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雜阿含《三四六》 ( 大正2.95上~96中 ) 三四六、本經敘述佛以十種三法,為諸比丘說法。1.老病死,2.貪恚癡,3.身見、 戒取、疑,4.不正思惟、習近邪道、懈怠心,5.失念、不正知、亂心,6.掉、不律儀、 不學戒,7.不信、難教、懈怠,8.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9.不恭敬、戾語 、習惡知識,1○.無慚、無愧、放逸。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王舍 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有三種法,乃為世間人所不愛、不念、不可意的。 那三種呢?所謂老、病、死是。世間假如沒有此三法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的話,則 如來、應(供)、等正覺,就不會出現於世間。世間之人也不知有如來、應、等正覺 具有了正知正見,而說正法與律。由於世間有老、病、死之三決,乃不可愛、不可念、 不可意之故,是故如來、應、等正覺才會出現於世間,世間的人,才會知道有如來、 應、等正覺,以其所見而說正法與律。 因為三法不斷之故,才不能堪以離開老、病、死。那三法呢?所謂貪、恚、癡是。 又有三法不斷之故,不能堪以離開貪、恚、癡。那三法呢?所謂身見(對於自身,執為 實我)。戒取見(戒禁取見。迷取非理之戒,為戒禁之邪見)、疑(對於真理懷不決 定)是。又有三法不斷之故,不能堪以離開身見、戒取見、疑。那三法呢?所謂不正思 惟、習近邪道,以及懈怠心是。 又有三法不斷之故,不能堪以離開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懈怠心。那三法呢?所 謂失念、不正知、亂心是。又有三法不斷之故,不能堪以離開失念、不正知、亂心。那 三法呢?所謂掉(掉舉,使心高舉,不安靜之煩惱)、不律儀(惡法)、不學戒是。 又有三法不斷之故,不能堪以離開掉舉、不律儀、不學戒。那三法呢?所謂不信、難教 、懈怠是。又有三法不斷之故,不能堪以離開不信、難教、嬾墮(懶惰,不務精進) 。那三法呢?所謂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是。又有三法不斷之故,不能堪以離 開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那三法呢?所謂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是。又 有三法不斷之故,不能堪以離開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那三法呢?所謂無慚、無愧 、放逸是。此三法不斷之故,不能堪以離開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 為甚麼呢?因為由於無漸、無愧之故,就會放逸,放逸之故,就會不恭敬。不恭敬 之故,就會習惡知識。習惡知識之故,就不欲見聖、不欲聞法,而常求人之短處。常求 人的短處之故,就不會有信心,是難以教導,戾於語、而懶惰。由於懶惰之故,心會 掉舉,而不律儀、不學戒律。不學戒律之故,就會失念、不正知、亂心。由於亂心之故 ,不能正思惟,而習近邪道,而起懈怠之心。由於懈怠心之故,執著身見、戒禁取見 ,而常為疑心不決定。由於懷疑之故,就不能離開貪、恚、痴。由於不離貪、恚、痴之 故,不能堪以離開老、病、死。 而由於斷三法之故,就堪能離開老、病、死。那三法呢?所謂貪、恚、痴是。此三 法斷滅後,就堪能離開老、病、死。又三法斷故,堪能離開貪恚痴。那三法呢?所謂身 見、戒禁取見、疑是。此三法斷滅之故,堪能離開貪、恚、癡。又有三法斷故,堪能 離開身見、戒禁取見、疑。那三法呢?所謂不正思惟、習近邪道、起懈怠心是。此三法 斷故,堪能離開身見、戒禁取見、疑。又有三法斷故,堪能離開不正思惟、習近邪道 ,以及懈怠心。那三法呢?所謂失念心、不正知、亂心是。此三法斷故,堪能離開不正 思惟、習近聖道,以及心懈怠。又有三法斷故,堪能離開失念心、不正知、亂心。那 三法呢?所謂掉舉、不律儀、犯戒是。此三法斷故,堪能離開失念心、不正知、亂心。 此三法斷故,堪能離開掉舉、不律儀、犯戒。那三法呢?所謂不信、難教、嬾墮。此 三法斷故,堪能離開掉舉、不律儀、犯戒。又有三法斷故,堪能離開不信、難教、癩 墮。那三法呢?所謂不欲見聖、不樂聞法、好求人短是。此三法斷故,堪能離開不信、 難教、嬾墮。又有三法斷故,堪能離開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好求人短。那三法呢? 所謂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是。此三法斷故,堪能離開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好求人短 。又有三法斷故,堪能離開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那三法呢?所謂無慚、無愧、 放逸是。 為甚麼呢?因為由於慚愧之故,就不會放逸,不放逸之故,就會恭敬順語,而為善 知識。為善知識之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由於不求人短之故,會生信、 順語、精進。由精進之故,不會掉舉,會安住於律儀,會學戒律。由於學戒之故,不 會失念,而正知,而住於不亂心。由於不亂心之故,會正思惟,會習近正道,心不懈怠 。心不懈怠之故,不會著於身見,不著於戒禁取見,而會度疑惑。由於不疑之故,不 會起貪、恚、癡。由於離開貪、恚、癡之故,堪能斷除老、病、死」。 佛說此經後,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 ..... (三四六)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法 。世間所不愛.不念.不可意。何等為三。謂老.病.死。世間若無此三法不可愛.不 可念.不可意者。如來.應.等正覺不出於世間。世間亦不知有如來.應.等正覺知 見。說正法.律。以世間有老.病.死三法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故。是故如來.應 .等正覺出於世間。世間知有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正法.律。以三法不 斷故。不堪能離老.病.死。何等為三。謂貪.恚.癡。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貪 .恚.癡。何等為三。謂身見.戒取.疑。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身見.戒取. 疑。何等為三。謂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懈怠心。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正思 惟.習近邪道及懈怠心。何等為三。謂失念.不正知.亂心。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 能離失念.不正知.亂心。何等為三。謂掉.不律儀.不學戒。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 能離掉.不律儀.不學戒。何等為三。謂不信.難教.懈怠。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 能離不信.難教.嬾墮。何等為三。謂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復有三法不斷 故。不堪能離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何等為三。謂不恭敬.戾語.習惡知 識。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何等為三。謂無慚.無愧. 放逸。此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所以者何。以無慚.無愧 故放逸。放逸故不恭敬。不恭敬故習惡知識。習惡知識故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 短。求人短故不信.難教.戾語.嬾墮。嬾墮故掉.不律儀.不學戒。不學戒故失念 .不正知.亂心。亂心故不正思惟.習近邪道.懈怠心。懈怠心故身見.戒取.疑。疑 故不離貪.恚.癡。不離貪.恚.癡故不堪能離老.病.死。斷三法故。堪能離老. 病.死。云何三。謂貪.恚.癡。此三法斷已。堪能離老.病.死。復三法斷故。堪能 離貪.恚.癡。云何三。謂身見.戒取.疑。此三法斷故。堪能離貪.恚.癡。復三 法斷故。堪能離身見.戒取.疑。云何為三。謂不正思惟.習近邪道.起懈怠心。此三 法斷故。堪能離身見.戒取.疑。復三法斷故。堪能離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懈怠心 。云何為三。謂失念心.不正知.亂心。此三法斷故。堪能離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心 懈怠。復三法斷故。堪能離失念心.不正知.亂心。 何等為三。謂掉.不律儀.犯戒。此三法斷故。堪能離失念心.不正知.亂心。復 有三法斷故。堪能離掉.不律儀.犯戒。云何三。謂不信.難教.嬾墮。此三法斷故。 堪能離掉.不律儀.犯戒。復有三法斷故。堪能離不信.難教.嬾墮。云何為三。謂 不欲見聖.不樂聞法.好求人短。此三法斷故。堪能離不信.難教.嬾墮。復三法斷故 。堪能離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好求人短。云何為三。謂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 此三法斷故。離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好求人短。復有三法斷故。堪能離不恭敬.戾語 .習惡知識。云何三。謂無慚.無愧.放逸。所以者何。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 恭敬順語.為善知識。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 順語.精進。精進故不掉.住律儀.學戒。學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不亂心 故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 起貪.恚.癡。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死。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 大正2.95上~96中 ) --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asambuddhassa ! ( 禮敬 彼 有幸者 阿羅漢 已正確完全覺者!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