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根本修持心要》 黃念祖老居士 (二) 光是出離心不夠啊,因為很容易形成什麼呢?我自己一切都不留戀了,去修行啊,這 很可能形成小乘。小乘是真正證到了人無我啊。我們的留戀,我們的愛染,實際就是一個 我。我喜歡這個,我要這個,我要好,我要長壽,我要有名,我要有威信,我要成功,實 際就是從一個我字出發。這個我字就是萬惡之淵啊!所以出離心,它就能夠解決這個我字 。阿羅漢就解決了我字,他真正證到了人無我啊。他的見惑思惑都斷了,貪嗔癡慢這四樣 東西,不光是咱們欲界這四樣東西,色界的色貪嗔癡慢,無色貪嗔癡慢全斷完了,才證到 阿羅漢。真正證到人無我,證到有餘涅槃,他真的是涅槃了。但是就是這樣,釋迦牟尼佛 也是不贊許的,不但不贊許反而呵斥,說這是焦芽敗種。你自己把這看淡了,自己覺悟了 ,對於眾生你沒有發起大心來,對於眾生有什麼好處啊,所以成為了自了漢啊。焦芽敗種 ,是剛發的芽就焦了,種子就已經腐爛了。再有極好的土,極好的水,極好的陽光,它也 不出東西。所以我們還要發大悲心,菩提心是大乘心。    有一本書叫《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的,這是必讀之書。《大乘起信論》,你們誰要 讀,我這兒有啊,從我這兒請,我可以送給你們。要生起大乘的心,大乘的心也就是發菩 提心,要信大乘法。現在世界上的佛教,一是北傳,一是南傳。南傳就是小乘教,斯裡蘭 卡、泰國,就是小乘教。有的小乘教不大相信大乘,說大乘不是佛說的。世親菩薩就是最 典型的例子。他先也反對大乘,後來懺悔。當時要用拉舌頭懺悔,拉一舌頭不夠,罪太大 了,後來怎麼辦法呀,拿誹謗大乘的舌頭來贊歎大乘,所以造了五百多部論。《往生論》 就是他做的。現在有些人對於大乘,還是不能信呀。他沒有很好的學習世親菩薩,佛說這 是焦芽敗種呀,我們發的菩提心就是大乘心。   菩提心粗淺的說,就是三個內容。它不是跟出離心,相另外的一件事,它是在這個基 礎上的發展。自己解脫的時候,眾生雖然是虛妄的,但是在這虛妄之中,這些苦痛,如夢 幻泡影,咱們的人生就是夢啊。我們在這個夢中沒醒的時候,咱們還是覺得很真啊。從佛 菩薩出來,夢中這種恐怖、顛倒、痛苦,也不要叫他受,所以叫大願啊。佛對眾生等同己 子。大家好多都有了孩子,你們要體會體會,佛之愛護我們,就跟你愛護懷裡的小寶貝, 還要深啊,還要愛啊,愛護一切眾生。我們對佛教只是有緣慈,小慈,對於自己的寶貝, 愛的很呀,跟你有緣啊。你要是能推廣,那心就廣大了。不是為自己,頭一個基礎,不是 為個人打算,不是為我打算,不是我字當頭,把我都能犧牲了,這就出離了。你還要利他 ,不就發展了嗎。不光是我不留戀這一切,而且,我要使別人同樣也不留戀這一切。不但 我夢醒了,別人的夢也要醒啊。所以從大悲心中出來大願啊,同時也是大智慧。阿羅漢有 他的智慧,不然他怎麼破見思惑,證我空啊。但他還不是大智慧啊,要是大智慧的話,那 就一切平等了。阿羅漢知道,我們都顛倒了,我們都錯誤了。世界是苦啊,沒有可樂啊, 我們把這當做可樂,要悟脫啊。苦是苦苦呀,好是壞苦啊,好事一天沒有了,就成苦了。   有個人存了一筆錢,這個先生是解放時期的人,日本人來了,本來要兌換錢,他不知 道,後來一宣布錢全作廢了。這一千塊錢一輩子攢的,他非常痛苦,痛不欲生,這是壞苦 。他有這一千塊錢很高興,日本人說兌換沒兌換,全部成白紙了,就哭了。一樣啊,像我 的內兄,他的愛人長得好極了。五月節結婚,沒到八月節愛人死了。痛不欲生,壞苦,都 有這個事。苦惱極了,簡直人都傻了,得了肺病。所以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樂之後就是 壞苦,沒有一個不壞的。你再愛的人也有死別嘛,怎麼不壞呢。你最愛的是這個身體,它 必須得死啊,必須是壞苦啊。越生活好,你越留戀,壞苦越深!所以皇帝死得時候非常痛 苦,他不想死,求不死藥,到處求人找神仙想不死,求不得嘛,壞苦。還有行苦,念念遷 流是行苦。所以阿羅漢知道沒有樂是苦啊。世界上髒極了,沒有乾淨啊。   我在囚禁的時候,幹校叫我參加宰豬小組,你信佛叫你參加宰豬。可是,我在這裡得 到了很大的好處。一方面,宰豬的時候給它念念。再有一刀下去,把這豬皮拔開,拔開皮 前,豬是豬,人是人啊。拔開皮以後,豬與人內髒是一模一樣。再美的人,你拔開皮和它 一樣,一層皮,就被這一層皮所迷惑!沒有一樣東西是乾淨的。我沒吃素之前,喜歡吃豬 蹄,豬蹄怎麼能吃,豬成天那只腳插在泥裡頭,糞裡頭,常年在那裡泡著,髒極了。一個 人就是行走的廁所!哪有什麼乾淨的。連人喝的水,好多是洗尿布的水。南方就是這邊在 涮馬桶,那邊在喝水、煮飯。現在我們也要吃河水,北京也要吃了。河水多髒啊,什麼東 西都在裡頭,哪有什麼干淨啊。不淨以為淨,不知無常以為常,念念都在生滅。實際上有 智慧的人,看我們跟電影一樣,剎那剎那生滅。電影何嘗有連續的東西,都是一片又一片 ,靠人的思維把它聯起來。你看一個故事,實際都是一個個斷片。人也是一樣,剎那生, 剎那滅,你的意識在那兒維持著,一切都是無常的。   那麼再有一切都是“無我”,總覺得有個我呀。阿羅漢徹底解決證到了“無我”,不 是理論知道無我,是證到無我,所以他涅槃。光這個怎麼樣呢?比我們是覺悟了,但是他 還有四個顛倒呀。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呢,把四個顛倒還要扭過來呀。阿羅漢無我,有我; 阿羅漢不淨,淨;阿羅漢無常,常;阿羅漢無樂,樂。這就是常樂我淨。無常,無樂,無 我,不淨,到了佛菩薩,常、樂、我、淨。所以我們這個法,它是螺旋上升的。光有個出 離心在前頭還不夠,發大乘心才能成佛。要廣度一切眾生,要有大慈大悲的心呀,光這個 還不夠,你沒有平等啊。你沒有真正知道這個實際,我是沒有了,這個妄我是沒有了,還 有個真我呀。有佛性啊,有我呀,這個佛性不生不滅是常啊,清淨極了,從來不染污。它 怎麼不淨啊,它是寂滅為樂嘛。   咱們這個樂啊,跳搖擺舞,喝酒,吃螃蟹啊。我看這個是苦啊,就感覺很苦,我不覺 得這是樂。過去舊社會上,那時一些酒宴、宴會,不要等席散人空的時候覺得可悲,就在 最熱鬧的時候,就覺得是很可悲的事,沒有啊,無可樂者。但是現在以什麼為樂呢?它是 寂滅為樂,所以這個樂是好的嘛。無我啊,不淨啊,苦啊等等,這是阿羅漢的四道。所以 我們先要破凡夫的四道,凡夫的四道就是出離心啊。有的人就混了,混了就亂套了。我們 先要出離,把凡夫所執著的東西,我們不執著。在這基礎上發展常、樂、我、淨,這是佛 菩薩的境界。所以有時候,不能把一句話死於句下,因為道理是圓的。發一句話死於句下 ,那就變成死東西了,佛法不可能是個死東西。   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才是覺悟的心,覺悟的心就是佛的心。要成佛,必須 有因果律,要有因,才會有果,你沒有因,怎麼會出果呢。所以必須有菩提的因,才會有 菩提的果。必須有佛的因,才會有佛的果。必須發菩提心,大智慧,一切常樂我淨。所以 《楞嚴經》說,一切事究竟堅固。到了這個時候,沒有什麼叫取,也沒有什麼叫捨,沒有 什麼叫出離。但一定要在出離之後再來說,沒什麼叫出離,這才是比較正確的路子。你根 本不出離,根本留戀,留戀世間這些榮華富貴,紅紅綠綠,你說我不要出離,那你就是自 欺欺人!好多人就搞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以出離心為基礎之上,發起菩提心,大悲、 大願、大智慧。所以心經說,我要度一切眾生。大智慧,大悲,大願,我要度一切眾生。 什麼眾生都要度,我要度他成佛呀,入無余涅槃。這是大願啊,大悲呀,他的智慧也同時 就在這裡啊,實際上沒有眾生是我度的,這樣的心叫菩提心。   所以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發菩提心不是容易發的,真正有了這個心了,你這個時候 就成正覺了。還有一句話就是說,“初心畢竟二無別”。初發菩提心,剛開始,便成了初 發心菩薩,一直到成佛畢竟了。初發心跟畢竟這兩個沒有分別,因為在一個圓上,起點就 是終點,初步就是到家。所以我們老是有次第,這還都是眾生的情見。如是二心先行難, 因為畢竟不是難,你在凡夫這種情況下,發起了菩提心,這是極難的。所以《無量壽經》 中要往生的人,都是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的。 所以發心是一件大事,這是根本的中間,出離心,菩提心。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2/16645.html 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0.53.121
jackyshih200:南無阿彌陀佛 11/10 13:50
AnpingTW:南無阿彌陀佛 11/10 17:41
※ 編輯: Bonaqua 來自: 1.174.188.104 (11/11 17:49)
summertrees: 阿彌陀佛! 11/10 01:15
dlmgn : 南無本師吸精瓶菩薩! 07/15 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