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勸發菩提心文》 省庵大師著 甲一、序分 ┌乙一、總標心願為修行之先容 甲一、緒論─序分│ └乙二、別辨心願為立行之標準 乙一、總標心願為修行之先容 : 不肖、愚下凡夫僧 實賢,泣血稽顙,哀告現前大眾,及當世淨信男女等,惟願慈悲,少加 聽察。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 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 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 故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失尚爾,況未發乎? 故知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 乙二、別辨心願為立行之標準 : 然心願差別,其相乃多;若不指陳,如何趨向? 今為大眾略而言之。 相有其八,所謂邪、正、真、偽、大、小、偏、圓是也。 云何名為邪、正、真、偽、大、小、偏、圓耶? (1)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 未來果報。 如是發心,名之為「邪」。 (2) 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欲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 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3)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 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顛。 如是發心,名之為「真」。 (4) 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 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污。 如是發心,名之為「偽」。 (5) 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 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6)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 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7) 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勛不忘,知見不泯。 如是發心,名之為「偏」。 (8) 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 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 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知此八種差別,則知審察;知審察,則知去取;知去取,則可發心。 云何審察? 謂我所發心,於此八中,為邪、為正?為真、為偽?為大、為小?為偏、為圓? 云何去取? 所謂去邪、去偽、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圓。 如此發心,方得名為真正發菩提心也。 http://book.bfnn.org/books/0846.htm 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7.72.42
cool810:版上發過,精華區裡有。 12/01 23:25
cool810:藏傳對菩提心的修行次第有更明確的依循,願菩提心→行菩提 12/01 23:26
cool810:心,世俗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在哪個階段有相應的行相,比 12/01 23:27
cool810:如何時受菩薩戒,受持菩薩戒後六度如何行持;造作的世俗菩 12/01 23:28
cool810:提心與不造作的世俗菩提心,生起無偽不造作的菩提心方入大 12/01 23:29
cool810:乘資糧道,至見道位時由現證空性,登地以上菩薩轉為勝義菩 12/01 23:30
cool810:提心,世俗菩提心在大乘資糧道中品以上不退轉等,有詳細的 12/01 23:30
cool810:依循,修行才不會混淆錯亂,知道自己在何位置,方不致我慢 12/01 23:31
cool810:(例如登地以上菩薩的勝義菩提心雖然殊勝,但行者未到此階 12/01 23:34
cool810:段時,不明其中的進程而張冠李戴,不具量,極可能未證言證 12/01 23:35
cool810:犯下大妄語。彌勒菩薩《現觀莊嚴論》於菩提心有詳細界說) 12/01 23:36
Bonaqua:末學搜尋有看到很久以前有一篇,但因為非常重要,故想再重 12/01 23:38
Bonaqua:發一次供養大家。若有違反版規,請告知,末學再刪文。 12/01 23:38
cool810:可以重發沒關係,有機會您也可以學習藏傳的正法。 12/01 23:41
Bonaqua:感恩c大,您發的菩提心系列文,末學也看過,非常讚嘆。 12/01 23:42
cool810:^^ 12/01 23:42
Bonaqua:若有機會,希望您能再發藏傳關於菩提心系列文分享。感恩 12/01 23:42
※ 編輯: Bonaqua 來自: 114.27.72.42 (12/01 23:43)
cool810:嗯,分享中應該多少會有提到,畢竟藏傳也屬北傳的大乘系統 12/01 23:43
sneak: 嗯,分享中應該多少會有 https://noxiv.com 11/09 05:12
sneak: 提心,世俗菩提心在大乘 https://daxiv.com 01/02 12:35
dlmgn : 南無本師吸精瓶菩薩! 07/15 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