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從佛法整體看 念經祈福 消災這些的定位 佛教的 金剛經上 不是都說一堆 無所得 佛教為何仍設有念經 唸真言 祈福消災 超渡 作功德 在外人看來有點迷信的這些事情? 很簡單 這其實只要稍為有點 中觀 唯識 九乘佛教的概念 這問題輕鬆迎刃而解 舊譯教法的 九乘分類 (1)世間乘:人天乘、梵天乘 (2)出世間乘  外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內三乘:事部(漢譯的密教經典很多屬此)、行部、瑜伽部  密三乘:瑪哈、阿努、阿底瑜伽 台灣的漢傳佛教 表面上看來 大部分可說都是以人天乘 的觀念為主 講因果 行善積福 不墮惡趣的教導 念經 唸咒 作功德 那這些是要幹什麼? 怎麼去定位? 先要弄清楚 佛和眾生的根本差別 越是了義的教導 佛和眾生只是 現相 和 實相 的差別 處在不清淨位的凡夫 所看到的都算是 現相 對他而言 輪迴 外境 生死 此時都是「實有」 所以感到無窮盡的痛苦 若是已經開始 「轉依」 親證 真如 實相 法身的人 會認識到令凡夫痛苦的輪迴 本質只是自心上變現的幻象 沒有實體 從實相 勝義諦而言 所謂痛苦的眾生根本就不成立 此時 如經云: 「則無一切境界差別之相,寂靜一味,名為真如第一義諦」 「當知如是眾生、菩薩、佛等,但依世間 假名言說,故有差別。 而法身之體,畢竟平等,無有異相。」 或: 「從實相圓成實來看,沒有染淨的差別,染淨無二平等都是無二空性。所以,我們講染淨 的差別,唯一是從現相上來講。」(益西彭措 辨中邊論 講解) 佛法的根本目的 當然是證入 實相 常見所謂 禮佛 抄經 迴向 唸咒有功德 這些佛陀的教導 可說有兩種目的 (一) 為了 不清淨位凡夫(迷於能取所取 所見為現相 外境為實有) 而設之方便 而讓眾生感到滿足 但這通常不是直接教你如何 轉依 契入實相的教導 佛菩薩可說是 在了義境界 不捨「不了義」教 的作法 如經云: 「在無眾生 實際境界 而不捨化度 一切眾生」(華嚴經 第39卷 佛馱跋陀羅譯) (二) 為證入實相之前的準備 因為 能取 所取嚴重習氣所產生的 現相 確實會阻止我們見到 實相 如同陽光雖恆在 但烏雲確實會遮蔽它 烏雲從究竟講也是幻化不實 但就凡夫而言 仍有清除的必要。 那金剛經在講什麼? 金剛經的很多觀點 可說是從勝義諦去推翻世俗諦 但這仍是種「教理」而非「實證之法」 這種觀點也不是佛第一天才說 大般若經前面的經文也講了很多 那要怎麼實證 契入實相 這說下去就非個人力可及 還是老實去依教奉行 那世尊教導 生阿彌陀佛淨土 這是要幹什麼? 這是為了修 出世間乘 但此生並未成就的眾生 來生所設的修學去處 淨土並不是只有西方一處 他佛淨土 如東方不動佛國 亦是可去 如經 大佛頂廣聚陀羅尼經卷第四 阿閦佛心呪 奄 乞沙(二合)那 尾迦帝[合*牛] 此呪有人暫憶念之者。乃至梵天宮殿皆大震動。命終之後。生阿閦佛國。蓮花化生。更不 受胞胎之身。亦不向邊地下賊地獄畜生之身所生之處。常憶宿命。所聞不忌。若求願者。 皆得隨意。成就能轉。女成男。以要言之。一切皆得。 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十八 四字真言曰。 唵(一)鉢(二)頭(二合)麼(三)紇(二合)唎(四) 如是真言大悲心觀觀世音。如法受持。應住十法常行不捨。何等為十。 一者住阿練若常不捨離。謂求無上正等菩提。超諸聲聞獨覺等地。故常不捨阿練若處。 二者住於少欲。尚不自為求大菩提。況欲世間利譽等事。 三者住於喜足。專為證得一切不空智智心。故於餘事無著喜足。 四者常不捨離如來功德常於深法起諦察語。 五者於諸學處未曾棄捨。於所學戒堅守不移。而於其中又不取相。 六者於諸欲樂深生厭離。於妙欲樂不起欲尋。 七者常能發起寂滅俱心謂達諸法曾無起作。 八者捨諸所有。於內外法曾無所取。 九者心不滯沒。於諸識住未嘗起心。 十者於諸所有無所顧戀。謂於諸法無所思惟。 如是修治此真言者。出世事業速皆成就。 阿閦如來現身摩頂誥言。汝今已得清淨業身滅諸蓋障。當生我國證宿命智。 不受胎生住焰慧地。 若以了義而言 佛法是以 外境上的淨土為方便 內證眾生本有之法身離一切相之淨土 方至究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49.43
feelthat:書要好好的看 要熟讀 你都能貼心要建言的內容 請翻225頁 01/06 23:08
feelthat:裡面幾句話 就點透了! 加油~ 01/06 23:10