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了凡四訓 》 淨空法師 《 端曲篇 》 【 何謂端曲?今人見謹愿之士,類稱為善而取之;聖人則寧取狂狷。至於謹愿之士,雖一 鄉皆好,而必以為德之賊;是世人之善惡,分明與聖人相反。推此一端,種種取舍,無 有不謬。】 「謬」,錯誤。 何謂端曲?一般人見到謹慎、不倔強的人,就稱他為善人。可是古聖先賢寧願欣賞有 志氣、肯進取,或者是安分守己不肯亂來的人,因為這樣的人有膽識,真正能夠為群眾服 務,為國家擔當大任。 如果一個人雖然很謹慎,全鄉里的人都認為他是好人,但是個性柔弱,隨波逐流,沒 有志氣,沒有擔當,孔老夫子稱這種人為「鄉愿」,這不是一個好榜樣,人人都學他,那 就壞了。所以,世間人對於善人、惡人的標準,與聖人恰恰相反。聖人是明白人,有學問 、有德行、有經驗,能夠辨別善人、惡人。推此一端,種種取捨,無有不謬。 【 天地鬼神之福善禍淫,皆與聖人同是非,而不與世俗同取舍。】 天地鬼神對「福善禍淫」的見解與聖賢人相同,不同於世俗人的看法。鬼神如何看 「福善禍淫」? 前面舉的這些例子,我們都能夠觀察得到。 我們要問,鬼神是不是有權將禍福降臨於人?鬼神沒有這個權。就好像我們世間有人 行善事,有人作惡事,執法的人員加刑罰於作惡者,是不是他有權?不是。因為你犯了罪 ,他才拿手鐐腳銬來銬你;你沒有犯罪,他不敢侵犯你。天地鬼神就像刑警一樣,你造作 善,他來嘉獎你;你造作不善,他來懲罰你。這個獎勵、懲罰都是自作自受。 【 凡欲積善,決不可徇耳目,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 純是濟世之心,則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 純是愛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憤世之心,即為曲; 純是敬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為曲;皆當細辨。】 「端」,端直,決定不夾雜一絲毫委曲; 「曲」,自私自利。 我們發心想修善積德,決定不能被耳目所欺騙,眼睛喜歡好看的,耳朵喜歡好聽的, 要是隨順這種貪心就錯了。必須從起心動念隱微之處,將自己的心洗得乾乾淨淨;換言之 ,決不能讓邪惡的念頭污染了清淨心。 全是濟世救人的心,這是端;如果有一點點討好世俗的心,就是曲。全是愛人的心, 愛人就是大慈大悲,這個愛是清淨的愛心、平等的愛心、真誠的愛心,這是端。如果還有 絲毫怨恨不平,所發的心就是曲。全是恭敬別人的心,這是端;摻雜絲毫玩弄世人的心, 就是曲。這些地方應當細細的辨別。 了凡先生在此地用「端」,佛家所謂「直心是道場」,端心就是直心。端的反面是曲 ,心裡還有討好世俗的心。《起信論》云:「直心、深心、大悲心。」菩提心的體是直心 ,菩提是覺悟的意思,真正覺悟的人他的心是直心。自受用是深心,深心是好善好德。 念念利益眾生,這是大悲心。如果還摻雜著自利,就是不善。 如何將自己的心洗得乾乾淨淨?《十善業道經》上,佛教我們修學的綱領是「晝夜常 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心完全清淨。我 們一定要仔細閱讀《了凡四訓》,細心揣摩,認真反省,方能明白如何修善積德。我提出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只有一個愛心、一個感恩的心放在 心上。 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7.76.19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25699349.A.1A8.html ※ 編輯: Bonaqua (114.27.76.196), 03/07/2015 11:44:54
summertrees: 阿彌陀佛! 03/07 11:52
AaronEckhar: 阿彌陀佛 03/07 12:12
dakudai: 阿彌陀佛! 03/07 17:56
column: 南無觀世音菩薩! 03/07 22:35
skyblue19: 阿彌陀佛 03/08 17:32
j45xu3: 南無阿彌陀佛 03/08 20:19
dlmgn : 南無本師吸精瓶菩薩! 07/15 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