經歷快 樂的感受。比丘的了知與嬰兒的了知不同,比丘以智慧觀察感受,能去除眾生存在的錯誤 見解,能去除眾生想,了知:「受」無常、苦、無我的本質,它是無常生滅的,沒有不變 的「受」存在,也沒有真實存在的我、你、眾生、男人、女人。如此了知既是禪修法門, 也是培育念處的方法。如果只知道樂受是樂受,不算受念處的修行,只是一般人的感覺而 已! 註釋書以三個問題來解釋比丘的了知: (一)誰在感受?沒有眾生或人在感受。 (二)感受是誰的?不是任何眾生或任何人的。 (三)為什麼有感受產生?感受透過因緣而生起。 如透過眼根、色塵和觸生起,可意、誘人的所緣生起樂受,不可意、可厭的所緣生起苦受 。因此,比丘了知受是某些可意的、可厭的所緣被身心領納後生起,是緣生緣滅的,沒有 一個我在創造感受、領納感受。經中說「我經驗、我領納」,是以世俗的表達方式來說明 ,所緣被身心領納後體驗到感受。 註釋書以一個很好的故事說明,在斯里蘭卡的莊嚴山寺(Cittalapabbata),有一位長老 生病了,身體非常疼痛,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呻吟。他的弟子問他:「長老!您那裡痛? 」長老說:「並沒有一個特別的疼痛點,由於有所緣、有觸,執取色、受等特定目標,才 會有疼痛的感覺。」長老快死的時候,弟子再來問他:「長老!怎麼樣?」長老說:「沒 有人,只有觸,只有地、水、火、風。」那時,長老已經瀕臨死亡,傷痛到極點,卻能完 全放鬆,正念思惟,照見究竟名、色法,及其生起因緣為無常、苦、無我,實現阿羅漢果 位,得四無礙解智,然後般涅槃。 修習受念處,應以長老為榜樣。只是樂受時知道樂受,苦受時知道苦受,不算修習受念處 ,了知受的生滅無常,才算是受念處的修行。當各種感受生起時,即能當下覺知,保持正 念、明覺,覺知快樂的感受生起了,消失了;痛苦的感受生起了,消失了;不苦不樂的感 受生起了,消失了。當覺知快樂的感受時,不能感受苦受、或不苦不樂受;感受苦受時, 不能覺知樂受,及不苦不樂受。因為在一個心識剎那中,不能有兩個心同時生起,不同的 感受不斷的轉換、變化。了解這個道理,才能愈來愈清楚受的無常、受的有為性。 二、六種感受 感受有愛染的樂受時,了知:我正經歷有愛染的樂受; 感受有愛染的苦受時,了知:我正經歷有愛染的苦受; 感受有愛染的不苦不樂受時,了知:我正經歷有愛染的不苦不樂受。 感受無愛染的樂受時,了知:我正經歷無愛染的樂受; 感受無愛染的苦受時,了知:我正經歷無愛染的苦受; 感受無愛染的不苦不樂受時,了知:我正經歷無愛染的不苦不樂受。 佛陀依受的三分法將受分別有愛染的受與無愛染的受,共有六種感受。什麼是有愛染(sAm isa) 的感受、無愛染(nirAmisa)的感受? 依照注釋書的詮釋,有愛染的受,是執著於「六種居家生活」(chagehasita)的覺受,即 為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所染著的受,意指執著在五欲,歡喜五欲的受稱為「有 愛染受」、「世俗受」。不執著五欲的受稱為「無愛染受」、「非世俗受」。 “Ama”,在梵文、巴利文叫「肉」、「生肉」。在古代印度,是用肉作錢來交易,印度人 養牛,早期是用肉作錢,牛或肉就是他們的財富,要計算家裡的財富是算家裡有多少牛、 有多少肉。 “sAmisam vedanam”意思是有肉的受、有輪迴基礎在裡面的受、有隨眠的受、有愛染的受 ,亦即受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所束縛的受。依受的三分法,一般人感到樂受、 感到快樂,這個快樂與貪欲、隨眠、煩惱相應,稱為「有愛染的受」。例如當見到自己的 兒子、妻子、金錢時,生起快樂的感受,即是「有愛染的樂受」。當兒子死亡,錢財失去 時,痛苦難過的感受,即是「有愛染的苦受」。有時看見兒子、妻子、金錢時,內心生起 中性的感受,此即「有愛染的不苦不樂受」。這些受會構成解脫的障礙,不應培育、發展 。 “NirAmisam vedanam”是出離受、非世俗的受、無染著的受,是沒有靠五欲的受。何謂出 離(nekkhamma)?巴利聖典提到五種出離:(一)一切善法,由於一切善法是從不善法或 煩惱中脫離;(二)出家,從在家生活中超脫出來;(三)禪定,脫離欲界,至上二界中 ;(四)觀智,能隨分斷煩惱,所以也是出離;(五)涅槃,脫離生死輪迴。 因此,由於善法、出家生活、修習止觀與涅槃這些所緣的關係,有時會生起樂受、苦受、 不苦不樂受,這些是沒有愛染的受,修行者當了知、培育。佛陀在《帝釋所問經》、《雜 阿含經》說明,若我們感到樂受時,善法在心中增長,此種樂受要喜歡、要修,作為修行 的基礎。如修習止、觀的樂受,此種無執著的樂受,能夠領導我們的心朝向涅槃。 在Meghanydia sutta2或Bahuvedanniya sutta3說明,愈高層次的定所生起的樂受愈微妙。 因此修行者要徹底了解受念處的修行,應該修習禪定,愈高層次的禪定能夠體驗到愈微細 的樂受。若能體驗更微細的樂受,就能夠放下較粗的樂受,觀受的無常性,不執著微細樂 受,才能經驗最微妙的涅槃之樂。 何謂有染著的苦受、在家苦受?意指苦受與瞋、隨眠相應。一般人會拒絕它,不接受它, 想要遠離它,因為記得與五欲有關的樂受,因此不能接受苦受。若此人喜歡有染著苦受, 那麼沒辦法修行受念處,修行者要捨離它,不要讓它阻礙我們的修行。 修行者要習慣何種苦受?要習慣沒有瞋、隨眠的苦受,沒有染著的苦受。此種苦受要多修 、多喜歡,才能夠入受念處的法門。 何謂沒有染著的苦受、出離苦受?是思惟無常苦迫的受。不斷的思惟無常的苦迫,修行者 才能夠感到解脫的需要,能培養決心歡喜修行,朝向解脫。 例如摩訶尸婆長老(MahAsiva)的例子,長老是十八個分派的導師,能夠背誦三藏及註釋 ,並且教導教理與禪修,經過他指導而證悟阿羅漢的弟子有好幾萬人。有一天,一位已證 悟阿羅漢的弟子來勸長老修行。長老生起了悚懼心,心想:我已經成就那麼多人證悟阿羅 漢,生命無常,我也應精進修行,證悟阿羅漢。因此,不告而別的進入森林中修行。 當雨安居開始,他下定決心要在雨安居之前證悟阿羅漢。雖然很精進修行,但仍不能證悟 阿羅漢,所以在安居結束的月圓日,他傷心的哭了。然後他再下定決心,在來年的安居結 束前證悟阿羅漢。他持續修行了三十年,每年安居結束的月圓日,都為了未能證悟阿羅漢 而痛哭。 在第三十年安居結束的月圓日,他也像以前一樣為了未能證悟阿羅漢而痛哭。因為受到樹 神的激勵,他思惟無常的苦迫,精進的修行止觀,漸漸的他的修行變得強而有力,就逐一 證悟四道四果。當尸婆長老痛哭時他感到苦受,這種是沒有愛染的苦受,應當培育,使它 成為修習止觀的助緣。 不苦不樂受也有兩種:一是有染著、在家的不苦不樂受,不應該培育的受;一是沒有染著 的不苦不樂受、出離的不苦不樂受,應該培育、應該喜歡的受。 什麼是有染著的、在家不苦不樂受?這個受是與無明、隨眠相應。不苦不樂受於普通的人 不太明顯,稱為模糊所緣,會感到昏沈、無聊。 註釋書以獵人獵鹿作譬喻說明如何了解不苦不樂受。獵鹿人追逐鹿,用弓箭獵鹿。他不一 定看到鹿,有時觀察鹿奔跑所留下的足跡,經過有大石頭或岩石的地方,獵人巡視石頭的 周圍,若有鹿的足跡,便知道鹿經過這裡,就繼續朝這個方向去追鹿。 同樣的,樂受、苦受的生起很明顯,就如泥地上的蹄印一樣;運用推理的方法觀照不苦不 樂受,就好比透過推理了解鹿跑過岩石一樣。若沒有明顯的樂受或是苦受,感覺不明顯, 看不清鹿的蹤跡,即是不苦不樂受。 -- 經典裡對整個的(修行)過程有系統描述是很精密的,但實際的經驗卻超越經教研 究。研究無法告訴你:這就是無明升起的經驗,這就是行的感覺,這就是特殊的意識, 這就是身與心各個不同元素的感覺(受)。---阿姜查《水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