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果清律師《五戒表解講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g59Uc-EFms
近日因某些因緣,讓後學深感 戒律非常重要。 看了上果下清律師 的影片講解,對於戒律也稍微有了基本認識,才更加自覺過去的無知。 上果下清律師 嚴持淨戒,威儀具足,道風讓後學深感慚愧與敬佩。 也分享上來供養諸位大德。感恩佛菩薩,感恩阿彌陀佛 ! 以下恭錄 印光大師 對於持戒之開示。 = 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夫宏闡淨土,何以首列《梵網》?良以欲生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欲淨其心,非持佛淨戒不可。 果能持戒,則貪、瞋、癡心,不發現行。戒、定、慧道,徹底圓彰。 恒沙功德,無量妙義,不求自得,具現心中。 所謂戒為法界,一切法趣戒,是趣不過。況又加以真信切願,執持阿彌陀佛萬德洪名。 則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相冥相契。現生固已心佛不二,臨終不生凈土,將何生乎。 縱令根機陋劣,未能如是。 而以嚴持佛戒之清凈身心,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迨至臨終,感應道交,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即使帶業往生,固已永脫輪回,高超三界。 常時親炙彌陀,自可速證法身。況已業盡情空者哉? 其有自詡高明,藐視戒律,及與淨土,謂自性清淨,有何善惡持犯自他淨穢。 但任天真,即如如佛。從茲口口談空,步步行有。 聽其言,則高出九天之上。 察其行,則卑入九地之下。 生為法門之敗種,死作泥犁之主人。 較彼帶業往生者,尚天地不足以喻其否泰,況上焉者乎? 其有欲現生親得實益,臨終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自可不虛所望矣。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三·〈梵網經心地品菩薩戒疏註節要〉跋》) 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7.77.7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02594708.A.066.html
skyblue19:隨喜 感恩分享 06/13 08:43
cool810:隨喜,佛陀教育基金會網站也有果清律師講的律學可學習。 06/13 09:22
cool810:佛弟子要得五戒戒體,要先有皈依戒,也就是先受三皈依得皈 06/13 09:23
cool810:依戒後,再受五戒。佛門戒師在傳授五戒時會先向大眾授皈依 06/13 09:24
cool810:漢傳僧侶的戒律傳承依《四分律》。 06/13 09:35
cool810:藏傳僧侶的戒律傳承依《十誦律》。 06/13 09:36
cool810:南傳僧侶的戒律傳承依上座部戒律。 06/13 09:54
a1014a:隨喜 06/14 00:20
cool810:五別可別別分受或全分具受,如印光法師說:「如來說法,悉 06/14 09:03
cool810:順人情,不強人以所難。如受優婆塞戒者,或一、或二、或三 06/14 09:03
cool810:或四、或具受之,悉隨人意。」受戒時可受一條乃至五條全。 06/14 09:04
cool810:不過關於別別分受,不同傳承間也有些不同,漢傳較寬鬆如上 06/14 09:06
cool810:所說,藏傳則是受五戒時不酒戒一定要受持,再加上前面四條 06/14 09:07
cool810:擇一或全受,因此藏傳授五戒至少要受持兩條以上,比漢傳可 06/14 09:09
cool810:只獨持一條為嚴。 06/14 09:10
cool810:五戒可別別分受(上面有錯字更正) 06/14 09:11
cool810:而密乘戒要有別解脫戒與菩薩戒的基礎,密乘傳授灌頂時就有 06/14 09:20
cool810:密乘戒,所以你可看到達賴喇嘛尊者在傳授灌頂時,會先傳授 06/14 09:21
cool810:(如以居士來說)別解脫戒與菩薩戒,就是這個道理。 06/14 09:22
cool810: 在家五戒 06/14 09:23
cool810:隨喜原po有些學習戒律,接下來我也許會在版上po讀智敏上師 06/14 09:28
cool810:《律海十門講記》,此內容主要是依宗喀巴大師《律海心要》 06/14 09:29
cool810:智敏上師是能海上師的弟子,是宗喀巴大師在漢地的傳承法脈 06/14 09:30
cool810:清定上師也是能海上師的弟子,過去曾在天台山駐持,以前美 06/14 09:31
cool810:國萬佛城舉行三壇大戒,宣化法師禮請清定上師為傳戒阿闍黎 06/14 09:33
cool810: 有心學習(誤字) 06/14 09:34
Bonaqua:感恩您,阿彌陀佛 ! 06/14 18:45
Iamboy183: 阿彌陀佛 03/30 16:45
dlmgn : 南無本師吸精瓶菩薩! 07/15 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