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轉法輪經》講記 性空法師 第十章 問答輯要 問1 :法師說「愛」是輪迴最特別的緣,但曾在經典上看過:「無明」是輪迴的根本 、存在的緣,不知無明和愛那一個才是輪迴最明顯的緣? 答1 :無明是有因、有緣的,經中提及不如理的作意或「有漏」是無明的因、無明的 緣。無明不會自己出現,它會和許多朋友一起來,無明最明顯的朋友就是「愛」。在集諦 中,包含了所有的煩惱,無明在這些煩惱裡可以比喻是國王的角色,但必須了解無明會現 起,在「有漏」中最明顯的法就是「愛」。所以,佛陀是用「愛」來說明集諦。 問2 :世間慧無法斷煩惱?請法師舉例何謂世間慧? 答2 :我們的世界就是五蘊,除了五蘊外,沒有什麼世界,因此世間智慧的所緣是五 蘊,所有世間的經驗都在五蘊中,不能超過五蘊的境界。由於世間智慧只是關於世界、五 蘊的所有智慧,並沒有看到解脫的所緣──涅槃,所以它無法完全斷除煩惱。 實現見道才能產生出世智慧,由於出世智慧了知解脫的所緣,已經是超過五蘊境界的 智慧,因此有力量斷除煩惱。在見道後,我們不僅能運用出世智慧,也能運用世間智慧來 斷除煩惱。 問3 :南、北傳佛教在「觀滅諦」上最大的不同點為何? 答3 :滅諦只有一個,不可能有二個。不過依我們智慧程度所能了解的層面,阿毘達 摩用了很多不同的分別來說明。對於佛教滅諦的看法,南北傳並沒有有出入,所謂的「滅 」就是沒有愛的境界,即是涅槃。涅槃就是無住,沒有保護、沒有求的境界,這個看法大 家都同意,並沒有差異。 實現涅槃的境界,需要世間智慧,也要有出世智慧,單是世間智慧還不夠,一定要有 出世智慧。在觀滅諦上,南傳佛教只有一個無為,就是涅槃,而一切有部有三種無為,但 只有「擇滅無為」才是真正的涅槃。在滅諦的分別中,南北傳佛教都承認有「有餘涅槃」 和「無餘涅槃」二種涅槃的分別。 北傳佛教的觀很不容易了解,他們不僅和南傳一樣說明「有餘」和「無餘」二種涅槃 ,在《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及《中觀論》等大乘經論裡更提到四種涅槃1的分別: 有餘、無餘、自性清淨、無住;其中與南傳佛教不同的即是:自性清淨、無住二種涅槃的 看法。 「自性清淨涅槃」2在原始佛教中並沒有提及,依大乘的道理:解脫的境界為真如, 它是出世間智慧的境界,不過它也不離開世間的法,真如並沒有世間或出世間的分別。所 以,無論眾生知道涅槃與否,我們都已在清淨的涅槃境界,因世間所有的法都是緣起,而 緣起法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真如相,因此造成輪迴的緣──無明等種種煩惱,在緣起 法中也不是真的存在,一切眾生本來就在真如境界,就在自性清淨涅槃中。 大乘佛教的目標在於實現「無住涅槃」3,就是實現沒有住著的涅槃,涅槃本身並沒有 所緣,但它的範圍其實就是真如。雖然它是出世境界,屬無為法,因大乘佛教強調超越世 間、出世間的分別,強調要悲憫眾生,所以無住涅槃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悲智大用 。在無住涅槃裡,我們才是真正實現勝義法。 南傳佛教系統裡有四種勝義法:色、心、心所、涅槃。但大乘佛教認為真正的法是沒 有自性的,所以色、心、心所法不是勝義諦,大乘只承認一個勝義諦,就是實現真如、實 現空,唯有「空」才是勝義,因它沒有自性,所以能超越世間、出世間的分別。大家可看 唯識論,實現大乘的解脫境界,不僅要思惟「法」──名色的無常,也要思惟所有名言概 念4的無常。 問4 :「完全沒有愛才能入涅槃」和大乘佛教強調「慈愛悲憫眾生」是否有矛盾? 答4 :要了解這個問題,先要了解什麼是阿羅漢?阿羅漢有很多種5,如果我們不是 阿羅漢就會繼續輪迴,只有阿羅漢能不輪迴;如果說阿羅漢沒有慈悲,這是偏見,如阿難 、舍利弗、目??連、須菩提等都是阿羅漢,但他們沒有慈悲嗎?阿羅漢有很多種,這與他 們的波羅蜜有關。所有的人要收集很多波羅蜜才能成就阿羅漢果;普通阿羅漢只要收集三 世善行與智慧種子的波羅蜜,則能實現阿羅漢果;但大阿羅漢則要收集十萬劫的波羅蜜種 子才得成就。如果想成佛,就要收集三大阿僧祇劫的善行與智慧種子的波羅蜜。一劫的時 間有多久?佛以最硬的八立方公里的石頭為比喻,每一百年擦一下、破壞一下,直到石頭 壞滅為止,就是一劫的時間。如果想成佛,就要以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收集圓滿的波羅 蜜種子,才能成就佛果。 問5 :佛與阿羅漢證「有餘依涅槃」以後,一定要進入死亡才能證「無餘涅槃」,證 無餘依涅槃與死亡的關係是什麼? 答5:佛有四種回答問題的方式6:(一)對於所問的問題,作肯定的回答。(二)對 於所問的問題,再作一次反問。(三)對於所問的問題,先分析再作回答。(四)對於所 問的問題,不予回答。 對於所問的問題,佛有時不回答。為什麼佛不回答?因為了解這些問題不是有智慧人 的方向,對修行也沒有幫助,只會增加許多雜念,最好是實際去修行,見道時就會知道什 麼是涅槃的意思。涅槃境界是不可思議的,而死亡的境界是可思議的。如果相信佛法,就 應相信有愛就一定有生,有生就有死;而涅槃因為已經沒有愛,所以無生也無死。如果真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方便說涅槃是沒有生、沒有死的境界。 問6 :四諦的因果關係,例如:苦是集的果,集是苦的因;滅是道的果,道是滅的因 ,它們彼此的次第概念有這麼明顯嗎? 答6 :在見道前,四諦不會同時出現,唯有見道時,因四諦為出世智慧的所緣,所以 能同時出現。實現見道前,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苦、集、滅、道,但在現觀過程中並沒有 這麼明顯的次第。南傳佛教以為見道只是一個心的過程,但一切有部則認為有十五個剎那 ,主要是以四諦十六行相為智慧的所緣。 依《中部.大四十經》來說,我們要先了解世間正見,才能了解出世間正見。當出世 智慧開啟時,才能「入妙法」,也就是了解緣起法,了解四聖諦,如果沒有出世正見就無 法入無漏智慧的境界。因為斷煩惱是「頓斷」,不是「漸斷」,所以見道時,無漏智慧才 有力量正斷煩惱;世間有漏智慧只能鎮伏煩惱,不能正斷。 問7 :行與業有何不同?南傳佛教中「行」還有多少心所? 答7 :行(saGkhAra)的範圍非常廣,「行」最廣泛的意思叫做所有的有為法、有集 法,所有有生滅的法都是「行」。saGkhAra 就是「放在一起」,所有有生滅的法都在一 起,這是緣起法,就是「有為」的意思。緣起法,就是有「緣」的法,佛在輪迴過程說明 「緣」的道理:因為有行、有業,而有輪迴;行、業能出現是因有愛、無明。在緣起中, 無明、愛是行的緣,取是有的緣;「有」有二種:「生有」、「業有」。 行緣識,這裡的「識」是指「輪迴識」,因為有「行」,所以有輪迴識的出現。「行 」平常叫做「行為」,輪迴識的出現是靠「行為」,沒有行為就沒有輪迴的識。另外,「 行」也可以表示「動力」。什麼是行的動力、行為的現起?行的動力就是「思」。所以, 輪迴心主要靠「思」這個動力現起。死的時候,如果有「行」就有「再生」;如果沒有「 行」就不會繼續「再生」。 「行」是一種行為、動力,在行法中最重要的就是「思」,「行」與「思」是相同的 。南傳佛教認為「名法」內有四蘊──受、想、行、識,都是屬於行。「行」無法自己出 現,一定和它的朋友一起出現,其中最重要的朋友就是「受」、「想」,如果沒有這些朋 友,行就沒有作用。如識為什麼能了別所有的境?主要是有「行」;而「行」是指所有的 行法,在行法中最重要的是「思」。 行的作用是累積,因有「行」,緣起法就會繼續;如果沒有行就沒有無明,沒有無明 就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業,沒有業就沒有集法。「行」是如何累積作用?當我們的善心 、不善心或不動心造作了三種行──福行、非福行、不動行,就有累積的作用。 業,是一種力量,佛說明業是現在和過去的思。因有行為,就有業的力量而創造我們 的存在,強調「業」主要是在說明存在的力量。緣起法中,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 有」就是「業」,業的結果就是「生」。因此,談到行時,特別與無明有關係,而業則特 別與取、愛有關係。 行的重點在於「行為」,它創造了輪迴的識;而行的生起是靠無明,因為過去生命有 無明,死時就有「行」,就會繼續累積「業」。如果在這期生命的輪迴中有愛、取,就會 繼續收集業,業就變成未來生命的緣。行說明了輪迴識為什麼會繼續地轉,也說明未來的 存在,而未來的存在是靠現在的業。所以,若過去生命有行,輪迴識就會不斷相續。 誰有能力收集我們的業種子?都在行裡面。過去的行引導我們到此生的名色,未來不 同的種子也在行裡。如果有愛、取的營養,就會引導我們到未來。 「行」是因有無明的緣而創作三行──福行、非福行、不動行,由於不了解涅槃的所 緣而累積「業」。如果此生不斷地愛、取,我們就會繼續存在;若不繼續收集業,才能不 存在。我們的心中有無量的業,這些業不斷地影響心的過程。假如看到可意的所緣,是因 為有過去的善業;而看到不可意的所緣,是因為有過去的不善業。 若沒有無明,就不創作「行」,不創造「識」,也就能解脫;不能解脫,是因有行、 識而繼續輪迴。假如不再繼續收集煩惱,業就沒有力量繼續創作行的存在,如此死時,就 能不收集行為及我們的識而能解脫。佛特別說明業的力量是靠愛、取,假如不靠愛、取, 就沒有業,也就沒有生。我們死時,如果沒有無明,不繼續「行為」,業就沒有力量。所 以,有行的累積作用,就會繼續收集業,結果我們就無法解脫。 問8 :何為現觀? 答8 :現觀,梵文為abhisamaya 意為轉向菩提,表示開悟的過程,就是轉向解脫的境 界──涅槃。世間心看不到涅槃,唯有出世心才能看見。所以嚴格地說,現觀是指見道, 此時現觀就是在觀我們開悟的所緣──涅槃。 問9 :「生遠塵離垢之法眼」的時候,其果位為何? 答9 :「遠塵離垢之法眼」的出現是因為看到解脫的所緣,以此無漏智慧而知道有結 、有有漏法,但已看不到「我」、「眾生」的概念;如果用有漏智慧是無法觀到「無我、 無眾生」的境界。 當「遠塵離垢之法眼」實現時,此果位已是初果聖人,因為看過解脫的所緣──涅槃 ,能了知一切集法都是滅法, 在集、滅中是找不到「我」、「眾生」。在此無漏智慧裡, 了知只有有漏法、有結,但看不到「主人」的概念。 問10 :為何「安那般那」念是苦諦?用功專注「安那般那」為集諦? 答10 :這是個好問題,要徹底地了解,才能修安那般那的觀。呼吸是什麼?是色! 色是無常或常?是無常!無常的法是苦或樂?是苦!那麼,安那般那是無常或常?是無常 !那它是苦或樂?是苦!假如不了解這個道理就不能解脫,所以你們要專注在安那般那的 修行,要愛你們的「安那般那」念,才能實現解脫。那「愛」是什麼?是苦因!所以,用 功專注在「安那般那」是集諦。 如果能用功專注在「安那般那」上,不斷地精進就能實現第四禪。在第四禪定看不到 呼吸,其實呼吸還是存在,只是過於微細而看不到。假如實現羅漢果,死時就不再有呼吸 的出現──即色法的存在;如果有「色」,就會有其他的法生起。所以想解脫,首先要能 專注在安那般那上,但是實現解脫,成為阿羅漢就不需要專注在安那般那,如此就沒有集 諦。此時阿羅漢的心已經沒有隨眠,不再需要以安那般那的專注修行來避免煩惱,雖然他 還有呼吸的存在,但已經沒有染,因此死時,不再有呼吸色法的生起,也就不再出生。 問11 :「滅法滅」的意思是什麼? 答11 :現觀的過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什麼是滅法。了解滅法前,要先了解什麼是無常 的逼迫?如果不了解無常的逼迫,就不能了解什麼是滅法。雖然人有生、有死,但人不是 真的滅法;《俱舍論》提到所有的五蘊、十二處、名色、不同的心所、色法才是真正的滅 法。它們的生起是有因有緣,是緣起法;緣滅了,它們也滅。另外,它們也是有漏法,因 它們是愛、取、無明、業、行的果。如果實現「遠塵離垢之法眼」時則能知:當它們的緣 滅了,它們也就滅,這就是無為涅槃,是解脫的境界。 有集法就是「取」,就是五取蘊。五取蘊是生滅法,它的生是有緣,滅也有緣。如果 有無漏智慧就知道只有結、有漏法,卻沒有被繫縛的人。比方說:被人罵而聽到不好的話 ,會煩惱是因為沒有解脫;但有清淨眼的人,會知道有結、有漏法,即是知道罵人的聲音 ,但不會生氣這個人。因為,他了知有集法有滅法,卻沒有「眾生」、「我」的概念。 明瞭解脫境界,需要有清淨眼。為何憍陳如知一切集法是滅法?因他能以無漏智慧知 有漏法的生、滅;沒有智慧的人,不知何處為一切有漏法的生起與滅去。 要了解無常的逼迫,這不是概念的剎那生滅,而是真正看到法是剎那、剎那的生滅, 能看到真正的生滅,才會遠離,才會要離欲、離苦,才能實現究竟滅的境界,這就是清淨 眼的境界。有漏智是不能了解究竟滅的境界,唯有無漏智才能知「所有集法都是滅法」, 才能實現究竟滅的境界,所以又稱為離垢智。 問12 :請問用功專注「安那般那」為什麼不是道諦? 答12 :用功專注「安那般那」上,因為還沒有實現解脫,所以需要繼續用功,因此 是集諦,不是道諦。「安那般那」是苦諦,也是集諦;苦是集的「果」,集是苦的「因」 ,此二諦會一起出現。所以觀「安那般那」即是觀苦諦,也是觀集諦。你們要加行、要用 功,強迫自己實現「安那般那」。 專注在「安那般那」是如法的,但還是屬於愛、欲。佛法有二種欲──法欲和欲欲, 修行中要用法欲去掉欲欲,但法欲也是一種煩惱。佛未解脫前,還是要用法欲勉強地用功 修行;但實現解脫時,佛不再有法欲,因他本身已成為法。所以,如果我們還沒有變成法 ,就要用法欲讓我們自己變成法,當成為法時,就不需要用法欲來勉強修行。 現在讓自己勉強用功修行,是為了了解苦諦,佛說明能了解苦諦,就能了解集、滅、 道諦,這就是智慧,它們都會一起出現。南傳佛教認為:能徹底了解一個諦,就能了解其 他的諦。因此,在未解脫前,用功專注「安那般那」上的法欲是我們修行的基礎,但它仍 在苦諦裡,所以也在集諦中。 【註解】 (1)「涅槃義別略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 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 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餘 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無餘依涅槃: 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 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成唯識論》,《大正藏》冊31 ,頁55中。 「論曰:諸菩薩惑滅,即是無住處涅槃。釋曰:二乘與菩薩同以惑滅為滅諦,二乘惑滅一 向背生死趣涅槃,菩薩惑滅不背生死不背涅槃,故異二乘。菩薩此滅於四種涅槃中,是無 住處。一、本來清淨涅槃;二、無住處涅槃;三有餘;四無餘。菩薩不見生死涅槃異,由 般若不住生死,由慈悲不住涅槃。若分別生死則住生死;若分別涅槃則住涅槃。菩薩得無 分別智,無所分別故無所住。」《攝大乘論釋‧釋學果寂滅勝相》,《大正藏》冊31,頁 247上-中。 (2) 指一切事物的本來相就是真如、寂滅之體。 (3) 指不住於生死、涅槃的涅槃。如菩薩因悲憫眾生,為救渡眾生,盡未來際不住生死, 不住於涅槃。《成唯識論》並提及此為大乘最高的佛果。另,無住涅槃其體雖亦為真如, 但仍須由智慧的正確判斷力滅除障礙才能證得,故與自性清淨涅槃不同。 (4) 指所有能描述、言語表達的境界。 (5) 就阿羅漢之種類而論,依其根性利鈍之差別,可分為六種。據《雜阿毘曇心論》卷五 、《俱舍論》卷二十五等所舉,即:(一)退法阿羅漢,又作退相阿羅漢,指遭遇小惡緣即 容易退失所得之果位者。(二)思法阿羅漢,又作死相阿羅漢,指由於憂懼退失果位而思自 害者。(三)護法阿羅漢,又作守相阿羅漢,指能守護而不致退失果位者。(四)安住法阿羅 漢,又作住相阿羅漢,指不退亦不進,而安住於果位者。(五)堪達法阿羅漢,又作可進相 阿羅漢,指能迅速精進,而達於不動法者。(六)不動法阿羅漢,又作不壞相阿羅漢,指永 不退失所得之法者。上述六種阿羅漢中,前五種為鈍根者,故得時解脫或時愛心解脫,而 後者係屬利根者,故得不時解脫或不動心解脫。詳言之,倘若能遇善因緣而得入定之解脫 ,稱為時解脫;隨時可入定,而無須等待某種特定因緣之解脫,稱為不時解脫。又善護自 己所得之阿羅漢果,並解脫煩惱者,稱為時愛心解脫;不再由於煩惱而退失果位之解脫者 ,稱為不動心解脫。此外,不動法阿羅漢以其利根之形成,又分為兩種,即:(一)本來生 就不動種性者,稱為不退法阿羅漢、不退相阿羅漢。(二)由精進修行而達不動法者,稱為 不動法阿羅漢。此二者合上述之五者共為七種阿羅漢。若再加緣覺、佛,則總稱九種阿羅 漢,又稱為九無學。參閱《佛光》「阿羅漢」,頁3692。 (6) 四問答( 梵catvari pracna-vyakaranani,巴cattari pabhavyakaranani),謂解 答諸質問時,依問題之性質而將回答方式分為四種。又作四記、四答、四種答、四種問答 、四種記論、四記論、四種記答。 (一)一向記,又作直答、一定答、定答、決定答、決了答、必定論、一向論、一向記論、 決定記論、應一向記。即對於所問,直接以肯定方式回答。 (二)分別記,又作解答、分別答、解義答、分別論、分別義答、分別記論、應分別記。即 對於所問一一分析解剖後,始作肯定或否定之回答。 (三)反詰記,又作詰答、詰論、反問記、反問答、反問論、反質答、返問記、隨問答、詰 問論、詰問記論、應反詰記。即不直接作答,先反問對方,於反問中令其悟解,或以反問 顯明問意後,始給與回答。 (四)捨置記,又作置答、置論、止論、默置記、默然記、止記論、止住記論、應捨置記。 即對於所問,若屬於不應答、不值得答者,則捨置不答,或告知對方此為不應答者。參閱 《佛光》「四記答」,頁175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58.99.10.128 (06/09 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