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修訂日期: 2009/04/23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6, No. 666 原始資料: 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 供 No. 666 [No. 667] 大方等如來藏經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寶月講堂栴檀重閣。成佛十年與大比丘 眾百千人俱。菩薩摩訶薩六十恒河沙。皆悉成就大精進力。已曾供養百千億那由他諸 佛。皆悉能轉不退法輪。若有眾生聞其名者。於無上道終不退轉。其名曰法慧菩薩。 師子慧菩薩。金剛慧菩薩。調慧菩薩。妙慧菩薩。月光菩薩。寶月菩薩。滿月菩薩。 ......(略) 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如是等六十恒河沙菩薩摩訶薩。從無量佛剎。與無央 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俱。悉皆來集尊重供養爾時世尊於栴 檀重閣。正坐三昧而現神變。有千葉蓮華大如車輪。其數無量色香具足而未開敷。一 切花內皆有化佛。上昇虛空彌覆世界猶如寶帳。一一蓮花放無量光。一切蓮花同時舒 榮。佛神力故須臾之間皆悉萎變。其諸花內一切化佛結加趺坐。各放無數百千光明。 於時此剎莊嚴殊特。一切大眾歡喜踊躍。怪未曾有咸有疑念。今何因緣無數妙花忽然 毀變。萎黑臭穢甚可惡饜。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大眾所疑。告金剛慧。善男子。於佛 法中諸有所疑恣汝所問。時金剛慧菩薩知諸大眾咸有疑念。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因 緣。無數蓮花中皆有化佛。上昇虛空彌覆世界。須臾之間皆悉萎變。一切化佛各放無 數百千光明。眾會悉見合掌恭敬。爾時金剛慧菩薩。以偈頌曰。  我昔未曾覩  神變若今日   見佛百千億  坐彼蓮花藏   各放無數光  彌覆一切剎   離垢諸導師  莊嚴諸世界   蓮花忽萎變  莫不生惡饜   今以何因緣  而現此神化  我覩恒沙佛  及無量神變   未曾見如今  願為分別說   爾時世尊。告金剛慧及諸菩薩言。善男子。有大方等經名如來藏。將欲演說故現 斯瑞。汝等諦聽善思念之。咸言善哉願樂欲聞。 佛言善男子。如佛所化無數蓮花忽然萎變。 無量化佛在蓮花內。相好莊嚴結加趺坐。放 大光明眾覩希有靡不恭敬。如是善男子。 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 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加趺坐儼然不動 。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 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 又善男子。譬如天眼之人。觀未敷花見諸花內有如來身結加趺坐。除去萎花便得顯現 。如是善男子。佛見眾生如來藏已。欲令開敷為說經法。除滅煩惱顯現佛性。 善男子。諸佛法爾。 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但彼眾生煩惱覆故。如來出世廣為 說法。除滅塵勞淨一切智。善男子。若有菩薩信樂此法。專心修學便得解脫。成等正 覺普為世間施作佛事。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譬如萎變花  其花未開敷   天眼者觀見  如來身無染   除去萎花已  見無礙導師   為斷煩惱故  最勝出世間   佛觀眾生類  悉有如來藏   無量煩惱覆  猶如穢花纏   我為諸眾生  除滅煩惱故   普為說正法  令速成佛道   我已佛眼見  一切眾生身   佛藏安隱住  說法令開現 ============================================================================ 這部經宣說了佛陀說法的目的即 除滅煩惱顯現佛性。所以經初有花爛後化佛出現放光 的神變。我想這可能是要加重 大眾印象,有利流傳。世尊比喻穢花為煩惱。煩惱萎落 佛性顯現。 我引 初祖達摩所作 《破相論》中偈: 我本求心心自持  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從心外得  心生便是罪生時   我本求心不求佛  了知三界空無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  只這心心心是佛 與 初祖達摩所作《(達磨(大師))血脈論》所述: 故經云。眾生應知。佛性本自有之。迦葉只是悟得本性。本性即是心。心即是性。即 此同諸佛心。前佛後佛只傳此心。除此心外。無佛可得。 同本論又說: 師是魔王。弟子是魔民。迷人任他指揮。不覺墮生死海。但是不見性人。妄稱是佛。 此等眾生是大罪人。誑他一切眾生。令入魔界。若不見性。說得十二部經教。盡是魔 說。魔家眷屬。不是佛家弟子。既不辨皂白。憑何免生死。 若見性即是佛。不見性即是眾生。若離眾生性別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處。眾生性 即是佛性也。性外無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無佛可得。佛外無性可得。 以上二論為關於佛性之論。 其次關於煩惱的論 於大智度論卷第三中所說: 【經】無復煩惱。 【論】一切結、使、流、受、扼、縛、蓋、見、纏等斷除故,名無煩惱也。 ...............(略) 【經】所作已辦。 【論】問曰:    云何名「所作」?云何名「已辦」?    答曰:    信、戒、捨、定等諸善法得故,名為「所作」;智慧、精進、解脫等諸善法得故 ,是名「已辦」。二法具足滿故,名「所作已辦」。    復次,諸煩惱有二種:一種屬愛,一種屬見。屬愛煩惱斷故名「所作」;屬見煩 惱斷故名「已辦」。 另外在 法相唯識中的論裡有對煩惱很多的論述 如 五蘊論、 唐窺基 百法明門論解、 瑜珈師地論、成唯識論等。 我認為這類是認識煩惱文字的很重要老師,或門。 另外最後如大方等如來藏經末後所說:   慧者聞此經  能持一譬喻   而為人解說  其福過於彼   乃至於算數  譬喻所不及   眾生之所依  速成無上道   菩薩諦思惟  甚深如來藏   知眾生悉有  疾成無上道 .....(略)  我本求道時  師子幢佛所   亦曾受斯經  如聞說修行   我因此善根  疾得成佛道   是故諸菩薩  應持說此經   聞已如說行  得佛如我今  希望能跟同學分享 若有不實 有誤 之處請務必指正我。若所PO有不合理之處我於此懺 悔。 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34.2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