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轉法輪經》講記 性空法師 附錄 心是業的主導 一、心是所有法的先導 今天我以《法句經》前面的兩個故事說明關於佛教的業感,也是關於心的力量。經文 說:心是一切法的先導,它是所有造作的主導,若我們用善心講話、做事,那樂一定會跟 隨我們,好像影子跟隨人形;同樣的,若我們造作身、口、意的惡業,苦也會跟隨我們, 就如牛車跟隨牛的腳步一樣1。 (一)瞎眼阿羅漢的業 在此要說一瞎眼阿羅漢的故事,阿羅漢喜歡晚上在外面經行,因為看不到地上的昆蟲 ,所以意外踏死一些小蟲,其他的比丘發現昆蟲的屍體,認為他犯了戒,就去向佛陀報告 。 佛陀告訴他們:他看不見這些小蟲,再說他已是阿羅漢,不會有殺生的念頭,所以沒 有犯戒。他既是瞎子,也是阿羅漢,他是阿羅漢有成為阿羅漢的緣,他是瞎子也有成為瞎 子的緣。 為什麼他現在是瞎子?因為在很多世以前,他是一位醫生,那時有個患眼病的女人來 看病,但她沒有錢,女人說:如果能夠治療好她的眼睛,她和兒子願意成為醫生的僕人。 當醫生治好她的眼睛時,這個女人因為害怕變成僕人,所以告訴醫生,她的眼睛愈來愈壞 ,連顏色都看不清楚。醫生知道她在欺騙,所以決定報復她,便開了一付藥方給她,於是 女人的眼睛真的瞎了。 由於這個罪業,雖然他出生在人間,很多世都是瞎子。這個不善業的業報那麼強,雖 然他修習止觀,累積智慧,還是有很多世生命眼睛生病,他出生在人間是善業報應,因他 受持五戒,常行布施。這個讓我們出生在人間或天上的業叫做牽引業,這個業決定我們的 生命,到那一道投生;他很多世眼睛生病叫做圓滿業,也就是圓滿投生果報體的業。我們 所造的業,引導我未來的生命,惡業的力量很厲害,同樣的,善業的力量也很厲害,甚至 力量更大。 (二)吝嗇父子的業 我要以另一個故事來說明善業力量比不善業的力量強的多。佛的時代,舍衛國有一個 很富有又吝嗇的婆羅門,由於太過於吝嗇,所以不要讓別人看他的財物,知道他很富有, 連他的唯一的兒子生病時,他為了要省錢,不請醫生醫治兒子,兒子已經病得快要去世。 佛陀慈悲用神通發現他們兩個都很有善根,所以就帶比丘們去婆羅門家托缽,那時佛在婆 羅門家門前入慈心定,向瀕死的兒子放光加持,兒子看到佛非常高興,內心生起很強的力 量,隨後便斷氣了。他死後出生在三十二天(忉利天),因他想度化父親,於是用神通出 現在父親的面前,告訴父親:因為臨終的善念,已投生忉利天,並勸請父親親近佛陀,布 施修福。因兒子的勸請鼓勵,父親便遵照他的話做,供養佛及比丘僧,供養已畢,恭敬聽 佛開示,聽完佛陀說法,他的心就改變,愈來越喜歡布施,過得平衡快樂,後來也投生善 趣。因臨終的善念,便能往生天道,又能改變父親的性格,所以說善業的力量很強大。 二、勤修善業 這兩個故事說明我們的情況是我們的業所決定,如果我們現在是好的情況,這是靠過 去的善業,未來的情況是靠過去與現在的業,如果我們現在的業改變,未來的情況也一定 改變,如果我們要改善未來的情況,我們一定要勤修善業。 最有力量的善業有三種:布施、持戒、修行。其中最有力量的業是修行,在所有的業 裡面修行的力量最強。我們的修行程度是靠智慧;智慧是靠定;定是靠精進;精進是靠忍 ;忍是靠戒;戒的力量是靠過去的布施,所以好的修行名為修六波羅蜜。 三、修定的重要 佛教特別強調智慧,佛說明所有的法,所有的修行,都是為了開發智慧,有智慧才能 了解佛教的好處,佛教的深度,以及佛教與其它宗教不一樣的地方。如果沒有修定,智慧 就不能很深,所以今天要特別為各位在家居士說明習慣在定的重要,雖然你們很忙碌,但 每天至少要有幾分鐘習慣在有安住、安定的心,如果我們的心沒有能力定下來,什麼都不 能看清楚,什麼法都不能通達。心有定,所有的法,不論是什麼法,不論是屬於戒學、定 學,還是慧學,都能了解得很清楚。所以定學說是戒律修行的基礎,也是智慧修行的基礎 。 戒、定、慧是佛教的總綱,戒學是開端,定是中端,慧是末端,但三種學是一體不能 截然分開。定是佛教學的中心,戒學與慧學的成就,都是靠定學的成就。不但在佛學裡面 ,在每天的生活也是同樣的道理,不論我們做什麼,如果不能專注、安住我們的心,不管 做什麼,什麼工作,有什麼作務,在家庭、在外面不論有什麼事情,都不能處理好。如果 我們的心不夠安靜、穩定,在佛學裡面我們就好像瞎子,在外面我們好像瞎子,我們不能 看清楚,我們的心也好像瞎子,我們不能了解自己的心,看不清楚情況,無法作最適當的 處理。 如果我們有定,所有善業的力量會強,不論是修什麼法門,如果有定,修這個法門, 沒有疑惑這個法門,可以完全改變我們的生活,完全改變我們未來的生命;如果沒有定, 雖然我們是修這個法門,修善業,它們的力量不會強,不夠改變你們的生活。如果我們真 的希望改變生活品質,一定要努力修定。有的在家居士認為:在家人很忙碌,要做很多事 情,因此無法學定,這個是一種偏見而已,如果能夠了解定學的好處,不論每天的生活忙 碌還是不忙碌,每天都可以修定。 要了解定的增長需要智慧,要了解智慧的開展需要定,定與慧誰先誰後,這個問題就 好像是問:先有雞蛋,還是先有雞。有慧一定有定,有定一定有慧,所以佛在《法句經》 中說:沒有智慧就沒有定,沒有定就沒有智慧,若有定與智慧我們一定接近解脫。如果我 們決定要修定,這表示我們的善根成熟,漸漸接近解脫。重要是我們越早開始修定越好, 無論如何要先找到適合的法門來修定。 四、習慣在定 我們可以修不同樣的法門,讓心習慣在定,北傳與南傳的法門都好,所有的法門只要 我們如法修習一定會成就。重要是定的修習與每天的生活結合,定的修行與每天的生活不 能配合,那我們雖然修定,煩惱不會變少,反而會變得越來越明顯。清楚這個道理,就會 了解定與慧是不能分開的,所以佛教說緣起學,修定也是緣起學,大家都要了解定跟其它 的活動是不能分開的,不論我們怎麼修,如果要讓定改變我們的生活,讓生活改善,那我 們要習慣在定。我們習慣在定,運用修行的法門,法門和每天的生活是一個過程。因為我 們了解緣起,很清楚了解在什麼情況修,什麼情況不修,在什麼情況讓心專注在一個所緣 ,在什麼情況不要勉強它專注在一個所緣,所有佛教的正定,一定是與智慧在一起。 什麼叫定的智慧?定的智慧是很清楚了解所緣,不執著所緣。如果我們能這樣修定, 就是如法的修行,這種定的修行能夠利益我們,也利益我們的家人,利益社會。如果有定 ,自然能讓我們的心變成很強,很有力量。 有定的心就是有力量的心,沒有定的心是沒有力量的心。如果我們沒有正定,我們能 夠害自己、害別人;如果有正定,就不會害自己,害別人。所以要用智慧了解什麼是正定 ,什麼是不正定,定的修行是要幫助我們,讓我們的家庭、社會增加和諧,增加所有的功 德。如果我們要成就我們的修行,改善我們的心、家人、社會,要習慣在正定的修行。能 習慣在定的修行,不論是行、住、坐、臥,在任何威儀都能修定,不過最好的定還是坐的 定。坐威儀最適合修定,如果我們身體能夠端正、穩定,身體穩定心也會穩定,身體的表 現是內心的反應,我們每天的生活,乃至修習禪定,身體保持端正,習慣在直直的心,如 此就不會動太多妄想,生起很多煩惱。 五、習慣在定二條件 我們能習慣身體與心配合在一起,第一條件就是身體端正,第二條件是要專注在一個 所緣,習慣專注在一個所緣,這個所緣就變成習慣。雖然每天有很多工作,要養成至少每 天早晚幾分鐘習慣在一個所緣,讓我們有專注的心、寂靜的心。不論是選擇什麼修行的所 緣,重要要習慣每天用穩定的身體、穩定的心注意所緣。用一個法門讓心練習不斷地穩定 在一個所緣,心穩定了,做什麼事都容易成功。在台灣念佛法門最流行,這個法門要有力 量一定要修定,可以用這法門修定。 六、安般念的修習 不論是北傳或南傳的佛教,最普遍修定的法門是安般念,也就是將身心安住在我們呼 吸的所緣上。如果能習慣用穩定身心觀安般念的所緣,心習慣穩定在這個所緣,在生活中 不論出現什麼煩惱,將心穩定在呼吸上,呼吸明顯,煩惱便不明顯。不論我們在哪裡、做 什麼,呼吸一定跟我們在一起,將心穩定在呼吸,心就會專一、不會亂。不論在家庭或在 工作,如果有煩惱出現,可以觀察呼吸,如果心習慣穩定在這個所緣上,一定不會繼續在 煩惱裡面。 如果要習慣呼吸這個所緣,就要觀呼吸在一個地方,習慣觀它在一個地方,能自然覺 察呼吸的地方,我們不用勉強注意它在那個地方,不論你們在哪裡注意它,重要是要習慣 注意它在最明顯的地方。為什麼?如果呼吸明顯,其它的念頭不會明顯;呼吸不明顯,其 它的念頭才會明顯。不但修習呼吸,在所有每天的生活,所有的活動,如果有定的話,我 們的所緣就會會明顯;如果不用定,我們的所緣,所做的活動都不會明顯。如果我們能習 慣用穩定的心,有定的心在一個所緣,不管我們做什麼活動,我們的心就不會亂,會安住 在這個活動。 心穩定,所有的善功德能積聚;心不穩定,可能招感不善業。如果我們運用智慧,習 慣每天注意我們的心,先穩定的坐著注意呼吸,如果能夠習慣注意呼吸,漸漸地我們不論 在什麼情況下,都能知道呼吸。我們想注意時就能覺知,我們習慣注意它,有穩定的心, 穩定的作意,就能馬上去掉所出現的煩惱。 今天因時間不多,不能徹底說明修習安般念,不過香光尼僧團法師修習安般念很有經 驗,她們一定會教大家這個法門。如果你們修念佛,也能方便地修安般念,那佛號功德會 更強、更明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99.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