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inimalist (極簡者)》之銘言: : 各位大德同修好,請問有念佛的同修,念佛如何減少雜念?末學目前是觀想佛在面前,及 : 淨空法師教的以十聲佛號為一輪的方法。 : 但要無雜念的話,可能只連續持續20聲佛號左右,之後念頭就起來,如:突然想到某個朋 : 友、某件事、某個畫面、某種聲音等。雖然繼續念可蓋過雜念。想請教大家,自己的經驗 : ,如何進步到超過30聲佛號以上也沒念頭。 : 謝謝 : 阿彌陀佛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 念佛之時,必須攝耳諦聽,一字一句,勿令空過,久而久之,身心歸一。 聽之一法,實念佛要法,無論何人,均有利無弊,功德甚深。 不比觀想等法,知法者則得益,不知法者多受損也。 (續)復劉惠民書二 ◎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 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 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 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 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 (正)復高邵麟書四 《六信四願三幸一行齋自警錄》 夏蓮居居士著 ◎ 學道無他巧 只是生處令熟 熟處令生而已 習氣 覺照 何謂熟處 分別 何謂生處 不分別 世味 老實念佛 但得一念熟 其餘自然生 ◎ 不念過去不念未來專念現前一句,不求一心不斷妄想只要字句分明。 ◎ 念佛時,一切莫管,字句分明,平平常常,老實念去,即所謂第一念也。 若矜躁卜度,希冀玄妙,或計功求速,或背境向心,即流入第二念矣。 第一念是智,第二念是識。隨識即染,依智則淨。 ◎ 是法非思議所行境界,唯有掃除一切,直心正向,老實念去,自有相應時。 若於字句分明之外,少涉思量分別,或計功求速,即墮魔網。戒之哉 ! 戒之哉 ! 【 黃念祖居士談念佛竅訣:只管念,自念自聽。】 ◎ 居士敬問:有妄念是馬上把它打掉,還是不管它,讓它繼續? 黃老居士:你不要去治妄想,"欲除妄想,去一添兩", 你"任它妄想紛飛,聽我念佛分明",你就聽你這個念佛就完了。 不要去驅這個妄想,壓這個妄想,你就好好的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自念自聽、自念自聽...。 妄想很多時,聲音可以放大一點,可以大聲一點。 ◎ 居士敬問:心裡有時緊張的時候,還是繼續念下去? 有時候有些事想到還沒有做,就 是沒有辦法馬上做,心裡有點擔心,在擔心的情況之下要念佛嗎? 還是 ... ? 黃老居士:什麼情形之下都不管,不管你就是做了壞事了,這些都不用.., 只要你能念就是好。還覺得 " 我這個衣服不乾淨了,或者必須換到什麼地 方念",都不幹事,你只要是念,念就最清淨 ! —摘自:《懺雲老法師與黃念祖老居士對話錄》 【 淨空法師:正念與妄想的拉鋸戰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GGYkPhzbO0
念佛的人這是無比殊勝的妙法,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 這叫正念。這個正念是無上正念,這個正念是正念當中的正念,第一正念。 要知道你才會珍惜,你才會念念都不放過,我要打個妄想,你看正念丟掉了,邪念起 來了;念這句佛號,正念提前了。 初學的人拉鋸戰,正念拉回來,立刻又忘掉,忘掉再拉回來,初學肯定要經過這個階 段。拉鋸戰的時間多長,那就是各人習氣厚薄不一樣,習氣重的人時間長一點,習氣薄的 他這個時間就縮短。 真正要念到什麼? 二六時中不生一個妄念,這個人立刻就能往生。為什麼? 這種念 頭就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心地清淨、平等的念頭跟阿彌陀佛立刻相 應,我要想去,佛就來接你。有雜念、有懷疑就不相應,佛知道,他不來。為什麼? 來了你不想走。因為來了害怕,我要死了,這還得了!所以阿彌陀佛不來,不嚇唬你, 阿彌陀佛很慈悲。真想去,他就真來接引你;口裡頭說去,心裡還有恐怖的,他不會來。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一九八集)淨空法師主講2012/2/18 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4.187.20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13209423.A.027.html ※ 編輯: Bonaqua (1.174.187.204), 10/13/2014 22:19:24
column: 阿彌陀佛 10/13 22:22
a110107: 感恩 10/13 22:26
kidstrife: 隨喜 10/13 22:31
minimalist: 感恩,謝謝 10/13 22:34
minimalist: 再請教一下師兄,文中提到不要用唸珠,要用心記下次數 10/13 22:36
minimalist: 那麼心裡這個"第一次"的念頭,是否算妄念?感謝 10/13 22:38
Bonaqua: 您是指: 阿彌陀佛(第一句) 阿彌陀佛(第二句) ...這意思? 10/13 22:46
minimalist: 是的~沒錯 10/13 22:46
Bonaqua: 老和尚是說不要記 阿彌陀佛 "第一次",阿彌陀佛 "第二次" 10/13 22:47
Bonaqua: 我自己是用334的念法,這樣單純念佛號可以知道第幾句。 10/13 22:47
minimalist: 所以記次數是用"感覺"的嗎?就是很自然知道十聲了這樣? 10/13 22:48
Bonaqua: 如果一口氣念十句,心中難免會想"第幾句"有這妄念。 10/13 22:48
Bonaqua: 念久了自然會知道第幾聲~ 10/13 22:49
Bonaqua: 但是心不專,很容易走丟,所以祖師說 "聽" 與 "字句分明" 10/13 22:49
Bonaqua: 非常重要。 10/13 22:50
minimalist: 恩,最近有時會這樣,沒想"第N次",就自然唸完十聲 10/13 22:50
minimalist: 唸佛真的就是要多下功夫… 10/13 22:50
Bonaqua: 我找胡小林居士的影片給你參考,老和尚很讚嘆他用十念法 10/13 22:51
Bonaqua: 所以這就是訓練 "心力",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 =" 10/13 22:51
Bonaqua: 您可以參考胡小林居士的修學心得,再融會祖師大德的開示 10/13 22:54
Bonaqua: 我自己的經驗 "聽" 是最關鍵的,佛號在就是正念,只要心 10/13 22:54
Bonaqua: 中沒有佛聲,不管有沒有妄想..等等,就是失念了。 10/13 22:55
Bonaqua: 所以常常"聽"心中的阿彌陀佛還在不在 ? ^ ^ 10/13 22:55
Bonaqua: 如果覺得枯燥,就跟阿彌陀佛聊聊天吧,訴苦也好 .. 10/13 22:56
Bonaqua: 聊聊你一天的生活,這樣也能培養念佛的氣氛。 10/13 22:57
Bonaqua: 我們的心念,阿彌陀佛悉知悉見,他老人家懂的。 10/13 22:57
Bonaqua: 共勉之。南無阿彌陀佛 10/13 23:00
minimalist: 好的,謝謝您 10/13 23:01
column: 念久了自然會知道是第幾聲,有點像抓到 10/13 23:11
column: 某種節奏感,自然呈現那個tempo 10/13 23:12
Bonaqua: 知道第幾聲但要"清楚",沒有 "馬虎" "好像",要"確定"。 10/13 23:13
Bonaqua: 所以334的念法,對末學這種愚鈍根性,比較能記清楚。 10/13 23:14
Bonaqua: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10/13 23:15
Bonaqua: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10/13 23:15
Bonaqua: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10/13 23:15
Bonaqua: 我是很愚痴那種,所以一開始十念法還是很吃力。 10/13 23:20
Bonaqua: 所以我就從3念開始,3念總能記的清清楚楚吧。 10/13 23:20
Bonaqua: 3念可以了,往上加,加到十念。再笨也能十念清楚。= =" 10/13 23:21
Bonaqua: 3句阿彌陀佛,當下念到第幾聲,不用刻意記"第幾聲", 10/13 23:22
Bonaqua: 一般人應該也都能很清楚知道自己念到第幾聲。 10/13 23:22
summertrees: 我剛開始是用胡小林居士的55念,但這個念法的唯一缺點 10/14 00:35
summertrees: 是有時一失神會忘記是前面的五還是後面的五 ^^; 10/14 00:35
summertrees: 所以後來我就學定弘法師334,這樣就不會搞錯了 10/14 00:36
summertrees: 不過55也很好念我覺得,我還試過442,這個念法也不錯 10/14 00:40
summertrees: "聽"得清楚真的是最重要的,有時內外很吵雜,用金剛念 10/14 00:45
summertrees: 真的要很專心才能"聽到"念佛的聲音 10/14 00:45
gltow: 阿彌陀佛 10/14 00:51
aoxalis: 阿彌陀佛 10/14 09:44
a876352000: 阿彌陀佛 10/14 13:02
s8402019: 南無阿彌陀佛 10/14 16:52
tin989: 南無阿彌陀佛 10/16 02:02
rc60710: 阿彌陀佛 07/30 23:16
dlmgn : 南無本師吸精瓶菩薩! 07/15 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