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acdsee ()》之銘言: : 佛是不妄語者,為何會有不了義說? 節錄印順法師的學佛三要 可供參考。 合乎正理的思惟抉擇,應依了義教,以了義教為準繩,然後衡量佛法,所得到的簡擇慧, 才會正確。否則所思所惟,非偏即邪,怎能契合佛法的本義!佛陀的教法,原是一味平等 的,但因適應世間種種根性不等的眾生,而不得不隨機施設無量無邊的方便法門,於是一 味平等、圓滿究竟的佛法,有了了義不了義之分。修習思慧,抉擇義理,其原則是:以了 義抉擇不了義,而不得以不了義抉擇了義,因為衡量教義的是否究竟圓滿,絕不能以不究 竟不圓滿的教義為準則的。比方說,佛常宣示無我,但為了引度某一類眾生,有時也方便 說有我;無我是了義教,究竟說;有我是不了義教,非究竟說。那末我們要衡量這兩者孰 為正理,必定要依據無我,去抉擇有我,解了佛說有我的方便意趣,決不能顛倒過來,以 有我為了義的根據,而去抉擇無我,修正無我。假使不把了義不了義的正確觀點認清,而 想抉擇佛法的正理,那他所得結論,與佛法正理真要差到八萬四千里了!所以對佛法的思 惟抉擇,必須根據了義教為準則,所得到見解,方不致落入偏失。 了義與不了義的分野,到底是怎樣的呢?大體說來,小乘不了義,大乘是了義;而大乘教 裡,大部分為適應機宜,也還有不了義的。佛說法時,為鼓勵眾生起信修學,往往當經讚 歎,幾乎每一部經都有「經中之王」等類的文字。後世佛子,如單憑這些經裏的讚歎語句 ,作為究竟圓滿的教證,而去抉擇佛法的了義不了義,那是不夠的。像這類問題,參考古 代著名聖者們的意見,也許可以獲得一些眉目。古代的論師們,不大重視經典裏的勸修部 分,而著重於義理的論證,所以他們的了義不了義說,是可以作為我們依循的標準的。 (學佛三要‧一八五~一八六) 這在印度,有兩大系的說法:一、龍樹、提婆他們,依『無盡意』、『般若經』等為教量 ,判斷諸教典:若說一切法空、無我、無自性、不生不滅、本性寂靜,即是了義教;若說 有自性、不空、有我,為不了義教。他們本著這一見地,無論抉擇義理,開導修行方法, 自有一嚴密而不共泛常的特色。談到悟證,也以極無自性為究竟的現證慧境,這就成了中 觀見的一大系。 二、無著、世親他們,依『解深密經』等為教量,認為凡立三自性,徧計執無性,依他起 ,圓成實有性,才是了義教;若主張一切法空,而不說依他、圓成實為有性,即非了義教 。他們以此為判教的準繩,衡量佛法教義,另成唯識見的一大系。其修行方法,也就與中 觀者不同,並以二空所顯性為究竟現證。抉擇了義不了義,單在經典方面,不易得出結論 ,那末我們祇有循著先聖所開闢的軌則,為自己簡擇正理的依憑了。這無論是印度的中觀 見,或是唯識見,甚至以『楞嚴』、『起信』為究竟教證的中國傳統佛教,都各有他們審 慎的判教態度,和嚴密的論證方法,我們不妨採取其長處,揚棄其偏點,互相參證,彼此 會通,以求得合理的抉擇觀點,完成明利而純正的思慧。 -- 腰中雙綺帶 夢為同心結 http://www.wretch.cc/blog/sym209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1.148.119
aacdsee:感謝解答,不過方便說有我既與事實不符, 219.69.102.154 03/21 19:35
aacdsee:就不能稱做真實語吧? 219.69.102.154 03/21 19:36
sheng530220:這問題,你可以看法華經譬喻品218.171.148.119 03/21 19:39
sheng530220:火宅三車的故事。佛就有回答這問題了218.171.148.119 03/21 19:40
aacdsee:很好的譬喻,長者智救諸子,也確實有能力 219.69.102.154 03/21 20:01
aacdsee:隨時買車給孩子玩。但事實上火災時好玩的 219.69.102.154 03/21 20:03
aacdsee:並沒有「今在門外」,封這名長者為真實語 219.69.102.154 03/21 20:04
aacdsee:者,不是很奇怪嗎? 219.69.102.154 03/21 20:05
你一定沒有看到這一段: 舍利弗!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寶物莊嚴, 安隱第一;然彼長者無虛妄之咎。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 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何以故? 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諸法之藏,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 但不盡能受。 從世俗人的觀點來看,今在門外,但門外現在沒有。可是我問你 倉庫裡車算不算在"火宅門"外,也算吧,因為他不在門內。 再者,就像你現在一樣,不知道要先滅除自己的貪瞋痴慢疑等邪見為先 反而執著在文字(雞蛋裡挑骨頭)上面,不就跟故事裡面的小孩子一樣嗎 都快被火燒死了,還在玩,還不肯跑出火宅來。 這故事裡佛陀已說了,雖然剛開始的時候,說有三車,可是最後呢 佛陀就是要給大家最好最究竟的大白牛車;就像有些人十萬就滿足了 有些人要五十萬 有些人要一百萬才滿足,可是有人一次給你無盡的財產 ,你還會去講對方說謊嗎? 有,就你這樣~ 所以佛陀才會說:但不盡能受。 人家給你一億,你還要嫌人家不是說只要給5萬嗎?我不要,你說謊.. 問題不是出在佛陀,是在眾生自己剛強難度!
ywch:方便說法,有是為了引人入門而說,善意的謊言 219.80.133.206 03/21 21:09
※ 編輯: sheng530220 來自: 218.171.148.119 (03/21 21:40)
cool810:提到印導,可讀讀印導的<印度佛教思想史> 58.99.10.83 03/22 22:13
cool810:認識佛教思想的開展也有助於義理的決擇。 58.99.10.83 03/22 22:14
cool810: 抉 58.99.10.83 03/22 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