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徹悟禪師語錄】 —示眾— (一)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 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 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一句佛號,俱攝悟修兩門之要。 舉悟則信在其中,舉修則證在其中。 信解修證俱攝,大小諸乘一切諸經之要罄無不盡。 然則一句彌陀,非至要之道乎。 吾人現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終日不變,終日隨緣。 夫不隨佛界之緣而念佛界,便念九界。 不念三乘,便念六凡。 不念人天,便念三途。 不念鬼畜,便念地獄。 以凡在有心,不能無念。以無念心體,唯佛獨證。 自等覺已還,皆悉有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無有念出十界外。 以十法界,更無外故。每起一念,為一受生之緣。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 若此心能與平等大慈大悲,依正功德,以及萬德洪名相應,即念佛法界也。 能與菩提心六度萬行相應,即念菩薩法界也。 以無我心,與十二因緣相應,即念緣覺法界也。 以無我心,觀察四諦,即念聲聞法界也。 或與四禪八定,以及上品十善相應,即念天法界也。 若與五戒相應,即念人法界也。 若修戒善等法,兼懷瞋慢勝負之心,即落修羅法界。 若以緩軟心,念下品十惡,即墮畜生法界。 或以緩急相半心,與中品十惡相應,便墮餓鬼法界。 若以猛熾心,與上品十惡相應,即墮地獄法界也。 十惡者,即殺,盜,淫,妄言,綺語,惡口,兩舌,貪,瞋,邪見,是。 反此,則為十善。當密自檢點日用所起之念,與何界相應者多,與何界相應者猛。 則他日安身立命之處,不勞更問人矣。 一切境界,唯業所感,唯心所現。即其現處,當體即心。 凡在有心,不能無境。不現佛境,便現九界之境。 不現三乘之境,便現六凡之境。 不現天人鬼畜之境,便現地獄境界。 佛及三乘所現境界,雖有優降不同,要皆受享法樂而已。 三界諸天所現之境,但唯受用禪定五欲之樂。 人道之境,苦樂相間,各隨其業,多少不同。 鬼畜之境,苦多樂少。 至於地獄,則純一極苦。 如人夢中所見山川人物,皆依夢心所現。若無夢心,必無夢境。設無夢境,亦無夢心。 故知心外無境,境外無心。全境即心,全心即境。 若於因中察果,當須觀心。設於果處驗因,當須觀境。 故曰,未有無心境,曾無無境心。果必從因,因必克果。 苟真知此心境因果一如不二之理,而猶不念佛求生淨土者,吾不信也。 = 全境即心,一直是歷代祖師強調的觀念。 圓覺經上說,一切眾生,種種顛倒。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者。 諸多祖師的集作當中,都曾提到後人多錯將 思慮緣影妄心(意識心) 當成了自心。 而真心(實相),實是遍一切時、遍一切處。 正如文中 徹悟大師 所說 : 心外無境,境外無心。 這個觀念也說明著,西方淨土是彌陀弘願成就,同時也是眾生真心所現的圓滿法界。 《彌陀經》十方諸佛各出廣長舌相讚此西方極樂淨土。 《無量壽經》釋迦慈尊 稱 阿彌陀佛 乃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此二事,正顯眾生真心理體之究竟圓滿起用。 而今日無論欲求徹悟自心、徹淨自心、永脫三界、上求下化,圓成佛道。 應觀此娑婆土緣惡劣多故,觀彼極樂土緣超勝十方故。 較量二土優劣之別,應當發心求生西方極樂淨土 (以境明心、即境即心。) 實是究竟直截了當之法。 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3.164.22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90628142.A.18F.html ※ 編輯: Bonaqua (118.233.164.223), 03/28/2017 01:04:48
samhwang: 南無阿彌陀佛 03/28 08:44
ppt51543: 阿彌陀佛 03/28 16:36
dakudai: 阿彌陀佛! 03/28 17:42
dlmgn : 南無本師吸精瓶菩薩! 07/15 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