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了凡四訓 》 淨空法師 《 難易篇 》 【 何謂難易。先儒謂克己須從難克處克將去。夫子論為仁。亦曰先難。】 何謂難易?這一段了凡先生先引用儒家講存養的功夫,「克己」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 要從哪裡做起?要從難克服的地方做起,其他的就容易了。譬如我們一般人,有人貪財、 愛財,有人好色、貪色,有人好名、貪名,每一個人的煩惱習氣不相同,怎樣克服自己的 習氣、毛病?自己習氣哪一條最重,從這一條下手,其他的就容易了。 孔老夫子講到「為仁」,也說到「先難」。換言之,如何能做到仁,也必須從難的地 方下功夫。難在哪裡?難在你要想做一個仁人,必須要克服自私自利。因為有自私自利, 仁就沒有了。 「仁」是會意字,一邊是「人」,一邊是「二」,這是教我們要做到自他不二,「己所 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仁的意思。想到別人,立刻就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立刻就想到 別人。換言之,如果我們有私心,自私自利,「仁」就沒有了。佛法常稱菩薩為「仁者」 ,就是菩薩沒有自私自利。前面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種人就 是仁者,這個標準高。所以,孔老夫子說「先難」,先從最難處做起,最難的就是自私; 佛法講無我,就是從「無我相」做起。 下面了凡先生舉幾個例子,然而這幾個例子還沒有達到孔老夫子論仁的標準。 【 必如江西舒翁。捨二年僅得之束脩。代償官銀。而全人夫婦。】 「束脩」,學生對老師的供養。 江西有一位舒老先生,布施自己教私塾兩年所得之微薄收入,幫助一對貧窮夫婦繳納 國稅,而保全了這一對夫婦。有錢的人做這個事情不難,沒有錢的人將所有收入拿去幫助 別人,這個不容易! 【 與邯鄲張翁。與邯鄲張翁。捨十年所積之錢。代完贖銀。而活人妻子。 皆所謂難捨處能捨也。】 邯鄲張老先生遇到一家可憐的人,他把十年的積蓄統統拿出來幫助人完贖銀,成全一 家人。這也是難捨能捨,非一般人所能為。 【 如鎮江靳翁。雖年老無子。不忍以幼女為妾。而還之鄰。此難忍處能忍也。 故天降之福亦厚。】 鎮江靳老先生年老無子,鄰居家把自己的女兒送給老先生作妾,靳老先生不忍心以幼 女為妾,於是把她送還給了鄰居。這是難忍能忍,所以得福也厚。 【 凡有財有勢者。其立德皆易。易而不為。是為自暴。 貧賤作福皆難。難而能為。斯可貴耳。】 凡是有錢有勢的人,做好事很容易;如果很容易做而不做,就是自暴自棄,錯過了修 善積德的機會。貧窮沒有勢力的人,修善很難;然而難而能為之,就非常可貴,所謂難能 可貴。 這裡舉的例子都是貧窮沒有財富、沒有地位,而能不顧一切,救急救難,解決別人的 困苦,非常難能可貴,所以他們的果報也厚。但是我們要明瞭,他們當時做這個事情時, 只是想幫助人解決苦難,並沒有想到自己的果報。 我們讀了善之八對,就要曉得必須克服「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 」。這十六個字不能克服,我們一生斷惡斷得不乾淨,修善也修得不圓滿,總是一些小善 、半善,果報在來世。只有大善、滿善才能改變自己的業報,像了凡先生所做的就改變了 命運。有很多人修善積德,依舊被命運所轉,改不了命運,原因就是他斷惡斷得不乾淨, 修善修得不圓滿。 學佛的目的是要求明心見性,求往生淨土。如果這十六個字不能克服,就會造成嚴重 的障礙;不僅障礙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即使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被障礙了。所以,念 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亦在於此。 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249.17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27280928.A.49B.html ※ 編輯: Bonaqua (106.1.249.170), 03/25/2015 18:56:55
AaronEckhar: 阿彌陀佛 03/25 19:28
dakudai: 阿彌陀佛! 03/26 14:59
dlmgn : 南無本師吸精瓶菩薩! 07/15 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