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尊者龍軍,什麼是念的特相?」 「大王,持續是念的特相,執持是念的特相。」 「請給一譬喻」 「尊者,如何持續是念的特相?」 「大王,當念起時於善不善、有過無過、尊卑、黑白或黑白均等的諸法皆不動搖,只想: 此是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此是止,此是觀,此 是智慧,此是解脫。於是瑜伽行者修應修之法,不修不應修之法;親近應親近之法,不親 近不應親近之法。如此,大王,持續是念的特相。」 「請給一譬喻。」 「大王,譬如轉輪王之守藏官早晚提醒轉輪王之光榮而說:」陛下,你的象若干,馬若干 ,車若干,步兵若干,生金若干,熟金若干,錢財若干,請陛下記住。「--於王之財富 他持續念之。大王,當念起時於善不善、有過無過、尊卑、黑白或黑白均等的諸法皆不動 搖……不親近不應親近之法亦復如是。如此,大王,持續是念的特相。」 「尊者,如何執持是念的特相?」 「大王,當念起時他搜求饒益法與非饒益法之趨向並作思維:『此法有益,此法無益;此 法有助,此法無助。』於是瑜伽行者棄無益法,取有益法;棄無助法,取有助法。大王, 如此,執持是念的特相。」 「請給一譬喻。」 「大王,譬如轉輪王之主藏官知道於國王有益無益之事,心想:『此對國王有益,此對其 無益;此有助,此無助。』大王,當念起時他搜求饒益法與非饒益法之趨向並思維:「此 法有益,此法無益;此法有助,此法無助。」於是瑜伽行者棄無益取有益,棄無助取有助 亦復如是。大王,如此,執持是念的特相。大王,世尊亦曾作此說:『諸比丘,我說念於 事事皆有益。』」 「尊者龍軍,你甚敏捷。」 -- 從一顆平靜的心修行所得到的知識,和從研讀中所得到的知識實在相差甚遠。從研讀中所 得到的知識,不是我們心中真正的知識(智慧),但我們的心卻試圖握持和保留這種知 識。我們為什麼要試圖去保留它呢?終究會失去它的呀! ---阿姜查《流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