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眾生即自己】 在「善財童子參學報告」中講到「十普」,「普」是橫遍十方、豎窮三際,圓滿的包括虛 空法界。佛說這是真正的自我,諸佛覺悟就是悟的這件事,眾生迷失也是迷的這件事。諸 佛明瞭虛空法界是自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眾生不曉得,以為枝葉就是自己。譬如 一棵大樹,眾生以為樹上的一片樹葉是自己,這片樹葉跟其他樹葉各自獨立,不相關聯, 於是形成了自私自利,害人害己。世間人有個錯誤的觀念,以為損人可以利己,殊不知損 人決定損己。 最近二、三十年來,常聽到有人在做尋根的工作,這句話很有意義。有尋根的觀念,就是 從根本上開始覺悟,稱為「始覺」。你要是能尋根,最後就能明心見性,找到宇宙萬有的 根源,根源是一個根生的。尋到根時,才真正明瞭樹根生樹幹,樹幹生枝,枝生樹葉,這 些全是自己,是一個整體。這個根就是大乘佛法所說的:一心、真如、自性。佛用這麼多 名詞說明一樁事,用意是教我們不要執著言說相、名字相,才能了解事實真相。眾生為什 麼迷?就是執著在言說相、名字相,離開分別、執著就恍然大悟,原來虛空法界是自己。 好比我們全身是個整體,身體生病的部分是凡夫,健全的部分是佛菩薩。於是我們明白, 六道三途是不健康的部分,諸佛菩薩、四聖法界是健康的部分。所以,上從諸佛菩薩,下 至三途地獄,全是自己。我們了解、肯定事實真相,就不會再起一個害眾生的念頭,因為 害眾生就是害自己。一定會生起幫助一切眾生的念頭,因為幫助眾生就是幫助自己,把自 己不健康的部分,恢復健康,道理就在此地。因此,哪裡會有一念不仁之心! 【自行化他】 「十普」裡最重要的是「自行普」與「化他普」。「自行」,就像現在自己是不健康的部 分,但是我明白覺悟了,我是整體的一部分,是身體裡的一個細胞、小組織。如何才能恢 復健康?必定要認識全體,不健康的部分很容易就能恢復。如果只注重身體的局部,不但 恢復的慢,而且也不容易完全恢復。「解後起修」,就是這個道理。「化他」,是盡心盡 力幫助別人,別人是我們身體麻木不仁的這部分,我們覺悟了,也要幫助別人覺悟。幫助 別人覺悟,一定要認識機緣,有先後順序不同,有從根本上治療,有從局部下手,理事都 要通達明瞭。像河水污濁了,要從源頭清除,正本清源,才是清除垢穢的根本方法。 幫助別人眼光要遠大,工作要做得徹底、圓滿,這是高度的智慧,而不是感情用事。情愈 重,範圍就愈小,不能解決問題。世尊在楞嚴會上用「情」與「想」來解釋十法界的升沉 ,情重的人往下墮落,想多的人往上提升。比「想」更高級的是智慧,「想」可以提升到 色界天、無色界天,但出不了六道;一定要把「想」轉變成智慧,才能突破三界六道。 法相宗講「轉識成智」,要把情識轉變成智慧,唯有智慧才能理解諸法實相,也就是認識 宇宙人生的真相。理解虛空法界是自己,是一個整體,我們現在就像整體裡的一個細胞。 覺悟的人,稱為佛菩薩;迷而不覺的人,稱為凡夫,佛菩薩與凡夫只是迷悟不同而已。悟 的是這個事實真相,迷的還是這個事實真相。迷惑時,沒有減少;覺悟時,沒有增加。真 相是不增不減,不生不滅。唯有證入的人,才得受用。 【菩薩行與普賢行】 《華嚴經》講修普賢行的人能證入,沒有說修六度的人能證入。為什麼?十法界裡的菩薩 法界與佛法界都修六度,還是不能證入。普賢行法與菩薩行法有何不同?從事相上講沒有 不同之處,不同在於用心。普賢菩薩「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十法界的菩薩實際上沒有 達到,因為普通菩薩修六度,用心還不圓滿。普賢菩薩的心就是虛空法界,起心動念都是 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念念稱法界,行行稱法界,這才稱為入法界,入就是證。唯有這種 思想、見解,才能突破十法界,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 佛用「不思議」形容法界的真理、事相、作用,用「解脫」說明入法界的人,所得到的真 實、幸福、瀟灑、自在、圓滿。這個人是諸佛菩薩、法身大士,他們怎麼修成的?念念以 真誠、清淨、平等、智慧、慈悲心,無條件全心全力幫助一切眾生。這樣的心行就是普賢 行,這個人就是普賢菩薩,不是普通菩薩能做到的。 我們修行的祕訣與綱領,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 緣、念佛」。如果這二十個字都能做到,就是普賢菩薩。《華嚴經》說:「菩薩若不修普 賢行,就不能圓成佛道。」唯有普賢菩薩能證究竟圓滿的佛果。 【念佛與普賢行】 念佛法門是修普賢行,但是要用普賢心。我們修念佛法門,依據普賢行願,依據普賢用心 ,就是用真誠心。別人欺騙、冤枉、陷害、侮辱我們無所謂,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我們還是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心,處事待人接物,這是修普賢行。 他搞六道輪迴,我入一真法界。如果我不甘心,我也騙他,他往地獄去,我也往地獄去, 這是迷惑顛倒,這是錯誤。在日常生活中,事事能「看破」、「放下」,自己的生活得大 「自在」;處世待人,「隨緣」而不攀緣;最後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功夫就得力了 。 許多人念佛多年,功夫還是不得力,原因就在此。只要你把前面的九句都做到,念佛就得 力了。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不是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一定生實報莊嚴土,這個 品位高!同修們對這樁事,務必要清楚,要認真努力學習,才能達到究竟圓滿的成就。 心得: 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6.80.1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03824094.A.2BF.html
kissung: 南無阿彌陀佛 10/28 08:47
l6333133: 阿彌陀佛 10/28 12:01
dakudai: 阿彌陀佛! 10/28 21:46
dlmgn : 南無本師吸精瓶菩薩! 07/15 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