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西方確指》 覺明妙行菩薩 諸佛之法要。微密不思議。以非思議故。無能盡宣說。 牟尼大慈父。悲憫眾生者。說所不能說。導彼今後世。 更以異方便。顯示安樂剎。令發願往生。橫截諸惡趣。 由佛阿彌陀。大願攝群品。聞名能受持。決定生無惑。 若有大力人。專念心常一。成就深三昧。現前亦見佛。 今我如佛教。將開化導門。念爾等迷倒。確指正修路。 是非弱小緣。應具難遭想。西方萬億程。一念信即是。 所示淨土一門。真諸佛心宗。人天徑路。 今汝等雖求往生。若發願不切。如入海而不獲寶珠。徒勞無益也。 我昔於晉明帝時受貧子身。為貧苦故。 乃發大願云。 我以夙業受此苦報。若我今日不得見阿彌陀佛。生極樂國。成就一切功德者。 縱令喪身。終不退息。 誓已七日七夜專精憶念。便得心開。見阿彌陀佛。 相好光明遍十方世界。我於佛前親蒙授記。 後至七十五而坐脫。竟生極樂。後以度生願重。再來此土。隨方顯化。 或為比邱。或為居士。或為國王。或為臣宰。或為女人。或為屠[曷-曰]。 或隱或顯。或順或逆。皆隨順說法。 導諸群品。今則又為汝等發明邪正。闡揚淨土。 汝等當一意一心。堅修此門。必不相誤。若心志一堅。又不待隔世而生。現前亦得見佛。 有偈四句。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 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汝等慮身纏世網。念頭不得乾淨耶。 我有一法。 汝但發箇遠離求度之願。 將牢牢歸向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之心。換卻奔走名利之心。 便能即塵勞而淨土矣。 (1) 有問念佛不能一心。當作何方便。 菩薩曰。 汝但息想定慮。徐徐念去。 要使聲合乎心。心隨乎聲。 念久自得。諸念澄清。心境絕照。證入念佛三昧。 然平日必須多念。從千至萬。心無間斷。則根器最易成熟。 若強之使一。終不一也。 (2) 定茂欲捨持咒而念佛。請問。 示曰。 汝欲捨持咒而念佛。一志專修最妙。但汝未知法要。 只可名為持齋好善之人。不得名為念佛之人。 何以故。 欲泛大海。必具大舟。 欲馳千里。必擇良馬。 故念佛人先須具大手段。割絕牽纏打開塵網。 直下即念是佛。即佛是心。乃至離即離非。 頓入如來大光明藏。如是乃名正念念佛。得名為念佛人也。 汝應善解此義。 諸弟子當知十方諸佛是眾生心。十方眾生是諸佛心。 是故憶佛念佛。則十方諸佛現汝心內。 然亦非諸佛之入於爾心。 亦非汝心出於諸佛。 皆是覺妙本明不可思議。 心行處滅。是諸佛常住真心。 心行處有。是眾生生死業心。 其間不容絲髮。 若汝等能綿密加功。使此心無些子空隙。方得幾分相應。 莫略做半年十月。便謂我能苦心修道。不知此正障道處。 切宜慎之。 又工夫雖加。若未到銅山鐵壁推不倒移不動處。猶未是打成一片。 切莫見些影響。便即歇手。是為半塗而廢。 必至棄其前功。毫無所益。此學道人大病。 不可不知。 要知佛法大海。轉入轉深。斷非小小知見之所能盡。 應盡形修習。造極為則。切莫作容易想。 念佛三昧。是汝心大勢力之所成。非由它致。 今爾等念佛晝夜不能如一。亂想猶復間真。 皆是用心不得力處。 (3) 顧定成求教。 示曰。 善男子。心本無念。念逐想生。此想虛妄。流轉生死。 汝今當知此一句阿彌陀佛。 不從想生。不從念有。 不住內外。無有相貌。 即是盡諸妄想。 諸佛如來清淨微妙真實之身。非一非異不可分別。 如是念者。煩惱塵勞。無斷無縛。 止是一心必得一心。 方得名為執持名號。 方得名為一心不亂。 淨業功成。直趨上品。 汝今當發大願願生極樂。然後至誠懇惻。稱於阿彌陀佛。 必使聲緣於心。心緣於聲。聲心相依。 如貓捕鼠。久久不失。則入正憶念三昧。 更欲上進。 當廣參知識。博詢高明。自悟即心是佛妙諦。 (4) 示無朽曰。 大抵修淨業人。行住坐臥。起居飲食。俱宜西向。則機感易成。根境易熟。 室中止供一佛一經一爐一桌一床一椅。 不得放一多餘物件。 庭中亦掃除潔淨。使經行無礙。 要使此心一絲不挂。萬慮俱忘。 空洞洞地。不知有身。不知有世。 并不知我今日所作是修行之事。 如是則與道日親。與世日隔。 可以趨向淨業。 蓋汝生時撇得乾淨。拋得乾淨。 念頭上不存一些子根節。大限到來。灑灑落落。 不作兒女子顧戀身家子孫之態。豈不是大丈夫舉動。 所以要汝一意修行。別無沾滯。 正為此一大關目也。 至于修淨土之法。不出專勤二字。 專則不別為一事。 勤則不虛棄一時。 汝今晨起即誦阿彌陀經一卷。持阿彌陀佛一千聲。向佛前回向。念一心歸命文。 以此文言簡而意備也。此為一時之課。 若初起或身心未寧。日止四時。稍寧漸增至六時。又漸增至十二時。 合經十二卷。佛名一萬二千聲。更於回向時禮佛百拜。 亦可分作四時。此為每日常課。 餘工不必計數。或嘿或聲。但攝心諦念而已。 又持名之法。必須字字句句。聲心相依。 不雜分毫世念。久久成熟。 決定得生極樂。坐寶蓮華。登不退地。 若餘年未盡。猶得以其所證為四眾向導。報佛深恩。 汝若于我所說一一遵依。方不負覺明菩薩示汝正道。 令汝出家。此非小小因緣。汝莫自生輕慢。 慎之慎之。 又示曰。 彌陀經十二卷。佛名一萬二千。不要增。不要減。只依著我行去。 但經要勻勻淨淨。不緩不急。不疾不徐。 佛要聲聲心心。不澀不掉。不浮不沈念去。 至於回向。不是但誦舊文一過。 須從自己心中發出真正大菩提願。至誠懇切。 普願一切眾生同生極樂。 而我心無所著。如虛空等。 是名回向。 又靜坐當反觀深究。 佛即我心。是心是佛。 不假外求。如心而住。 無能無所。 如是諦觀。更無二念。是名修行三昧。 慎勿忘形死心。 又落外魔知見。 如是坐一時。便起經行。又更持誦。有箇次序。 若忙忙促促。一氣趕去。謂可完卻一日課誦。便有苟且了局之見。非真正修行矣。 大抵學道人不遵知識明誨。 決定勞而無益。未久必敗。 慎之慎之。 大凡修淨土人。最忌是夾雜。 何謂夾雜。 即是又諷經。又持咒。又做會。又好說些沒要緊的禪。 又要談些吉凶禍福見鬼見神的話。卻是夾雜也。 既夾雜。則心不專一。心不專一。則見佛往生難矣。 卻不空費了一生的事。 如今一概莫做。只緊緊持一句。阿彌陀佛。 期生極樂。日久功成。方不錯卻。 授汝一偈。依而行之 阿彌陀一句。萬法之總持。 聲與心相依。念茲復在茲。 感應不思議。蓮開七寶池。 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4.185.24
cutekid:推(Y) 11/15 08:58
poi430:阿彌陀佛 11/15 11:20
summertrees:阿彌陀佛! 11/15 12:12
Lunakaoru:南無阿彌陀佛 11/15 21:17
dlmgn : 南無本師吸精瓶菩薩! 07/15 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