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以下的文章,轉錄自淨心文教基金會的張西鎮居士的線上講義,《雜阿含經導讀二》, 以饗佛版版友。http://tinyurl.com/ydserqw 《雜阿含經導讀二》 一、陰相應 甲、釋陰義   「陰相應」的「陰」是舊譯,也有譯為「眾」的,唐以後改譯為「蘊」。梵語作sk andha,巴利語作khandha,音譯為「塞建陀」或「揵度」。 意譯為蘊、聚 、眾、肩、分段。由於唐代以前將「揵度」譯成「眾」或「陰」,所以就稱色、受、想、 行、識為「五眾」或「五陰」。但唐代窺基在其著作<大乘法苑義林章>中指出:把梵語 「塞建陀」譯成「陰」字,取其「蔭覆」之義是不對的,因為「蔭」字梵語應作「揵羅沙 陀」﹔又有把它譯成「眾」字的也不對,因為「眾」字梵語應作「僧伽」。因此,唐以後 新譯經典便改為「蘊」。   梵語「蘊」字含藏多義,根據世親所造之《俱舍論》卷一所載,「蘊」有三義: 1、和合聚義,謂種種物事聚集一起。 2、肩義,謂肩能負荷重物之故。 3、分段義,謂依性質不同而分類。 可見「蘊」字含有分類聚集之義。佛教把個人身心與身心環境的一切物質、精神分成五種 「聚集」,而稱為「五蘊」。「陰(蘊)相應」所探討的就是與這色、受、想、行、識五 蘊有所關聯的問題。 《佛光雜阿含經》(陰相應)計為一一二篇,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則將一些經文 後只附記經名,而其內容因相同而省略者,亦列入計數,共得一七八篇。本相應與南傳《 相應部》(蘊相應)相當,南傳有一五八經。   根據《俱舍論》卷第一的說法,釋尊講說五蘊的教法,主要是針對底下三種情況的人 而說的: 1、一類有情,對於色法上能稍有認識,但對於精神,特別是隨心而起的心所法(受、想 、行)愚迷無知,以致妄執心所為我。佛特將受等心所法一一詳明剖析,使離愚迷,不再 妄執。 2、一類有情,上根利智,性穎慧,略聞即解,聞少知多,毋須為他詳說,所以佛總宇宙 萬有,為略說五蘊。 3、一類有情,勝解力強,喜樂簡略,佛為巧逗其機,故簡明扼要,為說五蘊法門。 無論南傳或北傳,(陰相應)在五陰相應中,所佔篇幅最多,份量可說是諸相應之最。內 中包涵甚多佛教的重要教理,尤其是解析世間的無常、苦、空、非我,在戡破一般人「我 執」的心理建設上,本相應著墨極多,是應特別留意之處。 乙、五蘊的內容 五蘊(五受陰),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此中,色蘊屬於物質,其它四蘊 皆屬精神(心理)的作用。因此,五蘊可說是構成個人身心與身心環境的一切物質精神現 象的五種要素。 1、色蘊 色蘊,梵語rupa-skandha。又作色陰。經中說:「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 色,是名色受陰。」四大,就是指地、水、火、風四大種而言。此能造的四大種,以及由 這四大種聚合而成的所造色,都叫作色法。又說:「若可閡、可分,是色受陰。」 可見色法是佔有空間,具有質量,可分割,會變壞,或有質礙的東西。它有廣狹二義 ,狹義的色法,乃指某一部分的物質,如單指色身,或各種單類的物品﹔廣義的色法,除 了自己的色身,還包括外界的山河大地(詳見中阿含.大象喻經)。五蘊中的色蘊,是指 廣義的色法而言,也就是一切物質的總稱。 有關色法的原始概念,到了阿毘達磨佛教時代,又有了一些變化。如《俱舍論》將眼 等五根、色等五境,另加一些無表色(以身業、口業為緣,生於吾人身內,不可見,具有 防非或妨善功能的無形色法),成十一種色法。《成實論》則合五根、五境及地、水、火 、風四大,為十四種色法。到了《唯識百法》,則合五根、五境,及法處所攝色(有極略 色、極迥色、受所引色、定果色、遍計所執色),為十一色法。而南傳佛教則更析解色法 為十八種完成色,及十種不完成色,成為二八種之多。色法的範圍增廣了,界定也更細密 嚴謹了,但也越感深奧難懂了。 2、受蘊   受蘊,梵語vedana-skandhah,又譯作痛、覺。是根(感官)境(對象)相觸後,由 於個體對目標的體驗,所產生的心理感受,是屬有情的情緒作用。經中說:「云何受受陰 ?謂六受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受陰。」可見 受蘊是由「六觸」而生。「觸」是根、境、識三者和合後所產生的一種覺觸的心理作用, 它是一種心所法,不可誤解作接觸之意,由此覺觸作用,便能產生各種的感受情緒。經裡 頭最常提到有情的三種感受,便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其中不苦不樂的感受也叫捨 受。經中說:「諸覺相是受受陰,何所覺?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大抵諸有情觸對 可意之境時,所產生的心理情緒是樂受﹔觸對不可意之境時,所產生的心理情緒是苦受﹔ 觸對無關緊要,平淡無奇,無所謂可意或不可意之境時,所產生的心理情緒便是捨受了。   此外,比較常提到的心理感受又有所謂的「五受」,那是把「三受」中的苦受,又別 成心理的憂受,肉體的苦受﹔把樂受別成心理的喜受,肉體的樂受﹔再加上同屬心理與肉 體的不苦不樂受,便稱為「五受」了。其實經中對於「受」的分類有種種說法,可參閱本 經第十七卷<受相應>,自可明白。到了阿毘達磨佛教,受蘊不再與識蘊並列,被當作是 隨心王識蘊而起的心所法,心王與心所,變成是主從關係了。如<俱舍宗>以「受」為一 切心遍起的心所之一,為十大地法﹔<唯識宗>則認為是心所法五遍行之一﹔南傳佛教則 認為是七遍一切心心所之一。與受法相同組的其它心所,各家編法不一,但受法的心理作 用是不變的。 3、想蘊   想蘊,梵語作samjna-skandha,「取像」之意。其意義相當於現代語中「概念」一詞 。指對境之像,於心中浮現之作用而言。也就是當五根觸對五境,生起各種感覺情緒之後 ,想蘊再綜合此感覺,產生各種相應概念,而起認識的作用。所以,「想」是於心中取像 ,也就是在觸見境界時,心即攝取境相而現為心象﹔再由此表象作用,構成概念,進而安 立種種名言。 例如,當我們初次看到「紅花」、「白布」時,不知是何物,但聽到他人的解說後, 這紅、白、花、布的特相,便會印記在心中,成為一種概念,以後再聽人講到「紅花」、 「白布」時,此時雖未看見,但聞聲知物,「紅花」、「白布」的概念,也一樣會浮現在 心中,而得認知他人之意,這都是想蘊的作用。所以,《俱舍論》說:「想蘊,謂能取像 為體,即能執取青黃、長短、男女、怨親、苦樂等相。」在白話譯解本裡,想蘊就直譯作 「想像」。   想蘊是如何生起的呢?經中說:「云何想受陰?謂六想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想, ……乃致意觸生想,是名想受陰。」可見想蘊也是由「六觸」而生。想蘊既是心中的一種 「概念」,人們一生經歷無數,經驗豐富,當然各種概念也就紛雜的存於心中了。所以, 經中說:「諸想是想受陰,何所想?少想、多想、無量想,都無所有,作無所有想,是故 名想受陰。」到了阿毘達磨佛教,無論是〈俱舍宗〉、〈唯識宗〉,或南傳佛教,在諸心 所中,想蘊都是與受蘊置於同一組,成為隨從於心王的心所法了。 4、行蘊   行蘊,梵語作sankhara-khandha。行,是遷流、變化、造作之義。在五蘊中,色蘊屬 於物質,其餘受、想、行、識屬精神。行蘊就是四種精神現象中,除去受、想、識三蘊之 外的一切心理作用,包涵範圍甚廣,是精神四蘊中,內容最複雜的一蘊。舉凡人們心中的 思、念、信、勤、慚、愧、懈怠、昏沉、掉舉、嫉、恨、貪、疑……等,一切善、不善的 心理現象,皆屬行蘊。大體而言,人們對內、外界的認知體驗之後,決定行動造作的心理 作用,便是行蘊。 所以,它是一種意志的顯現,此種意志,藉由身、語、意,表現為各種行為方式,因 此,它就是造業之初處。人們常說「修行在修心」,這話說得一點也沒錯,修行首重身、 語、意三業,而這三業便是由行蘊所發動造作,學佛人於起心動念處,真是不可不慎,不 可不防。 經裡頭也常用「思」來代替「行蘊」。如經中說:「云何行受陰?謂六思身。何等為 六? 謂眼觸生思,……乃至意觸生思,是名行受陰。」這裡便以「六思身」來作為「行蘊 」,並解說它是分別由「六觸」而生。思,梵語作cetena,或cint,造作之義。也就是在 「想」之後,發動身、語、意的造作。可以說,我們的一切心、心所的動作行為,都要受 這「思」所聯合推動,因此,它是行蘊各種心所(心理作用)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重要 的一個。所以經中便常以「思」來代替「行蘊」。    行蘊在阿毘達磨佛教裡,〈俱舍宗〉析解為五八行,〈唯識宗〉有七三行,〈成實宗 〉有六四行,南傳佛教有五十行。各宗派分法頗有出入,這都是佛教後來發展的結果。 5、識蘊 識蘊,梵語作vijanana-skandha。識,是分析、分類對象而後之認知作用。識蘊,根據 《俱舍論》說:「各各了別彼彼境界,總取境相,故名識蘊。此復差別有六識身,謂眼識 身至意識身。」可見識蘊的主要作用在於認知與辨別,它的類別有六,就是所謂的「六識 身」,根據經、論說法,就是指眼識身、耳識身、鼻識身、舌識身、身識身、意識身等。 它們的作用是分別認知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其中眼等前五識只具對境的認知 作用,而不能起辨識作用,如眼識但能認知顏色、形狀,但不能分別作用,能分別善惡美 醜的是意識的作用,所以意識不但能認知、辨別法境,也能辨別前五境,這是它的獨特之 處。  在原始佛教時代,五蘊都是因緣所生法,而受、想、行、識四種精神現象,彼此地位也 相同,且都是獨立的心理作用,除了這個心理作用外,沒有心的主體,心是存在於作用過 程之中的。停滯而固定的心之主體,是被佛教所否定的。 隨著佛教的發展,部派時代的阿毘達磨中,識蘊被當作是「心王」,而它的識體必定 有觸、受、想、思等同時隨伴俱起,於是五蘊中的受、想、行等便成為附屬於識蘊的「心 所」了,也就是說成為心所有,或心所屬的東西了。此外,這六識在部派時代,又加上了 意界,成為七個識體﹔而〈唯識宗〉更再六識之外,加上末那識與阿賴耶識,成為八識﹔ 真諦所創〈攝論宗〉,於八識之外,又另立第九阿摩羅識(無垢識),成立九識說﹔此後 更有〈真言宗〉十識之說,那已經是很後起的事了。此外,南傳佛教更依三界及出世間心 ,詳分識蘊為八九心,或一二一心,解析之細密,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29.208 ※ 編輯: Crazyfire 來自: 59.115.129.208 (02/28 14:56)
chuit:好多了,比那種只有標色卻想出版成書的好多了 123.192.82.218 02/28 16:43
YuGar:值得推薦122.116.237.119 02/28 17:30
SkyElder:C大好文必推 61.57.137.131 02/28 18:37
bobju:+1 58.115.151.184 03/01 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