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智常居士37道品 http://Now.to/5jt2 在《阿彌陀經》申亦有一段經文如是說:「是諸眾烏,畫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 、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為何要特別舉這段文來說呢?因為文中大意 是說:西方極樂國土當中,眾鳥不管在自夭晚上都發出和悅文雅的音聲,這些音聲皆是在 演說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等,如是之法。在這當中雖然沒有說到四念處,其 實它的意義已經包含四念處,也就是說《阿彌陀經》所講的西方極樂國土中,皆是在演說 「三十七道品」,所謂三十七道品,就是指「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 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七科,八聖道分有八條,七菩提分有七條,四念處有四條,四正 勤與四如意足也各有四條,五根、五力各有五條,加起來共有三十七條,故稱三十七道品 。   佛祖的意思是說,今日眾生學佛,將來想成就,當要依照三十七道品來修持,於娑婆 世界以三十七道品來修;到了西方極樂國土,阿彌陀佛亦是在演說三十七道品;所以各位 今日念佛求往生西方淨土,是否更應該認真來了解三十七道品呢?不要說到西方才修,在 這裏即要認真修。前已說明「心淨即國土淨」,現世修三十七道品當與阿彌陀佛所講的三 十七道品相應,自然能往生西方淨土,並非到了西方淨土才聽聞修持,而是現在就要下手 來修才對。   三十七道品是以四念處為第一科,所以今日選這個題目深具意義,好比種水果想要收 成,需先播種子在土裏,種子播下去,日後因緣成熟,   才有可能開花結果,才能收成,所以現在要好好認真,將種子播種好;四念處等於在 下種子,下什麼種子?智慧的種子,下將來要成就佛道的種子,只要行人依此來做,將來 個個都可成佛,都可解脫生死;總之,四念處的重要性,大家必須明瞭清楚。 ---------------------------------------------------------------------- 對於誦持無量壽經者而言,有無助修37道品並不是重點。 因為往生正因是觀無量壽經的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只要能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37道品和觀經的第2福和第3福都是增高品位的助修。 然而持誦無量壽經者,或聽淨土法師講經者,也鮮少能知悉持誦過程中已兼修37道品。 今僅就b大y大所提前面三科: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來說明, 37道品其它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就儘量不提。 在無量壽經32品到37品中,僅就康僧鎧版本來說明如下: 願有助於淨土學佛人增加信心,若有幸也能稍稍破除大乘或小乘對立者的堅固執著。 在此還是重申,37道品早晚必修,在此修一日勝於無量壽國百歲。能修早點修。 不過必需以不夾雜和不妨礙道心為前提。 --------------------------------------- http://book.bfnn.org/books/0089.htm 佛說無量壽經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 節錄32~37品 ----------------------- 虛線中間是小弟對經文的淺略說明 ---------------------- 「然世人薄俗,共諍不急之事,於此劇惡極苦之中,勤身營務,以自給濟。無尊無卑,無 貧無富,少長男女,共憂錢財,有無同然,憂思適等。屏營愁苦,累念積慮。為心走使, 無有安時;有田憂田,有宅憂宅;牛馬、六畜、奴婢、錢財、衣食什物,復共憂之。重思 累息,憂念愁怖,橫為非常水火、盜賊、怨家、債主,焚漂劫奪,消散磨滅,憂毒忪忪, 無有解時。結憤心中,不離憂惱。心堅意固,適無縱捨。或坐摧碎,身亡命終,棄捐之去 ,莫誰隨者,尊貴豪富,亦有斯患,憂懼萬端,勤苦若此,結眾寒熱,與痛共居。貧窮下 劣,困乏常無。無田亦憂欲有田,無宅亦憂欲有宅,無牛、馬、六畜、奴婢、錢財、衣食 什物,亦憂欲有之。適有一,復少一,有是少是,思有齊等。適欲具有,便復糜散。如是 憂苦,當復求索,不能時得,思想無益。身心俱勞,坐起不安,憂念相隨,勤苦若此,亦 結眾寒熱,與痛共居,或時坐之,終身夭命,不肯為善,行道進德。壽終身死,當獨遠去 ,有所趣向,善惡之道,莫能知者。 ------------------------------------------------------ 說明: 此段佛陀以世人因財物而憂苦萬端,怨憎會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苦諦。 並勸人為善,行進道德。觀受是苦與觀心無常中,勸人安頓身心,莫作身心奴才。 --------- 「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家室,中外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 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或時心靜,有所恚怒,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後世轉劇,至成 大怨。所以者何?世間之事,更相患害,雖不即時,應急相破。然含毒畜怒,結憤精神, 自然剋識,不得相離,皆當對生,更相報復。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善惡變化,殃福異處,宿豫嚴待,當獨趣入 ,遠到他所,莫能見者。善惡自然,追行所生,窈窈冥冥,別離久長,道路不同,會見無 期。甚難甚難,今得相值。何不棄眾事,各遇強健時,努力勤修善,精進願度世,可得極 長生。如何不求道,安所須待,欲何樂乎?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為道得道;不信人 死更生,惠施得福。善惡之事,都不信之,謂之不然,終無有是。但坐此故,且自見之, 更相瞻視,先後同然。轉相承受,父餘教令,先人祖父,素不為善,不識道德,身愚神闇 ,心塞意閉。死生之趣,善惡之道,自不能見,無有語者。吉凶禍福,競各作之,無一怪 也。生死常道,轉相嗣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婦,更相哭泣。顛倒上下,無常 根本,皆當過去,不可常保。教語開導,信之者少,是以生死流轉,無有休止。如此之人 ,蒙冥抵突,不信經法,心無遠慮,各欲快意,癡惑愛欲,不達於道德,迷沒於瞋怒,貪 狼於財色。坐之不得道,當更惡趣苦,生死無窮已,哀哉甚可傷! --------------------------------------------------------------------------- 說明:佛陀以善惡因果,勸人在強健時,努力修善斷惡,符合四正勤。 無常不可常保,要能看破放下執著。符合無常觀。 並勸人要互相教育提醒,深信經法。 勸人斷貪斷嗔,不可毀謗佛法,以免死後落入無窮惡道中。符合離五蓋。 ------------- 「或時室家父子,兄弟夫婦,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愛思慕,憂念結縛,心意痛著,迭 相顧戀,窮日卒歲,無有解已。教語道德,心不開明,思想恩好,不離情欲。惛蒙闇塞, 愚惑所覆,不能深思熟計,心自端正,專精行道,決斷世事。便旋至竟,年壽終盡,不能 得道,無可奈何。總猥憒擾,皆貪愛欲。惑道者眾,悟之者少,世間匆匆,無可聊賴。尊 卑上下,貧富貴賤,勤苦匆務,各懷殺毒。惡氣窈冥,為妄興事。違逆天地,不從人心。 自然非惡,先隨與之,恣聽所為,待其罪極。其壽未終,便頓奪之。下人惡道,累世勤苦 ,展轉其中,數千億劫,無有出期。痛不可言,甚可哀愍!」 ---------------------------------------------------------------------------- 說明:佛陀以世人情執深重,說明凡夫依識不依智是錯誤的作法。是愚痴不智的。 勸人要專精行道,不要被世事所迷惑。要當悟道者。符於道德的話要聽。 符合欲如意足。要依智不依識,依法不依人,符合觀法無我。 但是不可作違逆天地和破壞世人的事。不可以任性作惡,以免死後墮三惡道。 ----------------- 佛告彌勒菩薩,諸天人等:「我今語汝,世間之事,人用是故,坐不得道。當熟思計,遠 離眾惡。擇其善者,勤而行之。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遇佛在世, 當勤精進。其有至願生安樂國者,可得智慧明達,功德殊勝。勿得隨心所欲,虧負經戒, 在人後也。儻有疑意不解經者,可具問佛,當為說之。」 --------------------------------------------------------------------------- 說明:擇其善者,勤而行之。符合念如意足與勤如意足。 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遇佛在世,當勤精進。 符合觀心無常與八正道正精進。 當熟思計,...勿得隨心所欲,虧負經戒,在人後也。符合觀如意足。 ------------------- 彌勒菩薩長跪白言:「佛威神尊重,所說快善。聽佛經語,貫心思之,世人實爾,如佛所 言。今佛慈愍,顯示大道,耳目開明,長得度脫,聞佛所說,莫不歡喜。諸天人民蠕動之 類,皆蒙慈恩,解脫憂苦。佛語教戒,甚深甚善,智慧明見,八方上下去來今事,莫不究 暢。今我眾等,所以蒙得度脫,皆佛前世求道之時,謙苦所致。恩德普覆,福祿巍巍,光 明徹照,達空無極,開人泥洹。教授典攬,威制消化。感動十方,無窮無極。佛為法王, 尊超眾聖,普為一切天人之師,隨心所願,皆令得道。今得值佛,復聞無量壽聲,靡不歡 喜,心得開明。」 ----------------------------------------------------------------------------- 說明: 聽佛經語,貫心思之。符合觀如意足。  佛為法王,今佛慈愍,顯示大道,耳目開明,長得度脫,聞佛所說,莫不歡喜。     諸天人民蠕動之類,皆蒙慈恩,解脫憂苦。........  尊超眾聖,普為一切天人之師,隨心所願,皆令得道。今得值佛,復聞無量壽聲,     靡不歡喜,心得開明。   以上符合以四無量心來成就四如意足。 ----------------------------------- 佛告彌勒:「汝言是也。若有慈敬於佛者,實為大善。天下久久,乃復有佛。今我於此世 作佛,演說經法,宣布道教,斷諸疑網,拔愛欲之本,杜眾惡之源。遊步三界,無所聖礙 。典攬智慧,眾道之要,執持綱維,昭然分明。開示五趣,度未度者,決正生死泥洹之道 。 ------------------------------------------------------------------------------ 說明: 斷疑生信,符合離五蓋。拔愛欲之本,杜眾惡之源。遠離五欲。 典攬智慧,眾道之要,執持綱維,昭然分明。開示五趣, 度未度者, 決正生死泥洹之道。符合四聖諦之道諦。 ----------------- 「彌勒當知,汝從無數劫來,修菩薩行,欲度眾生,其已久遠。從汝得道,至於泥洹不可 稱數。汝及十方諸天人民一切四眾,永劫已來,展轉五道,憂畏勤苦,不可具言,乃至今 世,生死不絕,與佛相值,聽受經法,又復得聞無量壽佛,快哉甚善!吾助爾喜。 ---------------------------------------------------------------------- 說明: 彌勒菩薩已當菩薩無數劫,修菩薩行,得道已久。才能當後補佛。 十方諸天人民一切四眾,永劫已來,展轉五道,憂畏勤苦,不可具言,乃至今 世,生死不絕,與佛相值,聽受經法,又復得聞無量壽佛,快哉甚善!吾助爾喜。 符合觀受是苦,苦諦。 -------------------------- 「汝今亦可自厭生死老病痛苦,惡露不淨,無可樂者。宜自決斷,端身正行,益作諸善。 修己潔體,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裡相應。人能自度,轉相拯濟,精明求願,積累善本 。雖一世勤苦,須臾之間,後生無量壽國,快樂無極。長與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無 復貪恚愚癡苦惱之患,欲壽一劫百劫,千億萬劫,自在隨意,皆可得之。無為自然,次於 泥洹之道。汝等宜各精進,求心所願,無得疑惑中悔,自為過咎。生彼邊地七寶宮殿,五 百歲中,受諸厄也。」彌勒白言:「受佛重誨,專精修學,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 說明:符合觀身不淨,與觀生老病死等 諸受是苦。欲如意足、心如意足、勤如意足、 觀如意足。 符合四正勤:未生之善令生,已生之善令增長,未生之惡令不生,已生之惡令斷。 ---------------- 佛告彌勒:「汝等能於此世,端心正意,不作眾惡,甚為至德,十方世界,最無倫匹。所 以者何?諸佛國土,天人之類,自然作善,不大為惡,易可開化。今我於此世間作佛,處 於五惡五痛五燒之中,為最劇苦。教化群生,令捨五惡,令去五痛,令離五燒,降化其意 ,令持五善,獲其福德,度世長壽泥洹之道。」 ----------------------------------------------------------------------------- 說明:汝等能於此世,端心正意,不作眾惡,甚為至德,十方世界,最無倫匹。 符合四正勤。彌勒菩薩並作出正確示範以身教讓佛陀讚歎。 並符合觀無量壽經第一福的[奉事師長]佛陀。 --------------------------- 佛言:「何等五惡?何等五痛?何等五燒?何等消化五惡,令持五善,獲其福德度世長壽 泥洹之道? 「其一惡者:諸天人民蠕動之類,欲為眾惡,莫不皆然。強者伏弱,轉相剋賊,殘害殺戮 ,迭相吞噬,不知修善,惡逆無道。後受殃罰,自然趣向。神明記識,犯者不赦。故有貧 窮下賤,乞丐狐獨,聾盲瘖啞,愚癡弊惡,至有尪狂不逮之屬。又有尊貴豪富,高才明達 ,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積德所致。世有常道,王法牢獄,不肯畏慎,為惡入罪,受其殃罰 ,求望解脫,難得勉出。世間有此目前現事,壽終後世,尤深尤劇。入其幽冥,轉生受身 。譬如王法,痛苦極刑。 ----------------------------------------------------------------------------- 說明:勸世人不殺生,不傷害眾生,勸世人積善修德,離苦得樂。免受惡報。 符合勸觀惡因惡果之苦報。 符四正勤與觀經第一福[慈心不殺] ---------------------- 「故有自然三塗,無量苦惱。轉貿其身,改形易道,所受壽命,或長或短。魂神精識,自 然趣之。當獨值向,相從共生。更相報復,無有止已。殃惡未盡,不得相離。展轉其中, 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天地之間,自然有是,雖不即時卒暴應至,善惡之道, 會當歸之。是為一大惡一痛一燒,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燒人身,人能於中一心制意,端 身正行,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者,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為一大善也 。」 ------------------------------------------------------------------------------ 說明: 符合無常觀與眾苦觀。 人能於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者,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度世 上天泥洹之道,是為一大善也。」 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符合八聖道正念正定正業 正命不為眾惡符於四正勤的未生之惡令不生。 ------------------------------------- 佛言:「其二惡者,,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室家夫婦,都無義理,不順法度,奢淫憍縱 ,各欲快意。任心自恣,更相欺惑。心口各異,言念無實。佞諂不忠,巧言諛媚。嫉賢謗 善,陷入怨枉。主上不明,任用臣下;臣下自在,機偽多端。踐度能行,知其形勢。在位 不正,為其所欺。妄損忠良,不當天心。臣欺其君,子欺其父,兄弟夫婦,中外知識,更 相欺誑。各懷貪欲,瞋恚愚癡。欲自厚己,欲貪多有。尊卑上下,心俱同然。破家亡身, 不顧前後。親屬內外,坐之滅族。或時室家知識,鄉黨市里,愚民野人,轉共從事。更相 利害,忿成怨結。富有慳惜,不肯施與,愛保貪重,心勞身苦。如是至竟,無所恃怙,獨 來獨去,無一隨者。善惡禍福,追命所生,或在樂處,或入苦毒,然後乃悔,當復何及! ----------------------------------------------------------------------------- 說明:符合觀無量壽經[孝養父母和修十善業中的四種口業與不貪不嗔不癡] 符合觀愚痴造惡因而生惡果的苦報。 --------------------------------- 「世間人民,心愚少智,見善憎謗,不思慕及,但欲為惡,妄作非法。常懷盜心,希望他 利,消散磨盡,而復求索。邪心不正,懼人有色,不豫思計,事至乃悔。 ------------------------------------------------------------------- 說明: 符合十善業中不偷盜、不施與後悔,八正道的不邪見。 ---------------------------- 「今世現有王法牢獄,隨罪趣向,受其殃罰。因其前世,不信道德,不修善本,今復為惡 ,天神剋識,別其名籍。壽終神逝,下入惡道。故有自然三塗,無量苦惱。展轉其中,世 世累劫,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是為二大惡二痛二燒,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 燒人身,人能於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者,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度 世上天泥洹之道,是為二大善也。」 ----------------------------- 說明: 以苦集滅道來演譯因果。勸行善斷惡離苦。 --------------------------------- 佛言:「其三惡者,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共居天地之間。處年壽命,無能幾何。上有賢 明長者尊貴豪富,下有貧窮廝賤,尪劣愚夫,中有不善之人。常懷邪惡,但念淫泆,煩滿 胸中。愛欲交亂,坐起不安;貪意守惜,但欲唐得。眄睞細色,邪態外逸。自妻厭憎,私 妄出入,費損家財,事為非法。交結聚會,興師相伐,攻劫殺戮,強奪無道。惡心在外, 不自修業。盜竊趣得,欲擊成事。恐勢迫脅,歸給妻子,恣心快意,極身作樂。或於親屬 ,不避尊卑,家室中外,患而苦之,亦復不畏王法禁令。如是之惡,著於人鬼。日月照見 ,神明記識。故有自然三塗,無量苦惱。展轉其中,世世累劫,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 不可言。是為三大惡三痛三燒,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燒人身,人能於中一心制意,端身 正行,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者,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為三大善也。 」 ----------------------------------------------------------------------------- 說明: 符合觀經第一福修十善業中的[不殺生,不邪淫,不偷盜] ------------------------------------------ 佛言:「其四惡者,世間人民,不念修善。轉相教令,共為眾惡。兩舌,惡口,妄言,綺 語。讒賊鬥亂,憎嫉善人,敗壞賢明。於傍快喜。不孝二親,輕慢師長。朋友無信,難得 誠實。尊貴自大,謂己有道。橫行威勢,侵易於人。不能自知,為惡無恥。自以強健,欲 人敬難。不畏天地神明日月,不肯作善,難可降化。自用偃蹇,謂可常爾,無所憂懼,常 懷憍慢。如是眾惡,天神記識。賴其前世頗作福德,小善扶接,營護助之。今世為惡,福 德盡滅,諸善神鬼,各去離之,身獨空立,無所復依。壽命終盡,諸惡所歸,自然迫促, 共趣奪之。又其名籍,記在神明。殃咎牽引,當往趣向。罪報自然,無從捨離。但得前行 ,入於火鑊。身心摧碎,精神痛苦。當斯之時,悔復何及?天道冏然,不得蹉跌。故有自 然三塗,無量苦惱。展轉其中,世世累劫,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是為四大惡 四痛四燒,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燒人身,人能於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獨作諸善,不 為眾惡,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為四大善也。」 ------------------------------------------------------------------------------ 說明: 符合觀經第一福修十善業中的[四種口業] 並說明因果迥然,不可輕忽。 ---------------------------------- 佛言:「其五惡者,世間人民,徙倚懈惰,不肯作善,治身修業。家室眷屬,飢寒困苦, 父母教誨,瞋目怒應。言令不和,違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無子。取與無節,眾共患厭 。負恩違義,無有報償之心。貧窮困乏,不能復得,辜較縱奪,放恣遊散。串數唐得,用 自賑給,耽酒嗜美,飲食無度,肆心蕩逸,魯扈抵突。不識人情,強欲抑制。見人有善, 妒嫉惡之。無義無禮,無所顧難,自用識當,不可諫曉。六親眷屬,所資有無,不能憂念 。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心常念惡,口常言惡,身常行惡,曾無一善。不信先聖 諸佛經法,不信行道可得度世,不信死後神明更生。不信作善得善,為惡得惡。欲殺真人 ,鬥亂眾僧。欲害父母兄弟眷屬。六親憎惡,願令其死。如是世人,心意俱然,愚癡蒙昧 ,而自以智慧。不知生所從來,死所趣向。不仁不順,惡逆天地。而於其中,希望僥倖, 欲求長生,會當歸死。慈心教誨,今其念善。開示生死,善惡之趣,自然有是,而不肯信 之。苦心與語,無益其人,心中閉塞,意不開解,大命將終,悔懼交至。不豫修善,臨窮 方悔。悔之於後,將何及乎? ------------------------------------------------------------------------------ 說明: 符合觀經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和修十善業中的[不飲酒]與不放逸 並說明生命有限,要及時行善與行孝。 ----------------------------------------------------------------------------- 「天地之間,五道分明,恢廓窈冥,浩浩茫茫。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 者。數之自然,應其所行,殃咎追命,無得縱捨。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 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誰能知者?獨佛知耳。教語開示,信用者少,生死不休,惡 道不絕。如是世人,難可具盡,故有自然三塗,無量苦惱。展轉其中,世世累劫,無有出 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是為五大惡五痛五燒,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燒人身,人能於 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誠,所語如語,心口不轉,獨作諸善,不為眾 惡,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為五大善也。」 ------------------------------------------------------------------------------ 說明: 以因果相副來勸身口意三業都要符於觀經所言修十善業。並且不可言行不可作錯誤 示範。 ------------------------ 佛告彌勒:「吾語汝等,是世五惡,勤苦若此。五痛五燒,展轉相生,但作眾惡,不修善 本,皆悉自然入諸惡趣,或其今世先被殃病,求死不得,求生不得,罪惡所招,示眾見之 。身死隨行,入三惡道,苦毒無量,自相燋然,至其久後,共作怨結,從小微起,遂成大 惡。皆由貪著財色,不能施惠,癡欲所迫,隨心思想,煩惱結縛,無有解已。厚己諍利, 無所省錄。富貴榮華,當時快意。不能忍辱,不務修善。威勢無幾,隨以磨滅。身坐勞苦 ,久後大劇。天道弛張,自然糾舉,綱維羅網,上下相應,煢煢忪忪,富入其中。古今有 是,痛哉可傷!」 ----------------------------------------------------------------------------- 說明: 以上幾段都是以苦果為先來說明觀受是苦,勸眾生要破迷開悟才能離苦得樂。 ------------------------------------ 佛語彌勒:「世間如是,佛皆哀之。以威神力,摧滅眾惡,悉令就善。棄捐所思。奉持經 戒,受行道法,無所違失,終得度世泥洹之道。」 佛言:「汝今諸天人民,及後世人,得佛經語,當熟思之,能於其中,端心正行。主上為 善,率化其下,轉相敕令,各自端守。尊聖敬善,仁慈博愛。佛語教誨,無敢虧負。當求 度世,拔斷生死眾惡之本,當離三塗無量憂怖苦痛之道。汝等於是廣植德本,布恩施惠, 勿犯道禁。忍辱精進,一心智慧。轉相教化,為德立善。正心正意,齋戒清淨,一日一夜 ,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為自然,皆積眾善,無毛髮之惡。於 此修善,十日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所以者何?他方佛國,為善者多,為惡 者少,福德自然,無造惡之地。唯此間多惡,無有自然,勤苦求欲,轉相欺殆,心勞形困 ,飲苦食毒,如是惡務,未嘗寧息。 ------------------------------------------------------------------------------ 說明:勸深信佛語,也就是奉事師長,依教奉行的重要性。 身口意要符於十善還要齋戒並精進修善。 在此修善10天等於極樂修1000歲。苦樂相當人道好修行。 -------------------------------------------------- 「吾哀汝等天人之類,苦心誨喻,教令修善。隨宜開導,授與經法,莫不承用。在意所願 ,皆令得道。佛所遊履,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 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 佛言:「我哀愍汝等諸天人民,甚於父母念子。今我於此世作佛,降化五惡,消除五痛, 絕滅五燒,以善攻惡,拔生死之苦。令獲五德,升無為之安。吾去世後,經道漸滅,人民 諂偽,復為眾惡。五燒五痛,還如前法。久後轉劇,不可悉說,我但為汝略言之耳。」 佛語彌勒:「汝等各善思之,轉相教誡,如佛經法,無得犯也。」於是彌勒菩薩,合掌白 言:「佛所說甚善,世人實爾。如來普慈哀怨,悉令度脫,受佛重誨,不敢違失。」 --------------------------------------------------------------------------- 說明:[信]佛真語[願]發菩提心[行]善念佛 深思有益~ --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佛告阿難:彼佛國中諸菩薩眾,悉皆洞視徹聽八方上下、去來現在之事。諸天人民,以及 蜎飛蠕動之類,心意善惡,口所欲言,何時度脫,得道往生,皆豫知之。又彼佛剎諸聲聞 眾,身光一尋,菩薩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 界。阿難白佛:彼二菩薩,其號云何?佛言:一名觀世音,一名大勢至。此二菩薩,於娑 婆界,修菩薩行,往生彼國。常在阿彌陀佛左右。欲至十方無量佛所,隨心則到。 現居此界,作大利樂。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 無不得解脫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3.195.206 ※ 編輯: buddhanature 來自: 122.123.195.206 (09/10 18:40)
bbsamtb:推 125.233.71.173 09/11 15:10
AHJKL:何止推,簡直大推! 219.70.20.160 09/11 22:13
AHJKL:其實學佛者不應只讀"阿彌陀經"便止步 219.70.20.160 09/11 22:13
AHJKL: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都要受持讀誦才是 219.70.20.160 09/11 22:14
AHJKL:這兩本都"詳細"介紹 阿彌陀佛。 219.70.20.160 09/11 22:14
AHJKL:在無量壽經後半部,其實對於倫理與我國儒家 219.70.20.160 09/11 22:15
AHJKL:思想部分契合,讀之能與 做人做事為善的道裡 219.70.20.160 09/11 22:16
AHJKL:相應,加入因果循環,無論是 世間法 ,出世間 219.70.20.160 09/11 22:17
AHJKL:法 都應 受、持、讀、誦。 219.70.20.160 09/11 22:17
AHJKL:為何西方佛家梵文本,能與儒家思想部分契合? 219.70.20.160 09/11 22:25
AHJKL:此乃 正法 也。諸賢聖於此觀點相同故契合. 219.70.20.160 09/11 22:27
hywu: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何愁不開誤。 218.169.193.31 09/11 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